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靜
【摘 要】 目的 探討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干預對宮頸癌放療患者負性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我院61例宮頸癌放療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30例,觀察組31例,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干預,觀察組實施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干預,觀察比較兩組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結果 護理后觀察組SDS、S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宮頸癌放療患者負性情緒及生活質量。
【關鍵詞】 健康教育 心理護理 宮頸癌 負性情緒 生活質量
宮頸癌為女性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具有較高發(fā)病率,居女性惡性腫瘤第二位,僅次于乳腺癌。我國每年約有5.3萬人死于宮頸癌,約占女性惡性腫瘤總死亡人數18.4%,嚴重危害女性生命健康[1]。放療為宮頸癌常用治療方案,且取得較好療效。但放療易導致患者出現(xiàn)嘔吐、惡心、焦慮等不良反應,不利于后期治療及預后。本研究選取我院61例宮頸癌放療患者,通過分組對比,觀察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干預對宮頸癌放療患者負性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如下報道。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61例宮頸癌放療患者,隨機分組,對照組30例,年齡35~60歲,平均年齡(45.46±4.79)歲;觀察組31例,年齡32~63歲,平均年齡(44.51±4.75)歲。對比兩組基線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活動指導、飲食指導、注意事項等常規(guī)護理干預。觀察組實施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干預:(1)心理護理。與患者溝通交流,態(tài)度溫和可親,消除其防御心理,涉及敏感癥狀及部位時,應以尊重、委婉口吻與患者交流;了解患者內心所需,并采取相應心理疏導方法予以疏導,必要時邀請其他患者與其進行交流,相互鼓勵,消除不良心理情緒;制定步行鍛煉計劃,并監(jiān)督提醒患者堅持鍛煉,通過運動緩解或發(fā)泄焦慮、煩悶、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緒;采用MP3等設備播放輕音樂,使其保持平和穩(wěn)定心理情緒,減緩放療帶來的不舒服感;指導患者實施想象療法,或采用催眠療法,轉移患者注意力;建立個體心理咨詢部門,邀請心理咨詢師對心理負性情緒嚴重者實施個體心理咨詢,必要時可予以藥物治療。(2)健康教育。放療前對患者講解放療必要性、目的、方法等相關放療知識及為對其所制定的放療計劃,采用標記筆對需照射部位進行標記;介紹放療室環(huán)境,并說明治療區(qū)及等候區(qū)意義,囑咐其不可私自涂改放射野標記,告知其保持放射野清晰必要性;對患者講解保護照射野皮膚方法及重要性(囑咐其照射野皮膚切不可用粗毛巾、肥皂、熱水等擦洗,照射部位不可貼膠布,嚴禁陽光直曬照射部位);放療時告知正確體位要求及目的,告知其飲食注意事項及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每日采用生理鹽水對陰道進行沖洗;叮囑患者多休息,每周行1次血象檢查,囑咐其嚴禁辛辣飲食,遵循易消化、高營養(yǎng)飲食原則。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護理前后SDS、SAS評分[2]。采用生活質量評分量表[3](QOL)對兩組護理后生活質量進行評分,總分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通過SPSS17.0對數據進行分析,以(x±s)表示計量資料,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SDS、SAS評分對比
護理前兩組SDS、S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SDS、S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護理后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為(80.41±10.61)分,對照組為(55.61±10.58)分,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9.139,P<0.05)。
3 討論
宮頸癌為女性生殖系統(tǒng)惡性腫瘤之一,患者多存在一定程度恐懼、焦慮、抑郁等消極情緒,嚴重者甚至影響患者正常社交,引發(fā)心理障礙,降低其生活質量?!端貑枴づe痛論》[4]記載:“喜則氣和志達,榮衛(wèi)通利”,說明情志、精神、心理等因素與腫瘤發(fā)生具有相關性,臟腑各功能協(xié)調,則癌瘤少發(fā),暴怒、痛哭、抑郁焦慮、憂愁過度等易導致機體發(fā)生紊亂,臟腑功能失調,進而提高癌瘤發(fā)生可能性,故心理干預對癌瘤患者具有重要意義。
有學者指出[5]對宮頸癌患者予以一定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負性心理情緒。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SDS、S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對宮頸癌放療患者予以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負性心理情緒。通過與患者交流,了解患者對生理功能、放療后生活、手術情況、術后是否會過早衰老等方面的顧慮,并針對性對其進行健康教育,使其正確認識宮頸癌,積極配合治療;同疾病患者與其交流,提高患者戰(zhàn)勝疾病信心,緩解不良心理情緒;通過播放輕音樂、想象療法等轉移患者注意力,使其以最佳心態(tài)接受治療。患者之所以會產生不良心理情緒多因對疾病不了解所致,通過對其進行疾病等健康知識講解,使其了解宮頸癌并非不治之癥,提高其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緩解恐懼、緊張、低落情緒;通過講解相關放療知識及注意事項,規(guī)避不必要意外發(fā)生,利于放療;通過對患者講解照射野區(qū)保護方法,減少或避免放療對患者機體造成不必要損害,對放療后患者進行相關知識講解,利于預后。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對患者予以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干預應用于宮頸癌放療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負性心理情緒,提高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李榮.身心靈全人健康護理方案對晚期宮頸癌患者負性情緒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5,19(14):99-101.
[2] 周愛英,李青霞.舒適護理對宮頸癌化療患者負性情緒及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6,20(6):181-182.
[3] 周菁,王亞仙.家屬同步健康教育對宮頸癌術后化療患者抑郁相關心理狀態(tài)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5,12(31):164-168.
[4] 樊慧妮.心理護理對宮頸癌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西部中醫(yī)藥,2014,27(10):138-139.
[5] 張利坤.健康教育對宮頸癌放療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世界中醫(yī)藥,2015,10(S1):287-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