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以愛養(yǎng)正 幸福成長”教育實踐研究

      2022-03-02 16:20:03
      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 2022年7期
      關鍵詞:學校課程課堂

      張 磊

      (信陽市平橋區(qū)第一小學,河南 信陽 464100)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一個好校長就意味著一所好學校”,可見校長的人格魅力、思維方式、管理水平、學習能力和執(zhí)行能力對學校的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我們的教育進入新時代的時候,校長如何不斷地用現(xiàn)代理念來管理和引領學校發(fā)展,就顯得非常緊迫。當我們面對紛繁的功利性評價壓力時,我們的校長應該具有怎樣的教育哲學思考,守住校長的教育理想初心,用新時代教育理念思考學校藍圖,就顯得非常重要。學校文化像一種情感和信念的“地下河”,流淌于學校的每一個角落,牽引著學校成員及學校各項工作朝著一個共同的愿景前進。

      一、凝練辦學理念,形成三風一訓

      學校文化戰(zhàn)略主要包括精神力、執(zhí)行力和形象力等三個系統(tǒng)。這三者綜合起來,則形成學校的文化力。[1]進入新時代,學校發(fā)展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外部建設的任務基本完成,需要有新的發(fā)展目標、思路的引領和提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向縱深推進對學校文化建設提出了強烈的呼喚和要求,學校自主發(fā)展意識的覺醒催生著學校文化建設的內在需要和自覺意識;學校滿足社會、社區(qū)和家庭的需求不斷增長,要求學校要有更好的教育服務,這種良好的教育服務需要綜合實力的比拼。加入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對我們的辦學品位與質量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為學校未來的發(fā)展提供了極大的目標引領和人力、智力方面強有力的支持。

      今天的學校文化建設已經(jīng)完全超越了20世紀90年代關于“校園文化”的理解,成為“學校發(fā)展”的同義語,涉及學校的整體發(fā)展、內涵發(fā)展和長遠發(fā)展。信陽市平橋區(qū)第一小學建于1949年,有著七十多年的辦學歷史,學校現(xiàn)有三個校區(qū)、一百多個教學班、近七千名學生和四百名教師。2013年6月學校加盟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后,在總校辦學理念的啟發(fā)和引領下,學校一直致力于學校文化建設,發(fā)掘、梳理、整合學校的歷史、傳統(tǒng)和文化資源,重建學校教育哲學和教育理念?!皭邸?,不僅是教育的手段,更是教育的目的。教師和學生因愛而共鳴,因愛而感動,因愛而出色!這是“以愛育愛”的完美境界。[2]《易經(jīng)》有言:“蒙以養(yǎng)正,圣功也?!别B(yǎng)正,就是涵養(yǎng)正道之義。教育的目的是通過教師言傳身教的影響涵養(yǎng)正道,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和品性,受益終生。所以,我們將“以愛育愛,以愛養(yǎng)正”作為學校的辦學理念。學校通過人文管理和環(huán)境文化的浸潤,讓教師具備愛的情感、愛的行為、愛的能力和愛的藝術,繼而給學生施以愛、付出愛,教師給孩子理解和尊重的真愛,從而培養(yǎng)孩子的愛心與責任感,形成正的品行,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優(yōu)秀的品德,成長為最好的自己。同時,學校將“厚德博愛,做最好的自己”作為校風,將“愛的甘露,澆灌成長之根”作為教風,將“樂學善思,成就美好未來”作為學風,將“涵養(yǎng)正氣,潤澤生命”作為校訓,堅持“正衣冠、正言行、正學業(yè)、正心性”的育人目標,樹立“辦一所師生共同成長的幸福家園”的辦學目標。

      二、以七大文化為支點,建構學校“愛正”文化體系

      在讓辦學理念落地生根的實施過程中,我們一直在努力構建學校文化之核心,積極尋找學校文化建設的核心價值理念與具體實踐的連接點。經(jīng)過不斷的思考與探索,我們逐步創(chuàng)建出學?!皭壅苯逃钠叽笪幕c:管理文化、課程文化、課堂文化、教師文化、學生文化、環(huán)境文化和家長文化。通過七大文化的創(chuàng)建,逐步將“以愛育愛,以愛養(yǎng)正”的辦學理念植根于教師和學生的內心,從而真正建構“愛正”學校文化體系。

      1.管理文化——授權、激勵、溝通、精細

      授權:“責、權、利”的平衡是有效管理的基礎,在賦予下屬管理職責的同時,一定要同時賦予相應的權利,權利授予是培養(yǎng)和鍛煉后備干部人才的手段。激勵:激勵是管理策略中的精髓。管理離不開評價,而促進發(fā)展的評價是以激勵為特征的。激勵重在過程,是一個人人參與、共同體驗、達成共識、共同成長的過程,從而實現(xiàn)激勵促發(fā)展的根本追求。溝通:溝通的前提是尊重,尊重人的感受和選擇,需要以換位思考、感同身受為基礎。溝通是藝術,需要用“心”傾聽,需要寬容,理解差異,容納“不同”的存在。精細:精密細致的管理讓每一個教職員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環(huán)境文化——雅、趣、慧、知

      學校環(huán)境建設的目標取向為四園,即趣園——童真童趣園,雅園——雅正理念園,慧園——智慧展示園,知園——探索求知園。一花一草都有意,一枝一葉總關情,學校以“愛”為主題的人文景觀詮釋著學校的辦學理念——“以愛育愛,以愛養(yǎng)正”。學校獨具特色的走廊文化、獨具匠心的各功能室讓學生懂得美、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擁有美。學校秉承文化育人的理念,弘揚傳統(tǒng),締造現(xiàn)代,放眼未來,打造高尚美觀的學校環(huán)境文化,旨在讓師生在富有靈性、多姿多彩的環(huán)境中品味文化、陶冶情操、健康發(fā)展。

      3.課堂文化——生本、對話、求真、累加

      生本:以學論教,還課堂于學生,關注學生,為孩子的明天而教。對話:互動交流,研討探究,互相質疑,使課堂有效靈動。求真:課堂過程有傾聽、有生成、有質疑,狀態(tài)真實,探索真知,目標科學嚴謹。累加:積累沉淀,實現(xiàn)知識、能力、習慣的共同良性發(fā)展。

      4.課程文化——整合、豐富、超越、個性

      整合:就資源內容而言,包括學科與學科、學科與科學、學科與藝術、學科與生活、校內與校外相融相生。豐富:就學習內容而言,有國家設置的學科課程,學校班本課程,學生在校獲得一項體育技能、一項藝術愛好的學校體藝課程。超越:是課程發(fā)展的追求,課程設置要以兒童發(fā)展為中心,以兒童心理與需要為著眼點,寓教于樂,享受求知。個性:根據(jù)自身愛好與需要,自主挑選。

      5.教師文化——形象、學習、合作、創(chuàng)新

      形象:美麗地工作。包括外表的美麗,舉止和行為的美麗,情趣和心靈的美麗,美麗中有份健康,有份智慧、有份創(chuàng)造,這就是教師美麗中蘊涵著品味。美麗中蘊涵著愛——對事業(yè)、對生命、對自己的愛。學習:智慧地工作。由內而外的美麗是持久的美麗,因此,苦練內功、提高自身素質是教師的追求。在體會工作本身美麗的同時,在高效中為自己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生活空間和時間,所以,學習是基礎,學習成為教師的基本需要。教學研討、自由交流、課題研究等等,構成了一小教師學校生活的主旋律。合作:快樂地工作。合作是健康人際氛圍的基礎。教師不但需要重視個人的發(fā)展,更需要重視與同事之間的合作,相互關愛、支持與分享,在追求“和諧團隊”發(fā)展的同時,在學校營造出家的氛圍,擁有家人間親密無間的情感。創(chuàng)新:高效地工作。“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創(chuàng)新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生生不息的強大動力。教師作為教育者,作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參與者,有與時俱進的擔當和責任。需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創(chuàng)新教育方法,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培養(yǎng)學生成為新時代的合格接班人。

      6.學生文化——美、學、玩、做

      美:美出修養(yǎng)與特長。教育重在育人,首先在于其修養(yǎng),學校首先要培養(yǎng)出有修養(yǎng)、懂美、愛美、學美、做美的學生。其次,美中尊重差異,鼓勵每一位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發(fā)展特長,增強美的情趣,實現(xiàn)“全人”發(fā)展。學:學出習慣和大氣。學習是學生的基本職責。在今天,學習知識不再是學生學習的全部內涵,從服務于學生“全人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需要而言,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使學生終身受益。大氣的思維方式更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健康的心理性格和與國際對話的勇氣和能力。玩:玩出健康和情趣。玩是孩子的天性,是學生健康發(fā)展的基本需要,而玩中更蘊涵有教育的奧妙。首先,玩是身體健康的保障,身體健康是“1”,未來和發(fā)展則是跟在“1”后面的一個又一個的“0”,沒有健康的身體做基礎,擁有多少個“0”到頭來還只是個“0”。其次,今天的健康標準不只是身體健康,健康的情趣是心理健康、價值觀健康的直接體現(xiàn),因此不但鼓勵學生玩,而且要會玩,不但要玩出健康,更要玩出情趣。做:做出責任與奇思妙想。責任感培養(yǎng)和創(chuàng)造精神、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是當前育人的兩大重任。但責任感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同樣,創(chuàng)造無法在被動接受中生成,創(chuàng)造是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被激發(fā)的。因此,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勇于實踐、“做”“想”同步、“行”“思”并存,這也是“以參與求體驗”的體現(xiàn),是學?!盎顒邮健贝蠼逃^的追求。

      7.家長文化——平等、責任、參與、共鳴

      家長與學校、教師的關系是平等的,彼此朋友似地互相尊重。在對孩子的培養(yǎng)教育上,家長和教師肩負著同等的責任。應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學校的各項活動,了解并配合學校教育,陪伴孩子一起成長;在家校的密切聯(lián)系、溝通與互動中,引領家長與學校的教育產(chǎn)生共鳴,達成一致,形成教育合力!

      三、建設“愛正”課程,促進學校特色發(fā)展

      學校文化既然已經(jīng)生成,架構合理,內容豐富,那么如何才能落地、生根、發(fā)芽、結果,在學校開設的課程和活動中有著最直接的體現(xiàn)和影響。

      “理想的學校,應該有一個面向所有學生的課程體系?!盵3]所以,我們在設置學校課程體系時,要全力兼顧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需要。學校所探索的以“愛正”為育人核心的校本課程構建,正是通過豐富校本課程的內涵與形式將“愛正”這一抽象的精神理念具體化,同時在傳承歷史的基礎上不斷創(chuàng)新,賦予“愛正”豐富的表達形式。我們分別從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進行探索“愛正”課程,逐步構建“多元和融,自主個性”的課程文化。

      為了落實“愛正”的具體行為文化,我們對教師提出了“關注常規(guī),扎根課堂;主動研討,善思會寫;樂群合作,協(xié)同發(fā)展”的要求,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實施。

      1.“正”的教師課程,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

      華東師范大學李政濤教授明確指出:教師對學生的教育影響力,歸根結底是人格影響力。人格不是抽象的,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人格的具體體現(xiàn)。是否熱愛學習、善于學習,也是教師人格的一部分。那種對學生大談學習、自己卻不愛學習的教師,是沒有教育人格的教師。[4]為此我們努力轉變教師現(xiàn)狀,確立了“形象、學習、合作、創(chuàng)新”的教師文化,旨在引領教師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1)教師“四個一”基本功提升課程。為了提高教師的基本功,我們對全體教師提出了“四個一”基本功提升課程,即:每日一練——每天早上進校門時便在固定的展示板上練寫粉筆字;每周一次班級觀察聽課——每周二隨時接受領導聽推門課;每周一次業(yè)務學習——每周三、周四下午最后一節(jié)課分別為數(shù)學、語文教師的業(yè)務學習時間;每周一次輔導手記寫作——要求教師每周要上交一篇輔導手記,內容可以是自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典型案例或收獲、感悟與反思,也可以是自己的讀書心得。

      (2)“三項”主題研究課程。每學年開展青藍工程師徒結對活動,每學年學校都會分配或調入一些青年教師,為了使青年教師在教育教學水平上能夠得到專門的指導和更好的成長,同時發(fā)揮優(yōu)秀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學校積極搭建平臺,開展了青藍工程師徒結對活動。一個師傅帶一個徒弟,師傅教師和徒弟教師在結對子期間,每周都要互相聽課,學期末或學年末要舉行“徒弟教師大比武”賽課活動,對徒弟教師及其師傅予以隆重表彰。每學期開展一次論壇沙龍:我們結合學校每學期教師主題活動,舉行各種論壇交流,如班級管理主題的論壇交流;家校溝通主題的論壇交流等,通過論壇交流活動促進和引領教師教育管理能力的提高和育人情懷。

      (3)“三級”教研業(yè)務課程。學校每學期都要開展三級教研活動,即一級組內教研、二級校級學科教研、三級云端教研。開學初,每位教師都要在教研組內上一節(jié)公開課,級段里的全體教師和包級段領導都要參與聽評課;在教研組內打磨研討的基礎上,每組各個學科推選出一節(jié)能夠代表本教研組水平的課例參加校級學科研討活動(即二級教研活動);二級研討時,要求全校同學科以及沒課的教師前往聽課,并且設立由學校領導和優(yōu)秀教師代表組成的評審團進行評課打分,各個教研組都要有代表參與評課發(fā)言,根據(jù)評審結果頒發(fā)獎項;最后各個學科勝出的教師可參加三級云端教研,即代表學校去參加全區(qū)、全市和集團總?!本┑诙嶒炐W的優(yōu)質課大賽。

      (4)構建課堂文化,推進“愛正”課堂建設。三級教研活動的載體就是課堂,活動的目標就是讓教師人人課堂教學能力過關。在打磨研討的過程中,我們也探索出“生本、對話、求真、累加”的課堂文化,把它作為教師觀察課堂、評價課堂的幾大要素?!吧尽薄陨鸀楸荆€課堂于學生;“對話”——交流互動,讓形式不再單一;“求真”——真實真知,讓學習真實發(fā)生;“累加”——積累沉淀,實現(xiàn)知識、能力、習慣共贏。課堂文化的提出,讓教師們有了方向和標準,也有了評價的依據(jù)。課堂文化的八個字也成了教師們教研活動和業(yè)務學習的關鍵詞。我們的課堂也在課堂文化的影響下,從“教”走向“學”,從“傳授”走向“體驗”,從“書本”走向“生活”,一切從“真”出發(fā),促進了教師教育智慧、學生學習智慧的生成,促進了師生雙方自我生命價值的實現(xiàn)。這也是學校提出的“愛正”課堂的目標。

      2.“正”的學生課程,讓學生做最好的自己

      “愛正”的行為文化還要在學生身上有所體現(xiàn),學校通過以下“愛正”課程的設置,讓學生達到“有禮有節(jié),文明有序;美學玩做,創(chuàng)新求真;自我管理,做好自己”的目標。

      (1)1+1+1+2+x課程。三個“1”分別指一、二年級每周一次的繪本閱讀的班本課程和三至六年級整本書閱讀課程、一班一品的班級文化課程、一生一體藝的藝術課程;“2”指晨讀、午練課程;“x”指校本課程。晨誦,學生每天早晨到校進行20 min的國學經(jīng)典誦讀,一年級《弟子規(guī)》、二年級《三字經(jīng)》、三年級《唐詩》、四年級《笠翁對韻》、五年級《宋詞》、六年級《論語》,通過國學經(jīng)典的浸潤,以養(yǎng)其性。午練,學生下午到校后依照《寫字》字帖練習書法,以養(yǎng)其心?;凇罢鹿?、正言行、正學業(yè)、正心性”的育人目標,學校開發(fā)了校本課程,時間為每周五下午第一、二節(jié)課。充分發(fā)揮全校教師專業(yè)以外的特長,整合家長特長及校外社會資源,豐富師資力量,開發(fā)了禮儀班、舞蹈班、葫蘆絲班、籃球班、足球班等20多種類別、80多個校本課程班。學生根據(jù)特長與愛好,打破班級界限自由選班,使校本課程班成為本級段或全校某項愛好者的集合。學校還開發(fā)了“主題研究課”,根據(jù)日常生活中學生的需求,確定研究的主題,讓學生在探究中學習和成長。2019年,學?!爸黝}研究課的實踐與探索”被河南省教育廳發(fā)文立項為省級課題。這些課程內容的設置與自助餐式的選課方式最大限度地貼近了學生天性,滿足了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要。校本課程的開設,實現(xiàn)了學生“全面發(fā)展打基礎,個性發(fā)展有特長”的教育目標,積極向上的愛好特長揚起了學生自信的風帆,從而更加熱愛生活,對于讓學生形成“正”的品質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2)“三個一”德育課程?!皣鵁o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德育工作對于學生成長至關重要。所以,學校把德育工作放在教育教學工作的首位。學?!叭齻€一”德育課程指的是一班一隊會體驗活動、一周一期主題升旗活動、一月一次主題實踐活動。其中每周一次的主題升旗活動,是學校創(chuàng)新的德育形式。內容主要以“學生道德難題”為切入口,通過前期的歸類、收集確定教育主題,利用升旗儀式開展豐富多彩的師生展示活動,做到了次次有方案、周周有主題。從形式上、內容上將升旗的教育性、實效性及藝術性融為一體,結合時令、政令及大型活動,以話劇演講、朗誦、小品、歌舞等形式呈現(xiàn)于眾,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這已成為學校對師生進行“愛正”教育的一個品牌活動,先后接待各種升旗觀摩活動100多次,觀摩人數(shù)多時達千余人。每周的主題升旗后,各班還要結合主題完成一次隊會教育活動,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隊會活動中進行體驗感知。每月各班級都要開展一次主題實踐教育活動,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心理素質和行為習慣。在長期的工作中,學校不斷完善德育評價機制,真正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3)國學課程。國學經(jīng)典是人類歷史長河中大浪淘沙、逐步篩選出來的寶貴典籍,讀經(jīng)典,修身養(yǎng)性,促進蒙童養(yǎng)正。因此,我們將國學納入學生“愛正”課程體系。一至六年級均開設了每周一節(jié)的國學課,各級段上下學期誦讀的內容不同,根據(jù)難易程度進行合理安排,學生六年下來基本做到各門國學中的經(jīng)典名篇、名句能夠熟讀成誦,做到既傳承國學經(jīng)典,又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

      (4)節(jié)日文化課程。4月“讀書節(jié)”、5月“藝術節(jié)”、6月“畢業(yè)節(jié)”、7—8月“社會實踐節(jié)”、10月“體育節(jié)”、11月“科技節(jié)”等六大節(jié)慶活動,是學生最喜愛的節(jié)日文化課程。如我們在春季的讀書節(jié)里舉行“四會”“四賽”,即讀書故事會、經(jīng)典誦讀會、讀書心得交流會、讀書報告會、讀書知識競賽、讀書征文賽、讀書演講賽、自編讀書手抄報賽;在夏季的藝術節(jié)舉辦繪圖作品展示、書法作品展、文藝匯演等;在6月份舉行畢業(yè)典禮,邀請家長到校參加感恩勵志的畢業(yè)班節(jié)目展演等;在秋季的體育節(jié)舉行田徑運動會、趣味運動會、校園集體舞表演、廣播操比賽等;在冬季的科技節(jié)舉行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科普宣傳等。這些活動既促進學生養(yǎng)成藝術愛好,增強藝術素養(yǎng),全面提升學生感受美、表現(xiàn)美、鑒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也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

      在探索和創(chuàng)建學校文化的過程中,學校無論是硬件設施還是軟實力,都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和飛躍式的發(fā)展,教師的職業(yè)倦怠在慢慢消失,教師團隊變得更加和諧團結、積極樂觀;學生變得更加文明有序、勤奮好學;學校的辦學品質和特色得到了整體提升。

      學校文化是學校發(fā)展的一個抓手,也是學校長遠發(fā)展的一個目標和規(guī)劃。學校文化建設伴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切實響應習總書記要求做到的“兩個堅持”:堅持以德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fā)展,堅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根據(jù)新時代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真正達到“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三全”育人目標。學校也將繼續(xù)以學校文化建設促進學校內涵的發(fā)展和提升,辦讓人民滿意的教育,培根鑄魂、潤心啟智,培養(yǎng)一批又一批的新時代好少年。

      猜你喜歡
      學校課程課堂
      甜蜜的烘焙課堂
      美食(2022年2期)2022-04-19 12:56:24
      美在課堂花開
      數(shù)字圖像處理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與探索
      軟件設計與開發(fā)實踐課程探索與實踐
      計算機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3:38
      翻轉課堂的作用及實踐應用
      甘肅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48
      為什么要學習HAA課程?
      最好的課堂在路上
      學校推介
      留學生(2016年6期)2016-07-25 17:55:29
      奇妙學校
      MOOC起步,從微課程開始
      物理與工程(2014年2期)2014-02-27 11:22:21
      基隆市| 罗城| 龙江县| 建平县| 正安县| 南乐县| 祁连县| 平度市| 基隆市| 买车| 湘阴县| 格尔木市| 运城市| 定安县| 台江县| 收藏| 蒙山县| 平塘县| 哈尔滨市| 永泰县| 南汇区| 宜城市| 阿鲁科尔沁旗| 尉氏县| 海伦市| 保德县| 门头沟区| 杭州市| 毕节市| 思南县| 绥宁县| 永城市| 政和县| 抚州市| 丽水市| 长丰县| 桐庐县| 高阳县| 林西县| 大荔县| 宜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