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作物記

      2022-03-02 19:53:20陳榮力
      文學(xué)港 2022年1期
      關(guān)鍵詞:扁豆花扁豆番薯

      陳榮力

      扁豆花開

      “碧水迢迢漾淺沙,幾叢修竹野人家。最憐秋滿疏籬外,帶雨斜開扁豆花?!鼻锶障锣l(xiāng),路過村口一農(nóng)家,小樓庭院,黛瓦粉墻,一棚茂密葳蕤的扁豆,半棚開出圍墻外。那蠻蠻的藤,團團的葉,攀舞的枝蔓和一嘟嚕一嘟嚕紅紅白白的花,將一個寧靜的農(nóng)家小院,喧鬧得生機盎然,詩意蕩漾。此狀此景,使人情不自禁想起清人查學(xué)禮詠扁豆的詩,也讓我忍不住有了寫寫扁豆的沖動。

      說沖動,或許并不確切,細想起來,扁豆于我似乎一直都有一種特別的情愫和交集。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在浙東杭州灣畔的一個鄉(xiāng)村供銷站工作。從鎮(zhèn)上的家往返供銷站,途中需騎過一段古老的浙東海塘。那時還未分田到戶,大田的土地依然是以糧為綱的高壓線,宅旁河沿、田角堤邊的零星雜地,是種植果蔬、雜糧的主戰(zhàn)場。尤其是毗連那段浙東海塘的坡地,依堤臨河,光照好,水分足,搭棚又方便,成為村民們種植扁豆的黃金地帶。

      每當夏深秋嫩,扁豆開花結(jié)果的季節(jié),一騎上那段海塘,撲鼻而來的是一陣壓過一陣的扁豆花香。那花香時而濃郁,芬芳中沁著泥土的甜腥;時而恬淡,清悠里散逸陽光的暖烘。無風的時候,那花香拱攏香氣的穹頂,牽引你鉆花香而動,浮花香而行,再無選擇;起風的當口,那花香氤氳的河流,推涌你感知什么是花香的波,什么是花香的浪,什么是花香的漣漪和細沫。被這樣的花香裹挾,在這樣的花香中騎行,你的頭發(fā)、眼睛和皮膚,你的衣服、身體和呼吸,都是花香的荷載和浸潤,都是花香的生發(fā)和揮逸。好幾次,我騎出那段海塘許久了,自行車后面分明還追著幾只蝴蝶。

      伴著扁豆花香的嗅覺大餐,同樣讓人驚視嘆觀的, 自然還有那葉堤花溪的視覺盛宴。

      扁豆本來就是生命力特別旺盛的蔬菜,加上依堤臨河的坡地,光照和水分的優(yōu)勢,那綿亙千米的扁豆,藤莖茁壯虬勁,枝蔓紛繁跋扈,葉片囂張濃密,遠看似一道濃重厚實的葉堤,近觀如團團層疊堆積的綠云。也有那特別不安穩(wěn)的藤蔓,張牙舞爪的觸須甚至爬上塘頂、舞在半空,糾纏你的車輪,撣拂你的臉頰和手臂。當然更讓人目不暇接、彈眼落睛的是無數(shù)奮力伸向天空的扁豆花。那一串串、紅的、白的、粉的扁豆花,伸出葉堤,擎舉綠云之上,婀娜、嫵媚,璀璨、熱烈,像點燃的彩炬,似凝固的焰火。而無數(shù)彩炬、焰火的繽紛和匯聚,分明就是天高云淡的秋空下,一條爛漫流淌的花溪,連向天際。為這樣的爛漫所癡迷,好幾次我險些騎到扁豆棚上去……

      新千年秋天的一個下午,一名陌生的農(nóng)婦敲開我的辦公室。面對我疑慮的目光,那農(nóng)婦囁嚅著說明來意。我這才想起,她原是我當年在鄉(xiāng)村供銷站時一名運輸工的妻子。在那個鄉(xiāng)村供銷站工作期間,這名家在當?shù)氐倪\輸工對不滿二十歲的我多有照拂,扁豆上市的季節(jié),隔三差五送我和其他同事一些他家種的扁豆,這在他看來是一種滿足和歡喜。不料我離開供銷站不久,這名運輸工竟英年早逝。而在農(nóng)婦造訪前,我正好寫了篇懷念這名運輸工的文章,發(fā)在當?shù)氐膱蠹埳稀^r(nóng)婦感激地說,我們看了報紙,這么多年過去了,謝謝你還記得他。接著她遞過滿滿一馬甲袋的扁豆,說,我們也沒啥好東西,這扁豆是自己種的,你別嫌棄,嘗個鮮。

      望著農(nóng)婦留下的那滿滿一馬甲袋的扁豆,我一時間感慨萬千。那些青蔥懵懂在鄉(xiāng)村供銷站度過的日子,那些夏深秋嫩的清晨和黃昏在古老的浙東海塘上騎行的情景,那些如穹頂樣拱攏似河流般洇漾的扁豆花香,那些葳蕤濃密爛漫流淌連向天際的葉堤花溪……一切又似扁豆熟稔的清香置若眼前。

      萬物皆有生,萬物皆有靈。當年那段古老浙東海塘上與扁豆的交集,留在我記憶里更多的是嗅覺大餐和視覺盛宴。而在過去了近二十年后,重新打量這一交集,我想更有了嗅覺和視覺之外的另一種情愫和感覺——悟覺。這樣的悟覺,是萬物一種的扁豆,其生命的華彩和瑰麗;是根植這種華彩、瑰麗的浙東土地的浪漫和旖旎;亦是對植物對土地的再審美,滋衍的對生命本質(zhì)、情感本質(zhì)的歸望和探視……當然因與扁豆的交集,幾十年來喜食扁豆成為我的一個嗜好。也因了這樣的嗜好,搬入新居后,我屋頂菜園每年必種且種植面積最大的就是扁豆。

      比起其他的果蔬來,這浙東地域常見的扁豆真的是十分“賤活”。清明時節(jié)栽下秧苗后,在抽藤吐蔓之際及時搭一個結(jié)實高大的棚架,此后長長的大半年,除了經(jīng)常澆澆水,偶爾施點肥,你幾乎不用再做什么打理。扁豆的這種“賤活”,更體現(xiàn)在結(jié)果的豐碩和特長的產(chǎn)果周期上。夏去秋來,當青瓜、蒲子、南瓜、葫蘆等漸從棚架上消瘦了、退隱了,此時正是扁豆?jié)饽夭?、大顯身手之際。起先是壯蠻的藤莖上爭先恐后的枝蔓、觸須向著四面八方攀爬延伸,接著是濃團的綠葉中發(fā)叢一樣的花莖、花串爭分奪秒奮力伸向天空。也就一夜、兩夜的工夫,花莖、花串自下而上爆出簇簇圈圈或紅或白或粉的花,蝴蝶和蜜蜂們不知從哪兒聽到了集合令,嚶嚶嗡嗡地周旋和采擷,讓花香化為顏色,讓顏色成了花香。就在蝴蝶和蜜蜂們方離開的片刻,剛才還如迷你粉拳樣的花骨朵里,已探出肉眼能看清的小鐮刀、小月牙一般的豆莢。小鐮刀、小月牙們見風就長,著雨便肥,差不多半月、二十來天光景,第一批毛茸肥嫩、白潤紅艷、散發(fā)著甜滋清香的扁豆就可入鍋上桌了。

      當然這第一批只是前哨、尖兵,大量的友鄰部隊、后續(xù)兵團,眾多的骨干方陣、正規(guī)主力正馱著秋陽、乘著秋風、沐著秋雨源源不斷地趕來。那發(fā)叢一樣奮力伸向天空的花莖、花串上,下面的豆莢剛可采摘,中間的鐮刀和月牙已憨態(tài)可掬;中間的鐮刀和月牙輪廓方具,上面乃至頂端的花骨朵里,又一梯隊小鐮刀、小月牙正出蕊亮相。如此的先后傳遞、接力賡續(xù),往往一柱花莖、花串就可結(jié)出二十多個豆莢。而在花莖、花串的四周,無數(shù)新的花莖、花串,無數(shù)新的發(fā)束、發(fā)叢,又如彩色的焰火,向著天空爭先恐后升鉆、挺綻。這樣的活力蓬勃,這樣的生生不息,可綿延至霜降、立冬。

      “庭下秋風草欲平,年饑種豆綠成蔭。白花青蔓高于屋,夜夜寒蟲金石聲?!比绻f,當年在杭州灣畔那段古老的浙東海塘上,我與綿亙千米、葉堤花溪的扁豆的交集,仿如觀一軸寫意的長卷,可用“心有猛虎”來形容,那么這些年來屋頂菜園的種植扁豆、與扁豆的零距離接觸,則似品一幅工筆的丹青,說是“細嗅薔薇”怕正合適。然而無論是“心有猛虎”,還是“細嗅薔薇”,扁豆在我的認知、記憶乃至情感、生命里留下的烙印,永遠不會有古人“年饑種豆”的無奈和凄涼。時代不同,境遇、命運以及審美自然不同,人是如此,植物、果蔬同樣如此。

      扁豆花開,那是秋天美麗的饋贈和放飛。

      玉米,玉米

      江南不少地方把玉米叫六谷,言簡意賅,直逼五谷,是粗糧中的精英。

      對玉米,民以食為天的老百姓是寄予著情懷的。

      試著想想,玉米最初之所以叫玉米而不稱其他,原因之一大概就是大米(小米不說了)的顆粒能有玉米粒大的愿景折射吧。由此生發(fā),各地有種植玉米的,紛紛被叫作苞谷、苞米、玉蜀黍、六谷、珍珠米,甚至有被叫作“龍須”的。這樣的情懷,既基于玉米是麥子和水稻外的第三大糧食作物,也物化在玉米的各種食用方法和與之而來的獨特滋味上。如蒸青玉米的鮮嫩水靈,煮老玉米的香甜軟糯,玉米糊的黏滑稠勁,炒玉米的松脆甜香,以及各種玉米菜的青睞餐席、“哈力克”的走紅影院等等。數(shù)遍五谷雜糧,稱謂如此之多的,玉米怕是當之無愧的第一;食用如此之廣的,玉米也僅次于大米和面粉吧。

      在我們浙東杭州灣一帶,除了水稻、棉花和油菜,連片大面積種植的也只有玉米。作為少數(shù)幾種的高桿作物,那一人多高,迎風沙沙作響的玉米林,就是“青紗帳”,在婉約恬靜的江南土地上,搖曳著北方田野的粗獷和熱鬧。玉米葉劍戈向青天的颯爽,玉米稈拔節(jié)迎風雨的俊朗,玉米穗龍須抱珠玉的神秘,以及那些發(fā)生在玉米林里的趣聞、故事,這一切在記憶里發(fā)出簌簌的回聲。

      小時候,家的不遠處是一條通向杭州灣的大河。深秋,玉米剛收獲完,玉米稈還留在大田里,此時到河對岸的大田里去搜尋剩下的小玉米穗或發(fā)育不完全的癩玉米穗,是我們盼了一季的美事。一個大霧的清晨,我和隔壁的阿興,早早來到只剩玉米稈的大田。剛鉆進田壟,阿興就發(fā)出一聲喊,緊接著我也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霧氣朦朧中只見光溜溜的玉米稈上,隔三差五掛著一團團拳頭大的泡沫。再仔細看,哪里是泡沫啊,分明是一只只殼黑、肚黃、雙螫粗壯的河蟹在吐著泡泡,篤悠悠地爬在玉米稈上。起先我們還有點膽怯,待定定神,膽也大起來,于是趕緊脫下衣服抓河蟹。雖然手被鉗了數(shù)次,但拎著一大衣包河蟹回家的我們,那個開心勁猶如中了彩票大獎。

      此事也驚動了左鄰右舍,大家紛紛趕攏來看。一位長者道出了原委:秋天,氣壓低的大霧天,河里、湖里亟待褪殼的河蟹便吐起了泡泡,待堆積的泡沫面積超過蟹體時,河蟹就借著霧氣飛了起來,飛到河邊的玉米稈上。民諺“秋風起,河蟹飛”說的就是這個。一場在收獲后的玉米林里與會飛河蟹的美妙邂逅,讓我在享受“順手摘桃”驚喜的同時,也對大自然物候的奇妙,產(chǎn)生了美麗的遐思。此后的好幾年,我和阿興包括一起玩的小伙伴,又去過河對岸及周邊的玉米林好幾次,但再也沒有遇到“河蟹飛”的幸運?;蛟S神秘和難得,才尤顯大自然的造化和魅力。

      其實,生長于江南地域、江南百姓生活中的玉米和玉米林,比起玉米主產(chǎn)地的東北,那風采、那氣勢、那股豪邁態(tài)和精神勁,正如小家碧玉遇上沙場巾幗,是無法相提并論的。

      2008年秋天,受一位當年在吉林白城插隊老鄉(xiāng)的邀請,我們一行十人去白城采風。正是東北土地上的玉米剛開始收獲的時節(jié),十多天的行程中,我們訪鎮(zhèn)賚、走通渝,下大安、過洮北,道路兩旁除偶爾幾個被楊樹和榆樹簇擁的村莊外,一路都是一望無邊、連向天際的玉米林。那一人多高的玉米林擠擠挨挨、密密匝匝,恣意鋪延、無窮無盡。在這樣的綠云矩陣中穿行,我們就像匍匐在巨大綠毯上的螞蟻,自身已渺微到可忽略不計。偶爾我們在一些村莊停留休息,曬場上堆的、院子里壘的、屋檐下掛的、房頂上晾的,都是或小山一般堆聳或溪流一樣漫淌的金黃的玉米。那玉米的金黃在陽光下連成一片,晃得人好久睜不大眼睛。什么是“黑土地”的肥沃和富足,什么是“米糧倉”的豐碩和優(yōu)渥,我們第一次有了零距離的感受和認知。這是玉米給我們的啟示,也是玉米給我們的饋贈。

      那十多天里,我們幾乎跑遍了大半個白城。鎮(zhèn)賚知青屋崢嶸歲月稠的蒼桑,莫莫格濕地丹頂鶴舞蹁躚的美麗,通渝向海湖滿網(wǎng)躍紅鯉的歡騰,以及科爾沁草原草低現(xiàn)牛羊的遼闊,這些給我們留下了深深的印記。然而在我心中最難忘的,還是那無窮無盡連向天際的玉米海和陽光下晃得人睜不大眼睛的一片金黃。

      返程前的一個晚上,邀請我們的老鄉(xiāng)特地搞了個玉米宴。滿屋彌漫的玉米香中,談起老鄉(xiāng)沒有返回浙江的原因,我開玩笑地插了一句:不會是因為玉米吧?老鄉(xiāng)笑了:你的話說對了一半。于是老鄉(xiāng)說起了原委。

      當年去白城鎮(zhèn)賚插隊時,老鄉(xiāng)在他們這個知青點中年齡最小、個子也最小。知青的生活是艱辛的,干活不輕松,吃不夠也是常有的事,而每年秋天玉米將要收獲的季節(jié),到村外大甸子的玉米地守夜,亦是一件苦差事。守夜主要兩件事,一是點上火堆驅(qū)散寒潮對玉米的侵襲,二是拿著棍棒驅(qū)趕野獸對玉米的糟蹋。這樣的守夜既有點瘆人,更讓人又冷又餓。住在知青點隔壁的老隊長同情年齡和個子最小的老鄉(xiāng),輪到他守夜時便時常讓自己在村小學(xué)做代課老師的女兒送一些新掰的玉米等食物。老鄉(xiāng)偶爾也會去老隊長家里飽吃一頓,就這樣和老隊長的女兒開始了交往。因為畫得一手好畫,大批知青返城的時候,老鄉(xiāng)已調(diào)到縣文化館。到了文化館,依然有返城的機會,但老鄉(xiāng)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一來他己習(xí)慣了那方土地;二來也是最主要的,他與老隊長的女兒已有了很好的感情。于是老鄉(xiāng)便成了我們當?shù)?000多個去白城插隊的知青中極少幾個留在那兒的知青。

      老鄉(xiāng)是白城頗有名氣的畫家,他畫得最多最好的,就是玉米。那次采風,他也送了我一幅他的畫,不用猜你們也知道,畫的是玉米。

      人吃五谷雜糧長大,從另一種角度來說,也是五谷雜糧賦予了我們生命。由此,我也想起了幾年前,自己站在秋天的玉米林前寫下的幾句詩:

      我站在秋天的玉米林前

      就像站在遠去的青春面前

      如果青春是有顏色的

      那一定是玉米葉子的顏色

      而紅色的玉米纓子

      就是青春的笑臉

      ……

      串串風鈴

      關(guān)于番薯,我記憶和印象里是與饑餓連在一起的。盡管那已是童年和少年時代的事,但饑餓就像一把暗紅的烙鐵,在灼痛生活的同時,也必將在記憶里烙下褪不掉的火印。

      七歲那年一個初冬的下午,母親挑起夾籮對我說:走,我們?nèi)ナ辗?。作為?zhèn)上的居民,我家沒有一分田地,母親說的收番薯并非是去番薯田掘番薯,而是去附近的村莊向農(nóng)民買番薯。雖然是居民,但當時全家五口僅憑父親三十多元的工資糊日,吃不飽是常態(tài)。于是在番薯收獲的季節(jié),和鎮(zhèn)上不少人家一樣,向附近村里的農(nóng)民收番薯,在我家并非第一次。

      只是我不知道那天母親去收番薯時,為什么要叫上七歲的我?;蛟S是為路上有個伴,或許是有意讓我領(lǐng)略生活的不易。那次收番薯走家串戶跑了多少路,我已記不得了,但兩個細節(jié)一直記憶猶新。一是我們收了半天,結(jié)果母親挑回家的是半擔拇指粗的小番薯,大的村民們要留著自己吃,價格也高;二是伴著母親和我在村頭弄口“收番薯哉!”的喊聲,各種顏色和大小的狗,圍攻了我們五六次。冷汗也幾乎濕透了我的內(nèi)衣。

      也就是那天收番薯回來后,我養(yǎng)成了一個習(xí)慣。除非是吃烤番薯,一般吃煮番薯或一塊塊的“飯鑊番薯”(放在飯架上蒸的那種),我從不剝皮,都是帶皮一起嚼。這一習(xí)慣至今也難改。

      上初中的時候,我們班里有一個姓金的同學(xué),家里兄弟姐妹特多。金同學(xué)父親是從國民黨部隊里俘虜過來的,算是有歷史問題的人,于是只能在鎮(zhèn)上的煤球廠拉煤球。拉煤球收入低,加上家里人口多,金同學(xué)是我們班上穿著最破舊的男生,直到上初中,他還未穿過襪子。大雪紛飛的日子里,光腳穿一雙舊夾鞋老在課堂上跺腳的金同學(xué),成了同學(xué)們共同的記憶。用金同學(xué)的話說,番薯上市的季節(jié)是他能吃得最飽的時候。淀粉、纖維和水分為主的番薯,是粗糧中的粗糧,又俗稱“屎拳頭”。屎多,屁自然也多,因為這個“能吃得最飽”,那時候,金同學(xué)便老放屁。恰巧坐在他后面的女同學(xué),是我們鎮(zhèn)上干部的千金,她每每大驚小怪地埋怨和斥責,讓金同學(xué)的臉一陣紅一陣白,恨不得尋個地縫鉆進去。終于又一個新學(xué)期開學(xué)的時候,我們再也沒見到金同學(xué)。打聽了一下,說是輟學(xué)了。

      當然,即使是在那個年代,番薯留給我們的也并非都是苦澀與唏噓。開心與溫暖同樣像韌勁十足的番薯藤一樣,攀援于記憶中。

      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鎮(zhèn)上的糧管所突然賣起了番薯。那些據(jù)說從江西、福建運過來的番薯,因長在山區(qū)的黃泥土里,粉糯不說,個頭特大,一個就有七八斤,十來斤的并不稀奇。而每斤糧票能買七斤番薯的規(guī)定,讓糧管所人滿為患。那天父親借了一輛手推車將20多斤糧票買的番薯拉回家,望著堆在墻角小山一樣的番薯,我們姐弟幾個圍著轉(zhuǎn)了好幾圈。我更是像老鼠掉進米缸里。一放學(xué)就一路小跑著回家,盡早弄個生番薯當零食。

      關(guān)于番薯還有一樁趣事。我家住在城郊接合部,一條不足五米寬的小河對岸,就是一畈很大的農(nóng)田。那農(nóng)田往年以種水稻和油菜為主,這一年大概是為了輪作吧,不種水稻也不種油菜了,竟種了一大畈望不到邊的番薯。番薯葉剛爬滿壟背的時候,我們河這邊的毛孩子隔三差五就溜到對岸去。盡管挖到的番薯不及拇指粗,或就是一截番薯根,但依然樂此不疲。一次放學(xué)后,也不知哪個領(lǐng)頭,我們一群毛孩子涌到了對岸的番薯地里。正七手八腳間,忽聞遠遠一聲喊,兩個生產(chǎn)隊社員拿著扁擔沖了過來。我們屁滾尿流地逃的逃、跳河的跳河,還是有一個被抓住了。社員抓著他的衣襟,厲聲讓他說出自己的名字。他當然不肯說,跑在前面的幾個便大聲地喊:他叫倪虎,他叫倪虎!社員愣了一下:還有叫尼姑的?許是被抓著的倪虎手里沒有“贓物”,也或許是社員被這名字逗得開心,他在倪虎的屁股上踹了一腳:滾你的尼姑。放了。

      從此我們對倪虎不再叫倪虎,都叫他“尼姑”?!澳峁谩焙髞黹L成一米八幾的個子,不知是否是那時番薯吃多了。

      “羞為王侯桌上宴,樂充粗糧濟民難”的番薯,是粗糧中的粗糧,連五谷之列也排不進去。然而這粗糧在當下卻頗受青睞。吃點番薯養(yǎng)生的時尚,烤番薯成了走紅電視劇的噱頭,番薯干成了文藝鄉(xiāng)愁符號…幾乎讓番薯飛上天。吃不飽的年代,雪中送炭的番薯留給人的更多是苦澀和唏噓;折騰吃的當下,反倒成就了番薯。如此的凡爾賽,不知是番薯的造化,還是時代的造化、人性的造化。

      其實關(guān)于番薯最美妙的記憶,是童年過年時去外婆家。家在四明山區(qū)的外婆,得知我們要去,早早地就起出藏在地窯里的番薯,用細繩縛起來,一串一串地掛在屋檐下。那在地窯里藏了幾個月又在山風中吹過的生番薯,吃起來脆如生梨,甜似凍柿,糯勝板栗,是我心心念念的期待和向往。而且更重要的是,那番薯數(shù)量多,管夠。

      這么多年來,我總忘不了外婆家屋檐下那在風中輕輕晃動的串串番薯。有一天我突然想到,那串串番薯其實就是串串風鈴,雖然發(fā)不出聲音,但搖曳著的分明是親情的溫暖、童年的純凈和山村的風情。

      猜你喜歡
      扁豆花扁豆番薯
      不只是甜蜜的番薯
      番薯是怎樣傳入中國的?
      山村(外一首)
      滿架秋風扁豆花
      滿架秋風扁豆花
      滿架秋風扁豆花
      眠床底下的番薯(節(jié)選)
      烤番薯
      扁豆
      盛夏保健宜喝扁豆湯
      额敏县| 霍城县| 江津市| 侯马市| 奇台县| 蒙山县| 临西县| 博乐市| 双柏县| 文水县| 柘城县| 东源县| 玉树县| 文安县| 长治县| 新绛县| 扬中市| 菏泽市| 确山县| 舞阳县| 资兴市| 平阴县| 剑河县| 昭平县| 湘阴县| 莱芜市| 永寿县| 綦江县| 泰宁县| 万荣县| 海南省| 龙游县| 米泉市| 望奎县| 静海县| 西乡县| 浑源县| 江山市| 黑水县| 抚顺县| 三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