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宛君
【摘要】教育是一份用生命影響生命的工程,那么德育工作便是教育工程的核心,尤其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初中階段學生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正處于叛逆期,作為一名班主任,身上的責任是重大的,是家長和學校之間的溝通橋梁,也是學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統(tǒng)籌組織者。班主任要帶著愛和寬容以及信任走進學生,了解每一位學生的所求所需,利用好第二課堂,抓住學生的心理,以身作則,向學生傳遞德育精神的實質。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德育教學;愛;滋潤學生
對于學生來說,在學習過程中教師的愛與關注和學生的自尊水平是相聯(lián)系的,當教師用愛來滋潤學生,更能夠體現(xiàn)出來太陽底下最光輝職業(yè)的性質,教師用愛和生命來詮釋“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遠比用許許多多的教學技巧更能夠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并且教師對學生有真正的愛也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成長自身,詮釋終身成長的意義。
一、初中階段學生的特殊性
學生在每一個階段會有不同的發(fā)展規(guī)律,初中階段的學生也具有許多不同的心理特征,并且個體和個體之間也會表現(xiàn)出不一樣的差異性、特殊性,但總體來說大部分初中階段學生具有以下的特殊性。
1.叛逆心理容易導致放縱情緒
在初中階段學生正是處于叛逆期,自我意識的發(fā)展到達了最高峰期,對于人生意義,社會角色都有很強的迷茫性,所以對于嚴格的管理,學生可能會有一種逆反強烈的心理。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很有可能會因為自己的叛逆心理導致放縱情緒,不顧自己的學業(yè),對學習失去興趣,缺乏一定的積極性,并且學生有了放縱情緒之后,很容易對于一些壞的事情充滿好奇心,向壞的方面發(fā)展,而此時的學生判斷能力又比較差,因此對于“對”和“錯”之間的界限規(guī)定又比較薄弱,因此很有可能會影響學生一生的發(fā)展。
2.自尊心極強
在初中階段的學生自尊性又非常強,不允許觸碰自己的自尊邊界,也正是學生形成邊界的關鍵期,自尊心極強和學生的敏感性是相聯(lián)系的,并且如果學生在成長前期對一些觀念并沒有形成正確的認識,比如“性”“身體發(fā)育”等對于學生來說比較敏感的詞匯,學生可能會有一種害羞感,會非常敏感,因此很有可能會觸碰到學生的自尊界限。
3.獨立意識與依賴性共存
正是處于心理斷乳期,但是又不完全穩(wěn)定,因此在初中階段的學生普遍存在獨立意識與依賴性共存的現(xiàn)象,所以說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德育工作的時候,要特別的照顧學生的心理。
二、初中班主任用愛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的重要性
第一,健康成長的必要性。在初中階段對學生進行德育工作的滲透是非常重要的,學生的心理健康的發(fā)展以及法治意識的樹立對學生的終身成長都有著很關鍵的意義。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的時候可以采用嚴格的班會形式,但是又由于學生本身心理的特殊性,對于愛和關注會有很高的需求,所以教師在實際德育工作開展的時候要用愛來指導自己的德育工作落實,真正地用愛心和信心走進學生,關心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真誠,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發(fā)展。
第二,教育發(fā)展的指導性。我國教育堅持的教育目標是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目標,并且采用什么樣的教育才能培養(yǎng)成什么樣的人,實行德育工作是為了培養(yǎng)我國社會發(fā)展所需要的有道德、有思想、有能力的新型人才,那么就需要班主任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能夠真正地把學生當成一個有生命有感情的生命個體來看待,用愛的方式滲透德育。
第三,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班主任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為班主任的責任是對班級進行統(tǒng)籌規(guī)劃、活動組織、集體建設、氛圍營造等,需要具有綜合的發(fā)展能力。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成長和進步,同時也是對新課程改革的響應,所以班主任必須要用愛來向學生滲透德育意識,開展德育工作。
三、初中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如何表達愛
1. 根據(jù)學生的差異性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
在初中階段的學生也會有一定的差異性,學生和學生的成長背景不同,需求點也不同。除此之外,學生對于愛的表達方式和感受能力閾值也是有一定的差異的,因此對于初中班主任來說,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差異性,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德育精神,那么也就要求班主任能夠做到以下兩點。
第一,親近學生。只有班主任和學生多交流、多溝通、多親近,才能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和生活或者心理所需,才能夠采用適合學生的方式向學生滲透德育,并且在親近學生的時候,通過一些日常生活當中的細節(jié),向學生傳達愛,但是在和學生交流的過程當中,教師也應該明白愛和規(guī)則是不可分離的,因此在尊重學生界限的同時,也應該明白一些不可逾越的規(guī)則。比如說班級里面有一位女生,最近情緒非常低沉,并且了解到學生有寫日記的習慣。教師其實非常想了解學生,能夠盡自己的所能幫助學生并且班主任知道學生肯定會在日記當中寫出自己所經(jīng)歷的困難,但是班主任也不可以觸碰學生的界限,偷看學生的日記。在這樣的情況下,班主任可以深入和學生聊天,或者和學生一起跑步等,慢慢打開學生的心扉,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第二,建立學生檔案。教師還應該細心地觀察在生活和學習當中的一些細節(jié),建立屬于學生自身的檔案,比如包括學生的特長愛好、家庭背景、個性特征等,只有教師有針對性地關注學生,才能夠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因材施教地開展德育工作,才能更好地抓住契機,向學生傳遞德育素養(yǎng)。
2.抓住第二課堂,培養(yǎng)學生的德育精神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和落實,各個學科提出的核心素養(yǎng)也慢慢地在實際的教學工作當中開展,因此各個學科已開始重視起第二課堂,從正式學習的課堂之外的課堂入手,培養(yǎng)學生的德育精神。對于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要求也是如此,也應該緊緊抓住第二課堂,通過生活當中的事例向學生滲透德育精神。比如說在疫情期間,可以向學生滲透愛國主義精神,遵守秩序,不給公務人員造成麻煩,其實這也是一種愛國精神的體現(xiàn)。班主任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閱讀,在閱讀習慣建立的過程當中,讓學生通過品讀優(yōu)雅的文學作品,感受真善美意義,建立學生的價值感。
3.以德立身向學生詮釋德育精神
教師也要以身作則,不管是在教學還是在生活當中,都應該成為德育的典范,因為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向師性會很強,會根據(jù)教師的做法調整自身的認知。比如說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不懂得尊重學生的邊界,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隨意調侃,那么班級里面的學生可能也會養(yǎng)成不尊重人的習慣。但相反,如果班主任在校園行走碰到路上的垃圾,能夠表現(xiàn)出來熱愛校園、熱愛環(huán)境的品質,學生也會自覺地熱愛校園環(huán)境。
4.保護學生的自尊,給學生合適的成長空間
學生的自尊心很強,并且非常敏感,同時對于一些壓迫性的環(huán)境會有很強的反叛心理,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做到對學生有充分的尊重,這樣學生也會尊重班主任的工作,在德育開展的時候不要過分強調理論,適當?shù)刈寣W生進行自主的實踐。
綜上所述,初中階段的學生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師也要根據(jù)實際情況,根據(jù)年齡的心理階段采用針對性的德育教學措施。尤其作為班主任,對學生有著不同的意義,身上的責任也同其他任課教師不同,所以班主任更應該用愛來滋潤學生,促進學生德育精神和德育意識的提高,也相信教師帶著愛和信任走進學生,學生一定可以感受到教師的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