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朋朋 黎美華
在新教材與新課程、新高考的“三新”背景下,基于“一核四層四翼”的高考評價體系是高考命題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指南,它力圖將高考命題由學科知識導向轉變?yōu)閷W科素養(yǎng)導向,確立了“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chuàng)新性”的考查要求,為實現(xiàn)“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的目標提供了路徑,也為教學備考提供了參照:
◆在核心素養(yǎng)上,凸顯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浸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融入體美勞教育,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
◆在必備知識上,依據(jù)普通高中新課程標準,強調對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內涵的深入理解;
◆在關鍵能力上,強調主動探究和深層次學習,在深刻理解基礎上實現(xiàn)融會貫通、靈活運用;
◆在考查要求上,試題情境復雜程度提升,問題注重綜合性,更加注重考查思維過程,突出思維品質,彰顯創(chuàng)新性和應用性,鼓勵學生運用創(chuàng)造性、發(fā)散性思維多角度分析解決問題,落實學科知識的內化與外化。
這也就要求我們在學習和備考中要聚焦學科素養(yǎng),把握命題方向,立足課標教材,全面夯實基礎,注重創(chuàng)新應用,促進教與學回歸課堂和教材。本文試從政治學科必須要練好的四項基本功,來引導學生提高基本技能,提升政治學科備考硬實力。
高考重視對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能力的考查,因此,在平時的訓練中要練就一雙“火眼金睛”。很多同學可能會有這樣的困惑:做章節(jié)題目時往往全對,但是綜合訓練時卻錯誤百出,難以取得較高的分數(shù)。這說明對考點的辨別能力有待提高。做章節(jié)題目時,我們不用思考就知道要考查的內容以及需要調取的知識,而綜合訓練往往是對多個知識點的考查,需要前掛后連靈活調用。因此,在平時的訓練中,要有意識地鍛煉自己把握命題意圖的能力,明確試題考查的考點、考查的能力、考查的方向、考查的內容。只有這樣,才能在高考這一綜合性最高的考試中取得理想成績。
同時,從近幾年政治高考題來看,無論是選擇題還是主觀題,閱讀量都在增加,這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一種考驗。由于閱讀量大、時間有限,很多學生往往缺乏對材料的分析而盲目做題,導致答非所問、得分不高。因此,在一輪復習中,要加強對閱讀效率的刻意訓練。在訓練中,一方面要學會快速獲取材料的主旨大意、顯性信息、隱性信息,準確識別和避開試題陷阱;另一方面,要準確捕捉設問的題型、要求、范圍等。
思考的時間才是真正學習的時間。在平時的學習中,不少學生會出現(xiàn)“一聽就會、一做就廢”的情況。這告訴我們,從“能聽懂”到“能得分”之間隔著萬水千山。課堂上的“聽懂”很多時候都具有迷惑性。為什么?因為課堂是一群人的狂歡,而考試是一個人的戰(zhàn)斗。課堂上,有老師的講解、有同學們的回應、有別人的思路點撥,這些往往會造成聽懂的假象。而考試是一個人單槍匹馬的戰(zhàn)斗,如果缺乏主動思考、深入理解、融會貫通,就會出現(xiàn)思路卡殼甚至毫無頭緒的情況。因此,在一輪復習中,要善于思考,善于發(fā)現(xiàn)知識之間的不同與關聯(lián),更要善于舉例子對知識進行區(qū)分。比如,同學們往往區(qū)分不清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其根源就在于不能從根本上理解兩者的不同。那我們在學習這一知識時,就要從主體、內容、作用等方面去理解和區(qū)分,并能舉例說明何為財政政策、貨幣政策。
政治學科對基本原理、學科術語表述的準確性要求較高。尤其近年來試題材料閱讀量越來越大,參考答案卻非常精練,這對同學們組織答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一輪復習中,同學們往往會陷入一種眼高手低、忽視背誦更忽視書寫的誤區(qū)。而在考試中,比的不僅是能不能記得住,更是能不能寫得準。因此,我們要勤動手、勤書寫,穩(wěn)準狠地掌握基礎知識。
一要善于寫思維導圖。新教材知識點既多又碎,掌握起來難度較大。寫思維導圖的過程就是把學到的知識碎片變成知識體系的過程,使同學們既能系統(tǒng)掌握章節(jié)知識,又能打通前后章節(jié)的脈絡,從宏觀概覽到微觀具體徹底夯實基礎知識,做到既見森林又見樹木。二要勤于寫總結復盤。復盤才能翻盤,一節(jié)課上完后要及時總結重難點,一套試卷完成后要及時總結不同題型的答題方法,積累常見的學科術語等。三要樂于寫問題和不足。我們不可能在一輪復習中弄懂所有的問題,要及時寫下復習過程中的不足或問題所在。這些問題,既可以是一知半解的知識,也可以是難以處理的題型,以便在之后的學習中進行重點突破和專項訓練。要知道,把問題寫下來的同時,距離解決問題也就不遠了。
常規(guī)的學習中,學生上課聽的多講的少,輸入的多輸出的少。課堂上,學生參與的少、思考的少,這也是為什么明明老師講了很多遍,學生還是掌握不了的主要原因。解決這一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練好“嘴功”,課堂上積極參與其中,緊跟老師的思路,做一個會“捧哏”的學生;小組討論中積極發(fā)言,老師提問時主動回答;下課后,要及時把學過的知識復述一遍,既可以講給同學,也可以講給自己。比如,在學習選擇性必修三中的假言判斷時,只有自己能完整復述一遍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充分必要條件的各個真值情況,才是真正理解了這一知識。
高三復習是一個漫長且曲折的過程,成績會有波動起伏,甚至會有停滯不前的“高原期”。這些都是很正常的現(xiàn)象,不要因此而氣餒迷茫?!安皇且驗榭匆姴畔嘈?,而是因為相信才看見?!毕M瑢W們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秉持一往無前的信念,持之以恒地努力和付出。相信你們在老師的引領下,在自己的努力中,練好四項基本功,在一輪復習中一定可以大有作為。高考之前暴露的每一個問題,如果及時引起重視并補齊短板,都可能成為高考的增分點,都在為你圓夢理想大學增添新的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