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根癌農(nóng)桿菌介導的新暗色柱節(jié)孢菌遺傳轉化

      2022-01-11 04:53:58王周雯郭攀陽劉成立李佳雪韋雙雙
      熱帶生物學報 2021年4期
      關鍵詞:潮霉素暗色孢菌

      王 猛,王周雯,丁 一,徐 敏,郭攀陽,劉成立,李佳雪,李 濤,韋雙雙,湯 華

      (海南大學 熱帶作物學院/海南熱帶生物資源可持續(xù)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570228)

      火龍果 (Hylocereus polyrhizus) 屬于仙人掌科的熱帶植物,原產(chǎn)于中美洲和南美洲[1]?;瘕埞麑嶎伾聋惒⒑卸喾宇惢衔颷2],紅肉火龍果含有甜菜紅素[3-4]等豐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清腸通便等多種生理功能,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和經(jīng)濟價值[5-7]。近年來,火龍果在我國種植面積增長十分迅速,截至2020 年,我國火龍果種植面積已經(jīng)超過6.67 萬 hm2。隨著種植面積的擴大,火龍果的病害問題日趨嚴重,其中危害最嚴重的是火龍果潰瘍病[8-9]。2012 年,火龍果潰瘍病在中國臺灣首次被報道[10],隨后在馬來西亞、以色列、墨西哥、美國、尼加拉瓜和中國的廣東、廣西、云南、貴州、海南等火龍果種植區(qū)均有發(fā)現(xiàn)[9,11-12],火龍果潰瘍病嚴重危害火龍果的產(chǎn)量和品質(zhì),在夏季,火龍果莖部潰瘍病病株發(fā)病率高達60%,該病具有發(fā)病快、傳播廣、危害大等特點。經(jīng)研究表明,引起該病的病原菌為新暗色柱節(jié)孢菌(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13],該病菌主要損害火龍果樹的莖和果實,導致果實和莖條先出現(xiàn)白色病斑,隨著時間的推移轉變?yōu)樽厣?,最后表現(xiàn)為莖腐病、果實開裂[14-15]、內(nèi)部褐腐病和黑腐病[11,14],此病害在高溫和潮濕的環(huán)境中更具侵襲性[16],對火龍果的產(chǎn)量、質(zhì)量產(chǎn)生有害影響,進而影響其商業(yè)價值[17]。目前,已經(jīng)分離和鑒定了火龍果潰瘍病的致病菌,但關于其遺傳轉化體系的研究仍為空白,而有效的遺傳轉化體系對于新暗色柱節(jié)孢菌致病機理及相關致病基因的研究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真菌遺傳轉化主要分為原生質(zhì)體轉化和農(nóng)桿菌介導轉化2 種途徑[18]。原生質(zhì)體法操作簡單,但轉化效率低、變異率高,而且PEG 有一定的毒性,可能會對原生質(zhì)體的生長有一定影響,制備原生質(zhì)體程序繁瑣,因此,在絲狀真菌的轉化應用中受限[4,19-21]。2001 年MULLINS 等[22]通過構建二元載體,通過農(nóng)桿菌的介導實現(xiàn)了對鐮刀菌的有效遺傳轉化,到目前為止已有大量的農(nóng)桿菌介導轉化真菌的報道[23],但是因為真菌材料的性質(zhì)差異,所用農(nóng)桿菌菌株和真菌分離株及共培養(yǎng)條件的不同,對不同的真菌物種進行優(yōu)化是一項艱巨的任務。迄今為止,國內(nèi)外還沒有關于農(nóng)桿菌介導新暗色柱節(jié)孢菌轉化的相關報道,其在新暗色柱節(jié)孢菌中的有效性尚待進一步研究。筆者利用農(nóng)桿菌介導轉化法,將含有潮霉素抗性基因(hyg)和綠色熒光蛋白基因(mGFP)的雙元表達載體轉化到新暗色柱節(jié)孢菌中,并在陽性轉化子中檢測綠色熒光蛋白的表達,旨在為進一步研究新暗色柱節(jié)孢菌的菌絲生長過程、形態(tài)特征、致病菌與火龍果之間的互作致病機制等提供技術支撐。

      1 材料與方法

      1.1 菌株和質(zhì)粒新暗色柱節(jié)孢菌是本實驗室從紅皮紅肉火龍果莖條分離鑒定并保存的。雙元表達載體pG-Hyg-GFP 是以pCAMBIA1300 為骨架,插入trpC啟動子、潮霉素抗性基因(hyg)和綠色熒光蛋白基因(mGFP),方法參照MULLINS 等[22]。其中潮霉素抗性基因來源于構巢曲霉Aspergillus nidulans的trpC啟動子控制其轉錄,綠色熒光蛋白基因來源于3-磷酸甘油脫氫酶基因(gpdA)啟動子控制其轉錄。利用化學轉化法轉入根癌農(nóng)桿菌AGL-1 中,獲得農(nóng)桿菌pG-Hyg-GFP(圖1)。

      圖1 pG-Hyg-GFP 質(zhì)粒圖Fig.1 Plasmid map of pG-Hyg-GFP

      1.2 培養(yǎng)基及試劑馬鈴薯葡萄糖瓊脂(PDA)培養(yǎng)基:稱取PDA 培養(yǎng)基粉62.5 g,加水定容至1 000 mL,滅菌后4 ℃保存。馬鈴薯葡萄糖液體(PDB)培養(yǎng)基:稱取PDB 培養(yǎng)基粉26.1 g,加水定容至1 000 mL,調(diào)pH 至7.0 后滅菌,4 ℃保存?;九囵B(yǎng)基(minimal medium,MM):KH2PO43.625 g,K2HPO45.125 g,NaCl 0.375 g,MgSO47H2O 1.250 g,CaCL22H2O 0.165 g,F(xiàn)eSO4·7H2O 0.006 2 g,(NH4)SO41.250 g,定容至1 000 mL,室溫儲存。AIM 培養(yǎng)基:MM 培養(yǎng)基400 mL,0.5%(V/V)甘油5 mL,MES 8.5 g,1 mol·L-1過濾除菌的葡萄糖5 mL,將pH 調(diào)至5.3,定容至1 000 mL,固體加入15 g 的瓊脂粉,室溫儲存。LB 培養(yǎng)基:酵母提取物5 g,胰蛋白胨10 g,NaCl 10 g,將pH 調(diào)至7.0,4 ℃儲存。噻孢霉素(Cefotaxime):稱取1 g Cef 溶于1 mL 滅菌水中,配置成100 g·L-1,過濾分裝,-20 ℃儲存。乙酰丁香酮(Acetosyringone):稱取 196.2 mg AS,溶于 10 mL 二甲基亞砜(Dimethyl sulfoxide),配置成100 mmol·L-1,-20 ℃儲存??敲顾兀↘anamycin):稱取50 mg Kan,溶于1 mL 的滅菌水中,配置成50 g·L-1,-20 ℃儲存。利福平(Rifampicin):稱取0.25 g Rif,溶于10 mL無菌水中,過濾分裝,-20 ℃儲存。

      1.3 潮霉素對新暗色柱節(jié)孢抑制濃度的篩選將野生的新暗色柱節(jié)孢菌絲接到PDA 培養(yǎng)基平板上培養(yǎng)3~5 d,先用5~7 mL 滅菌水洗滌菌絲,再用槍頭把菌絲懸浮液吸至含有50 mL 的PDB 培養(yǎng)基中,在搖床中28 ℃培養(yǎng)3 d 后,用3 層擦鏡紙過濾獲得孢子懸浮液,并稀釋成1×107個·mL-1,吸取20 μL 孢子懸浮液點接到分別含有0、10、20、30、40、50、60、70 μg·mL-1潮霉素B 的PDA 平板上,置于28 ℃恒溫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7 d,每天觀察其生長狀況并記錄。

      1.4 農(nóng)桿菌的轉化

      1.4.1 農(nóng)桿菌AGL-1 的活化和誘導培養(yǎng)農(nóng)桿菌轉化參照文獻[22]的方法培養(yǎng)。首先將-80 ℃保存的含有重組質(zhì)粒的農(nóng)桿菌AGL-1 菌液接到液體LB 培養(yǎng)基中(含有100 μg·mL-1的Kan 和25 μg·mL-1的Rif),28 ℃,180 r·min-1搖床培養(yǎng)至渾濁;然后取培養(yǎng)好的農(nóng)桿菌50 μL 接種到MM 培養(yǎng)基中(含有100 μg·mL-1的Kan 和25 μg·mL-1的Rif),28 ℃,180 r·min-1搖床培養(yǎng)2 d,室溫,5 000 r·min-1離心10 min,棄上清,加入20 mL 的AIM 液體培養(yǎng)基(含有200 μmol·L-1的AS 和40 μmol·L-1的MES)重懸,5 000 r·min-1室溫離心10 min,棄上清;再用IM 液體培養(yǎng)基(含有200 μmol·L-1的AS 和40 μmol·L-1的MES)調(diào)農(nóng)桿菌A600=0.15,28 ℃,180 r·min-1搖床培養(yǎng)12 h 至A600=0.6,備用。

      1.4.2 新暗色柱節(jié)孢孢子的培養(yǎng)挑取適量的菌絲于PDB 培養(yǎng)基中(含100 μg·mL-1的Kan),28 ℃暗培養(yǎng)3 d,經(jīng)3 層擦鏡紙過濾,收集孢子懸浮液,調(diào)整孢子懸浮液的密度為1×107個·mL-1,備用。

      1.4.3 根癌農(nóng)桿菌與新暗色柱節(jié)孢孢子的共培養(yǎng)將A600=0.6 的根癌農(nóng)桿菌與新暗色柱節(jié)孢的分生孢子懸浮液(1×107個·mL-1)按體積比為1:1 的比例混合,取200 μL 混合液,用涂布器均勻的涂布于鋪有硝酸纖維素濾膜IM(含200 μmol·L-1的AS 和40 μmol·L-1的MES)固體培養(yǎng)基上,25 ℃培養(yǎng)48 h。

      1.4.4 新暗色柱節(jié)孢菌轉化子的篩選將完成共培養(yǎng)48 h 的硝酸纖維素薄膜轉移至PDA 培養(yǎng)基上(含200 μg·mL-1Cef、50 μg·mL-1的潮霉素B),25 ℃暗培養(yǎng)7 d 后,用接種環(huán)挑取轉化子于新的PDA 培養(yǎng)基上(含200 μg·mL-1Cef、50 μg·mL-1的潮霉素B)培養(yǎng)7 d,進行檢測。

      1.5 綠色熒光蛋白的表達與檢測在無菌條件下,將轉化子接種到選擇培養(yǎng)基上,25 ℃培養(yǎng)7 d,滴一滴dH2O 于載玻片中央,用接種針挑取嫩的菌絲于水中,將菌絲打散,蓋上蓋玻片,在黑暗條件下,將載玻片放到帶有綠色激發(fā)濾光460~550 nm 的OLMPUS IX71 熒光顯微鏡下,觀察綠色熒光蛋白表達情況。先用自然光找到菌絲體,再關閉自然光改為藍光,分別記錄在自然光和綠光下的曝光情況,并用OLMPUS相機拍照。

      1.6 PCR 分析轉化子將轉化子用接種環(huán)接種在選擇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7 d,待長滿培養(yǎng)皿時,用接種環(huán)將刮取菌絲并利用真菌微量DNA 提取試劑盒提取DNA,用于PCR 檢測。具體操作如下:以新暗色柱節(jié)孢菌全基因組DNA 為模板,根據(jù)雙元表達載體(pG-Hyg-GFP)上的潮霉素磷酸轉移酶基因設計上下游引物,分別為HPH-F:5′-AATTCGGTCGAAAAAAGAAAAGG-3′和HPH-R:5′-CTATTTCTTTGCCCTCGGAC G-3′,PCR 擴增體系為:TaKaRa Ex Taq 0.25 μL,10×buffer 5 μL,dNTP mixture 4 μL,模板2 μL,上下游引物各1 μL,dH2O 補充至50 μL。PCR 擴增條件為:95 ℃預變性5 min,95 ℃變性30 s,59 ℃退火30 s,72 ℃延伸100 s,30 次循環(huán),72 ℃延伸5 min。PCR 產(chǎn)物片段大小為1 604 bp。

      1.7 轉化子遺傳穩(wěn)定性檢測從獲得的轉化子中隨機挑選出12 個轉化子接種至不含有潮霉素抗性的PDA 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3 d 后從邊緣挑取菌絲接種至另一個不含有潮霉素抗性的PDA 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連續(xù)轉接5 代,再將菌絲轉接至含有潮霉素抗性PDA 的平板上培養(yǎng),觀察轉化子的情況。

      2 結果與分析

      2.1 新暗色柱節(jié)孢菌(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的遺傳轉化

      2.1.1 新暗色柱節(jié)孢菌對潮霉素及卡那霉素的敏感性測試將野生型的新暗色柱節(jié)孢菌株接在含有不同濃度的潮霉素B 的PDA 平板上,其在含有20 μg·mL-1潮霉素B 的PDA 培養(yǎng)基平板上受到明顯的抑制,在40 μg·mL-1潮霉素B 的PDA 培養(yǎng)基平板上能夠完全抑制其生長,為了防止假陽性,選擇培養(yǎng)基選用50 μg·mL-1潮霉素的濃度。

      2.1.2 新暗色柱節(jié)孢菌轉化子的篩選將農(nóng)桿菌和新暗色柱節(jié)孢菌在IM 培養(yǎng)基上共培養(yǎng)48 h 后,將硝酸纖維素薄膜轉移至含有50 μg·mL-1的潮霉素的PDA 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7 d,培養(yǎng)基上會長出新的菌絲。將其再挑到新的含50 μg·mL-1潮霉素B 和200 μg·mL-1Cef (抑制農(nóng)桿菌生長)的PDA 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結果表明,新暗色柱節(jié)孢菌轉化子可以在含有50 μg·mL-1潮霉素B 的PDA 平板上生長(圖2),而野生型菌株不生長,說明新生新暗色柱節(jié)孢菌轉化子具有潮霉素抗性。

      圖2 新暗色柱節(jié)孢菌野生型與轉化子的菌絲生長情況對比新暗色柱節(jié)孢菌野生型(A)和轉化子(C)在不含有抗性的PDA 平板上28 ℃培養(yǎng)1 周情況對比;新暗色柱節(jié)孢菌野生型(B)和轉化子(D)在含有50 μg·mL-1 潮霉素B 和200 μg·mL-1 Cef 的PDA 平板上28 ℃培養(yǎng)7 d 情況對比。Fig.2 Comparison of hyphae growth between wild-type and transformant of 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Comparison of the wild-type 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 (A) and putative transformants (C) cultured on the Potato Dextrose Agar (PDA) medium without presence of antibiotics for 7 days at 28 ℃;comparison of the growth of the wild-type 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 (B) and putative transformants (D) cultured on the PDA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50 μg·mL-1 of hygromycin and 200 μg·mL-1 of cefotaxime for 7 days at 28 ℃.

      2.2 新暗色柱節(jié)孢菌轉化子中綠色熒光蛋白表達情況在熒光顯微鏡的藍光(488 nm)激發(fā)下,觀察和檢測mGFP的表達情況。圖3-A、3-C 分別為野生型新暗色柱節(jié)孢菌和轉化子在熒光顯微鏡自然光中的形態(tài);圖3-B、3-D 分別為野生型新暗色柱節(jié)孢菌和轉化子在熒光顯微鏡熒光場中的形態(tài)。在熒光場中,新暗色柱節(jié)孢菌的野生型菌絲觀察不到熒光,而新暗色柱節(jié)孢菌的轉化子的菌絲上有明顯的綠色熒光。說明在轉化子中,GFP基因已成功轉到新暗色柱節(jié)孢菌中并得以表達。

      圖3 mGFP 熒光蛋白在新暗色柱節(jié)孢菌轉化子中的表達情況檢測野生型新暗色柱節(jié)孢菌和轉化子在明場、熒光場的綠色熒光蛋白(mGFP)表達情況。明場成像A、C;熒光場成像B、D。Fig.3 Detection of the expression of mGFP fluorescent protein in the transformants of 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The expression of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mGFP) in bright field and fluorescent field of wild-type 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 and transformant.A,C:Bright-field imaging;B,D:Fluorescence imaging.

      2.3 新暗色柱節(jié)孢菌轉化子的PCR 檢測隨機挑取3 個新暗色柱節(jié)孢菌轉化子在新的PDA 培養(yǎng)基上(含有50 μg·mL-1潮霉素B)培養(yǎng),待菌絲長滿平板。分別提取新暗色柱節(jié)孢菌轉化子和野生型的DNA,以HPH-F 和HPH-R 作為上下游引物進行PCR 檢測,結果(圖4)表明,野生型對照沒有擴增出條帶,轉化子能夠擴增出1 604 bp 的潮霉素基因片段,說明T-DNA 已插入新暗色柱節(jié)孢菌中。

      圖4 轉化子的PCR 檢測M:DNA marker;1~3:野生型新暗色柱節(jié)孢菌,作為陰性對照;4:含有潮霉素基因的質(zhì)粒,陽性對照;5~7:隨機挑選的新暗色柱節(jié)孢菌轉化子。Fig.4 PCR identification of transformantsM:DNA Marker DL2000;1~3:Wild type 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 as a negative control;4:Plasmid with hygromycin gene as a positive control;5~7:Randomly selected transformants of 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

      2.4 新暗色柱節(jié)孢菌轉化子遺傳穩(wěn)定性的檢測將挑取的12 個轉化子接種至無潮霉素抗性的PDA培養(yǎng)基上連續(xù)培養(yǎng)5 代,再轉接至含有潮霉素抗性的PDA 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所有的轉化子均可以正常生長,說明轉化子獲得了抗潮霉素抗性,可以穩(wěn)定遺傳。

      3 討論

      通過構建雙元表達載體,利用構巢曲霉(Aspergillus nidulans)的trpC啟動子控制潮霉素磷酸轉移酶的轉錄;利用構巢曲霉(Aspergillus nidulans)的3-磷酸甘油脫氫酶基因(gpdA)啟動子控制綠色熒光蛋白(mGFP)的轉錄。在農(nóng)桿菌介導下,成功將含有潮霉素抗性基因和含有綠色熒光蛋白基因(mGFP)導入火龍果潰瘍病致病菌—新暗色柱節(jié)孢菌中,并通過PCR 擴增檢測到潮霉素基因片段,通過熒光顯微鏡檢測到綠色熒光蛋白的表達,說明外源基因能夠整合到新暗色柱節(jié)孢菌基因組上并成功表達;將轉化子菌株轉接5 代仍然可以在含有潮霉素B(50 μg·mL-1)的PDA 培養(yǎng)基上生長,說明其具有遺傳穩(wěn)定性。

      目前,國內(nèi)外對于新暗色柱節(jié)孢菌的研究較少,相關的文獻報道基本都處于新暗色柱節(jié)孢菌的分離和鑒定階段[1,17,24],也有在不同物種上發(fā)現(xiàn)了新暗色柱節(jié)孢菌的報道,如在加利福尼亞的無花果[25]、馬來西亞的菠蘿[26]、中國廣西的劍麻[27]等上面,均發(fā)現(xiàn)了新暗色柱節(jié)孢菌,導致植物發(fā)生潰瘍病。近幾年有關于火龍果對新暗色柱節(jié)孢菌侵染的響應研究報道,如2019 年,XU 等[28]從海南紅皮紅肉火龍果中分離得到新暗色柱節(jié)孢菌,使用Illumina RNA-Seq 技術研究了紅肉火龍果 (H.polyrhizus) 對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的宿主反應;2020 年,XU 等[9]全面概述了紅肉火龍果在轉錄水平上響應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感染的HpLRR 家族基因;2021 年,PAN 等[29]采用定量蛋白組學分析法研究了火龍果對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感染的免疫反應,但新暗色柱節(jié)孢菌對火龍果的致病性機理的研究還未見報道。

      建立成功的轉化系統(tǒng)是研究基因功能的前提,目前已經(jīng)有利用該方法獲得轉化子并開展基因功能的研究報道[30-31]。因此,建立有效的新暗色柱節(jié)孢菌遺傳轉化體系,對于研究新暗色柱節(jié)孢菌的致病基因及其基因功能極其重要。雖然已有大量農(nóng)桿菌介導的真菌遺傳轉化體系被建立,但未見新暗色柱節(jié)孢菌遺傳轉化相關的報道。本研究成功獲得穩(wěn)定表達的轉化子,將為后續(xù)開展新暗色柱節(jié)孢菌侵染火龍果的發(fā)育發(fā)展進程和探究新暗色柱節(jié)孢菌侵染火龍果的致病機理研究提供材料;還可以為后續(xù)突變體庫的建立提供技術基礎,通過篩選表型異常的突變體開展基因功能的研究。

      猜你喜歡
      潮霉素暗色孢菌
      潮霉素B對擬南芥種子萌發(fā)及幼苗生長的影響
      種子(2023年4期)2023-06-19 01:15:08
      雞爪槭金陵丹楓組培再生體系的建立
      鐮孢菌與大豆根腐病研究進展
      暗色倒影
      大群體轉基因大麥后代快速篩選研究
      湖北省蔬菜根際土壤中的鐮孢菌分布特征
      四川省套作玉米莖腐病致病鐮孢菌的分離與鑒定
      初識轉基因植物篩選試劑
      街頭真人秀
      智族GQ(2016年11期)2016-09-13 12:30:38
      南海產(chǎn)3種金槍魚普通肉、暗色肉營養(yǎng)成分分析與評價
      甘南县| 鄂尔多斯市| 余姚市| 沧州市| 靖边县| 阜新市| 永寿县| 延长县| 民丰县| 郧西县| 水富县| 桃江县| 南丹县| 高台县| 锦州市| 吉林省| 霍邱县| 五河县| 通许县| 宁乡县| 蓬溪县| 南郑县| 临颍县| 伊川县| 深水埗区| 瑞金市| 普安县| 沛县| 屏南县| 油尖旺区| 盐池县| 新晃| 镇宁| 喀喇| 惠安县| 鹤山市| 崇信县| 宁南县| 南江县| 岑溪市| 和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