徐玲玉 李 勝
(重慶市黔江區(qū)舟白中學校 重慶 409000)
黨的十九大提出教育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發(fā)展素質教育,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所以我們教育的目標是為社會培養(yǎng)健康的人,使受教育者成為一個有人性的人,為社會所用。學校肩負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的責任,在一定意義上,教育是直面人的教育、通過人的生命、為了人的生命質量提高而進行的社會活動,是以人為本的社會中最體現(xiàn)生命關懷的一種事業(yè)。從整個社會來看,學生自殺的事件時常見諸報端,令人痛心,孩子們的物質生活應該得到了保障,精神生活更不容忽視,我們的教育教學活動不應該忽視教育的生命性,中學班主任在開展日常工作時應該關注孩子們的心理健康,將生命教育滲透進日常班級管理工作之中。
生命教育的內(nèi)涵是關注人的生命,這里要談的生命教育是關于生命意識的教育。其目的就是通過學習、探討關于生命的各種問題,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激發(fā)終極信仰,滋養(yǎng)關愛情懷,學會敬畏、尊重、珍愛自己、他人,乃至萬物的生命,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以提高個體自身的生命質量并促進社會的和諧、文明和發(fā)展。
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受到社會、家庭、學校的影響,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若未得到及時解決和疏導可能導致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嚴重的會出現(xiàn)生命意識淡薄不珍愛生命,比如墜樓輕生、校園暴力等現(xiàn)象。中學生不珍惜生命的原因主要受以下幾個因素的影響: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學校出現(xiàn)兩個不容忽視的群體:一是進城務工的孩子;二是留守兒童。進城務工子女的居住環(huán)境、經(jīng)濟條件、社會地位,父母的卑微心理、城市人的不接納、看不起,個別教師的對他們父母的抱怨、指責、嫌棄都會對孩子產(chǎn)生極大的負面影響;留守兒童不僅過早承受著生存的艱難,而且面臨著心靈家園的喪失。由于青少年抗干擾能力低,極易受到外界不良環(huán)境的影響,這些無疑會給青少年健康成長帶來負面效應。
不當?shù)募彝ソ甜B(yǎng)方式:溺愛、專制、放任、過高期望、完美要求等;不良的家庭氛圍,父母經(jīng)常吵架、打架、賭博等,家庭氣氛必然緊張;不健全的家庭結構,都可能會使孩子產(chǎn)生恐懼、自責、不安全、攻擊等不健康的心理,導致學生情緒不穩(wěn)定,沖動任性,自我克制能力差,容易產(chǎn)生情緒的緊張和行為失調,有的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邪路。
處于青春期的學生,會有一些生理上的急劇變化,應該說每一次重要的生理變化就會有一次重要的心理調整教育。原本可以提前做些工作,但可能因為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讓我們本來就是為學生今后生活做準備的教育,但未及時教育和引導,出現(xiàn)青春期學生異性交往冷淡、緊張、過密、不當性行為、性別角色障礙等問題,這些都會對學生、對生命的認識產(chǎn)生不良影響。
中小學生正處在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塑造成型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班主任應該潛移默化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及時糾正他們對人和事的看法與態(tài)度,正確地待人接物,正確地面對成功和失敗。
學生正確的三觀離不開獨立的人格,對實際的教育實踐活動觀察之后可以發(fā)現(xiàn),一些教育工作者對學生生命個體性的重視程度不夠,在開展工作時一味地采用灌輸和管束的方式,不僅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還會泯滅學生的個性。因此中小學班主任在開展工作時,應該對學生有深入的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和獨立的人格特征,盡可能挖掘學生的潛能。此外,如果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情緒低落、舉動異常都特殊情況,應該及時和學生溝通了解情況,并及時和家長溝通協(xié)調解決問題,將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tài)。
班集體是教育活動開展的基本單位,同時也是學生日常所處的環(huán)境,因此,班集體的氛圍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有著十分直接的影響。班主任應該積極維護健康向上的班集體氛圍,充分發(fā)揮每個學生的主動性,讓集體和個體的生命價值都在自主活動中獲得提升和超越,形成一個民主、平等、生氣勃勃、充滿成長氣息的班級集體。能夠讓學生明確自身在環(huán)境中所擁有的權利和所承擔的義務,讓學生對自身所扮演的角色有充分的認知,對班集體產(chǎn)生歸屬感和榮譽感,感受到自己在這個集體中的價值所在,進而體會到自身生命的價值。其次是班級管理中實行管理角色輪換模式,具體體現(xiàn)為班干部競選制和班干部任用輪換制,通過這種模式來調動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讓學生認知到在班集體中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又都是被管理者,實現(xiàn)管理與被管理的和諧統(tǒng)一。此外,還能夠幫助鍛煉學生的管理能力、受挫能力和責任意識。
實踐活動不僅能夠讓學生對生命教育的內(nèi)容有更加切實的感受,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讓他們通過自身的表現(xiàn)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華,在活動體驗中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塑造自己的人格。
在中學班主任工作中滲透生命教育可以通過主題班會、課外實踐活動、校園主題節(jié)等多種形式展開。需要注意的是,實踐活動的開展應該結合生活實際和社會熱點問題,教育工作不能脫離實際生活。生命教育的意義在于讓學生在面對社會時不會因為一時的挫折、沮喪而失去對生命的肯定,因此生命教育需要從生活實際出發(fā),通過多種形式的集體活動,引導學生感受生活,體驗生命,更加珍惜生命,進而增強自身學習和生活的動力。進而充分發(fā)揮教育對社會進步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