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景(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實驗中學 274600)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情境下應用遷移理論,讓學生將學習活動獲得的知識、方法、經(jīng)驗等遷移應用到語文閱讀學習中,實現(xiàn)學生所學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夠提高閱讀技能,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深入分析研究實際教學中遷移理論應用存在的問題,提出更有針對性、更有效的教學策略途徑,實現(xiàn)更好的語文閱讀教學效果。
遷移理論應用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讓學生學習實現(xiàn)從“學”到“做”的結合,這與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論內(nèi)涵相一致,讓學生將思想與行動相結合,將教育活動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為學生創(chuàng)造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的途徑和機會,實現(xiàn)所學知識的創(chuàng)新運用,獲得更為豐富的學習、生活經(jīng)驗,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獲得感,進一步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探索學習。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應用遷移理論存在亟須解決的問題,教師應加以重視并研究提出有效路徑。
遷移理論應用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會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技巧、閱讀興趣、知識拓展儲備、審美意識、自主學習意識等產(chǎn)生積極影響。但教師對遷移理論的教學影響認識不全面,未能制定明確有效的教學目標。比如,在利用遷移理論進行人教版語文教材六年級上冊《少年閏土》教學時,教師多將教學目標設計為對小說題材文本閱讀能力的提高、有關作者魯迅及其創(chuàng)作背景等知識的儲備,而對提高學生閱讀興趣、激發(fā)自主學習意識、增強審美能力等多有忽略。
在應用遷移理論進行教學時,教師負責講解閱讀教材內(nèi)容、分析文本詞句、感受思想情感、歸納閱讀方法等,學生負責將所接收的知識、經(jīng)驗遷移應用于教師準備的閱讀文本。在這一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看似進行了不少遷移閱讀練習,但遷移理論應用方式只有一種,即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式。多次重復的應用方法,會讓學生產(chǎn)生套路化學習習慣,無法實現(xiàn)遷移創(chuàng)新學習。
教師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遷移使用所學知識、技能時,多采用統(tǒng)一的教學要求、目標、評價指標,這極容易影響正遷移效能的產(chǎn)生。比如,在進行人教版初中語文宋詞內(nèi)容教學時,教師將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定風波》和李清照的《醉花陰》《聲聲慢》進行閱讀教學,讓學生對比分析詞中意象、總結歸納豪放派與婉約派的特點。這對于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而言并不難,而對于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則較為困難。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的遷移目標可以細化為知識遷移、技能遷移和情感遷移,由此確定相關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評價指標,突出教學活動重點。
(1)明確知識遷移目標,鞏固學生知識積累
教師可以設置文本背景知識遷移目標,如文本作者背景、寫作背景等,尤其是對于剛從小學階段進入初中階段學習的學生而言,這種寫作背景知識上的遷移,既能消除學生對學習的畏難情緒,又能實現(xiàn)文本背景知識遷移使用的教學目標。在進行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濟南的冬天》閱讀教學時,教師可將六年級下冊《北京的春節(jié)》作為閱讀文本,二者在文本背景知識上的關聯(lián)點在于作者都是老舍,由于學生在六年級時已經(jīng)對老舍的背景知識有所了解,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知識遷移。
(2)明確技能遷移目標,增強學生閱讀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明確閱讀技能遷移目標,既能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始終牢記培養(yǎng)學生閱讀技能的重要性,又能讓學生獲得閱讀技能的全面鍛煉和提升。對于初中生而言,閱讀技能的掌握并不像文本作者背景知識或是文本創(chuàng)作背景知識式的簡單記憶,而是要在教師指導下不斷積累、練習。比如,在進行詩詞閱讀學習時,古典詩詞內(nèi)容的理解、詩歌情境的體會、思想情感的表達等,對初中生而言本身就存在較大難度。進行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唐詩三首學習時,教師可以將三首唐詩作為閱讀文本,在仔細講解杜甫所作《石壕吏》的基礎上,多角度梳理出閱讀學習解讀詩歌的有效方式,并帶領學生逐一實踐,同時結合《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進一步增進對詩人杜甫氣節(jié)的理解,加深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即便如此,學生如若自行進行詩歌閱讀技能的遷移,學習《賣炭翁》,還是會存在較大困難。此時,就需要教師持續(xù)指導,在學生遇到困難時及時進行解讀,在技能遷移應用中實現(xiàn)閱讀技能的鞏固提升。
(3)明確情感遷移目標,豐富學生情感體驗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進行情感遷移,教師要找到情感的立足點,文本之間所蘊含、表達的思想情感應當相似或相近,而不能是截然相反的兩種情感表達。否則,就容易出現(xiàn)負遷移效能,讓學生無法自如地進行情感遷移。結合筆者教學實踐經(jīng)驗,人教版語文教材內(nèi)容安排就非常符合情感遷移閱讀教學要求,每個單元所選擇的課文類型、內(nèi)容、表達的思想情感等都較為一致。比如,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黃河頌》《老山界》《誰是最可愛的人》等5篇課文,都涌動著濃濃的愛國熱情。感人至深的愛國故事,讓學生內(nèi)心充滿著澎湃激昂的愛國感情,在帶領學生進行課文閱讀學習時,可以將情感遷移納入教學目標,讓學生在整個單元課文學習過程中,帶著愛國之情進行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分析,進而提高學生的國家意識和愛國之情。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閱讀文本的多樣性能為教師提供更多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的靈感。因此,教師以教材為依托開展閱讀教學的同時,也應當探索增加閱讀文本的選擇來源。
為了增強語文閱讀知識遷移應用的生動性和靈活性,可以根據(jù)文本類型設計教學情境,尤其是與學生日常生活相關性較為緊密的閱讀類型,以陶行知先生所主張的“生活教育”理論為指導,設計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教師所營造的教學情境中進行閱讀知識、經(jīng)驗、技能的遷移應用。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課文類型為新聞、消息,這對學生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學生每天都會通過各種途徑接收當下新聞信息,電視中的采訪畫面、報紙上刊登的新聞、網(wǎng)絡中實時更新的信息等,陌生的是新聞產(chǎn)生的過程、新聞如何準確傳遞信息和表達情感等。在進行這一單元閱讀教學時,可以結合課后練習任務,為學生設置新聞采訪情境,設計新聞采訪主題,將閱讀學習過程中掌握新聞需要包含的要素、新聞詞句如何準確表述等,遷移應用到采訪情境中。通過學生之間的互相采訪,獲取所需要的新聞要素,學習寫作新聞稿,實現(xiàn)聽、說、讀、寫等能力的遷移應用。
為了增強情境教學的有效性,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通過圖片、音視頻等課件內(nèi)容,營造教學情境。比如,進行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課文閱讀教學時,壺口瀑布、長江源頭、登勃朗峰、麗江等地的美麗景色,學生們可能沒有實地見過。為了幫助學生將文字描述轉(zhuǎn)變?yōu)椤坝H眼所見”,對描寫景色的詞句有更直觀的感受,更深切體會到作者對大自然美景的喜愛崇敬,更好實現(xiàn)閱讀知識、技能、情感的遷移應用,教師可以選擇與之相關的圖片、視頻進行播放,為學生營造身臨其境之感。結合初中生已有一定外出游玩經(jīng)驗的實際情況,教學結束后,引導學生遷移應用閱讀中所掌握的詞句運用、情感表達等技能,分享自己游玩經(jīng)驗,提高遷移教學效果。
新課程標準(2022年版)強調(diào)要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每個學生的實際認識能力和水平各不相同,其已獲得的知識、經(jīng)驗積累是進行新的學習活動的基礎,也是其遷移學習能否取得正遷移效果的重要前提。正如前文所述,初中教師在有限的教學課時內(nèi)要完成既定教學任務,還要處理其他諸多教學事務、學生工作,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反映在教學活動中,就是遷移理論應用過程中整齊劃一的教學目標和評價標準,這就有可能導致學習能力強、知識儲備多的學生無法得到有效練習,學習能力差、知識儲備少的學生無法完成學習目標。
因此,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應用遷移理論時,為了取得更多正遷移效果、盡量避免負遷移效果,就要將以往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理念轉(zhuǎn)變?yōu)橐詫W生為主體,尊重學生差異性,分層設計知識、技能遷移目標,體現(xiàn)教學目標差異性。進行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教學時,在進行這些“小人物”故事文本講解時,要從基礎知識掌握、關鍵詞句分析、邏輯思考能力提高等方面設置體現(xiàn)難度差異的教學目標,對不同學習層次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能力培養(yǎng)。在經(jīng)過閱讀文本教學后,引導學生進行閱讀能力遷移時,也要區(qū)分學生不同能力的遷移目標,既要有符合部分學生實際情況的字詞分析使用遷移目標,也要有體現(xiàn)學習水平的文本思想內(nèi)涵解讀能力的遷移目標。
閱讀能力的遷移應用并不只是發(fā)生在課堂上,課后作業(yè)、課外閱讀也是遷移理論發(fā)揮作用的重要領域。在布置課后作業(yè)、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也可以向?qū)W生提出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實現(xiàn)閱讀能力的有效遷移使用。比如,可以指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拓展課外閱讀內(nèi)容,在掌握詞句表述基礎上,著重分析理解文本的思想情感表達,與教材中同主題、同體裁的文本進行對比分析;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則通過指導他們以教材基礎,鍛煉掌握相關閱讀能力,推薦閱讀書目進行拓展訓練,夯實閱讀能力基礎。
遷移理論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的應用,對語文學科教學有著積極影響作用。教師在遷移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明確遷移目標,突出語文閱讀教學重點、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增強遷移教學吸引力、突出學生主體,體現(xiàn)遷移教學層次性,研究解決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調(diào)整教學策略方法,提高遷移理論應用教學效果,增強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