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應華 (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qū)教育事業(yè)發(fā)展中心)
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能力是教學的重要目標,為此,表達能力是學生必須具備的基礎能力,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需求,探究有效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為學生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將簡要探究在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表達能力的有效策略。
許多教師在課程教學中,只重視學科成績的教學,忽視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的教學觀念傳統,在教學中重理論輕實踐,重理解輕應用,課堂中教學局限于教材中。許多教師只重視書面教學,忽視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如當出現生字詞時,僅僅將詞匯的讀音和含義告訴學生,學生對詞匯的認知較為淺顯,不能靈活運用。同時,教師的教學具有較強的功利性,只重視考試成績的提升,忽視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由于語言內容在考試中占比較低,教師不重視語言教學。
學生長期生活在漢語語言環(huán)境中,受語言環(huán)境和漢語思維的影響,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較弱,同時,在英語課程學習中,學生將大部分時間放在理論知識的學習中,認為學習只是為了提高成績,忽視表達能力的重要性。傳統“啞巴式”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表達能力、交際能力較弱,雖然掌握了一定的英語詞匯、語法等知識,但不能將其靈活運用,具體表現為語言的空洞、淺薄,缺少真情實感,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
英語教材中的每個單元都列出了明確的語言目標、語法結構和功能項目,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是核心素養(yǎng)教學的主要目標,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結合單元內容制定具體的教學方案,引導學生探究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性技能,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奠定基礎。為此,教師要明確單元主題,根據每個單元的內容將知識點進行分類,構建不同的模塊,設計整體教學計劃,充分發(fā)揮單元整體教學價值。例如,在How are you的單元教學中,新課程改革明確指出,英語教學應該讓學生學會用簡單的英語交換信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言習慣,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要明確單元教學目標;運用Good morning 、How are you等問候語進行問候交流,學會簡單的句式問答,把握單元整體性開展教學活動,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英語思維,讓學生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與他人進行問好,在日常生活中,學會禮貌用語。
此外,由于英語水平和學習能力的不同,學生之間具有一定的差異性,教師要考慮到每個學生的特點,對學生因材施教。為此,在課程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情況的不同,設置階段性的培養(yǎng)目標,循序漸進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讓學生能夠精準地進行語言表達。如對于英語水平較低的學生,教師可以設計難度較低的任務,指導學生進行準確的表達,讓學生能夠準確、完整地表達自身的想法。對于水平一般的學生,教師要進行語言技巧的訓練,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語言表達技巧。對于水平較高的學生,教師要在訓練中融入語言感情。
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性技能,教師要深入分析單元內容,厘清單元之間的內在聯系,對學生進行語言項目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每個單元都以一個話題為核心組成,教師要厘清單元聽說讀寫訓練系統的相互關系、把握單元各個話題在內容和語法上的個性和共性、厘清單元話題的語言項目訓練任務,以語言項目為紐帶,統籌單元話題的語言項目,開展單元整體綜合能力訓練。同時,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條件,積極主動地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在互動中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學生向教師敞開心扉,在課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教學質量。教師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加強師生互動,在教學過程中主動與學生交流,積極鼓勵學生,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在活動中多聽、多講,與教師和同學進行互動,拉近師生、生生間的距離,營造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提高教學的活力。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創(chuàng)設教學活動,為每一個學生提供發(fā)言的機會,讓學生能夠積極互動,在課堂中消除對教師的恐懼,在溝通中活躍思維,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例如,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可以設計一個習題;“He is__with the result of the examination?!盇.satisfy B.satisfy C.satisfies D.satisfied。這個題目,是考查學生對satisfy不同形態(tài)的掌握情況,不僅需要學生掌握這個詞匯的含義,還需要學生能夠結合語境進行分析判斷。這個題目既是對學生英語知識學習情況的考查,也是對學生思維能力的鍛煉。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對學生語言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體現在教學的方方面面。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根據課文內容設計不同的富有趣味性的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促進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
在以往的教學中,學生的表達能力普遍較弱,不知道說什么、怎么說,在課堂中不敢說,不愿說,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沒有給學生提供表達的機會,學生缺乏交流經驗,教與學相脫離,導致學生的表達能力得不到鍛煉。在英語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教師要合理利用單元語言材料,將知識和情感融為一體,以學生為主體進行單元整體課堂結構設計,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首先,教師要營造良好的交流環(huán)境,圍繞單元內容設計交際話題,讓學生在和諧愉快的環(huán)境中發(fā)言,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環(huán)境是影響學習質量的關鍵因素,如果課堂氛圍嚴肅沉悶,就會讓學生產生壓抑、緊張的心理,不利于學生的學習。為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學習體驗,圍繞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活動,營造輕松、愉快、和諧的課堂氛圍。首先,教師要端正自己的態(tài)度,放低姿態(tài),以平等親和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中敢于表達自身的觀點,使課堂氛圍更加活躍。其次,教師要改變以往一言堂的教學方式,不能一味地自己講解知識,要鼓勵學生發(fā)言,與學生交流,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讓學生想說、敢說、會說,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再次,教師要將課堂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為學生提供交流的平臺,鼓勵學生發(fā)言,樹立學習信心,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教師要正確認識自身在課堂中的地位,建立友好平等的師生關系,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在交流中引導學生發(fā)言,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例如,在It smells delicious的單元教學中,可以先讓學生通過默讀、朗讀、快速閱讀、重點閱讀等多種形式閱讀文章,教師在學生閱讀完這篇文章后,可以根據文章設計練習,比如問學生“What kind of food did the partners eat?”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思考問題答案;“They ate pizza/chocolate cookies/apple pie and cake”教師還可以利用這個課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What kind of food do you like? How are they made?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進行思考,同時,這個課題比較貼近學生的生活,能夠激發(fā)學生對英語閱讀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中暢所欲言,不但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能力,還有利于學生語言思維能力的提高。
此外,教師在課堂教學前,可以用三到五分鐘的時間讓學生展示自身的語言水平,通過朗讀、講故事、說相聲等方式展示自身的才藝,強化表達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中設置語言情境,增加學生的表達機會,如在課文教學中,利用文章中的留白部分訓練學生,讓學生自由發(fā)揮,根據文章內容進行補充,表達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圍繞課文設置交流話題,讓學生自由討論,暢所欲言,激發(fā)學生的表達興趣,在課堂中主動表達,積極交流。
英語教材由于篇幅的限制,會簡化部分內容,教師要以文本為載體拓展語言,挖掘教材中的空白之處,增值教學內容,在單元教學中整體輸入,訓練學生的語言能力。例如,在I like football的單元教學中,教師要整合單元內容,借助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根據單元內容制定主題,展現生活化情境,從實際生活出發(fā)填補內容,讓學生直觀地了解文本,并根據新課知識,運用英語進行簡單的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習慣,提高學生的交流興趣。在教學情境中,教師要將新舊知識相互聯系,讓學生圍繞自身的喜好進行交談,引出新課內容。同時,教師要對情境拓展延伸,突破教學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教師要找到單元知識間的關聯,設計多樣化教學活動,調動學生的感官,鍛煉學生的語用能力,讓學生真正掌握知識。如在“Let’s read”的板塊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討論活動,讓學生運用所學的句型,討論自己喜歡的運動,說一說自己喜歡哪些運動,不喜歡哪些運動,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可以拓展內容,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通過學習了解自己喜歡的運動,加深學生的認知。
此外,教師要開展合作探究,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學生教學的主體,教師所有的教學活動,都必須圍繞學生展開。因此,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明確學習目標、找到學習方向、提高語言思維能力。初中階段學生處于身心快速發(fā)展時期,這個時期許多學生都較為內向,與同學之間能夠自由交流、暢所欲言,卻不善于和教師溝通交流。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利用合作探究的方式開展教學。例如,在Life in the future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學習水平不同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也可以以座位的形式將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閱讀文章內容,并提出問題;What do you think of life in the future?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思考并展開討論,然后每組派一名代表進行回答。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有利于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教學環(huán)境。同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不同的合作探究目標,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語言表達訓練,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學生英語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在課堂教學結束后,從單元整體的角度出發(fā),創(chuàng)新作業(yè)形式,整合單元教學資源,設計語言表達性作業(yè),讓學生在課后用英語交流,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
總而言之,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要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效促進學生語言思維能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