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陽
摘要:目的 探究粘連性腸梗阻患者采用心理護理后對疾病認知的影響。方法 選取我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間收治的90例粘連性腸梗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雙盲隨機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5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臨床護理,觀察組給予心理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負性心理、對疾病的認知情況。結果 干預后,觀察組的焦慮、抑郁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的認知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粘連性腸梗阻患者采用心理護理后對改善負面情緒和提高疾病認知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心理護理;粘連性腸梗阻;疾病認知
【中圖分類號】R57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4--01
粘連性腸梗阻是臨床消化內科常見的急腹癥之一,由于臨床上該疾病的發(fā)病率較高,極易出現(xiàn)腸道穿孔、壞死等多種并發(fā)癥,一旦沒有及時的進行治療很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休克或死亡【1-2】。當然相關研究表明【3】,粘連性腸梗阻臨床治療后,復發(fā)的幾率高達20%,該復發(fā)率與患者的對疾病的認知以及臨床護理息息相關,同時也有學者表明,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對疾病也存在一定的影響。因此采用心理護理干預對改善患者的負性情緒,提高對疾病的認知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選取我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間收治的90例粘連性腸梗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究粘連性腸梗阻患者采用心理護理后對疾病認知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取我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間收治的90例粘連性腸梗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雙盲隨機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5例,對照組45例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齡范圍在25-67歲,平均年齡范圍在45.38±5.16歲,其中腸梗阻類型包括:絞窄性、單純性分別為20例和25例;觀察組45例中男性22例,女性23例,年齡范圍在24-68歲,平均年齡范圍在45.41±5.09歲,其中腸梗阻類型包括:絞窄性、單純性分別為21例和24例;兩組患者在年齡、腸道梗阻類型等一般資料對比無統(tǒng)計意義,P>0.05。納入標準:臨床符合粘連性腸梗阻診斷標準;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合并全身其他臟器疾病或腫瘤;合并神經(jīng)或精神系統(tǒng)疾病。
1.2臨床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的臨床護理,主要包括:病情的監(jiān)測、胃腸道減壓、體位擺放的指導以及飲食宣教和生命體征的監(jiān)測等等。
觀察組在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給予心理護理,主要包括:(1)成立心理護理小組,通過小組培訓和考核合格后方可參與本次研究,護理小組成員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評估,根據(jù)患者的不同的心理情況制定心理護理干預措施,比如:心理疏導,針對情緒較為激動,煩躁的患者需要及時的進行心理開導,通過情緒調節(jié)方法來緩解內心的不安和焦慮【4】。(2)疾病認知的護理,針對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知情況進行評估,開展相關的疾病科普和宣教,通過自媒體或短視頻以及發(fā)放宣傳手冊等方式進行相關的指導,通過和患者日常護理過程中的講解,比如:飲食衛(wèi)生指導、保持大便通暢等。(3)家庭支持,患者在發(fā)病過程中患者家屬及患者本人極易出現(xiàn)焦慮,這就需要家庭成員及時的進行心理安慰和支持,使得患者的信心增強,從而提高對疾病的認知和減少負面情緒。
1.3觀察治療
1.3.1觀察兩組患者的負性心理情況,主要包括抑郁、焦慮評分。
1.3.2觀察兩組患者對疾病認知情況,采用我院自制的疾病問卷調查表,滿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對疾病的認知越好。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數(shù)據(jù),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0.0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計量資料用(x±s)兩組資料之間的對比分別采用卡方檢驗和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觀察兩組患者的負性心理情況
干預前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的焦慮、抑郁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意義,干預后,觀察組的焦慮、抑郁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表1。
2.2觀察兩組患者對疾病認知情況
護理前,觀察組的疾病認知評分67.54±5.37,對照組的疾病認知評分為67.62±5.45,護理干預后,觀察組和對照組的疾病認知評分分別為89.47±4.37、83.57±6.24,觀察組的認知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討論
粘連性腸梗阻主要是由于多因素引起的腸腔梗阻從而使得內容物難以通過腸道,該疾病臨床上主要表現(xiàn)為:腹部脹痛、排便排氣困難、腹部包塊、惡心嘔吐等,隨著病情進展,患者可出現(xiàn)電解質紊亂,酸堿平衡失調,嚴重情況下還會出現(xiàn)腸壞死、休克以及腹膜炎等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5-6】。本文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在使用心理護理干預后,粘連性腸梗阻患者在負面情緒的調節(jié)以及對疾病認知的行為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說明,采用心理護理干預對改善癥狀具有重要意義,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凌迪,戴麗,蓋趙秀,羅海蘭,武冰冰,張水蓮,路璐.護理干預預防腹部手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的效果[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96):114.
[2]劉麗,張秀華.粘連性腸梗阻手術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9,19(72):358+362.
[3]任麗梅.粘連性腸梗阻手術患者中舒適護理的應用分析[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23):139.
[4]張玲.綜合性護理對粘連性腸梗阻患者疾病知識認知合格率及自護能力的影響[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9,26(08):70-72.
[5]馬雙,王艷麗.綜合護理對粘連性腸梗阻患者疾病認知及自護能力的影響[J].中國肛腸病雜志,2019,39(06):73-75.
[6]崔紅.粘連性腸梗阻的臨床觀察及護理體會[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8,18(A1):283+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