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昕悅
摘要:板書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但在信息技術課堂中卻常被忽視。實際上,板書的合理使用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思維。教學《繪制奧運五環(huán)》一課時,通過板書引導學生復習回顧,夯實基礎;抽象坐標,具象過程;靈活標注,強調重點;對比呈現(xiàn),明晰思路。這樣的過程,很好地體現(xiàn)了信息技術課堂中板書的作用。
關鍵詞:板書;Python教學;信息技術
隨著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教師上課越來越依賴多媒體課件,以至于板書的使用越來越少。這種情況在信息技術課堂上尤為明顯。信息技術是一門重操作、重實踐的學科,教師往往采用講授、演示、播放PPT等形式授課,教學中板書的使用少之又少。
作為傳統(tǒng)課堂主要教學手段的板書,在信息時代已經沒有存在的意義了嗎?并非如此。精心設計的板書可以使教學更加系統(tǒng)、具象,可以增強課堂的吸引力,可以提高課堂的效率。因此,信息技術教師應當重新認識板書的重要性,將多媒體與板書有機融合,釋放板書的活力。
一、信息技術課堂中板書的形式與作用
在信息技術課堂中,常見的板書形式有提綱式、強調式等。提綱式板書,即用簡潔的重點詞語羅列出知識結構或內容提要,有助于學生一目了然地明確學習內容,提高自主學習的效率。強調式板書一般依據授課的需要,靈活地呈現(xiàn)易錯點、突出重難點,有助于學生把握重點,加深印象。
信息技術課堂中的板書具有以下作用:(1)板書的持久性有利于教學內容的呈現(xiàn)。相較于口頭語言,文字可以使學生從視覺、聽覺多感官來獲取信息,讓信息在大腦中更具存在感。而相比于課件,板書則會在停留時間上更具優(yōu)勢。信息技術課堂中的動手操作活動多,教師一般會采用講解、演示的方式教學,在黑板上板書必要的內容,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把握教學內容。(2)板書的系統(tǒng)性有利于學生知識的建構。信息技術課堂中,學生往往會關注技術的使用,記憶一個個技術點,而忽略知識的連貫性和系統(tǒng)性。相較于課件,板書更加精簡,在教師逐步書寫完成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地引導學生關注教學重點,理清知識體系,整體把握教學內容。(3)板書的靈活性有助于學生課堂的參與。信息技術課堂中常常會有一些預設外的問題,如學生操作中出現(xiàn)的共性問題、提出的新思路等,這些都可以在板書中及時呈現(xiàn),有效利用生成,拓寬學生思路。
二、信息技術課堂中板書的設計一例
教學《繪制奧運五環(huán)》一課時,筆者立足本節(jié)課的內容和教學環(huán)節(jié),精心設計板書,以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課堂中板書的作用。
(一)復習回顧,夯實基礎
Python程序設計的學習是一個系統(tǒng)性、連續(xù)性的過程。而學校一般一周只有一節(jié)信息技術課,學習間隔長,知識容易遺忘。因此,每節(jié)課開始時有必要進行適當的復習回顧。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是借助“海龜繪圖”繪制出奧運五環(huán)的圖案。在分析問題、設計算法的基礎上,第一步是繪制第一個藍色圓環(huán)。這是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所以讓學生完成前幾句程序語句的編寫。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如圖1所示),幫助學生調用所學,復習已知。
(二)抽象坐標,具象過程
Python的“海龜繪圖”可以看作是在一張畫布上作畫,畫布中存在著一個隱形的坐標系,“海龜”運行的軌跡就是繪制出來的圖像結果,這就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
在本節(jié)課中,通過分析問題,學習新知,學生理解并掌握了讓海龜移動的語句“turtle.goto(x,y)”。此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海龜”的運行軌跡,教師在黑板上繪制出坐標系,并計算出五環(huán)的位置和坐標,引導學生寫出第二個圓環(huán)的繪制語句“t.goto(130,0)”。用筆頭模擬“海龜”朝向,繪制“海龜”運行軌跡,在黑板上將抽象坐標具象呈現(xiàn),可以讓學生直觀地理解代碼的含義,更好地進行程序的編寫,最終形成的板書如圖2所示。
(三)靈活標注,強調重點
初中階段Python程序設計的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程序設計語言、發(fā)展計算思維,教師應通過細致的講解幫助學生夯實基礎,同時也要通過教學巧妙地降低學習難度。可以靈活標注的板書能夠對教學重點加以強調,有利于學生掌握和理解。
本節(jié)課中,學生通過代碼的編寫嘗試,發(fā)現(xiàn)“海龜”運行的軌跡線沒有刪除,又據此發(fā)現(xiàn)問題、嘗試解決,并學習新知“turtle.penup()”“turtle.pendown()”。此時,通過使用不同顏色的板書(如下頁圖3所示),學生對程序語言有更直觀的認識。
(四)對比呈現(xiàn),明晰思路
程序設計的學習有助于學生計算思維的培養(yǎng)。在具體的教學中,需要學生分析問題、設計算法、編寫調試代碼。在編寫代碼的過程中,往往會存在各種問題,因此,為了讓學生能夠準確地輸入代碼,教師可引導學生將完整代碼或重要代碼呈現(xiàn)在黑板上。
本節(jié)課中,五環(huán)的繪制代碼重復性較高,因此沒有將完整的代碼都板書出來,而是以大括號的形式表示,標注出重點代碼。具體板書如圖4所示。
此外,在學生編寫程序的過程中,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在追求速度的同時注重程序語言的準確性,教師可設計競速挑戰(zhàn)環(huán)節(jié)。一節(jié)課兩到三次競速挑戰(zhàn),把最快編寫完成程序并成功運行的學生的名字記錄在“競速挑戰(zhàn)榜”上,并給予加平時分等獎勵。經過多節(jié)課的嘗試,每節(jié)課讓十名左右的學生上榜,一般會有二至四人兩輪上榜,其余上榜學生各有不同,就算是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也會有上榜的機會。所以,每節(jié)課的競速挑戰(zhàn),學生都能積極參與。
三、幾點思考
初中信息技術是以培養(yǎng)學生計算思維為根本出發(fā)點,以認識程序設計思想和算法為基本目標的課程。但初中生的思維方式仍以形象思維為主導,如何更加高效地教學是信息技術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除了課程內容的設置、教學方法的選擇,板書也是值得精心設計和反復推敲的重要內容。
第一,板書的過程是思維跟進的過程。在信息技術尤其是Python教學中,代碼的板書是必不可少的。相較于在課件中直接呈現(xiàn)代碼或是在計算機上用鍵盤敲出代碼,板書的過程可以很好地展現(xiàn)知識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
第二,板書可以促成知識點的整合。在教學中,教師會引導學生將大量精力放在重難點的學習上,這樣往往會讓學到的知識呈松散狀態(tài)。教師可以利用板書幫助學生架構一節(jié)課的知識框架,促成知識整合。
第三,板書可以清晰地標注重點、易錯點。Python編程特別注重細節(jié),拼寫、符號出錯都會導致程序運行失敗。比如,在使用turtle庫調用畫筆時,代碼為t=turtle.Pen(),這里學生有兩個容易出錯的地方:一是P要大寫,二是括號不能忘記。板書時就可以用紅色筆突出標注,以加深學生的印象。
第四,板書可以獲得即時反饋,增進師生互動。信息技術課堂中,學生大部分時間面對著電腦屏幕。教師板書時,學生的視線會從電腦屏幕轉移到黑板上和教師身上。這可以增加師生眼神交流的機會,教師也可以通過觀察學生神情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從而更好地調整教學。
信息技術課堂從不缺少多媒體等信息技術的應用,然而板書作為課堂教學的一部分,也應當發(fā)揮應有的價值。我們不妨讓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更加“可視化”,借助板書走出一條提高信息技術教學效率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