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 要 遠端高中學校采用遠程直播混合式教學,高一新生相對近端,通常存在“沒了情景親臨感”“學習理解能力弱”“主講老師互動少”等問題,給高初中物理銜接帶來困難。需要以掌握物理思維切入的方法來適應網(wǎng)絡直播混合式教學的方式,以掌握物理概念提煉切入的方法來適應高中物理的大容量、高難度特點,克服萬事開頭之難,促進高初中物理學習的有效銜接,促進完全融入近端高中物理課堂教學。
關(guān) 鍵 詞 高中物理? 遠程直播? 混合式教學? 高初中物理銜接
引用格式 余俊文.混合式教學下遠端高初中物理銜接問題的探究[J].教學與管理,2022(04):59-61.
名校通過網(wǎng)絡直播的授課形式,把優(yōu)質(zhì)的課堂教育資源傳輸給遠端薄弱學校,遠端學校則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方式,這是共享名校優(yōu)質(zhì)的課堂教育資源的重要途徑之一,這被廣泛應用及推廣。遠端高一新生相較于近端,通常存在“沒了情景親臨感”“學習理解能力弱”“主講老師互動少”等問題,給高初中物理銜接帶來困難。需要以掌握物理思維切入的方法來適應網(wǎng)絡直播混合式教學的方式,以掌握物理概念提煉切入的方法來適應高中物理的大容量高難度特點,克服萬事開頭之難,促進高初中物理學習的有效銜接,促進完全融入近端高中物理課堂教學。
一、遠端高初中物理銜接存在的問題
1.遠端學生情境親臨感缺失
遠端高一新生在高中物理課堂上面對的就是塊屏幕,對屏幕上的老師、黑板、字幕、演示實驗、演繹推理過程等等沒了情境親臨感,與以前初中那種“身在其中”的課堂差距很大,感覺酷似在看電視。
高一新生面對屏幕沒了情境親臨感,很容易被習慣“看”所干擾,被動的、表象的無用信息在增加。所謂“劣幣驅(qū)趕良幣”效應致使其所獲取主動的、本質(zhì)的有用信息在“量”與“質(zhì)”上都會減弱,從而達不到高中物理課堂對學生的要求。
2.遠端學生理解分析能力較弱
就高中物理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而言,遠程直播高中比非直播高中要更多、更難,而高中又比初中物理內(nèi)容更加多、更加難。因此,遠端學生進行高初中物理銜接需要上“邏輯思維能力”“理解分析能力”這兩個臺階。遠端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相比近端學生,其差距原本就客觀存在,加上遠端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又參差不齊,一旦理解偏差積累到一定程度,思維的邏輯鏈就會發(fā)生斷裂,或陷入思維的盲點,從而導致思維活動戛然而止。由于上述原因,諸如知識點零散、思維不連續(xù)、思維被動跳躍等等會成為遠端學生的常態(tài)。
3.主講教師與遠端學生互動不足
遠端學生與主講老師之間的互動、交流、反饋的機會很少,甚至幾乎沒有。遠端學生在新知識點的理解方向上、層次上,容易失去參考點,主講老師也不清楚學生理解到什么程度合適;在形象理解點的對接和邏輯思維鏈接上如果出現(xiàn)錯位和斷裂,問題也不能在課堂上隨即解決,即使課后通過其他途徑解決了,比近端同學也慢了半拍,其進行知識組合、建構(gòu)自身知識體系與近端差距甚大。由此可見,遠端高一新生要順利實現(xiàn)高初中物理銜接和融入近端課堂教學,不僅要克服自身智力能力較弱的困難,而且還要克服外界幫助不及時等困難。
針對以上面臨的問題,我校在“遠端高中學校采用遠程直播混合式教學”實踐中提出以下應對策略:以掌握物理概念的提煉方法切入來適應高中物理的大容量、高難度,以物理思維切入來適應網(wǎng)絡直播混合式教學的方式。實踐表明,這一教學策略能有效破解上述困局,促進融入近端高中物理課堂教學。
二、遠端高初中物理的銜接策略
1.遠端高中新生需要盡快適應直播授課形式
遠端高一新生突然面臨全新的網(wǎng)絡直播形式,將如何學習高中物理往往心里沒底。教師應引導學生從物理分析切入以解決物理思維的起點,盡快進入高中物理學習狀態(tài),以減少新的教學形式帶來的干擾。
(1)引導學生重視物理學習
高中物理是所有現(xiàn)代科學技術(shù)的基礎,也是高中其他有關(guān)學科的基礎,因此非常重要,也非常有用。學習高中物理涉及到的物理知識、物理思維、物理方法對學生個體發(fā)展、社會進步、歷史變革等都可以起到強大的推動作用,牢固樹立高中物理學科在每位高一新生心目中的地位是任課教師的首要任務。
(2)幫助學生盡快進入高中物理學習狀態(tài)
雖然課堂在近端而人在遠端,但遠端有老師就在自己身邊,有求必應,是學習高中物理的堅強后盾;有同學就在自己身邊,可隨時隨地討論問題,交流心得,有具體的參考點;競爭者也在自己身邊,足以警示和鞭策自己實現(xiàn)更高更強,不得有半點的松懈。這些條件有助于學生使自己的心理空間和思維空間適應遠端直播的學習環(huán)境,明白心往何處想,驅(qū)動力往何處使、如何使,盡快進入應有的學習狀態(tài)。
(3)鼓勵學生以勤補拙
遠端學生要客觀地認識自己。不可否認,理解力與近端學生相比明顯不在一個層次,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往往慢半拍。但是,我們崇尚勤能補拙,相信遠端學生意志力并不比近端學生差,可以做到有針對、有計劃、有規(guī)律,笨鳥先飛。別人兩分鐘能理解的,我們哪怕用十分鐘也要理解。我們將創(chuàng)造更多與教師、同學交流討論的機會,將別人理解的巧妙點借過來為我所用,提高思考質(zhì)量。
(4)要求學生遵守課堂上聽、說、讀、寫、實等行為細節(jié)規(guī)范
比如:遠端老師可以選取一段當天學生認為難度較大的直播課堂視錄進行專項點評指導,教會學生如何聽課聽音(哪些是知識的關(guān)鍵,哪些是理解的關(guān)鍵);如何敘述物理問題說在點上(什么過程,什么狀態(tài),什么物理量,什么關(guān)系,什么變化);如何從預習和聽課中提煉信息(包括描述物理規(guī)律的文字、公式、圖像、符號等);如何記錄和整理筆記、規(guī)范書寫作業(yè)、畫草圖,并從中折射出思維過程,反映出邏輯過程;如何在演示和分組實驗中能動地操作器材,觀察現(xiàn)象,記錄數(shù)據(jù),處理數(shù)據(jù),分析誤差等;如何學會持之以恒養(yǎng)成學習高中物理的好習慣。
(5)教會學生將物理分析的方法置頂
很多新生認為高中物理分析的細節(jié)很繁瑣,比如過程多、模型細節(jié)多、規(guī)范要求多,常常出現(xiàn)思維上繁雜亂;以前書寫隨意,不嚴謹,不適應高中物理書寫上嚴格、精煉的要求。于是試圖繞過物理分析,直接采用數(shù)學分析,從套用公式、列式子、式子變形聯(lián)立求解等數(shù)學手段人手,結(jié)果誤入歧途。比如亂套公式,忽視公式滿足的條件亂賦予公式中字母的意義,容易混淆多個式子間的聯(lián)系,聯(lián)立求解的數(shù)學技巧偏難等困難根本無法解決??傊噲D繞過物理分析肯定是行為通的,直接反映出學生的思維片面又混亂,阻礙了高初中物理的銜接[1]。
比如:《機械能》涉及物理分析有受力情況、做功情況、運動過程、運動狀態(tài)等等,涉及數(shù)學分析有受力的分解合成公式、受力做功公式、直線運動公式、曲線運動公式、功能關(guān)系公式等等,其中涉及的物理量幾十個、公式幾十個。如果遇到物理問題時,沒有把物理思維放到首位,而首先想到各種公式(數(shù)學思維),于是直接套公式、用公式,而不去分析清楚物理過程,不去分析清楚物理量,不去分析清楚物理量關(guān)系,勢必導致思維混亂,根本不可能正確解答物理問題。因此,高一新生只有將物理思維置頂、重視物理過程(運動、受力)分析,才能較快速地進入高中物理的學習狀態(tài)。
2.遠端高中新生需要盡快適應高中物理大容量、高難度特點
高中物理網(wǎng)絡直播教學容量大,難度高,學習新知識點不僅多,而且從學到用的時間非常短,遠端學生常常來不及理解,來不及思維回旋,來不及心理的知識準備,在鞏固與訓練時便失去了知識的起點,懵圈了;相應題目難度高,所需思維的斷點就多,常常思維磕磕絆絆不能深入開展直至終點。教師應引導學生以學會提煉物理概念為切入點,為適應高中物理大容量、高難度奠定堅實的基礎。
(1)指導學生適應高中物理大容量的特點
例如:初中物理《運動》只要求掌握勻速直線運動、平均速度等,而在高中則要求掌握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位移、瞬時速度、加速度、s-t圖像、v-t圖像等。遠端教師要刻意引導學生做到以下幾點:一是知識要新舊結(jié)合。高中物理每出現(xiàn)一個新知識都能在初中物理找得到它的起點或者原型,可以借“舊”知“新”。二是知識要粗細結(jié)合,即將高中物理的知識板塊與其中包含的細節(jié)知識點要融合起來,經(jīng)過“粗→細→粗”的過程來認識它、學習它、研究它,用大知識這根線將各個小知識點串起來。三是知識點面結(jié)合。比如在解一個單一的自由落體問題時,就要把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公式規(guī)律系統(tǒng)地反映出來,這樣涉及一個知識點就可以將與之相關(guān)的知識和規(guī)律再次復習、理解、運用。如此將知識新舊結(jié)合、粗細結(jié)合、點面結(jié)合,高中物理知識容量大的問題便能迎刃而解。
(2)幫助學生適應高中物理高難度的特點
比如高中物理“力”這一部分,不論整個一章,還是某一節(jié),或是某個概念,其難度都遠遠高于初中。遠端老師可以集中示范,通過類比、補充、借用等手段,刻意引導學生如何去理解各知識點,如何建構(gòu)自身知識體系,如何在理解過程中去找準思維盲點(斷點),刻意在盲點(斷點)處搭一個臺階或給一個助力,以降低理解的難度。之后再讓學生影響學生,學生教會學生。因此,只要遠端教師能找準思維斷點,給示范、給方法,高中物理知識難度高的問題就不難解決。
(3)教會學生將提煉物理概念置底
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識和物理思維的基底,直接影響高中物理知識的學習。在課堂教學之前,學生有必要進行有效提煉物理概念,即通過閱讀理解、再讀理解、過一段時間再回頭進一步閱讀理解的方法,有效地提煉出物理概念的背景、條件、類推、注意等最為核心的東西。
以理想模型類的物理概念為例,其中質(zhì)點、勻速直線運動、勻變速直線運動、自由落體運動等都是理想模型,是從實際抽象出來的一類物理概念,是運用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等哲學思想抽象出來而建立的理想化物理模型。對此要突出概念的原始狀態(tài)是什么,忽略了什么,抽出的主要東西是什么,實踐中有什么應用價值。
再如,乘積型的定量物理概念中的功重力勢能之類,都是高中物理規(guī)律最基礎的一類物理概念。要突出概念與哪些量有關(guān),關(guān)系如何,使用的條件,注意事項[2]。
3.遠端教師教學須重視的三個維度
遠端高一新生從高中物理第一節(jié)開始,就要將物理分析的方法置頂,將提煉物理概念置底。這樣做有利于教學形式上的銜接、內(nèi)容上的銜接、思維上的銜接,有利于遠端學生完全融入到近端學習,有利于改善被近端“拖著學”的局面。遠端老師需要重視以下三個維度。
(1)混合教學維度
混合式教學指線上近端主講教學和線下遠端輔講教學有機融合的混合體。根據(jù)遠端學生的實際,對主講表述理解有問題時,立即輔講內(nèi)容,跟上去實時點評、啟發(fā)、完善,問題解決后立即回到主講。如此將近端主講和遠端輔講融為一體,同步而沒有明顯界限地混合完成。
(2)整合優(yōu)教維度
遠端老師要把控學生的學習狀況,根據(jù)需要,靈活采用直播、點播、插播、掐播等具體操作。
(3)補講內(nèi)容維度
遠端老師要重點在知識上補漏、補弱、補差,在思維上補切入點、補邏輯、補哲理,能力上補方法、補技巧等等。
綜上所述,在名校網(wǎng)絡直播授課的背景下,遠端高中學校采用遠程直播混合式教學,學生需要以掌握物理思維切入的方法來適應網(wǎng)絡直播混合式教學的方式,以掌握物理概念提煉切入的方法來適應高中物理的大容量、高難度特點。如此才能促進高初中物理學習的有效銜接,才能促進完全融入近端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真正地利用好名校的優(yōu)質(zhì)教育資源。
參考文獻
[1] 余俊文.以物理分析切入的高初中物理銜接例析[J].教育科學論壇,2020(03):21-24.
[2] 余俊文.基于自主學習的高中物理概念閱讀與提煉[J].教育科學論壇,2015(10):17-19.
【責任編輯? 孫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