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敏
(隴西縣鎮(zhèn)南九年制學校 甘肅 隴西 748000)
在當前初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聽力教學作為其中最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學生要想真正地學習好英語這一學科,學會英語的閱讀以及應用,就必須要具備良好的聽力能力。所以說這就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能夠注重對學生展開聽力教學,通過運用多元化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完成知識的鞏固,促使學生獲得個性化的發(fā)展,當然還能夠綜合性地提高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樹立良好的英語素養(yǎng)。
當前初中英語考試制度中所提出的一些要求,導致了農村學生在進行英語知識的學習時,更加側重于教材中的理論知識,并且忽略了學生英語聽力方面的鍛煉以及學習。但是對于將來的英語應用這一方面,其實書面的英語表達以及口語表達都是非常重要的,要切記不能夠只會寫不會說。在運用英語進行交流時,聽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只有學生能夠真正地聽懂才有展開交流的基礎,從而有效地鍛煉學生聽力方面的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英語知識的學習。在聽的基礎知識,還能夠不斷的加深學生對于英語詞匯的記憶,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英語知識學習方法,各種方面都能夠體現(xiàn)出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的可行性。
就當前聽力教學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能夠發(fā)現(xiàn)大多數的學生英語基礎相對薄弱,并不具備豐富的英語詞匯量,也正是這樣才導致學生的聽力較差。學生進行英語知識學習的基礎往往都是英語詞匯,所以說,詞匯量是直接影響學生聽力水平的因素。當學生能夠積累豐富的英語詞匯時,便能夠促使學生在聽力訓練的過程中,進一步加強對材料中相關內容的理解及闡述,自然而然,其聽力水平也會獲得有效的提升[1]。鑒于此,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以提高學生的英語詞匯量作為基礎,針對一些基本的詞匯來展開多元化傳授,從而幫助學生在掌握記憶方式的基礎之上,夯實自身的語言基礎。其次,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死記硬背的方式進行有效地改變,通過借助一些多元化的教學素材以及資源,從而有效地拓展學生的思維及記憶的空間。當學生具備豐富的英語基礎之后,便可以對其進行快速的記憶,進一步加強學生對于學習方法的理解及掌握。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Do you like bananas?”這一課時的相關內容時,本章節(jié)主要要求學生對一些可數名詞以及不可數名詞的概念進行初步的了解,例如可數名詞Pear、tomato、banana、hamburger、strawberry等等,而不可數名詞主要包括Milk、bread、fruit、salad、carrots等等。并且能夠嘗試在口語交流的過程中,對上述的這些詞語進行合理的應用。這一課時的聽力訓練主要是要求學生能夠學會錄音機以及多媒體課件中所播放的內容,你在此基礎之上對相應的詞匯進行理解,學生在進行聽力訓練時能夠了解到Do you like…?Yes, I do.No, I don't.這一句型。在這樣的課堂教學情況之下,教師便可以在實際教學時借助錄音機以及多媒體課件等等一些方式來為學生播放相應的聽力音頻,并且能夠鼓勵學生嘗試運用視聽法以及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來進行英語詞匯及句型等等一些知識的學習。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要求學生通過聽力訓練的方式來對錄音材料之中所涉及的語音以及語調進行模仿,并且能夠鼓勵學生利用自然的聲音已經來對自己所感興趣的信息進行談論。當然,教師也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來為學生呈現(xiàn)相關的圖片及實物,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banana這一英語詞匯時,便可以直接呈現(xiàn)出一張香蕉的圖片,在進行這一單詞復數的講解時,教師可以選擇為學生展示多根香蕉的圖片。與此同時,當學生在完成相關音頻的聽力訓練之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將自己所聽到的英語詞匯進行記錄,并且能夠嘗試應用這一課時之中所涉及的句型,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來進行互相問答。通過借助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提升英語聽力教學的有效性,在幫助學生獲得豐富詞匯量的同時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相應的聽力技巧。
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除了要運用多元化的教學策略來幫助學生完成語言知識的夯實之外,還需要在聽力訓練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聽力技巧。也就是說,在帶領學生進行訓練之前,首先要做的便是能夠明確訓練的目標,并且能夠為學生提供聽力材料預習的時間。當然在此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對其材料的內容進行提前的預覽,并且能夠以語法等等一些知識作為依據,從而將其中所涉及的關鍵詞語以及句式進行提取。這樣一來,將有助于學生在這一聽力材料的語境之中掌握更多的聽力信息。當然在此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對學生展開答案預測這一能力的培養(yǎng),也就是說當學生能夠掌握正確的訓練方向之后,便可以對其內容的答案展開猜測以及解決[2]。
對于農村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所掌握的英語知識往往都存在一定的限度,正是因為受到這一問題的影響,學生很難在聽力訓練的過程之中逐步地去翻譯材料之中所涉及的語句,與此同時,也無法對其中所涉及的全部內容進行完全的理解。所以說,這就需要教師在聽力教學的過程中,能夠引導學生高度關注一些表達時間,地點等等的英語詞匯及轉折詞、并列詞等等,例如:When、where、but、however。當學生能夠對這些詞匯進行高度重視之后,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以這些詞匯作為基礎,從而對其內容展開合理的分析。在一篇文章之中,片段的開頭以及結尾都是對診斷內容進行概括以及總結的主題句,與此同時更是聽力的考點所在,所以說,在聽力訓練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對這些詞句進行重點的關注。如此一來,學生片能夠真正的抓住聽力的目標,從而進一步加強學生對于相關知識的理解及掌握。在此之后,教師需要對學生展開正確聽力意識的培養(yǎng),也就是說,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注意正確學習方法的應用,并且要求學生在訓練的空余時間去將自己在此過程中不認識或者聽不懂的詞句進行記錄,并且要盡可能地杜絕學生對于材料內容進行逐句翻譯的現(xiàn)象。然后,教師還需要重點對學生展開推理判斷能力的訓練,在初中階段所涉及的聽力資料大多都具有一定的語境,而這些語境往往與學生的實際生活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聯(lián)。所以說,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運用自己所學習到的內容以及相關的實際生活經驗,從而合理的去猜測聽力材料之中自己無法進行理解的英語詞匯,并且能夠大膽地去分析這些詞匯在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過程中所存在的作用。通過運用這樣的教學方式,將有助于學生對聽力材料的相關內容進行進一步的強化,從而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訓練意識,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聽力訓練,促進自身聽力能力的進步。
在初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語音是學生了解聽力內容并將其理解的重要前提,與此同時學生對于語音的掌握也是展開語言知識學習的基礎。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除了要求學生掌握豐富的聽力技巧之外,還需要對學生展開語音的訓練[3]。首先,教師需要對方集中每一位學生的語音能力及學習水平進行全方位的調查,通過最終的調查結果作為前提來進行小組的劃分。其次,教師需要遵循優(yōu)勢互補這一教學原則,在分層教學的過程中進行合理的分配,這樣一來將有助于學生在不同的分層之中都能夠充分的發(fā)展自身的語音能力。接下來教師便需要要求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互相監(jiān)督并糾正,從而幫助學生對讀音的方式進行充分的理解及掌握。之后,教師則需要依據學生的知識基礎、能力基礎以及生活經驗作為依據,從而為學生設計符合聽力水平的聽力訓練。當然教師也可以有效地利用課余時間,通過廣播的方式來對教材中所包含的光盤以及磁帶等等一系列錄音進行播放,在此過程中將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聽力習慣。當然教師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來舉辦一些英語演講以及模擬同聲翻譯等等一些聽說的活動,這樣一來將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聽說能力發(fā)展空間,使學生實現(xiàn)聽力水平的提升,形成良好的英語語感。
基于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要求教師將文化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滲透于教學環(huán)節(jié),促使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提升。但是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中西方的文化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正是因為這些差異的存在從而導致學生無法對其內容進行正確的理解,甚至還會促使學生形成錯誤的價值觀念[4]。
所以說,這就需要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聽力訓練時,能夠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聽力能力,通過滲透西方的文化,幫助學生去深刻解讀這些文化以及相關的內容,這樣一來,將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以及價值觀念。當然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聽力的訓練時,也可以利用聽說結合的這一形式,以此來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英語水平。當學生聽完某一段材料之后,教師便可以利用課余時間來將其內容進行打印,并且能夠指導學生在課下通過第三人稱的形式來進行閱讀。當然在此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在了解聽力內容的基礎知識,借助自己所學習到的知識嘗試復述聽到的內容。在此過程中,不僅能夠有效地增強學生對于聽力材料的理解,并且在知識闡述的過程中進一步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打造高效的初中英語聽力課堂。
總而言之,農村英語聽力教學其實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在此過程中需要教師有效地增強學生的聽力訓練,并且能夠遵循上述的教學方法,從而幫助學生獲得夯實的語言基礎,從而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語音能力以及英語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