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東明縣沙窩鎮(zhèn)第一初中 張正澤
概念圖是一種新興的教學輔助手段,運用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聯系知識點、梳理知識網,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組織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力,促進學生數學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的提升。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談談概念圖在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的應用策略。
做好預習是數學學習活動開展的前提。在預習階段,學生掌握了正確的預習方法,對將要學習的數學知識有大致的了解和把握,那么在課堂學習中,就會顯得得心應手,事半功倍。而在預習活動中運用概念圖,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預習效果。在正式上課前,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預習,來畫出本節(jié)課的概念圖,從而引導學生對要學習的內容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和思路。
如在三角形學習活動中,學生在進行預習時,可以通過概念圖,將三角形的概念、三角形的具體分類及各自特征、三角形的面積計算等知識點進行串聯和整理。這樣,學生對三角形的相關知識點的記憶就會更加深刻。
課堂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主要陣地和場所,由于概念圖更具直觀性和邏輯性,教師運用概念圖可以清晰呈現出知識的脈絡結構,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例如,在學習多邊形的知識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繪出這一章節(jié)的概念圖,既能幫助學生梳理有關多邊形的知識點,加強學生記憶,還能使學生對這一章節(jié)的重難點內容一目了然,從而為后面的學習做好準備。
復習是學生數學學習不可或缺的手段,復習情況直接關乎著學生是否真正掌握并能運用相關的數學知識點,而在數學復習活動中運用概念圖,能大大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效率。
例如,在《圓》這一章節(jié)的復習活動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根據課堂上所講解的內容,梳理其邏輯脈絡,來制作概念圖。在學生制作完成概念圖后,教師對其概念圖進行點評,引導學生對自己的概念圖查漏補缺,這也是在對數學知識點的查漏補缺,使學生的知識掌握更加完善。
總之,通過概念圖對數學知識點進行梳理和歸納,充分理清學生數學學習的邏輯思維,及時構架起學生數學學習的邏輯體系,可以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