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qū)天福小學 田紅巧
在課堂上,情境教學法的有效運用能夠優(yōu)化學生的情感體驗,營造濃厚的學習氣氛,為課堂帶來勃勃生機,從而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對于數學這樣一門具有一定難度的學科而言,情境教學法的運用更有其獨特價值。因此,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要注重情境教學法在課堂上的運用,本著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從學生全面發(fā)展出發(fā)的態(tài)度去發(fā)揮情境教學法應有的價值,從而實現教學效果的優(yōu)化。筆者在此依據從事多年小學數學教學的實踐經驗,對小學數學課堂上情境教學法的運用分享以下體會。
對一些學生來說,數學學科有一定難度,極容易打擊學習的自信心。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興趣,使學生有一顆好學之心十分重要。當前,在教育資源相當豐富的大環(huán)境下,身為小學數學教師,應充分認識多媒體技術的教學價值,以多媒體資源輔助教學,運用直觀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主動學習的意愿,再根據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表現進行恰當的指導,從而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自信心,構建精彩的小學數學課堂。
比如,在引導學生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這部分內容時,在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我利用多媒體技術在大屏幕上顯示長方體與正方體的實物模型,先引導學生回顧已學數學知識,再向學生介紹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使學生對新知識產生興趣。然后,我在直觀情境的輔助下帶領學生觀察、操作、探索,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意識,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適時進行引導、點撥,幫助學生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計算方法。之后,我采取隨堂檢測的方式,讓學生熟悉如何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增強了學生的應用意識,促進了學生空間思維的發(fā)展。在教學活動結束時,我通過多媒體技術幫助學生對重點學習內容做了系統(tǒng)梳理。這樣,通過多媒體技術運用的直觀情境,有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恰當的指導下加深了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使學生獲取了充足的自信。
新課程標準強調,課堂上的主人是學生,教師要端正思想,深入貫徹生本教育理念,并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因此,教師要把握學生的身心特點,在課堂實踐活動中運用合作情境,以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使課堂環(huán)境變得和諧、民主,讓學生以放松的心態(tài)高效率獲取數學知識與技能。
以引導學生學習《可能性》這部分內容為例。首先,我將學生劃分成學習小組,讓學生之間交流平時玩的游戲。接著,我詢問學生所提到的游戲是否具有公平性,將“可能性”的課題進行板書。然后,我在課件上寫下不同的事例,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用一定、可能、不可能三個詞舉手搶答,并解釋原因,由此提高學生對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進行預測和推理的能力。最后,我組織學生合作交流這堂課的學習體驗。如此,通過“游戲”的話題在課堂上運用合作情境,將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充分激發(fā),使學生體驗到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以及游戲規(guī)則的公平性,切實幫助學生理解本節(jié)課的知識,達到了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會解決實際問題是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但是在課堂教學中,學生要具備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能,需要教師以合理問題對其展開循循善誘的引導。在素質教育的理念下,教師要懂得運用問題情境,活躍學生大腦思維,使學生以濃厚的探究欲望去學習數學知識,引導學生展開深入的分析,使學生對所學內容有更加透徹的理解,達到培養(yǎng)學生解題能力、促進學生數學思維進步、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比如,在引導學生學習《分數乘以整數》這部分內容時,首先,我通過整數乘整數的知識對學生提問:“7個13是多少?用加法和乘法分別怎樣算?”以此調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感受到乘法的簡潔性。其次,我在課件上出示了分數加法與分數乘法,結合整數乘整數的舊知識,引導學生學習分數乘以整數的計算算理,初步培養(yǎng)了學生運用“先約分,再相乘”的方法進行計算的能力。最后,我給學生布置了課下作業(yè),讓學生交流了計算感受。這樣,我通過在課堂上運用問題情境,使學生以活躍的大腦思維參與解題過程,順利幫助學生掌握了計算法則,有效培養(yǎng)了學生的運算素養(yǎng),使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得到發(fā)展,切實達到了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數學是反映現實生活、在現實生活中有著廣泛應用的一門學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也愈來愈愿意在生活中應有數學知識。尤其是在新課程改革提出數學教學與實際生活的關聯性后,廣大教師越來越重視學用結合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因此,教師不妨將現實生活融入課堂教學活動,運用生活情境讓學生體會學科價值,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技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完成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果的任務。
以引導學生學習《方向與位置》這部分內容為例,首先,我向學生說道:“相信有不少同學都參加過夏令營活動,體驗了快節(jié)奏的生活,磨煉了自己的意志……”不少學生一聽都興奮起來,課堂氣氛變得十分活躍,為后續(xù)教學奠定了基礎。其次,我在課件上出示夏令營中集合時的照片,為照片中的幾個人標上字母,讓學生組織確定這幾個人位置的語言,由此正式引入課題。再次,我在具體情境中引導學生學習如何使用數對表示位置,帶領學生從實物抽象到方格圖,幫助學生理解了行和列的含義,培養(yǎng)了學生的坐標思想。最后,我引導學生對所學重點知識進行了系統(tǒng)歸納,與學生共同交談了確定位置與生活的聯系。如此,運用生活情境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價值,體驗到用數對確定位置的簡潔性,幫助他們提升了實踐能力,實現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優(yōu)化。
綜上所述,情境教學法能夠使學生對數學課堂產生更大興趣,值得我們在課堂上探究、運用。教師要對情境教學的內容及內涵不斷進行深入鉆研,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直觀情境、合作情境、問題情境、生活情境等,使學生的綜合能力不斷提升,不斷構建精彩的小學數學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