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言
摘 ?要:黨的干部是黨和國家的中堅力量,積極在黨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優(yōu)化黨史教育模式,能有效增強黨員干部的理論自覺和政治自覺,也能更好地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往深里走、往實里走。本文分析了在黨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意義,并提出了黨校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發(fā)揮作用的保障機制,希望能以此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堅持和發(fā)揚光榮革命傳統(tǒng)及黨的優(yōu)良作風,提高各級領導干部認識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黨校;黨史學習教育;重要意義;保障機制
中圖分類號:D261;D261.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052(2022)02-000-03
黨校是中國共產黨對黨員和黨員干部進行培訓、教育的學校,旨在提高學員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和處理問題的能力。新的形勢下,黨校的教學手段和辦學模式也在發(fā)生變化,因此要根據黨史學習教育的具體要求,組織引導黨員干部認真學習黨史,明確自身責任,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一、在黨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意義
(一)促進黨員干部深入理解國家政策
黨員干部作為落實國家方針的一線力量,需全面理解國家政策,才能科學落實相關政策,推動國家各項事業(yè)發(fā)展,更好地為人民服務[1]。黨校是黨史學習教育展開的重要陣地,對黨史的研究具有較強的系統(tǒng)性和權威性,通過課程設計形成的黨史教育學習具有較強的科學性。黨校的特殊性質也決定其受眾為“關鍵少數”的黨員及黨員干部[2]。黨校在開展黨史教育學習活動的過程中,通過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更好地掌握黨史和國家的發(fā)展歷程,使其深刻認識國家政策的價值和實施的必要性。因此,黨校應積極開展黨史教育,強化對黨員干部的全面培養(yǎng),助力黨員干部政治素養(yǎng)提升,使其能全面理解領悟國家相關政策和方針。并且,還應引導黨員干部在學習中總結工作經驗和積累工作方法,提升其政治素養(yǎng)。以史為鏡能使黨員干部積極加強自我反省,貫徹落實相關方針政策。
(二)增強黨員干部的使命感
《中國共產黨章程》明確要求所有黨員干部積極參與黨組織生活。參與黨組織生活能更好地接受黨內外監(jiān)督,也能通過學習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黨校姓黨,由黨校開展的黨史學習教育,具備權威性和較大影響力,能影響各級黨員干部,確保其強化對國家政策的全面認知。部分基層黨員干部對黨史學習教育認知不足,對黨史的了解也不夠深入,這會導致其無法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獲得全面提升,也會影響黨史教育的開展和優(yōu)化。黨校針對這一狀況,要積極對黨史教育進行系統(tǒng)性和科學性創(chuàng)新,針對不同特點的基層黨員干部展開不同的黨史教育,以激發(fā)其使命感,激勵其為民族復興和國家發(fā)展作出貢獻[3]?;鶎狱h員干部必須具備黨員的榮譽感,才能在面臨困難時不畏艱難、勇于挑戰(zhàn)。
(三)保障黨員干部繼承優(yōu)良作風
我國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互聯網的普及和發(fā)展,使人們受到多元化思想影響。目前,國內外環(huán)境不斷發(fā)生變化,這一階段黨校積極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能保障黨員干部繼承優(yōu)良作風,引導其傳承革命先輩的理想和信念,從而使其更好地應對社會變化。黨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時需引導黨員干部深刻體會革命先輩的艱苦奮斗精神。通過理解和傳承,黨員干部能以“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為指導,認真體會國家的方針政策,并根據地方發(fā)展需要,科學落實相關政策。黨史學習教育本身屬于黨校的重要教學內容,能強化理想信念教育,確保黨校姓黨,還能引導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確保其積極為國家發(fā)展貢獻力量,保障各級黨員干部繼承良好作風,提升人民滿意度和國家凝聚力,推動國家各項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
二、黨校開展黨史教育學習的價值意蘊
(一)堅定責任擔當
學習黨史,了解黨發(fā)展的光輝事跡,感知革命先輩的頑強奮斗精神,有利于黨員干部堅守初心使命,貫徹為人民服務的理念,不斷在黨史學習過程中堅定責任擔當,牢記歷史使命。常懷強黨之志,積極提升政治素養(yǎng),才能在黨史學習過程中堅定人民至上的信心和決心。黨在人民的擁護中披荊斬棘取得勝利,一直以人民為中心,贏得人民群眾的擁護,才能在發(fā)展歷程中,堅持人民為核心。值此黨建百年之期,深入梳理黨發(fā)展歷史,了解黨取得民心的真正原因,牢記自己是誰,才能知道為誰而奮斗。黨員干部已具備一定工作經驗,進一步加強黨史學習,強化對黨史的深入認知,有利于其在工作中推動理論走進現實;也能促進黨員干部展開自我革命,確保其常懷憂黨之心,長立憂民之志,常擔憂民之責。
(二)堅持四個自信
黨史學習有利于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與文化自信,四個自信是黨史學習的重要價值與意義。首先,學習黨史,加強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深入剖析,了解人民選擇的正確性,了解道路選擇的必然性,得知共產黨在艱苦時期如何帶領人民取得勝利,總結中國人民站起來的艱苦征程,可有效證明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性與合理性,也能透徹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確保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堅持道路自信;其次,利用黨史學習契機,堅定理論自信,可實現理論強黨,確保全黨保持統(tǒng)一戰(zhàn)線與統(tǒng)一思想;再次,保持制度自信,能實現國家的長久發(fā)展,在黨史學習過程中了解我國制度的穩(wěn)定性和長遠性,能從長遠角度推動黨持續(xù)性發(fā)展,也能利用社會主義制度實現國家的長久發(fā)展,實現人民的共同富裕,實現綜合國力的系統(tǒng)性增強;最后,借助黨史教育,增強文化自信,能為第二個百年輝煌積累精神財富,也能深刻傳承紅色精神與紅色文化,確保人民樹立文化自信,堅定理想信念。
(三)堅定黨員信念
利用黨史學習堅定理想信念,可為共產黨員補充精神食糧。共產黨人在一路吃苦中取得勝利,只有經受住苦難的共產黨人,才能切實為人民服務。我國正處于改革關鍵時期,這一時期黨員干部要承受比以往更繁重的任務和職責,只有堅定理想信念,在黨史學習中感知革命前輩的艱辛,才能使共產黨員堅信,今天的埋頭苦干是為了明天的幸福生活。只有共產黨人堅定幸福生活可以靠奮斗獲取,才能在一次次改革挫折中奮起,攀登又一個歷史高峰,書寫華夏發(fā)展新篇章。將黨史教育作為革命發(fā)展的排雷器,幫助黨員干部及時化解思想問題,促進其保持清醒,才能確保其在正確道路中拼搏與奮斗。
三、黨校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的保障機制作用
(一)完善教學活動布局,營造黨史學習氛圍
黨校開展的黨史學習教育應不斷革新和優(yōu)化,才能完善教學活動布局,營造黨史學習氛圍。首先,完善基礎理論教學。學習黨史必須全面強化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了解和認知,以此為基礎優(yōu)化教學布局,既能強化理想信念教育,也能確保黨員干部在學習過程中,深刻領悟馬克思主義哲學,并將其轉化為自身的政治信仰。例如,黨??梢龑W員學習馬克思相關著作,全面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同時,學員之間可就馬克思主義哲學展開深入溝通和探討,以此拓展眼界,確保強化其對精髓內容的全面理解。其次,黨校要確保黨史學習教育開展時間。隨著國家不斷加強對黨史教育的重視,黨校也應積極調整黨史學習教育的開展時間,針對不同班次制訂針對性的黨史學習教育計劃,以確保學員有充足的學習時間。最后,黨校要積極組織入學教育,引導初入校的學員感受黨史學習的濃郁氛圍。入學教育的優(yōu)化需要黨校領導重視,領導可以通過黨史學習教育,引導學員消除級別觀念,確保學員積極主動參與黨史學習。例如,可在學員入校時進行摸底測驗。摸底測驗能幫助學員全面了解自身優(yōu)勢和劣勢,并就薄弱點進行針對性提升。黨校學員必須具備自律意識,嚴守紀律要求,才能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有效提升。
(二)加強黨校學員管理,保障黨史教育活動開展
黨校在發(fā)展過程中,應強化對學員的全面管理,為黨史學習教育的開展提供保障。首先,黨校應積極完善管理制度和措施。例如,可根據黨校發(fā)展需要和黨史學習教育制定和完善《學員請銷假制度》《優(yōu)秀學員評選辦法》《違紀學員談話和勸退制度》等。相關制度能明確黨校管理思想和管理原則,也能有效約束學員,增強學員的黨性觀念和紀律觀念。其次,在黨史教育活動開展過程中應全面強化組織生活,即及時建立班級黨支部,通過組織力量引導學員加強自我教育。在班級黨支部建立時要展開民主選舉,提升班級黨支部的權威性,也能使其具有凝聚作用,更好地帶動學員進行自我約束。例如,班級黨支部可引導學員積極學習黨校手冊,了解學習流程和學習過程,也能及時向教師進行實時反饋,以確保黨史學習教育質量的提升。最后,黨校教師要提升使命感,不斷深入學習黨史內容,以提升黨史教育活動的系統(tǒng)性。教師強化黨史內容學習,不僅能做好表率作用,還能更透徹地講解黨史教育內容,使學員在學習中感受革命歷史和革命文化,有效凸顯黨史學習教育價值。
(三)優(yōu)化黨校教學手段,用好本地紅色資源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和革新,為黨校黨史學習教育創(chuàng)新保駕護航。黨校教師可利用黨史展覽和紅色文化墻等載體引導學員感受革命文化,還能通過多媒體技術以文字、視頻、音頻等形式講述革命歷史。學員通過互聯網回顧黨史過程時,可對相關黨史提出個人見解,確保學員積極參與黨史學習教育。但利用信息技術展開授課,對黨校的硬件和軟件教學設施要求較高,黨校應積極完善相關軟件和硬件設施,優(yōu)化創(chuàng)新黨校教學手段,從而展開現代化黨史學習教育[4]。傳統(tǒng)黨史教育過程中理論知識過多,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多種黨史學習教育手段,能進一步提升實踐教育比例,使黨員干部在實踐中強化對相關理論知識的全面掌握,提升黨史學習的針對性。黨史學習教育活動需要有相關課程教材作為支撐,才能為黨校教師展開教育活動提供助力,由此可根據教育發(fā)展需要,積極在教材中融入地方紅色資源和革命文化。紅色資源和革命文化能提升學員的黨性修養(yǎng),也能引導學員學習革命先烈的犧牲和奉獻精神。例如,教師可通過優(yōu)化教材內容強化黨史宣傳,通過宣傳引導學員加深對黨史內容的記憶與理解,確保其在活動中掌握黨史教育內涵,提升責任意識和使命感。
(四)推動黨校教育創(chuàng)新,提升黨史學習教育質量
黨史教育在開展過程中,應適當構建教育品牌,積極提升黨史教育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凸顯其價值。首先,黨??煞e極打造精品黨史學習課程。課程構建時應根據黨史教學發(fā)展需要,精心選擇教育內容,利用多元化手段推動教育創(chuàng)新,從而更好地開拓黨史學習教育格局。強化黨史學習、提升黨史教育活力,也能助力黨校的自身發(fā)展。黨史教育內容可與黨性教育內容進行有機融合,以此引導學員從學習中汲取智慧,提升黨性修養(yǎng)和工作能力。并且,黨校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陣地,可積極與高校進行互聯互動,共同探究具有教育價值的黨史內容,以提升黨史教育質量。黨史教育學習過程中,黨校應積極加強考核,了解學員對黨史的認知和關注,使黨史教育邁上新的發(fā)展臺階。
(五)創(chuàng)新傳統(tǒng)教育架構,確保黨員干部知行合一
基于黨中央指導強化對黨史教育的重視和關注,堅持走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確保黨員干部知行合一,促進其在革命文化與紅色精神中堅定理想信念,促進其切實為國家發(fā)展作出貢獻[5]。創(chuàng)新傳統(tǒng)教育架構均衡理論與實踐教育比例,確保實際中踐行理論知識才能在了解真理的基礎上掌握真理。黨史學習應用于打破條條框框,真正基于區(qū)域發(fā)展需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才能助力中國夢的早日實現。為人民服務是黨的發(fā)展理念,黨史學習不是光說不做,而是要學習理論后聯系實際,切實解決實際問題,才能推動黨的事業(yè)不斷發(fā)展[6]。黨史教育過程中,既要存在多元化學術性內容,也要提升教育的理論性。黨史學習過程中,促進理論照進現實維度,積極解決多元化實踐問題,對黨的方針政策進行深入剖析,可增強學員的理論功底。應基于多元化學習個體需要,充分挖掘黨史教育資源,形成系列專題報告,促進黨史教育融入多元化教育,實現黨史教育的多元化發(fā)展,確保黨員干部知行合一,實現黨史教育的新生,促進黨校步入新的發(fā)展階段。黨員干部在黨校學習過程中真正靜下心來,才能做到學有所思、學有所得[7]。積極推動黨員干部強化對黨史內容的全方位學習,構建長效教育機制。以多維角度加強對黨史教育時代價值與多元化內涵的深入挖掘,開展特色化主題教育,確保展開線上線下混合式培訓,打造系列精品課程,能確保各單位、各系統(tǒng)加強對黨史內容的學習,也能充分拓展黨史教育價值,確保黨史教育過程中傳承紅色基因,發(fā)揚紅色夢想,堅守紅色使命。
(六)強化黨史學習指導,創(chuàng)新優(yōu)化黨史教育格局
思想建設是提升黨生命力的重要手段,既能拓展理想信念教育陣地,又能在百年征程中促進黨員干部了解偉大的建黨精神,堅守理想,樹立偉大理想抱負。增強政治自覺,才能成長為合格的共產黨人?;邳h員干部發(fā)展需要優(yōu)化創(chuàng)新黨史教育格局,促進黨校積極與紀念館及區(qū)域政府合作,挖掘地域紅色資源,可構建獨特的黨史教育題材,也能充分發(fā)揮黨史學習價值[8]。例如,黨??苫凇陡刹拷逃嘤柟ぷ鳁l例》要求提升黨員干部素質。但黨史教育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黨校應強化教師培養(yǎng),促使其加強對黨史教育的深入理解與認知,才能確保教師做好學員的精神啟迪者,有效解答員存在的疑問,提升學員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接受黨史教育。例如,教師可利用多元化黨史理論與實踐問題相結合,確保學員加強交流與闡釋,以此吸引其積極主動參與黨史學習,確保黨史理論轉化為實際工作經驗。黨員干部只有明確黨史學習的重要性,才能加強對黨史教育的重視和關注,黨校可積極深化黨史教育宣傳工作,引導黨史教育下鄉(xiāng)村、進校園,擴大黨史宣傳覆蓋面,以此提升黨史教育影響力,確保黨校學員在傳承紅色傳統(tǒng)時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以此增強使命感與責任感。
四、結語
我國正處于轉型和改革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積極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能確保國家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也能在開拓和創(chuàng)新中積極繼承和發(fā)揚紅色文化及民族精神,以提升國家綜合實力。黨史教育能幫助黨員干部提升責任意識和使命感,也能保持黨的純潔性。黨??山柚h課、主題活動等形式,促進黨史教育拓展,為學員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確保學員能全面認識黨史教育的重要性,積極參與黨史學習教育。
參考文獻:
[1]程剛.隱匿與彰顯:論高校思政課教學中的中共黨史教育[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9(7):43-49.
[2]梁雪,等.新媒體時代高校大學生黨史教育新路徑探析[J].湖北開放職業(yè)學院學報,2020(9):22-23+26.
[3]楊林山.新媒體環(huán)境下黨校加強黨史教育重要性及策略[J].記者搖籃,2021(2):55-56.
[4]龔迎迎.論價值多元化背景下高校中共黨史教育的挑戰(zhàn)及其應對[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20(2):192-195.
[5]張俊強.黨史學習教育的真善美意蘊及價值探析[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1(11):126-129.
[6]李子木.基于黨史學習教育對學校黨建工作督導的認識與思考[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21,37(11):183-184.
[7]阮一帆,郁思奇.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史學習教育重要論述的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1(21):83-85.
[8]楊貝貝,趙永明.新征程中黨員干部學好黨史的路徑擘畫[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21,39(5):134-137.
(責任編輯:張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