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西文
在20世紀(jì)80年代,物資相對匱乏,過年之前準(zhǔn)備的食物絕大部分都是各家純手工制作的,比如做豆腐、做豬皮粉、搟煎餅、炸丸子、熬芋頭糖。
在整個臘月里,每天姥姥都很忙,我和小舅舅在灶臺前借著幫姥姥燒火的機(jī)會,最先把年味嘗到嘴里。我最喜歡的是在熬芋頭的時候,和小舅舅爭著搶著給姥姥燒火,我們都想第一個吃到芋頭糖。
姥姥先把大個的芋頭揀挑、洗凈,然后放到大鐵鍋里煮。等了好久,熟芋頭的香味開始往鼻子里鉆,一打開鍋蓋,空氣也變得香甜。姥姥拿筷子戳,輕松地戳穿整塊芋頭,芋頭變得松軟,煮芋頭的工作才算完成。
姥姥把冒著熱氣的芋頭放到大盆里,讓我和舅舅使勁地用搟面杖搗碎。等到芋頭不那么熱了,用手直接捏碎,芋頭細(xì)膩、軟滑,手感真好。干活兒干久了,兩個胳膊真是又酸又累,可是想到芋頭糖的味道,我和小舅舅誰也不肯歇會兒。姥姥將提前泡好的麥芽用石磨碾碎,將流出來的麥芽汁和揉碎的芋頭攪拌在一起。這就像鹵水點(diǎn)豆腐一樣,說這樣能讓熬好的糖提亮,糖色好看。
把芋頭搗碎以后,姥姥找來一塊紗布,把成泥狀的芋頭裹起來,使勁擰,擠出里邊的水來。這個活兒可不好干,有時,我和舅舅拉開架勢像擰被單一樣擰,滿臉通紅,也沒擠出多少水來。這時候,三舅就出馬了,他把兩個粗大的木棍架在鐵鍋上,用繩子把兩根木棍的一頭固定在支架上,就像一個巨大的夾子。我們把裝有芋頭泥的紗布搭在兩根木棍中間,拿起上面的木棍用力擠壓,芋頭汁一下子就擠出來了。
姥姥將擠出的芋頭汁小火慢燉,剛開始芋頭汁清清的,后來變得越來越白,過了一會,芋頭汁顏色變成褐色。姥姥就用勺子不停攪動,甜甜的香氣逐漸濃烈起來。姥姥用勺子舀起半勺子褐紅的、閃著琥珀光的糖汁從半空中往下倒,形成了一道亮紅的瀑布。隨著姥姥不停地上下傾倒,鍋里的糖汁不斷地冒泡,熱氣騰騰,仙氣繚繞,再加上甜膩的香氣,姥姥就像位魔法師,制造出甜蜜的童話世界。等到拉絲了,這時的糖汁變成了糖糊糊,把它倒在桌子上晾涼,趁著還未完全冷卻,用手把它團(tuán)成圓形,糖盤子就做好了。
姥姥熬的芋頭糖可以做很多種糕點(diǎn),花生酥、葵花酥、核桃酥,大米小米高粱炸成爆米花能做出好多花式沙琪瑪。
甜甜的年味一直藏在心里。91歲的姥姥無法再做芋頭糖,真想和姥姥、舅舅一起再做一次芋頭糖。愿姥姥健康長壽,我一定要做一次芋頭糖給她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