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 翔
(景泰縣第三中學,甘肅 景泰)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時代,信息技術成為初中教學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信息技術教師一定要激發(fā)初中生的學習興趣,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的內(nèi)容與方式,構(gòu)建高效的信息技術教學課堂。筆者針對主題探究模式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實踐應用的優(yōu)勢進行了深入探析,并提出了具體實踐應用的有效策略,希望有助于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高質(zhì)量、高效率開展。
事實上,對于一名初中生來說,其最好的老師既不是學校里的教師,也不是父母,而是學習興趣。當初中生對某一知識產(chǎn)生濃烈的學習興趣后,才會更樂于將自己的注意力長時間集中在這部分知識的學習上。主題探究模式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運用,可以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有趣,將學生的注意力長時間集中在信息技術教學課堂上,點燃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在講解利用Photoshop編輯圖像這部分知識時,可以將“父母的童年照片”作為主題,帶領學生編輯父母的照片,為了在視覺上對初中生產(chǎn)生沖擊,教師可以先為學生展示自己利用Photoshop軟件編輯父母童年照片的步驟和最終的精美設計圖,以此點燃學生動手編輯父母童年照片的欲望與興趣,從而達到更為理想的信息技術教學效果。
對于任何一門課程教學來說,學生積極自主地參與其中,教學活動的開展才會更加有效。主題探究模式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實踐應用可以很好地調(diào)動初中生學習的主動性,促使其積極、踴躍參與其中。同樣以Photoshop軟件編輯圖像這部分知識的講解為例,教師在應用主題探究模式時,可以為初中生合理地設置相應的問題任務,促使初中生產(chǎn)生主動探究與學習的動機,并嘗試著利用自己已經(jīng)積累知識與經(jīng)驗去解決問題。教師則可在恰當?shù)臅r機對初中生進行激勵性的指導,幫助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正確方向,從而更好地完成主題教學任務。
主題探究模式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實踐應用的過程中,初中生需要通過自主探究的方式完成主題任務。但是,當初中生面對新的信息技術知識時,其通常會表現(xiàn)得比較迷茫,很難對新知識做出系統(tǒng)性的整理與總結(jié),需要他人協(xié)助一同概括、總結(jié)與歸納。為此,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在實踐主題探究模式時,通常會將全體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小組,讓其通過小組的方式完成主題任務,各成員之間通過相互探討和合作很輕松地便可以完成主題任務。一段時間后,可以發(fā)現(xiàn)初中生的合作能力會得到明顯提升。
初中生性格尚未完全形成,雖然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較強,卻很難長時間將注意力集中在同一事物上。因此,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一定要將初中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作為教學的重點,當其產(chǎn)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后,才會集中注意力去探究和學習。為此,教師可以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式應用主題探究模式,在情境中及時調(diào)節(jié)初中生的學習行為和狀態(tài),從而更好地完成信息技術學科知識的學習。例如,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在講“網(wǎng)絡相冊”一節(jié)時,可以將平時收集的學生學校日常生活和學習的照片編輯成以“我們的學習生活”為主題的電子相冊,以此在視覺上對初中生產(chǎn)生沖擊。因為該電子相冊記錄的都是初中生的點滴生活,所以會迅速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在這一與初中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情境中,課堂氛圍通常也十分活躍。這時教師應該準確把握這一教學時機,引導初中生利用課前自己收集的家庭成員日常生活中的照片,以“幸福的一家人”為主題制作一個精美的電子相冊。在主題任務的驅(qū)使下,初中生不單單會結(jié)合主題任務積極探究與學習本課時的知識,同時還會積極探究各種網(wǎng)絡相冊的制作方法。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將全體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小組,引導其在小組內(nèi)通過探討和協(xié)作,一同找到完成主題任務的最佳方案。這樣除了可以深化初中生對信息技術知識的理解以外,還可以提升初中生的合作能力。但是在討論的過程中,初中生之間的意見和觀點很容易出現(xiàn)分歧,教師一定要及時做好指導,一方面避免初中生因為爭議過于激烈而引發(fā)矛盾,另一方面要持續(xù)地保持初中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在實踐應用主題探究模式時,一定要明確具體的實踐應用流程,即主題與學習目標確立→實施分組活動→資源共享/網(wǎng)絡環(huán)境/創(chuàng)作工具網(wǎng)站→形成展示作品→意義建構(gòu)。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在明確這一實踐應用流程后,一定要按照這一流程開展教學活動,在充分發(fā)揮這一教學模式應用價值的同時,促使初中生可以自主地在主題任務的驅(qū)使下,調(diào)動自己的思維認真思考,切實提高初中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主題探究模式時,問題的設置是否合理直接影響著主題探究模式是否可以成功地加以應用。為此,初中信息技術教師應該將問題作為主題探究模式在教學中實踐的中心,也就是讓初中生在問題情境中進行探究與分析,利用問題啟發(fā)初中生的思維,引導初中生的學習,幫助初中生逐步構(gòu)建系統(tǒng)的信息技術知識體系。另外,問題的設置是否足夠合理還直接關系著初中生的參與度。因此,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在實踐應用主題探究模式開展教學活動時,一定要對問題的設置引起足夠的重視,合理地設置問題,以此深化初中生的探究與學習感受。例如,在運用主題探究模式教學“利用Excel編輯數(shù)據(jù)”時,教師可以先給出某一工廠車間內(nèi)整體工作人員的薪酬,隨后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如何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完成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呢?以此利用這一問題驅(qū)動初中生自主探究這一主題任務。為了進一步激發(fā)初中生的學習興趣和解決這一問題的欲望,教師可以告知初中生,當其通過努力掌握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后,不單單可以正確地解答試卷上的問題,同時還可以幫助自己家將家庭收支情況記錄下來。這些操作都有助于學生信息技術應用水平的提高。
研究和調(diào)查顯示,主題探究模式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實踐應用有非常好的成效。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在實踐應用這一教學模式時,一定要科學地設計主題探究教學。例如,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在講有關Word這部分知識時,首先需要明確本課時的教學目標:通過本課時知識與技術的學習,初中生需要靈活掌握插入文本框和藝術字的主要方法,能夠熟練地運用文本框?qū)φ麄€頁面進行合理的布局,從而切實掌握疊放繪圖對象的準確順序。本課時教學的重點為插入藝術字、文本框的方法,難點為利用文本框?qū)φ麄€頁面做出合理的布局。隨后教師可以提出本課時的主題任務“我是小編輯”,并通過綜合分析教材中的內(nèi)容,科學地設計主題探究教學。為了增強初中生的學習感受,教師可以為其創(chuàng)設一個較為真實的學習情境。首先,教師可以將全體學生每5人劃分成一個小組。隨后為其展示一些電子板報,接著提出問題:大家知道這些電子板報是利用何種軟件制作的嗎?這時初中生會異口同聲地回答“Word”,教師可以讓初中生在20分鐘內(nèi)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制作一份電子板報。當全體學生均完成制作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展示各組的作品。教師可以為各組學生分發(fā)一張評分表,通過這樣的方式評選出最佳制作獎。教師為獲獎的小組頒發(fā)獎勵。除此之外,在實踐應用主題探究模式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為了保證主題探究教學設計的科學性,一定要緊緊圍繞初中生的實際情況,設計符合初中生個性化學習的教學內(nèi)容與教學方式。
綜上所述,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在應用主題探究模式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對全體學生的了解,以此準確把握初中生的信息技術基礎和實際學習能力等,并結(jié)合初中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設計主題探究任務,以此有效激活初中生的思維,啟發(fā)初中生的思維,促使初中生積極、自主完成主題任務。另外,教師在具體運用主題探究模式開展信息技術教學時,一定要科學、合理地設計主題任務和整個教學活動,并明確主題探究模式的具體實踐應用流程,以此最大限度地挖掘這一教學模式的應用價值,從而構(gòu)建高質(zhì)量、高效率的信息技術教學課堂,讓每一名學生都可以積極參與其中,進而確保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在信息技術教學課堂上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