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建
當你漫步在二環(huán)路上,你可知道四面的路基是當年“都城九門”的城墻?途經(jīng)東直門、朝陽門、崇文門、正陽門、宣武門、阜成門、西直門、德勝門和安定門,也就是繞古燕京的“都城九門”;當你乘車行駛在二環(huán)路上時,你可知道路基是當年環(huán)城護京的護城河?現(xiàn)在,各種車輛飛駛通途,當年卻是滑行在護城河上起環(huán)行交通作用的冰床?
冰床又名冰車、水排子,還叫拖床。它在近一個世紀之前,是北京的一種水上交通工具,也曾被作為游樂之用。年長的老北京人,昔日都坐過冰床?!兜劬q時紀勝》就說:“都人于名城外護城河下,群聚滑擦,往返亦以拖床代渡。更將拖床結連一處,治酌陳肴于上,歡飲高歌,兩三人牽引,便捷如飛,較之坐驟乘車,遠勝多矣?!?/p>
金受申先生體驗過民國時期的冰床。他寫道:“冬天護城河、什剎海岸旁放著許多冰床招攬乘客。在新年正月,坐著冰床,馳騁冰上,雖不用足溜,也很有意思。前幾年,我每到正月、二月常在一溜胡同(銀錠橋東、什剎海東岸)廣慶軒聽楊云清說《水滸》。傍晚散書,由銀錠橋到德勝門,坐一個來回冰床,然后地安門橋上喝上二兩白干,也是閑適有趣的?!?/p>
“京都九門”是明朝正統(tǒng)年間,由皇朝大太監(jiān)阮安奉旨率領軍夫數(shù)萬人修建的。阮安是這一宏偉工程的規(guī)劃者與領導人。他“善謀劃,尤長于工作之事”,是一個經(jīng)驗豐富的建筑大師。從永樂年間起,他先后督修了北京的城池、兩宮、三殿、五府、六都及其他百官衙署,“皆大著勞績”。當時的北京能夠成為世界著名大城市之一,和阮安的建筑才能分不開的。
“都城九門”是保護封建皇帝住地紫禁城的外城,城垣高大,城河環(huán)城流淌。寒冬冰凍季節(jié),滑行在護城河上的冰床只坐三四人嗎?古都的冰床,是以木作床,下設鋼條,一人在前引繩,行冰如飛。清朝雍正年間,時為皇子的弘歷(乾隆帝)在臘月里乘坐冰床,看到河道上人頭攢動,冰床穿梭,寫下《冰床》一詩:“御河臘月層冰凍,河干輻輳千人眾。往回爭欲倩冰床,空設輿梁恒不用?!边@首詩是說寒冬臘月,人們都愿意乘坐冰床,而不愿意乘坐車輛。由此可見,冰床是當時冬季頗受歡迎的交通工具之一。
這種冰床共分三類。一類是皇宮里用的,上設有篷,十分華麗,可避冰雪。據(jù)記載,在慈禧當權時期,后妃和王府的福晉們也流行玩拖冰床的游戲。慈禧最喜歡在冰上體驗“飛”的感覺,她和眾多妃嬪,各府福晉、格格坐在冰床上,太監(jiān)們在冰床前頭如纖夫一般拖著冰床前進,讓坐在冰床上的慈禧樂不可支。
另一類是在什剎海、二閘等處供人乘坐游玩的。當年環(huán)城的護城河與今天的2號環(huán)線地鐵是同一走向。有錢人花上幾個錢坐上冰床,即可作環(huán)城觀光游。冰床在冰面滑起來速度飛快,有如今天的豪車兜風。那個年月,由東便門乘上冰床可去通州,不過途中要經(jīng)過五道水閘,每到一閘,必須另換冰床另付錢,因為生意要大家做,每人承包一段,每人都要有錢賺。
再一類是護城河里作為市民交通工具的冰床。因為它比雇驢雇車省錢,所以存在時間稍長,延到民國年代,前兩類到清末就基本消失了。
每年入冬以后,這種水床便聚在各城門附近,候人乘坐。冰床設備十分簡陋,沒有篷蓋,僅有一層草墊,四周沒有任何遮擋,行駛起來冷風刺面,非常難受。
冰床沿護城河環(huán)行,以一門至一門的距離,約三里路計價,中途可任意上下。
那時,最苦的是拉冰床的勞動者。他們?yōu)榱松?,不快跑又拉不起來,跑起來又不易剎住,北風呼呼,也要累得滿頭大汗。為了招徠乘客有時還得脫去棉襖給乘客護腿擋風。當時,在護城河上溜冰的人很多,使得拉冰床的人苦上加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