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淼,龔 紅,歐陽璞
(安順職業(yè)技術學院,貴州 安順 561000)
病理學顯微鏡可視化教學實驗室是由教師機、點對面通訊系統(tǒng)、網(wǎng)絡交換機、學生機等設備構成,可以將教師機的圖像和聲音傳到學生端,教師還可以實時瀏覽學生端屏幕,教學功能豐富。該實驗室能夠防止教與學脫節(jié),實現(xiàn)教師和學生的實時互動,并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進度進行個性化教學,但對占地面積要求較高,實驗室建設費用昂貴。在現(xiàn)有實訓條件無法滿足可視化實時教學需要的情況下,充分利用職教云課堂創(chuàng)建SPOC課程,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在SPOC課程規(guī)模小、限制性強、交互廣度小、深度高等特點的基礎上,探索可以提高病理學實訓教學效果的可視化教學手段,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學習效果,這是一個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研究方向。
教學對象為安順職業(yè)技術學院2019級高職護理專業(yè)的兩個班級,共100人,他們均為中職單報高職生源,入學成績在入校分班時也進行了平均分配。實驗組采用職教云課堂SPOC課程模式進行可視化實訓教學,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模式進行實訓教學。課程教學時間為一年級第二學期,總學時54學時,其中理論教學42學時,實訓教學12學時。
課前:(1)在職教云課堂建立病理學SPOC實訓課程,導入資源庫中病理學實訓教學資源;(2)要求實驗組同學下載智慧職教APP,完成注冊并加入線上班級;(3)在實訓課當天發(fā)布實訓課程及課前、課中、課后要求;(4)要求學生明確課前要求,提前預習實訓課程內容,對本次實訓課程內容有一個整體了解。
課中:正式實訓課程開始后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學生通過查看職教云課堂線上內容來參與課中的教師提問、頭腦風暴、問卷調查等教學環(huán)節(jié),提高學習興趣。線下實訓教學在病理實訓室完成,先由教師講解實訓內容,學生觀察示教切片后,讓學生通過顯微鏡觀察病理學切片并通過手機拍攝切片圖片,在手機上完成切片結構的標注,教師在現(xiàn)場對學生的切片結構標注進行準確性指導,然后學生根據(jù)課后作業(yè)的要求上傳作業(yè)圖片。
課后:教師根據(jù)學生上傳的病理學切片圖片情況,掌握學生完成課后作業(yè)的整體情況,及時提醒未上傳作業(yè)的同學按時上傳作業(yè)。教師在課后會對學生上傳的切片圖片作業(yè)進行批改,形成結果后及時反饋給學生,有問題的作業(yè)會要求學生重新上傳。學生有問題可以在線上直接和教師進行交流,教師會給予解答。
所有實訓教學課程結束后,在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中采用隨機分配方式,將每個班均分為5組。實訓考試切片為實訓教學課程中涉及的4個章節(jié),共5張切片,不同組別采用不同的切片排列順序,要求學生通過顯微鏡觀察切片后寫出正確的切片名稱,滿分為100分。考試結束后,利用SPSS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配對t檢驗,P<0.05代表具有顯著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統(tǒng)計結果顯示:對照組學生結果為(80.60±13.00),實驗組學生結果為(88.60±10.50),實驗組和對照組之間呈現(xiàn)出0.01水平的顯著性(t=3.677,P=0.001),實驗組的平均值(88.6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平均值(80.60),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A.問卷調查結果。實訓課程結束后進行問卷調查,共完成50份調查問卷,調查問卷發(fā)出、收回比例100%。結果顯示:對于能否接受利用職教云課堂進行病理學實訓教學這一問題,96%的學生選擇能接受;對于職教云課堂是否對病理學實訓教學有幫助這一問題?87%的學生認為很有幫助;對于職教云課堂用于病理學實訓教學的最大優(yōu)勢這一問題,62%的學生認為學習資源豐富,14%的學生認為學習時間靈活,12%的學生認為是抽象內容被形象化,10%的學生認為是智能化的管理;對于職教云課堂病理學實訓課程的教學資源是否滿意這一問題,89%的學生感到很滿意;認為職教云課堂存在的不足這一問題,51%的學生認為師生互動性不足,46%的學生認為實訓課程會受到網(wǎng)絡、手機功能等因素的影響;對于課程結束后是否會繼續(xù)學習智慧職教平臺的其他內容這一問題?96%的學生選擇會繼續(xù)使用。
B.問卷調查結果分析。96%的學生能接受通過職教云課程進行病理學實訓教學,說明職教云課堂的信息化教學手段符合學生的學習習慣,得到了絕大多數(shù)學生的認可;87%的學生認為職教云課程對于病理學實訓教學很有幫助,說明職教云課堂信息化的教學手段能很好地幫助學生提高病理學實訓教學效果;62%的學生認為學習資源豐富是職教云課堂的最大優(yōu)勢,說明職教云課堂學習資源對學生實訓教學的幫助較大;在職教云課堂的不足方面,51%的學生認為師生互動性不足,說明在師生交流方面可以考慮增加一些學生常用的溝通平臺,如微信、QQ群等;46%的學生認為實訓課程會受到網(wǎng)絡、手機功能等因素影響,說明信息化教學手段需要基礎網(wǎng)絡、手機功能的支持。
從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實訓考核成績來看,利用職教云SPOC課程進行病理學實訓教學能有效提高實訓教學成績。職教云SPOC課程把以往抽象化的病理學切片圖像轉化成學生手機上的圖片,學生可以直觀觀察到實訓課程內容,教師指導也有了具體的圖片載體。職教云平臺很好地滿足了學生喜歡信息化教學手段的需求,打破了空間和時間上的限制,利用學生的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配合頭腦風暴、在線答題等各種線上交流形式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過程中也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值得反思,如有的學生不能很好地利用手機對顯微鏡切片圖片進行采集,不善于利用手機圖片編輯軟件進行圖片編輯,切片圖片采集對學生的手機及網(wǎng)絡配置也有一定要求,會出現(xiàn)圖片不是很清晰的情況。針對這些問題,教師可以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在第一次實訓課作業(yè)圖片上傳時,先要求學生學會拍攝并上傳圖片;在學生熟練掌握拍攝及上傳技巧后,再要求在作業(yè)中標注切片圖片中的結構。
職教云課堂SPOC課程能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建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延長了學生的學習時間[1-2],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還可以把職教云課堂SPOC課程延伸到其他的專業(yè)課程實訓教學中,不斷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