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說李商隱《錦瑟》

      2022-01-11 07:01:45黃天驥
      書城 2022年1期
      關(guān)鍵詞:望帝錦瑟李商隱

      黃天驥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

      —李商隱《錦瑟》

      上引李商隱的《錦瑟》,備受喜愛,卻十分令人費解。元好問說:“望帝春心托杜鵑,佳人錦瑟怨華年。詩家總愛西昆好,只恨無人作鄭箋。”(《論詩絕句三十首》之一)王士禛也說“一篇錦瑟解人難”(《戲仿元遺山論詩絕句三十二首》之一)。這兩人的看法,一直被評論者廣泛引用。

      其實,元好問的話,說得不妥。怎么是無人去作箋釋呢?早在宋代,黃朝英就有這樣的記錄:“東坡云:‘錦瑟之為樂器也,其弦五十,其柱如之,其聲也適、怨、清、和?!保ā毒|素雜記》)按照蘇東坡的說法,《錦瑟》這首詩是李商隱通過描寫錦瑟傳達感情,中間四句是表現(xiàn)琴音具有“適、怨、清、和”四種韻味的,這不就是“箋”嗎?后來,“作鄭箋”者比比皆是。

      倒是王士禛說對了,這首《錦瑟》確屬“解人難”,因為許多人對它理不清楚,說不明白。有人說,這是一首李商隱懷念亡妻的詩,因為“瑟”這種樂器,只有二十五根弦;李商隱說是有“五十弦”,分明是把二十五根弦,攔腰弄為兩半,成為斷弦,而“斷弦”,是喪妻的代詞,所以這是“悼亡詩”。有人說,李商隱和多個女性感情曖昧,傳說他還愛上了令狐楚的侍妾,名字就叫錦瑟,卻又不能如愿,因此這是一首欲說還休的愛情詩。有人說這是有所寄托的政治詩,說其第三、第四句是影射死去的唐文宗、唐武宗,第五、第六句是暗喻李德裕的被貶,等等。有說這是他感懷身世的詩。

      更有人說它什么都不是,就只是一首讓人覺得很美的詩。“雖然在理性上難以說明,可是在感情上是可以感動你的?!庇腥诉€搬出了梁啟超的見解:“義山的《錦瑟》《碧城》《圣女祠》等詩,講的什么事,我理會不著,拆開一字一句叫我解釋,我連文義也解不出來,但我覺得他美,讀起來令我在精神上得一種新鮮的愉快。須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會有神秘性的?!保ā吨袊嵨膬?nèi)所表現(xiàn)的情感》)梁啟超是大學(xué)問家,豈有解不出之理?只是他忙于政治活動和各方面著述,對一些詩作未下功夫深究而已。倒是黃叔燦說:“此義山年登五十,追溯平生而作也?!保ā短圃姽{注》)似比較接近作者的原意。

      文學(xué)作品包括詩歌,其內(nèi)容所包涵的理性確實難以說明,但它不可能沒有理性,否則人們只覺它音調(diào)、文句很美,便認為是杰作,那么,讀這些作品豈不是如咀嚼毫無養(yǎng)分的“口香糖”那樣,只為了過一時的口癮?當(dāng)然,這樣的作品,有的是,但它們絕不是像《錦瑟》那樣能夠膾炙人口耐人尋味的杰作。

      在詩壇上,確有些作品,歷來受人推崇,卻往往不得其解,弄不清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不知道詩中的奧妙,不知道詩人如何運用藝術(shù)技巧。究其原因,是人們不會打開詩中蘊含的美學(xué)密碼。這密碼,是揭示真相的鑰匙,是破解假象的關(guān)鍵。我認為,“知人論世”,正是了解和鑒賞文藝作品的門徑。

      當(dāng)然,有些文藝作品,可能是作者或隨意順手,胡亂落筆,或閉目按指,敲撥琴弦??赡軙B他自己,也不知道要表達些什么,只覺得好看、好聽,這就夠了。其實,在“無意識”的后面,總和作者個人的生活經(jīng)歷,以及時代、社會的某些潮流,有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作者很可能毫不自覺,卻潛藏流動在他的靈魂深處。這一切,可能是毫無影跡,卻又起著牽動作者走筆飛采,或者尋宮數(shù)調(diào)的作用。所謂“無意識”云云,不也只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意識”嗎?所謂“唯美”的主張,不也是在特定時代特定作者生活態(tài)度的折射嗎?

      《錦瑟》這首詩的創(chuàng)作旨趣以及創(chuàng)作技巧,和李商隱所處的時代、詩壇風(fēng)氣、生活經(jīng)歷,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我們知道,李商隱是晚唐時代的詩人,約生于公元八一三年。他在《登樂游原》中寫道:“向晚意不適,驅(qū)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边@首詩非常概括地表現(xiàn)出整個晚唐時代日落西山的頹勢,也吐露了他自己的“意不適”,亦即惋惜和迷惘的心境。他很有才華,受到大官令狐楚的賞識。離開令狐楚后,他投靠了另一高官王茂元,也被重用;王茂元還把女兒嫁給了他,夫妻間感情很好,可惜王氏早逝。至于王茂元,與令狐楚政見不同,王茂元死后,李商隱便失去靠山。當(dāng)時,不少人妒忌李商隱的才華,認為他最初受令狐楚家族之恩,卻又投身于王茂元,顯得忘恩負義,品行不端。人們便冷落他,只讓他做些品級較低的閑職。

      在中晚唐,官場上有所謂“牛李黨爭”,即以牛僧孺和李德裕為首的派系斗爭。做過李商隱靠山的令狐楚與王茂元,是分屬牛黨和李黨的重要人物。李商隱前后依附過這兩個人,便被認為“立場不穩(wěn)”??傊笠膊皇?,右也不是,進退兩難,十分苦惱。加上他有過許多緋聞,和妓女、女道士都曾相好,還竟敢插手去當(dāng)上司的“第三者”。種種傳聞,未必屬實,若說全無根據(jù),卻不全是。試看他寫過多首“無題詩”,情感曖昧,因而被視為“品行不端”,也非偶然。當(dāng)然,李商隱自認是有才能、有抱負、有德行的人。傳說他來廣州為官,有人向他行賄,他不肯收下,說這不是怕被人知道,而是出于自己廉潔的本性??磥?,此人不愛財,只好色,有才能,沒運氣,是個胸懷大志而不走運的詩人,最后郁郁寡歡,不到五十歲便死了。

      李商隱存詩有五百多首。人們不是喜歡稱他為“朦朧詩人”嗎?其實他寫的許多詩,并不朦朧,甚至敢于直斥時弊,直抒胸臆。像《任弘農(nóng)尉獻州刺史乞假還京》一詩寫道:“黃昏封印點刑徒,愧負荊山入座隅。卻羨卞和雙刖足,一生無復(fù)沒階趨?!蹦菚r,李商隱正在弘農(nóng)縣出任管理治安的小官,他看不慣吏治腐敗,暗無天日,正派人還不得不趨炎附勢,天天要向上級跪安。于是他竟說羨慕那位蒙冤受屈被斬去雙腿的卞和,因為沒有了腿便不必再趴在石階上向庸懦腐敗的官員叩頭了。你看,他對當(dāng)時黑暗的官場多么厭惡,態(tài)度多么激憤,用辭遣句毫不朦朧。不錯,李商隱還寫了許多“詠史詩”來以古喻今,也并不朦朧,像寫“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diào)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賈生》),表面上嘲笑漢文帝,其實唐代文士都知道他是在諷刺喜歡求仙問卜、信奉道教的唐武宗,其命意清楚得很。

      至于李商隱寫的愛情詩確是頗為朦朧了。像“春心莫共花爭發(fā),一寸相思一寸灰”(《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無題》)等詩句,都和愛情有關(guān)。但這些詩到底是寫給誰的?人們弄不清楚,詩意也有點含糊。說這類詩是朦朧詩也行。而且李商隱有不少詩是沒有題目的,甚至以“無題”作為題目;或者以詩的前面兩字為題目,例如《潭州》一詩取自“潭州官舍暮樓空”,《日日》一詩取自“日日春光斗日光”之類,而內(nèi)容則與題目并無多大的關(guān)系。這些詩實際上也屬于“無題詩”,是詩人不想讓讀者很清楚他的想法,任由讀者朦朦朧朧地奔馳想象的詩。在這意義上,也可以說李商隱是我國朦朧詩派的鼻祖。一般來說,李商隱“無題詩”多屬與愛情有關(guān)的詩,它是有所寄托的,李商隱自己就說過:“楚雨含情皆有托?!敝皇俏覀兺€不能弄清楚他要寄托些什么而已。

      在中晚唐,詩人敢于打破初唐、盛唐的傳統(tǒng)習(xí)慣,以近體詩的體裁來寫愛情,這是詩壇進步的標(biāo)志。就詩歌創(chuàng)作的角度而言,是人們在封建體制壓抑的狀態(tài)下,對人道主義和對人性有明顯追求的表現(xiàn),是我國文體在創(chuàng)作思想上的新發(fā)展。到五代,詞人們的創(chuàng)作,便在這基礎(chǔ)上進一步開拓,更是多以男女愛情為題材。

      話又說回來,正因為李商隱寫過不少愛情詩,所以不少人一直認為《錦瑟》也是有所寄托的愛情詩。而我則認為,它是,又不是。說它是,因為它與愛情有關(guān);說它不是,因為它并非只寫愛情,而是比單純寫愛情復(fù)雜得多,深刻得多。

      首先,我們知道,李商隱的《錦瑟》,約寫于唐大中二年(848)。那時他大約是四十七八歲,而他一生也只活到四十八歲。也就是說,這首以《錦瑟》為題的詩,屬于他生命走到最后階段時的作品。在他辭去官職,在鄭州賦閑隱居的最后幾年,他心情很不好。何焯說:“此詩乃自傷之詞,騷人所謂美人遲暮也?!保ㄒ姟独盍x山詩集輯評》)這看法,近年也漸漸被學(xué)界認同。但是李商隱到底是怎樣寫《錦瑟》的?到底他是怎樣運用創(chuàng)作技巧,讓這首詩產(chǎn)生非凡的藝術(shù)魅力?還需要作進一步的探討。

      《錦瑟》以“錦瑟”二字為題。錦瑟,是指裝飾美麗的瑟。瑟是樂器,但《錦瑟》卻不是一首詠物詩,而又不是一首與錦瑟這種樂器完全無關(guān)的無題詩。光是題目,已是朦朦朧朧,比較費解。這一點,又正是李商隱所希望達到的藝術(shù)效果。

      詩的首句“錦瑟無端五十弦”,意思是說,他所面對的錦瑟,無端端地有著五十根弦線?!盁o端”兩字,表現(xiàn)出詩人對這樂器琴弦之多,頗不耐煩,并且無可奈何的情緒。

      在唐代,瑟,一般只有二十五根弦。錢起有詩云:“瀟湘何事等閑回,水碧沙明兩岸苔。二十五弦彈夜月,不勝清怨卻飛來?!保ā稓w雁》)而李商隱這里所說的瑟,卻是古瑟。

      古代的瑟,確是有五十根弦的。據(jù)《史記》:“太帝(黃帝公孫軒轅)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乃破其弦為二十五弦?!笨梢?,李商隱所說的“錦瑟”,不是唐代那種經(jīng)過改造的一般只有二十五弦的瑟,而是有五十根弦的古瑟。這種瑟,李商隱在詩里也多次提及,如說“雨打湘靈五十弦”(《七月二十八日與王鄭二秀才聽雨后夢作》),“因令五十絲,中道分宮徵”(《和鄭愚贈汝陽王孫系箏妓二十韻》),等等。

      至于為什么李商隱要寫那張有五十根弦的古瑟,汪師煒在《詩學(xué)纂聞》云:“《錦瑟》乃以古瑟自況。”又說:“世所用者,二十五弦之瑟,而此乃五十弦之古制,不為時尚?!边@判斷,說中了詩的要害。李商隱確是以不合時宜的古瑟自喻。因為他寫這首詩時,快五十歲了。如果以一弦代表一年,他的生涯正和古瑟一樣。他覺得自己無端地白活了五十年,一年一年地反思,覺得實在沒有什么意思。所以接下去便有“一弦一柱思華年”之句。

      “思華年”這三個字,值得注意,它有助于我們找到解開《錦瑟》密碼的鑰匙。

      我們說,《錦瑟》不必視為“詠物詩”,可它又和錦瑟這一樂器有所聯(lián)系。原因是詩人把每一根琴弦、每一根琴柱,和他自己的五十年華聯(lián)結(jié)起來。他覺得,這一弦一柱發(fā)出的樂音,其意韻,正好表達出了他一生的經(jīng)歷。蘇東坡說這詩是要表現(xiàn)的琴音,有“適、怨、清、和”四種情調(diào),卻說不清李商隱為什么要抒發(fā)這樣的情調(diào)。他忽略了“思華年”這三個關(guān)鍵性的字眼,所以只能算是說對了一半。正由于李商隱以“錦瑟”起興,所以也不能說這詩與詠物無關(guān),與對妻子的懷念無關(guān)。思妻,便屬于愛情的范圍。而且,他也確實寫過因瞥見錦瑟而懷念亡妻的《房中曲》:“歸來已不見,錦瑟長于人?!庇终f:“錦瑟驚弦破夢頻?!保ā痘刂心档橛晁鶖 罚╋@然,他在“思華年”的過程中,摻雜著喪妻之痛。

      反過來,若說“思華年”全是思妻,卻又不是。因為他與王氏會少離多,王氏逝世也早于他八九年。而李商隱是個處處留“情”的情種,他愛上一個女子,失去了;再愛上另一個,甚至同時愛上好幾個,但又都不能如愿。因此,以“五十弦”表示年年歲歲思念亡妻,倒也未必。我認為對《錦瑟》首兩句的理解,是李商隱看見了那張有五十根弦的古瑟,覺得自己也像它那樣,既不合時宜,又不為世用;當(dāng)然,也想起有過喪妻之痛,想起和那些愛過的女性,空有一段段朦朧凄艷的接觸,卻通通沒有著落??傊?,他一生的種種理想和志向,完全無法實現(xiàn),只能算是無端端地走出了娘胎,無可奈何地白活了一輩子。這就是他撫挼著一弦一柱,引發(fā)出對自己一生難以言喻的失落迷惘的怨楚。

      李商隱用什么樣的藝術(shù)手段,進一步表達他“無端”地“思華年”的內(nèi)心世界呢?

      通常不少詩人很自然會借助眼前的景物抒發(fā)自己的情緒,而李商隱在《錦瑟》一詩中,當(dāng)接下去要形容自己思緒的兩聯(lián),竟是連續(xù)用了四個具有神話色彩的典故。這四句文字優(yōu)美,可是在四句詩之間,似乎各說各的,似乎沒有什么聯(lián)系。這悶葫蘆里究竟賣的是什么藥?一下子讓人覺得茫茫然摸不著頭腦,于是就有了 “一篇錦瑟解人難”的喟嘆!

      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不少詩人喜歡使用典故。所謂典故,是指過去發(fā)生的事情。劉勰在《文心雕龍》中稱之為事類:“事類者,蓋文章之外,據(jù)事以類義,援古而證今者也?!彼J為在創(chuàng)作中運用典故,可以從這事推論那事,用過去發(fā)生的事情,說明今天發(fā)生的事情,這會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在過去強調(diào)讀經(jīng)讀史的時代,對儒生而言,掌握多少歷史知識,成了衡量他們學(xué)問高下的標(biāo)尺。當(dāng)然,用典過多過僻,這“掉書袋”的做法,往往會被訕笑為“獺祭”“點鬼簿”和“堆垛死尸”。這里面,就有用典是否得當(dāng)?shù)膯栴}。

      清人趙翼認為:“詩寫性情,原不專恃數(shù)典。而故事已成典故,則一典已有一意,作詩者借彼之意,寫我之情,自然倍覺深厚。此后代詩人不得不用書卷也?!保ā懂T北詩話》卷十)當(dāng)?shù)涔室呀?jīng)成為一般常識的情況下,詩人適當(dāng)用典,“借彼之意,寫我之情”,是可以通過典故已經(jīng)形成的形象、意象,以濃縮的語言,遠比用概念性的話語,更能表達詩句豐富的內(nèi)涵。而且以彼事寫此事,以彼情寫我情,還能起著“寄托”的作用,讓詩意更含蓄,讓審美受體能發(fā)揮更豐富的聯(lián)想力。

      為什么王士禛說《錦瑟》“解人難”?很重要的原因,是認為它“獺祭曾經(jīng)博奧殫”。其實王士禛未看透這首詩的奧妙,便歸咎李商隱“獺祭”,亦即罵他用典過多過僻。不錯,在今天的讀者看來,《錦瑟》所用之典,是不容易看得明白的,但在唐代,這首詩涉及之典其實并不算稀奇,人們多是能夠懂得的,而且也有人運用過的。(關(guān)于對《錦瑟》中使用典故的解析,拙著《詩詞曲十講》中有所說明。小文在原有文字的基礎(chǔ)上,作進一步增析。)

      《錦瑟》的第三句“莊生曉夢迷蝴蝶”,用的是莊子在《齊物論》所說的故事:“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按莊子所說,他做了一個夢,夢中化為蝴蝶。睡醒以后,竟糊里糊涂,弄不清夢醒的人與夢中的人有什么分別,到底莊周是蝴蝶還是蝴蝶是莊周,總之,渾渾噩噩,迷迷幻幻,夢像是醒,醒像是夢。有關(guān)莊周蝶夢的故事,在過去,凡是讀過《莊子·齊物論》者,都是懂得的,這沒有深僻可言。

      至于李商隱為什么要在詩中運用這一典故?審美受體就需要仔細體悟。從這詩的第一、第二句可以發(fā)現(xiàn),李商隱從眼前出現(xiàn)的古瑟中,看到了不合時宜的自己。它的琴音傳出了一種莫名其妙的意蘊,如幻如真,亦生亦死。于是,他覺得他這一輩子,以及他所理解的人生,就是如此。積近五十年的經(jīng)驗,他認為人生無所謂生死,無所謂真假,人與物的存在,只不過是一種幻覺,這就是莊周之所以“迷”。他感到自己的一生,也就是這般的迷惘。這種復(fù)雜感情的內(nèi)涵,可能包括他對唐代晚期政局混亂認知的迷失,可能包括他在愛情婚姻問題上的失意,也可能包括他喪妻之痛,等等??傊?,它涵蓋著對人生的失落乃至迷惘等內(nèi)容。其實,李商隱有詩說過:“憐我秋齋夢蝴蝶?!保ā杜汲赊D(zhuǎn)韻七十二句贈四同舍》)可見,他經(jīng)常懷著迷惘的感情對待人生。我認為,這句詩根本不是具體說某一事件,而是從琴音的韻味里感悟到人生的幻滅。蘇東坡竟說這句有“清”的韻味,看來他的音樂耳朵并不靈敏。

      “望帝春心托杜鵑”,望帝,是古蜀國的國君,《華陽國志·蜀志》云:“杜宇稱帝,號曰望帝……其相開明,決玉瑩山以除水患。帝遂委以政事,法堯舜禪授之義,遂禪位于開明,帝升西山隱焉。時適二月,子鵑鳥鳴,故蜀人悲子鵑鳥鳴也?!倍短接[》卷八八八引《蜀王本紀》則又有不同的說法:“荊有一人名鱉靈,其尸亡去,荊人求之不得。鱉靈尸隨江水上至郫,遂活,與望帝相見。望帝以鱉靈為相。時玉山出水,如堯之洪水,望帝不能治。使鱉靈決玉山,民得安處。鱉靈治水去后,望帝與其妻通,慚愧,自以為德薄,不如鱉靈,乃委國授之而去。”這兩則故事,一說是“讓賢”,一說是“后悔”,而“讓國”則是一致的。后人又傳說,這杜鵑是望帝之魂所化,鮑照的《行路難》就說:“中有一鳥名杜鵑,言是古時蜀帝魂。聲音哀苦鳴不息,羽毛憔悴似人髡。”于是“杜鵑啼血”一詞,成了表示傷心苦惱的典故,這也為讀過有關(guān)古籍的人所諳知?!对娢氖斑z》還記錄了李白的斷句:“野禽啼杜宇,山蝶舞莊周。”可見在李商隱之前,早就有人把莊周夢蝶和杜鵑啼血的典故相互聯(lián)系起來了。

      我們且不考慮望帝為什么苦惱,是失去王位的后悔,是失去所愛者的苦悶,還是失德的懺悔?總之,他失去了原本屬于他的一切。在春天,他化為杜鵑,用悲苦的啼聲,發(fā)泄自己的悵惘和失落之痛。李商隱在詩中使用這一典故,也是用以寄托自己的情懷。他寫望帝的萬般苦惱,以此作為自己理想破滅和人生失落的寫照。上面說過,有人認為李商隱說的望帝是暗喻唐代的君主,像唐文宗、唐武宗也都有大權(quán)旁落的情況,而且李商隱的《井絡(luò)》一詩也有過“堪嘆故君成杜宇”的說法??磥磉@寄托的寫法,也未嘗沒有可能。甚至我們還可以想到,那名為望帝的癡情者有失去了他不應(yīng)去愛的人的痛苦,而李商隱自己不也有過這類似的經(jīng)歷嗎?總之,我們可以想象它還包含更多的內(nèi)容,但這是什么內(nèi)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以這一典故,暗喻自己的心情,暗示曾經(jīng)有過的理想,又都失去的悲哀。

      第五句“滄海月明珠有淚”,則是兩個典故的綜合。一是出自《新唐書》的狄仁杰傳:“仁杰舉明經(jīng),調(diào)汴州參軍,為吏誣訴黜陟,使閻立本召訊。異其才,謝曰:‘仲尼稱觀過知仁,君可謂滄海遺珠矣?!保ò矗骸坝^過知仁”,語出《論語·里仁》)后來人們以“滄海遺珠”比喻野有遺賢,比喻有才能的人不被當(dāng)政者賞識的意思,這典故也不算生僻。另外,李商隱又用了《博物志》卷九所說鮫人泣淚成珠的典故。鮫人即美人魚,傳說它往往在月明之夜對月流淚,眼淚便成了珍珠。李商隱把這兩個典故融為一體,用以比喻人才被遺棄,美好的事物被冷落。在滄海里那被遺棄的珍珠,淚光瑩瑩,不知它是鮫人之淚化成,還是這美好的珍珠就像鮫人的淚痕?詩人把兩個典故疊合起來,意思朦朧,含混不清,這正是詩人想要達到的藝術(shù)效果。他以珠為中介,把兩組意象聯(lián)系起來,讓讀者感到撲朔迷離,在蜃光幻影中,感受到美好的事物不得其用,只能在蒼茫中暗自感傷的迷惘意境。

      “藍田日暖玉生煙”則用了另一種典故。據(jù)《漢書·地理志》說:“藍田山,出美玉?!敝刑圃娙舜魇鍌愓f:“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保ā杜c極浦談詩書》)李商隱直接用上了戴叔倫的意思,和滄海遺珠又有所照應(yīng)。美玉在藍田山的泥土中,陽光一照,蒸發(fā)出恍惚迷蒙的煙氣。美玉的光輝,可以感受得到,但它畢竟又被埋沒在土里,不能得到,難以捉摸。玉生煙,明白地告訴人們,這里有玉,它給人以希望;而又告訴人們,這希望能否實現(xiàn),也很難說。李商隱運用這一典故,也是要表現(xiàn)一種帶著某種希望幻滅的迷惘心境。這第五、第六句,把“珠”和“玉”對舉,是陸機早在《文賦》中說過的:“石韞玉而生輝,水懷珠而川媚?!倍鸥σ苍谠娭袑戇^:“盈把那須滄海珠,入懷本倚昆山玉。”(《暮秋遣興寄遞呈蘇渙侍御》)可見這些典故和寫傳,早就被文學(xué)家運用,李商隱并非始作俑者。

      當(dāng)我們弄清楚了《錦瑟》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所寫典故以后,便可進一步研究李商隱創(chuàng)作這詩的旨趣和技巧,領(lǐng)略他在藝術(shù)上高明之處了。

      不錯,《錦瑟》運用的文字十分優(yōu)美,你看:曉夢、蝴蝶、春心、杜鵑,詞采豐贍,字語華麗;而明月與淚珠照映,陽光下煙玉迷離,也讓人目眩神搖。加以對仗工整,音韻和諧,讀來真覺余香滿口。梁啟超之所以覺得這首很美,指的就是這些方面吧。但是想深一層,它卻不是“神秘的”。

      我們知道,在近體詩特別是在律詩的創(chuàng)作中,詩人們對整首詩的結(jié)構(gòu)安排,往往會采用這樣的方式:詩開頭的第一、第二句,和結(jié)尾的第七、第八句,會直接表述詩作的題旨;中間的兩聯(lián),則多以對景物的描寫,烘托題旨所要表達的意趣。像柳宗元的《登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一詩: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驚風(fēng)亂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墻。

      遠樹層遮千里目,訌流曲似九回腸。

      共來百粵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xiāng)。

      如果我們把它中間的兩聯(lián)抽出,把第一、第二句和第七、第八句連接起來,就能很清楚地看到,柳宗元寫的是他登高望遠,引起想念朋友的愁思。中間的兩聯(lián)四句,則是四幅畫面,它所寫的風(fēng)景,各自不同,其間也沒有聯(lián)系。有寫風(fēng)吹在水面上的,有寫雨打在城墻上的;有寫濃密遠樹的,有寫曲折河流的。詩人把這些畫面排列在一起,這就產(chǎn)生組接作用,就像電影蒙太奇的拍攝手法一樣,讓觀眾通過視覺,從畫面中領(lǐng)悟作者愁思茫茫的情緒。

      所謂蒙太奇,是指把外表不相連貫的缺乏完整意義的幾個鏡頭、畫面組接剪輯在一起,于是鏡頭之間的互不連貫,反留給了觀眾產(chǎn)生聯(lián)想的空間,讓觀眾“思而得之”,進行“再創(chuàng)作”,從而讓鏡頭的畫面能夠更完整、更深刻地表現(xiàn)出生活場景的情感意念。正如電影大師愛森斯坦所昭示,兩個蒙太奇的對列,不是一加一的二數(shù)之和,而更像是二數(shù)之積。上引柳宗元的詩,中間的兩聯(lián)四句,其實就是四個不相連貫的畫面。詩人把它們對列組接起來,再加上開首兩句和末尾兩句的引導(dǎo),審美受體便能從中加深對“愁思茫茫”的聯(lián)想,獲得對柳宗元不滿現(xiàn)實所要表達的意境。

      李商隱《錦瑟》一詩的結(jié)構(gòu)也是如此。如果我們也先把頸、頷兩聯(lián)抽出,把首兩句和末兩句連接起來,即成為: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

      顯而易見,李商隱的意思十分清楚:這是詩人對著錦瑟一根根的弦和柱,聯(lián)想自己的經(jīng)歷,不禁感慨萬千。這感慨之情,豈是等到以后的歲月才會想起,即使在當(dāng)時,他的心情已經(jīng)是惘惘然無限惆悵的了。

      但是,李商隱在《錦瑟》的寫法與眾不同的是:七律中間的兩聯(lián),不是像柳宗元他們那樣通過文字符號,把自己從視覺中看到四個不同景色的具體畫面組接起來,直接傳達到審美受體,從而獲得對作品意象的認知;而是找出了四個不同內(nèi)容,并且具有寄托意味的典故,組接起來。典故與典故之間,沒有聯(lián)系,卻也留出了足夠的空間,讓讀者在記憶中對故事產(chǎn)生聯(lián)想和感應(yīng),從而獲得對作品意象的領(lǐng)悟。這做法非常獨特,它需要讀者對故事內(nèi)容有所了解,在大腦皮質(zhì)細胞的緊張活動中,把具體故事不同的內(nèi)容,及其不同的寄托意味進行抽象化,組接起來,才進一步領(lǐng)悟?qū)徝乐黧w所要抒發(fā)的情愫。顯然,讀者對詩中意象的審美過程比較曲折和復(fù)雜。這就是《錦瑟》讓人感到深奧費解的緣故。

      李商隱選擇了這四個典故,用以傳達自己情緒,是因為它們既有共性,又各有特點。像莊生夢蝶一典,側(cè)重于表現(xiàn)對生死和命運的迷惑;望帝化鵑一典,側(cè)重于表現(xiàn)愛和恨、怨和悔的交織。滄海月明,映珠有淚一典,寄托著賢才不受重視,空負年華的凄楚;藍田日暖,良玉生煙一典,寓意人生美好的愿望,朦朧在眼,卻又永遠不能實現(xiàn)的悲涼。然而,這四個典故的相同之處,就是“惘然”,是凄惶迷惑的情感,這是四組有寄托的典故的共性。李商隱把這四個故事,排列為四組,以蒙太奇般的手法,把具有神秘色彩以及具有寄托性的四個故事組接起來,從而讓觀眾領(lǐng)悟到他所要表達的思想和情感。我認為,這和一些現(xiàn)代派藝術(shù)家,在創(chuàng)作時把具體形象抽象化的做法,頗有相似之處。

      不過別忘了,在《錦瑟》中這意象朦朧的四個典故,是被詩的前兩句和后兩句包裹起來的。這四個典故,就像餃子里混合著四種材料和鮮味不一樣的餡。如果把各種的餡各自分開來吃,或者把餃子皮和餡分開來吃,就不是吃餃子了。只有當(dāng)人們連皮帶餡吃下餃子時,才能領(lǐng)略整個餃子豐厚的滋味。所以《錦瑟》這首詩,不僅在感性上可以讓人感動,在理性上也是可以說明的。全詩的意旨,就是詩人回憶自己年年歲歲,失落迷惘,他的人生經(jīng)歷過不知是什么滋味的滋味!

      回憶自己的一生,年年歲歲、迷迷惘惘、凄凄楚楚地活著,正是《錦瑟》這首詩的題旨。詩人是要把自己比喻為不合時宜的古瑟,然后用迷離恍惚的兩聯(lián)表現(xiàn)一輩子惘然的心境。這種感情是難以言傳的,他只希望讀者讀了這首詩,也和他一樣迷迷糊糊,產(chǎn)生惘然的感覺,這就夠了。事實上,一篇《錦瑟》,索解人難,是因為李商隱有難言之隱。傷心人別有懷抱,他本來并不想人們清晰地了解他一生的感悟,只想讓人意會,不想言傳。人們覺得這詩寫得很美,卻對它的題旨惘然不知,一切不能坐實,只覺得其味無窮。于是,李商隱的寫作目的也就達到了。

      顯然,《錦瑟》難解,卻非不可解。當(dāng)我們了解李商隱近五十年來的生活與感情,抓住“思華年”這有總括意義的三個字,明白他運用典故、深情寄托,以及采用組接意象的藝術(shù)技巧,從而表達“惘然”的意境,那么,這首詩的美學(xué)密碼,便可豁然打開。

      猜你喜歡
      望帝錦瑟李商隱
      為什么要像李商隱一樣寫詩
      中華詩詞(2023年9期)2024-01-27 11:43:34
      The Sad Zither
      嘲桃
      望帝是不是無罪被冤殺的人?
      石榴
      兒童繪本(2020年10期)2020-06-01 07:49:07
      錦瑟別彈
      中華詩詞(2019年12期)2019-09-21 08:53:18
      錦瑟別彈
      中華詩詞(2019年10期)2019-09-19 08:59:48
      錦瑟別彈
      中華詩詞(2019年9期)2019-05-21 03:05:08
      錦瑟
      北極光(2018年5期)2018-11-19 02:23:52
      論李商隱《夜雨寄北》的“朦朧美”
      固始县| 岑巩县| 周宁县| 桃园市| 施甸县| 周宁县| 广宁县| 德惠市| 石景山区| 马公市| 阆中市| 宜城市| 延津县| 宁阳县| 偃师市| 明光市| 江阴市| 闵行区| 吉木乃县| 台山市| 友谊县| 英德市| 新昌县| 衡山县| 贵州省| 明水县| 德令哈市| 三江| 盖州市| 沙坪坝区| 阿荣旗| 天峨县| 大理市| 新安县| 鲜城| 白水县| 纳雍县| 永嘉县| 大关县| 凌源市| 夏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