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建芳,周曉萍
(深圳市眼科醫(yī)院護理部,暨南大學附屬深圳眼科醫(yī)院,深圳大學眼視光學院,廣東 深圳 518000)
急救能力是護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臨床護士必不可少的技能,關系到醫(yī)療搶救成敗、救治水平和護理質量[1]。眼科疾病患者往往危重癥較少,導致眼科護士急救技能操作生疏,偶遇搶救時,表現(xiàn)出措手不及、手忙腳亂,不能很好地配合醫(yī)生搶救患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急救質量,增加醫(yī)療糾紛的發(fā)生率[2]。但隨著眼科高齡患者日益增多,隨之帶來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全身疾病的復雜化疾病譜,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日益增長,在處理眼科疾病的同時更要考慮患者的全身情況,眼科患者就診的過程中很有可能因為其他疾病的突然發(fā)作而需要搶救。因此,對眼科護士的急救技能常練兵、常演練,提高眼科護士急救能力,使其快速準確的識別患者疾病的發(fā)作并進行及時搶救處理已成為眼科護理管理者面對的一個重要課題。暨南大學附屬深圳眼科醫(yī)院護理部成立急危重癥??谱o理小組,在護理部組織領導下,由急危重癥專科護理小組承擔全院各護理單元護士急救護理技能培訓考核工作,自2020年1月以來加強對眼科護士的護理急救技能培訓考核并對其效果評價進行總結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于2020年1月至12月對暨南大學附屬深圳眼科醫(yī)院臨床一線在崗眼科護士共142名加強護理急救技能培訓。在142名護士中,男9人,女133人;年齡21~54(37.5±5.7)歲;職稱結構:主任護師2人,副主任護師13人,主管護師90人,護師23人,護士14人;學歷結構:碩士研究生2人,本科126人,???4人。
1.2.1 急救理論培訓
高血壓、糖尿病等全身疾病往往會引起眼部病變,眼科老年患者伴隨心血管等全身疾病的患者也在逐年增多,因此,針對這些特點,結合眼科各類急重癥,制訂出針對眼科疾病的急救理論培訓計劃,內容主要包括:1)心電監(jiān)護儀、心電圖機、吸引器和吸痰、吸氧、呼吸機、注射泵/輸液泵、心肺復蘇術、簡易呼吸器、電擊除顫等九項搶救操作技能要點解讀;2)眼科急重癥患者搶救流程;3)眼科急診分級分區(qū);4)搶救藥品、物品的管理以及常用搶救儀器設備的操作與維護保養(yǎng);5)危重患者護理常規(guī)及應急預案(包含房顫、癲癇、腦梗死、暈厥、高血壓、腦出血、糖尿病等急危重疾病);6)護理重點環(huán)節(jié)應急預案(包含用藥、治療、標本采集、圍手術期管理、安全管理等重點環(huán)節(jié))。
1.2.2 急救護理技術操作
在進行急救技能理論培訓的基礎上進行急救護理技術的實踐操作培訓,包括心肺復蘇術、心電監(jiān)護操作、心電圖檢查、吸引器和吸痰、吸氧、呼吸機的使用、注射泵/輸液泵的使用、簡易呼吸器、電擊除顫術等。
1.3.1 課堂講授,實地訓練
護理部制定符合醫(yī)院實際的年度急救理論培訓計劃,每月完成1~2個培訓項目,由急危重癥??谱o理小組成員和資深護士長進行專題講座、基礎知識及典型案例講解。每次培訓分2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由護理部組織1次大課集中學習,第二階段由護士長組織未參加大課學習的護士進行科內2次培訓,并將2次培訓簽到表復印上交護理部以保證培訓的實際完成量。在每次理論學習之后由各護理單元護士長組織科室護士實地訓練,對于本科室沒有的操作設備,由護長組織護士輪流到手術室、急診室等具備相關設備的科室進行操作訓練。整個培訓周期為期1年,每年進行循環(huán)培訓反復練習,不斷強化急救理論知識和技能,在每年的培訓中加入新技術、新理論,不斷更新知識。
1.3.2 視頻錄制學習
對各項操作項目物品準備、操作的方法步驟、注意事項等錄制視頻分享在醫(yī)院護理部的公共平臺上,可供廣大護士通過視頻更直觀的加深學習印象,并且時間自由,護士可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自由的學習觀看視頻,為進一步實地操作練習奠定基礎??剖易o士長做好視頻學習的管理工作,觀看視頻學習的護士需拍照或者截圖上交,護士長負責督促未觀看視頻的護士完成視頻觀看學習。
1.3.3 現(xiàn)場模擬演練
主要以案例分析演練為主,選取典型護理搶救案例,模擬臨床真實的個案,案例包含眼化學傷、視網(wǎng)膜中央動脈阻塞、綠膿桿菌性角膜潰瘍、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眼球穿通傷挫裂傷、角膜潰瘍穿孔、眼眶蜂窩織炎、化膿性眼內炎、急性葡萄膜炎、急性視神經炎等眼科急重癥以及急性心肌梗死、心臟驟停、過敏性休克、房顫、癲癇、腦梗塞、高血壓、腦出血、低血糖、暈厥等搶救病例。護士長制定科內演練計劃,根據(jù)科室成員數(shù)分成若干小組,3~5名成員一組,每組1名小組長,每月每組選取1個典型案例進行演練,每組根據(jù)給出的案例進行討論分析,提出護理問題并制定相應的急救護理措施。所有小組演練完畢則又循環(huán)順序演練,保證每個小組成員都能演練到不同的典型護理搶救案例。模擬演練以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根據(jù)組員人數(shù)可由小組長同時扮演觀察者、組織者和記錄者,其他成員扮演醫(yī)生、護士、患者等角色,在不同的演練中進行角色互換,讓組員能體會到不同的角色。這種臨床真實的個案模擬,不僅有各層次護士參與,更有醫(yī)師的參與,進一步強調了團隊的協(xié)作能力[3]。護理部定期參加與檢查各個科室的護理搶救案例演練情況,對于組織、搶救措施等各方面給予指導,保證搶救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進行。
急救理論考核選取培訓內容的相關知識點由護理部統(tǒng)一命題考試,理論考核成績≥80分合格;急救技能操作考核由護理部制訂考核計劃,在每次急救技能操作理論培訓結束后進行實操考核,考核內容包含心肺復蘇術、心電監(jiān)護操作、心電圖檢查、吸痰、吸氧、呼吸機的使用、注射泵/輸液泵的使用、簡易呼吸器、電擊除顫術等急救操作技能,其中心肺復蘇的操作考核與醫(yī)生聯(lián)合進行,實現(xiàn)醫(yī)護合作;操作考核實行分層階梯式考核,護理部按照操作考核標準先考核科室護士長和急危重癥??谱o理小組成員,再由各護理單元護士長和急危重癥專科護理小組成員組織科室護士完成急救操作技能考核,操作考核成績≥ 85分合格,考核不合格者將給予加強培訓再次考核??己斯ぷ髅磕暄h(huán)滾動進行,不斷強化護士的急救意識,提高護士的急救技能操作水平。
評價指標具體包括:1)分別于2020年1月實施急救培訓前和2020年12月底實施培訓1年后,對參加培訓的142名眼科護士進行急救理論考核,比較培訓前后理論考核成績;2)將培訓后每項急救技能操作考核成績與培訓前考核成績進行比較;3)采用自制調查問卷調查142名眼科護士對急救護理培訓的評價:問卷包含增強綜合急救技能、培養(yǎng)團隊協(xié)作精神、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急救意識、培養(yǎng)應急能力、激發(fā)學習興趣、增強自信心和責任心共7個項目,每個項目分肯定、一般、否定3個選項。
采用SPSS 26.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表示,檢驗水準α=0.05。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眼科護士培訓后急救理論考核成績比培訓前有明顯提高(表1)。
表1 眼科護士急救理論培訓前后考核成績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assessment results before and after the ophthalmology nurse first aid theory training
眼科護士培訓后心肺復蘇、簡易呼吸器使用、吸氧、吸痰等急救技能考核成績均高于培訓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表2)。
表2 眼科護士急救技能培訓前后考核成績比較(n=142)Table 2 Comparison of assessment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he first aid skills training for ophthalmology nurses (n=142)
采用自制調查問卷調查眼科護士對急救護理培訓的評價,共發(fā)放問卷142份,收回有效問卷142份,有效回收率100%。護士對急救護理培訓的評價見表3,90%以上的眼科護士對急救培訓持肯定意見。
表3 護士急救護理培訓的評價(n=142)Table 3 Evaluation of nurses’ emergency nursing training (n=142)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實施規(guī)范化急救護理培訓后,眼科護士的急救理論和技能操作考核分數(shù)都得到了明顯提高。暨南大學附屬深圳眼科醫(yī)院護理部根據(jù)醫(yī)院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急救護理培訓計劃,在統(tǒng)一培訓后先對護士長進行考核過關,再由護士長組織科內護士進行考核,這種分層階梯式的考核方式保證了培訓效果,在提高護士長業(yè)務水平的同時,讓護士長起帶頭示范作用,使護士更加重視急救技能的培訓,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講授、視頻錄制、模擬演練等多樣化的培訓方式[4],使護士能多途徑地學習和掌握急救知識,在真實、復雜的臨床護理急救中,能夠靈活運用學到的知識準確找出護理問題,確定急救護理方案盡快施救[5],為臨床的搶救贏得了寶貴時間。
急救技能規(guī)范化培訓不僅增強了護士的綜合急救技能與應急能力,更進一步培養(yǎng)了護士良好的急救意識和團隊協(xié)作精神。心肺復蘇是全院員工均要掌握的急救技能,2020年我們在考核心肺復蘇術的時候,試行了醫(yī)護合作搭對進行考核的方式,取得較好的效果,一致反映這種方式不僅提高了醫(yī)護急救技能,也增強了醫(yī)護合作關系,培養(yǎng)了團隊精神,增強了醫(yī)護人員在急救工作中的自信、決策、協(xié)調、溝通等非技術能力[6],強化了醫(yī)護人員的責任意識,值得在今后的急救培訓考核中進一步推廣。在模擬案例演練角色扮演中醫(yī)生的參與培養(yǎng)了良好的急救意識,加強了醫(yī)護合作的默契程度,有研究報道這種情景式演練模式提高了人際溝通能力,培養(yǎng)了團隊合作精神[7],這種多樣化的培訓方式進一步激發(fā)了護士的學習興趣,也讓護士們理論知識更系統(tǒng)化、操作更規(guī)范[8],同時體驗到急救患者的心態(tài)和需求,學會換位思考和共情理念,在搶救過程中更加重視人文關懷。
本研究結果顯示:90%以上的護士認同這種規(guī)范化急救培訓方式,普遍認為掌握急救技能后不再害怕?lián)尵?。循環(huán)反復的急救培訓和演練使護士的急救技能和專業(yè)知識不斷提高,有效緩解了護士在遇見重大搶救時的緊張焦慮感,有條不紊地配合醫(yī)生完成搶救[3]。通過建立有效的急救技能規(guī)范化培訓模式,反復不斷的強化練習考核使護士扎實地掌握了急救技能,培養(yǎng)了其沉著冷靜、緊張有序的應急能力[9],減輕其職業(yè)壓力,增加了護士的職業(yè)價值感,使護士遇到突發(fā)情況時,能夠快速高效地救治患者,并通過良好的溝通與患者和家屬建立相互信賴的護患關系,在救治患者的同時降低醫(yī)療糾紛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循環(huán)反復的規(guī)范化急救培訓,分層階梯式的考核以及角色扮演式的體驗,提高了眼科護士的綜合急救素質。從暨南大學附屬深圳眼科醫(yī)院歷年搶救患者資料顯示,暨南大學附屬深圳眼科醫(yī)院的急危重癥患者較少,醫(yī)護人員缺乏急救實踐機會,但眼科患者伴隨心血管等全身疾病的患者及眼部外傷者逐年增多,突發(fā)事件時有發(fā)生,一旦發(fā)作,搶救刻不容緩,因此,常培訓常練兵是提升救治能力應付突發(fā)搶救必備。暨南大學附屬深圳眼科醫(yī)院是省眼科??谱o士核心能力培訓基地,眼科急危重癥患者護理急救技能的培訓考核已經納入護理部工作計劃中,并作為每年的常態(tài)化培訓考核,循環(huán)進行訓練,根據(jù)實踐情況不斷補充新的內容,不斷提高眼科護士的綜合急救水平。
開放獲取聲明
本文適用于知識共享許可協(xié)議(Creative Commons),允許第三方用戶按照署名(BY)-非商業(yè)性使用(NC)-禁止演繹(ND)(CC BY-NC-ND)的方式共享,即允許第三方對本刊發(fā)表的文章進行復制、發(fā)行、展覽、表演、放映、廣播或通過信息網(wǎng)絡向公眾傳播,但在這些過程中必須保留作者署名、僅限于非商業(yè)性目的、不得進行演繹創(chuàng)作。詳情請訪問: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nd/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