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探尋《瓦爾登湖》與儒道文化的重合

      2022-02-09 03:53:50徐靜妍
      海外文摘·藝術 2022年17期
      關鍵詞:瓦爾登湖梭羅儒家文化

      □徐靜妍/文

      亨利·戴維·梭羅是19世紀美國著名作家、超驗主義運動的重要代表人物和自然主義者,其代表作《瓦爾登湖》反映了他對自然與人生的思考,書中蘊含著豐富的中國儒道文化意蘊。本文通過對該書與中國儒道文化的比較,探索兩者間的關系,最終發(fā)現(xiàn),梭羅在《瓦爾登湖》中所傳達的思想與儒家和道家文化存在著一些共鳴,主要體現(xiàn)在自立自強、安貧樂道、追求節(jié)儉簡樸的生活、順應天性和天人合一等思想。

      0 引言

      作為19世紀美國超驗主義的杰出代表,梭羅繼承了超驗主義并將其付諸實踐。梭羅在哈佛讀書時,就接觸到了儒家文化。他常與愛默生等先驗論者聚在一起討論人與自然、物質與精神等哲學問題。在交流中,梭羅閱讀了愛默生的《論自然》,深深地沉浸在儒家文化中,感受到了儒家文化的獨特魅力,并致力于該研究。受早期經(jīng)歷的影響,他的許多作品都蘊含著豐富的中國儒家文化意蘊,尤其是《瓦爾登湖》。

      《瓦爾登湖》中所表現(xiàn)的思想和道家文化主張的個人主義信仰以及提倡個人關注精神世界充盈豐滿等內容十分相似。雖然《瓦爾登湖》中并未明確指出道家文化,但是通讀全文會發(fā)現(xiàn)梭羅的思想與道家文化所倡導的內容有很多契合點。本文結合具體文本分析了《瓦爾登湖》中蘊含的中國儒道文化意蘊,簡要介紹了超驗主義和道家思想的內涵,旨在探討《瓦爾登湖》中與儒道思想的聯(lián)系。

      1 瓦爾登湖中儒家思想

      1.1 自立自強

      梭羅用他在瓦爾登湖的親身經(jīng)歷向我們證明了獨立是很容易的。幾乎所有的東西都是他自己制造的或是大自然賦予的。在瓦爾登湖生活期間,梭羅發(fā)現(xiàn)一年只要工作六個禮拜就能支付所有的生活費了。在其他時間,他可以自由地讀書,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梭羅建議人們應該自己謀生,而不是用金錢解決所有問題。他指出了資本社會時期的一種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人們缺乏獨立性和淳樸?!霸诳悼频拢痰昀锖苌儋u新鮮的甜食,玉米粥和更粗糙的玉米也很少有人吃。[1]61”他們過度依賴市場,卻很少動手實踐。在文中,梭羅強調了自強的重要性,而梭羅所倡導的“自強”與儒家文化中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是一致的。儒家文化強調君子要有堅強的意志力,努力加強自我修養(yǎng),培養(yǎng)個人的能力,進而完善自我、惠及他人。梭羅在第一章《經(jīng)濟篇》中批評說:“學生得到了他貪求的空閑與休息,他們根據(jù)制度,逃避了人類必須的任何勞動,得到的只是可恥的、無益的空閑,而能使這種空閑變?yōu)樨S富收獲的那種經(jīng)驗,他們卻全沒有學到。[1]40”因此,梭羅呼吁人們在生活中多實踐,學會獨立。

      1.2 安貧樂道

      當梭羅住在瓦爾登湖畔時,美國正從手工生產(chǎn)轉向大規(guī)模的機械生產(chǎn)。當時社會的道德標準開始瓦解,精神文明逐漸退化,人們變得越來越現(xiàn)實和物質。針對這一社會狀況,梭羅提倡儉樸的生活和回歸自然。他認為,“自愿貧窮”的精髓在于擺脫物質財富的算計,將生命的重心放到心靈領域,追求精神的獨立與自由[2]。在梭羅看來,執(zhí)迷于一座田園無異于關在縣政府的監(jiān)獄中。我們不應該執(zhí)著于物質財富而忽視其他方面。他提到了一種斯巴達式的生活,即一種苦樂參半、簡單而刻板的生活。梭羅認為個人若致力于精神追求,即便處于物質困乏的境地,也能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和愉悅[3]。儒家文化中也有這樣一種樸素生活的思想。《論語》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彼罅_和顏回都能在很簡單甚至很差的物質條件下享受生活,這告訴我們物質貧困并不代表精神貧困。幸福和快樂并不取決于你擁有多少錢。梭羅淡泊物質,注重精神的思想,與儒家文化“安貧樂道”的思想是一致的。

      2 瓦爾登湖中的道家文化

      2.1 超驗主義和道家文化

      超驗主義的核心思想是主張人可以超越感覺和理性直接認識真理,強調直覺的重要性。他們強調萬物的本質統(tǒng)一,萬物都受“超靈”的制約,人的靈魂與“超靈”是一致的,人與世界是完美和諧的。超驗主義提倡回歸自然,接受自然的影響,以達到精神上的完美[4]。道家認為“道”是最高的哲學范疇,是宇宙萬物的本源。道家提倡道法自然,無為而治,與自然和諧相處。此外,老子提倡儉樸的生活方式,認為人們應該減少物欲,遠離欲望??梢?,超驗主義和道家文化都強調一種回歸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

      2.2 追求節(jié)儉簡樸的生活

      梭羅還談到了很多關于生活方式和人生觀的內容。梭羅反對工業(yè)技術文明的進步,認為這只會讓人們遠離真實的生活。他倡導簡樸無欲的生活,反對奢侈和享樂[5]。梭羅在《經(jīng)濟篇》一章中主要從衣、食、住三方面論述生活方式,認為是物欲使人陷入終日焦慮勞累卻無法品味生活美好的悲慘境地。

      首先是衣。在他看來,“衣服不過是我們最表面的角質,或者說,塵世之煩惱而已。[1]18”如果你有衣服穿,就沒有必要買新衣服。人們癡迷于時尚,不斷購買新衣服,卻忘記了他們擁有的衣服比他們需要的多得多。事實上,許多所謂的奢侈品和所謂的舒適生活非但不必要,還阻礙了人類進步。

      其次是食物。梭羅認為,如果一個人只吃他所種的作物,而且所種的作物足夠他所吃的,那么他只需要種幾小塊地[6]。梭羅認為食物主要是用來維持我們的生活的,而不是給我們帶來樂趣。他一再強調要簡單化,如果可以的話,不必一天三餐。同樣,道家文化也提倡返璞歸真,即抵制物質的誘惑,保持內心的平靜。正如《道德經(jīng)》第十九章所說:“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痹谶@一點上,梭羅的思想和道家文化不謀而合。

      至于住房,梭羅認為房子是一種束縛我們、使我們更加窮的負擔。他認為,一旦人們繼承了農場、房宅、畜生和農具,他們就成了土地的奴隸,被物質生活所累。這類似于現(xiàn)代的“房奴”。此外。梭羅認為房子裝飾得越簡單越好。因為房子只是我們躲避寒冷或炎熱和晚上休息的地方,那些豪華的裝飾和家具是浮華和不必要的。

      《道德經(jīng)》中也不乏這種提倡過儉樸生活的觀點:“恒使民無知、無欲也?!崩献诱J為社會上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歸根到底是人們過度的物質欲望,他認為只有當人們不存非分之念并且自覺抵制物質的誘惑,才可以保持內心的平靜,社會才會和諧。老子提倡純樸的民風,反對現(xiàn)實社會的物欲橫流,倡導減少人的物質欲望,這樣國家才能大治[7]。

      在衣食住方面,梭羅主張一切都要簡單,盡量節(jié)約。畢竟,這些都是外在的、次要的。考慮到許多人被物質欲望所驅使,并因此而煩惱,梭羅強調了重新評價個人的生活,簡化物質生活的重要性。在生活方式上,梭羅和道家都提倡簡樸:道家推崇“返璞歸真”的生活,梭羅的所追求的是思想豐富、 形式簡樸的生活,雖然語言不通、時空不同,但是二者終究是產(chǎn)生了共鳴。

      2.3 順應天性

      梭羅在《瓦爾登湖》中的思想和道家文化都強調順應天性。梭羅在《更高的規(guī)律》這一章中指出,人們不應該壓抑自己的本性。即使是最微弱的天性也能把人引向正確的道路,只要他堅持聽取正確的建議。然而,“人們卻很少聽從自己的天性,偏偏在它帶他走入歧途時,卻又聽從起來。[1]179”梭羅認為,一個人需要從自己內心深處尋找生活的法則,追隨自己最自然和最美好的本能傾向,這樣才能在塵世找到天堂[4]。而道家認為,每件事物都有其本質,萬物都是不同的,所以我們應該尊重萬物的本質,順其自然。黃老道家認為“率性而行謂之道,得其天性謂之德?!比说纳剖前凑账谋拘远?,保留他的本性是為了完善或實現(xiàn)他的美德,否則他將成為一個有缺陷的人,失去人性。道家文化尤其反對外在的、人為的意識形態(tài)和制度對自然人性的改造、扭曲和破壞。此外,道家文化非常強調生態(tài)的重要性,道家把人這個概念放在天和地之間,自然之內,各行其道,人行走其中,遵循本性,才能生于道、歸于道。因此,梭羅和道家文化表達了一個共同的想法,即要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就應該遵從自己的本性,傾聽自己的內心。

      2.4 天人合一

      作為一個自然主義者,梭羅一生都在追求與自然的和諧,這與道家的天人合一是一致的。梭羅對自然懷有深厚而持久的愛,他鼓勵人類與自然融為一體[6]。在第四章《聲》和第五章《寂寞》中,有大量對自然界中的花草和各種動物的聲音的描寫。梭羅和自然界的生物快樂地生活在一起,一點也不感到孤獨。他有許多鄰居,包括夜鷹、貓頭鷹等。正如他在《寂寞》中所說的那樣:“我屋子周圍的每一個聲音和景象都有著無窮盡無邊際的友愛,一下子這個支持我的氣氛把我想象中有鄰居方便一點的思潮壓下去了,從此之后,我就沒有再想過鄰居這回事。[8]”

      和梭羅一樣,道家文化也強調融入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莊子說:“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痹凇跺羞b游》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在天地間遨游時無拘無束的快樂,就和梭羅在瓦爾登湖邊生活時的感受一樣。他們都認為與自然的交流可以凈化我們的靈魂,錘煉和升華我們的精神。梭羅認為人類與自然是和諧統(tǒng)一的,“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這種思想正回應了道家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9]。

      3 結論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梭羅與儒家、道家思想有許多共通之處。梭羅在《瓦爾登湖》中主張人們應該簡化物質生活,多注重精神生活。此外,他還要求人們順應天性,與自然和諧相處。當時的美國人都是利益至上的,對物質和金錢的極度渴求,于是梭羅呼吁人們重新審視人生,返璞歸真。實際上,這些也適用于今天的人:現(xiàn)在很多人都很現(xiàn)實,在追求名利的過程中逐漸迷失了方向,他們整天像蜜蜂一樣辛勤勞作,卻從來沒有時間享受美好的生活。研究發(fā)現(xiàn),《瓦爾登湖》中體現(xiàn)的思想和儒家、道家文化有許多相似之處,也說明了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追求樸素、人與自然的和諧一直是主流?!?/p>

      引用

      [1] Henry David Thoreau.Walden[M].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4.

      [2] 李永毅.“自愿貧窮”的傳統(tǒng)與梭羅的意義[J].外國語言文學,2006(2):131-134+144.

      [3] 浦立昕.論儒家思想對梭羅的影響——從“安貧樂道”到“自愿清貧”[J].孔子研究,2012(3):112-116.

      [4] 杜新宇.論梭羅《瓦爾登湖》中的儒家與道家思想[D].長春:吉林大學,2008.

      [5] 劉玉宇.從《瓦爾登湖》中的儒學語錄看梭羅的儒家淵源[J].外國文學評論,2009(3):197-206.

      [6] 滿彩霞.《瓦爾登湖》中的道家思想[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20.

      [7] 王剛.無為·簡樸·自然——《瓦爾登湖》與《道德經(jīng)》的共通性[J].牡丹江大學學報,2020,29(10):33-36.

      [8] [美]亨利·戴維·梭羅.瓦爾登湖[M].徐遲,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

      [9] 于立亭.梭羅與道家思想[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83-84.

      猜你喜歡
      瓦爾登湖梭羅儒家文化
      我們一直是要好的朋友
      小品文選刊(2024年2期)2024-03-03 13:12:39
      The hermit thoughts in Walden《瓦爾登湖》中的隱士情懷
      《瓦爾登湖》中的隱士情懷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與盈余管理
      游覽中華大地,體會儒家文化(二)
      儒家文化影響下的漢服形制研究
      流行色(2019年7期)2019-09-27 09:33:16
      200
      新少年(2017年11期)2017-12-07 16:09:46
      亨利·大衛(wèi)·梭羅的《瓦爾登湖》
      瓦爾登湖:澄明之境,澄澈之書
      中國三峽(2016年11期)2017-01-15 14:00:11
      中國儒家文化視角下的跆拳道運動
      體育科技(2016年2期)2016-02-28 17:06:06
      鹤岗市| 藁城市| 綦江县| 枣庄市| 定兴县| 荆州市| 墨竹工卡县| 咸丰县| 舒城县| 高雄县| 顺平县| 饶平县| 安顺市| 林周县| 拉萨市| 皮山县| 布尔津县| 青冈县| 汉中市| 安丘市| 元阳县| 广宁县| 龙岩市| 灵璧县| 灌云县| 太和县| 嵊州市| 同心县| 建水县| 噶尔县| 梅州市| 龙门县| 和田市| 鄂托克旗| 临猗县| 大连市| 噶尔县| 郸城县| 丹江口市| 天峻县| 屏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