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風
(定西市安定區(qū)交通路中學 甘肅 定西 743000)
有效的新課導入,可以短時間內安定孩子們的學習情緒,激發(fā)學習熱情,讓其快速融入課堂氣氛之中;合理的新課導入,還可以給孩子們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敢于開口講英語,盡可能發(fā)揮其學習的積極性,為更好開展課堂教學奠定有力基礎。接下來,針對小學英語課堂導入,下文介紹一些有關的方法。
進行課堂教學導入中,需要遵循有關的原則,不但應該滿足孩子們的心理特點,也應該堅持一定原則。首先,應該具備針對性以及目標性,對于所導入的內容來講,除了應該與教材知識相符,也應該滿足孩子們的特征與實際。就英語教學導入而言,老師應該設計不復雜且有趣的內容,與教材相貼合,引導孩子們自主學習。若同教材內容存在脫節(jié),就無法達到教學目的,不能獲取可觀的學習成果,對孩子們的學習造成不好的影響。其次,應當具備啟發(fā)性,通俗易懂。通過開展教學導入,旨在借助舊知識,引進新的知識,基于簡單的內容,引進更難的知識。所以,進行課堂教學導入,應當直觀并且易懂,最大程度引入實際例子,以現實問題為切入點,引導孩子們更好進行學習[1]。再次,強調參與性,對于小學英語教學來講,它屬于活動學習的過程,孩子們應該積極參加,方可進一步提升英語水平。在進行導入時,對于所制定的目標以及設置的內容,需要適合所有學生參與,結合孩子們的實際水平,主動引導他們參與。最后,具有趣味性,就英語教學而言,應當多加注重趣味性,有效引導孩子們提升興趣,當設置導入內容時,需要根據教材選擇孩子們感興趣的內容,在確保易懂的同時,也應該生動活潑,獲取他們的注意力,激發(fā)孩子們的興趣。
英語教學過程中,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建立歡快的教學情景,讓教學內容進一步觸動孩子們的心靈,將學習壓力變成求知的動力,有助于提升教學效率。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導入教學環(huán)節(jié)顯得相當關鍵。優(yōu)秀的開端,可以較好地獲得成功,是成功的前提,在開展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時,如果教師在教學的最初,就全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在后續(xù)課堂教學中,學生也將投入更多的精力來學習,保證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根據現階段的小學英語導課來看,還有著諸多的問題,要求教師應開展深層次地分析,積極構建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熟練運用各種導入技巧,進而全面增加英語教學效率。
2.1 生搬硬套?;诨ヂ摼W時代背景,老師借助網絡能夠獲取很多的教學視頻,然而,一些老師會生搬名師的教學導入設計,忽視了孩子們的綜合能力以及實況。從新老知識銜接來看,一些老師所給予的重視程度不高,直接把名師的教學導入拿到課堂上,造成新舊知識未得到充分銜接,從而讓孩子們難以溫故知新[2]。
2.2 導入形式較為單一?,F如今的導課環(huán)節(jié),一些老師往往會選擇值日報告方式來開展,不過在孩子們做過報告之后,未進行相應的指導,同時針對學生的報告內容,也未開展評價以及反饋,報告完成后就進入新課程,而孩子們的理解能力較弱,無法徹底理解。除此之外,有的老師采取游戲導入方法來導課,不過從游戲選擇上來看,表現得相對單一,差不多采取一樣的游戲,時間久了孩子們會厭倦,慢慢沒有興趣來學習英語。
2.3 沒有新意不斷重復。老師在和孩子們熟悉之后,常常會發(fā)生重復性教學。處于導入這一環(huán)節(jié),一些老師會重復地問“Who is on duty?”and so on same problem,長期重復地問,會使孩子們形成厭倦心理,有的時候,一些學生認為英語相當無聊,對英語學習沒有絲毫興趣。
對于小學英語教學,其中課堂導入是非常關鍵的環(huán)節(jié)。想要讓學生增加對英語語言的興趣,需結合學生的實際能力,以此為前提,創(chuàng)新原有的導課模式,促進新舊知識之間的有效銜接,與此同時,科學利用游戲導入模式,還有多媒體教學模式來完成課堂導入,以此來增加課堂的參與度,促進小學生英語的有效學習,為其提供可靠保障。
課堂導入為教學的起始環(huán)節(jié),若此環(huán)節(jié)可以讓孩子們形成濃厚興趣,則相信之后的學習,他們會更加積極、更見成效,老師的教學會發(fā)揮關鍵作用。關于提升導入環(huán)節(jié)效率的對策,本文主要從以下方面進行探究,以供參考。
3.1 新舊知識自然銜接
專家認為,學習過程本質上為:新老知識結合以及同化的過程,如果不具備舊知識,則新知識一般不被認可[3]。所以,處于導課環(huán)節(jié),老師應復習老知識,也應該有效滲入新知識,為孩子們更好掌握新知識做足準備,引導學生短時間內學習課堂新知識。例如,在對《At the zoo》進行學習時,老師可根據《My family》知識,進一步來開展課堂設置,也就是處于課堂環(huán)節(jié),對《My family》知識進行復習,之后,要求孩子們選擇家人,一起到動物園游玩,從而導出《At the zoo》內容,比如“在動物園之中,孩子們和他們的爸爸媽媽看見了長頸鹿以及猴子。不過這些應該如何表達呢?然后,教師與孩子們及其家長共同走入動物園!”,從而導出了教學內容,并且也鞏固了舊知識。
3.2 直觀導入法
對于這一導入方法來講,一般指在新課前,將同本課教學有關的內容,采取多樣化形式展現給孩子們,其中包括版畫以及圖像等,老師學生通過直觀教具,所創(chuàng)造的情景開展交談以及表演等。這樣的教具有很多,例如掛圖、卡片以及錄像等。此導入方式,往往通過看圖說話來體現,短時間內切入主題。例如:當講句型“What is his /her name?”時,老師可以提前備好卡通人物相片等,借助所掌握的句型看圖說話,開展猜測活動,切入主題。
3.3 歌曲導入法
對于英語歌曲來講,它的旋律是非常優(yōu)美的,節(jié)奏較為歡快,在諸多方面可以發(fā)揮關鍵的作用,即調動興趣與分散難點,以及調整孩子們的學習情緒等。當組織教學時,將音樂和英語有機結合,可以引導孩子們復習理解,顯示情景內容,建立有聲環(huán)境,讓孩子們自然投入。借助聽唱歌曲來導課,屬于一項可行的教學手段,被很多小學生所喜歡。比如,當教《Happy new year》時,老師可安排孩子們唱英文歌曲,也就是happy new year,通過這一首歌來導課。又如,當教時間表達法what time is it?It is...老師可安排孩子們唱《Ten little indian boys》,通過數字導入這一知識點的學習。老師能夠有效借助歌曲來教學,更為關鍵的是,唱歌除了可以獲得孩子們的注意力,避免氣氛枯燥乏味,也能調動孩子們學習的激情。
3.4 游戲導入法
游戲屬于孩子們的天性,通過開展游戲活動,可以將抽象內容轉變成具體情景,有著諸多的特點,其中包括直觀性以及趣味性,可以很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游戲之中導入新知識,可以很好抓住孩子們的心,發(fā)揮安定情緒的效果,為孩子們喜愛的學習方式。合理有效的游戲導入設置,常常集新、趣以及智于一體,它可以盡可能地活躍氣氛,避免孩子們出現緊張心理,他們能夠基于良好的游戲氛圍,逐漸獲取新知識,游戲中達到主體以及發(fā)展等的學習。例如,當講玩具單詞(car以及boat等)一課時,老師不妨開展“猜一猜”活動。孩子們被吊足了胃口,能夠一邊復習老知識,一邊導入新知識[4]。對于游戲導入來講,它一般指在展現新知之前,安排頗有趣味的游戲,借助游戲復習調動舊知識以及已經存在的技能,為更好開展新課教學奠定有力基礎。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添加合適的游戲,不但可以調動氣氛,也有利于調動孩子們參與的主動性,從而實現寓教于樂目標。
3.5 談話導入法
對于這一導入方法來講,通常指在展現新課內容前,老師學生以話題為中心,通過英語自由交談。例如:學生老師討論how many days are there in a week?How about you think weekends?What is your hobby?And so on.老師學生在交談過程中,漸漸地導入新課題?;诙叩恼鎸崪贤ǎ坏{動了孩子們已存在的知識與技能,也為更好學習新知識,奠定了有力基礎。
3.6 情境導入法
英語教學中,這是一項經常被使用的導入策略。通常而言,小學環(huán)節(jié)的英語對話以及課文,常常出現于既定情景之中。老師能夠借助形象以及直觀的教學方式,建立趨于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使孩子們觸景生情,久而久之獲取新知識。例如,當教“how much is it”時,老師不妨把教室布成商店:將老師的講桌看成柜臺,同時擺上各樣物品,將它們的價格標清楚。教師扮演老板的角色,孩子們扮演消費者的角色。如此通過直觀教具,結合動作以及表情,營造購物逼真情景。這一方法有著較為廣泛的適用范圍,例如問路以及購物等。如此的內容于情景中顯示,孩子們就會很清楚。
3.7 圖畫式導入
英語和漢語屬于兩種不一樣的語言,而對于二者的溝通,圖畫是非常重要的中間媒體,它能夠告訴孩子們老師在講什么。例如卡通畫,較為生動與直觀,為以往媒體的范疇,通過畫其來導課,能夠埋下懸念,調動孩子們的興趣,使其內心釋放出激情,跟隨老師步入情景。不局限于使用卡通畫,還能夠采取更多畫種,基于它們的色彩調動孩子們的興趣。比如,當講水果詞匯時,老師不妨畫出圓圈,要求孩子們猜想是什么,基于他們思維隨手添加變?yōu)椋篵all,ballon,然后慢慢過渡至相關新詞,such as apper,pear,peach and so on,獲得了孩子們的注意力,開發(fā)了其思維,調動以及加強了其學習激情,導入相當自然。在此過程中,采取了啟發(fā)式教學方法以及對比法,孩子們通過黑板可以很好辨別出語言項目,鍛煉了孩子們的歸納能力以及積極思維的習慣,使其深入體驗“聯結知識,溫故知新”。
3.8 多媒體導入法
伴隨時代以及科技的進步,再加上教育革新的持續(xù)深入,在教育教學領域,使得教學媒體得到了大力推廣,在英語教學組成中,多媒體導課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何謂多媒體導入,一般指借助相關電教媒體(例如錄像),建立趨于真實的畫面,讓認知活動同其充分融合。多媒體導入之所以被師生所喜愛,主要由于它存在以下功效:首先,塑造氛圍,調動熱情。對于多媒體教學來講,因為其形象直觀、色彩鮮明,以及生動且活潑的動畫,進而獲得了孩子們的注意力。其次,結合實際,活化內容。孩子們的認知能力以及水平并不高,其認知世界常常是直觀形態(tài)。通過對多媒體的使用,將抽象語言轉變成具體形象。當講“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in beijing?”時,老師能夠事先錄好風聲以及雷聲等,同時通過網絡獲取了有關圖片,整理以及剪切,做成教學課件。當上課的時候,向孩子們播放課件,讓其更好感知課文內容。畫中自然情況同景觀結合,配上趨于真實的聲音,讓孩子們有著身臨其境的感覺。課件結合了實際,活化了內容,讓孩子們可以輕松掌握新知識。最后,豐富視野,提高效率。幾十分鐘的時間,老師除了要傳授知識,有效落實教學任務,也需要根據新課內容,融入一些有關的課外知識,進而延伸孩子們的知識面,這是相當不容易的。多媒體導入借助所具備的優(yōu)勢,例如立體感突出,信息量多,把人以及事物形象化。常常一個圖紙的改變,就取代了老師很多的話語,孩子們耳濡目染,對于教學重難點的處理,發(fā)揮了較大的作用。進而豐富了孩子們視野,加強了教學效率。
3.9 將故事引入課堂,培養(yǎng)孩子們想象力以及欣賞力
借助故事導入方式開展課堂教學,能夠讓學生切實參與課堂活動,與此同時,還能激發(fā)他們的心智,培育其想象力及欣賞力。比如,在對“cobrs”這篇文章開展教學時,可先列舉一只猴子,并讓學生知道它是賣水果的。接著對學生提問,這個猴子賣哪種水果?在這一過程中,將會調動學生的興趣,會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部分學生可能會通過中文方式進行表達,說猴子賣西瓜及蘋果,部分學生會通過英語進行表達,說是apple以及banana。這個時候,教師應先對學生進行肯定,然后拿出自己準備的蘋果及香蕉,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習這兩種事物,同時還可以對水果的顏色進行學習,如red apple。結合各種各樣的教學內容,可借助圖片等導入方式開展新課教學,然而無論借助哪種手段,都需按照學生的認知特點,滿足相關的教學標準,避免產生生搬硬套的形式,或是同實際情況不符。在這一過程中,也應注意避免為了創(chuàng)設而進行創(chuàng)設,避免讓學生牽著走,進而不利于課堂教學效果。
3.10 設置疑問,啟發(fā)思維
古人曾言學貴有疑,在現階段教學中也有著一定的啟發(fā)作用,可以將疑問當成思考的前提,以此對學生的思維加以啟發(fā)。在開展小學英語教學時,采取疑問教學導入方式,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心理認知,促使他們帶著疑問進行新知識的學習,全面集中他們的注意力,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求知心理,促進課堂活動的順利進行。比如,在對《My family》進行教學過程中,可對學生進行提問,“Who can introduce one's own family in English?”,要求提出的問題應和實際教學內容相適應,如此才能引起學生的認知矛盾,想要全面介紹他們的家庭,但是卻無法有效運用相應的英語單詞,存在一定的表達困難?;谶@一矛盾,在后續(xù)學習中,學生將全身心投入學習中,以了解更多的知識內容,從而實現良好的表達,并在此基礎上實現教學目的。
一個優(yōu)秀的開頭,就好像初春的景色,一點點延伸生長。類似含露的鮮花,使人心曠神怡。優(yōu)秀的課堂導入,應教教學放在吸引力的提升上,讓第一錘就直達學生的內心。教師若是無法調動學生的情緒,激勵他們的內心,僅是不動情感的開展勞動,將產生疲倦心理。對于課堂活動來說,導入是非常關鍵的教學環(huán)境,其主要內容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幫助他們形成學習動機,從而將其引入課堂情境。對于小學英語教師而言,實際開展課堂教學時,應結合教材內容及目標,還有圍繞學生的心理特點等,實施科學的導入,科學利用課堂導入,抓住學生的眼球,提升他們的注意力以及學習興趣,這是英語教學中最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