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巧,丁玎,陸黃怡
(河海大學,江蘇 常州 213000)
就現(xiàn)代化產品設計行業(yè)的狀態(tài)和發(fā)展趨勢來看,產品的創(chuàng)新驅動不僅要體現(xiàn)在功能性上,更要注重考慮產品用戶的心理需求。敘事性情感化設計作為設計心理學中的重要內容,要求使產品在具備基本使用功能的同時,與用戶建立一定情感上的聯(lián)系與互動。用戶通過對產品傳達的情感依托或文化、故事、歷史內容的挖掘,獲得一定的心靈溝通、情感共鳴。這種建立與內心深處的情感互動能夠增強消費者的購買欲,也會適當增加部分更新迭代產品的使用周期。
情感化設計簡單通俗的講可以理解為“帶有情感的設計”,是屬于設計心理學中的一個概念,是旨在用產品抓住用戶注意力,引起情緒反應,從而提高執(zhí)行特定行為的可能性設計。通過產品的功能、某些操作行為或者產品本身的某種氣質,產生情緒上的喚醒和認同,最終使用戶形成某種認知,進而在心目中形成獨特的定位。
作為最早的認知心理學家,美國的唐納德·諾曼先生在《情感化設計》一書中最早提出了情感化設計這一概念,創(chuàng)新性地將設計用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加以解釋。在書中,諾曼先生將情感化分為三個層次,本能層次、行為層次、反思層次。諾曼先生提出;“讓情感化融入設計將會解決設計師們在設計過程中的長期困惑,即產品的實用性和視覺的主要矛盾”。情感化設計就是從這樣的思考和探索中誕生,以用戶的情感和情緒作為設計的出發(fā)點和思路[1]。
情感化設計的三層次按遞進關系依次為本能層次、行為層次、反思層次[2]。
本能層次是先天部分,屬于人的本能反應,是產品給用戶帶來的知覺體驗。主要以視絕、聽絕、嗅絕、觸覺等方式給予用戶的刺激反應和情感,通過產品的造型、顏色、材質觸感等方面體現(xiàn);行為層次指產品與用戶的使用交互方面,是使用過程中的舒適性、高效性。優(yōu)秀的行為層次設計需要包含四個要素:功能、感受、易用性和易理解性。行為水平的設計講究產品的效用,這也與使用情景密切相關;反思層次屬于大腦加工層級之中最高級的階段,是思維參與的主要部分。這種情感依賴于人的高級思維活動,是用戶通過對產品的使用方式、表達含義、文化背景等的理解和體會。因此反思水平的設計對自我的思維和情感傳達都有影響力,也更注重一個產品背后所傳達的意義和價值觀。
本能層次的設計是讓產品與用戶進行交互的敲門磚,也是激起用戶購買欲的首要環(huán)節(jié);行為水平的設計是決定用戶繼續(xù)使用產品的關鍵,也是提升用戶體驗最重要的部分;反思層次的設計是建立人與物最深層次情感的必要環(huán)節(jié),是目前產品設計中的一大亮點。同樣地也就是說,用戶使用產品的過程其實也就是情感化設計三層次的一個表達過程。
敘事性產品的設計與情感化設計中的反思層次密切相關。在這一層級上的設計所吸引的用戶能與產品建立最牢固穩(wěn)定的關系,這同時也是獲得產品忠實粉絲的一種重要手段。
敘事性設計的表現(xiàn)方式:
2.1.1 賦予產品名稱、形象等,擬人化表達
從產品的基礎造型或形象上入手,更多地是追求產品外觀上創(chuàng)新表達或情感互動。
2.2.2 賦予個性、代表特征或文化內涵
借助現(xiàn)有歷史文化、時代經歷并使之與產品聯(lián)系,進行再次創(chuàng)作,借用文化展現(xiàn)一定的故事內涵。
2.2.3 賦予產品故事或經歷
主要是指產品自身設計具有的,通過產品的部分內容引起用戶的相關聯(lián)想,相當于藝術的再創(chuàng)作。
早些年前,在玩具的發(fā)展初期,只要提到提到潮流玩具,暴力熊總是一個繞不開的坎。如圖1 所示,2002 年出自日本大阪插畫家Mori Chack 之手的暴力熊(Gloomy Bear)自誕生以來,幾乎已經成為了潮流玩具的代名詞,是眾多世界頂級品牌、知名潮流店、藝術家合作的對象,其影響力也早已跨出玩具圈,擴展到藝術與流行文化的各個領域。
正如它的名字所言,暴力熊在其可愛的外表下隱藏著非常黑暗陰郁的性格,總是以各種殘暴的方式來對待它的小主人,粉色的外表和沾滿血跡的雙手是暴力熊最大的特征。設計師所賦予暴力熊的這種相對獨特的故事性格讓它從眾多玩具中脫穎而出,逐漸成為行業(yè)的領軍代表。
再如百歲山礦泉水瓶的瓶身的設計,如圖2。不同于其他品牌瓶身圓弧過渡的方式,百歲山礦泉水瓶采取平肩型的設計和鑲嵌于瓶身的四條流暢凹槽,給大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種瓶身的直角和流暢曲線也不禁讓我們想起了它的的經典廣告中關于數(shù)學家笛卡爾和公主的直角坐標系下的心形曲線的故事。創(chuàng)新性的瓶身設計打破了傳統(tǒng)的設計思維,在體現(xiàn)高貴風格的基礎上還通過敘事性的表達將百歲山礦泉水瓶比喻成他們的情書,意喻經典、浪漫、難忘。
敘事性產品在創(chuàng)作時首先要確定明確的表達主題,這是后續(xù)設計的核心。敘事主要是一個故事的表述,借助產品講故事,這是描述一個產品的視覺及使用過程從而引起一定的思考或情感。敘事的主題一般具有鮮明的表述性和內涵性。
敘事主題的構想可以參考一下幾個方面:(1)引據(jù)經典,可以利用經典神話,歷史故事,風俗習慣,傳承文化等去引起用戶的深層次思考。(2)重新演繹舊故事,可以利用產品去引起用戶關于以往回憶的思考,包括親身經歷,經典電影及曲目的回憶等。(3)傳達現(xiàn)在的生活經驗,可以是一個現(xiàn)象,一個片段的思考,也可以是最具有哲學思想的表達[3]。
一個具有敘事性的設計產品,其敘事情節(jié)承載著產品的表達功能,就是要讓用戶進入設計師在產品中創(chuàng)造的情節(jié)和故事當中。這一步驟的實現(xiàn)需要在設計中利用產品的形態(tài)語義,行為暗示等隱喻功能來實現(xiàn)。
敘事性設計的情節(jié)一般可以分為線性和非線性兩種[4]。線性情節(jié)是指產品所表述的事件是按照線性發(fā)展的,又分為單線和多線情節(jié)。非線性情節(jié)是指在設計中有一定的轉折和變化,可分為轉折性和開放性情節(jié)。轉折性情節(jié)在影視等作品中運用較多,而開放性情節(jié)運用范圍較為廣泛,給使用者留下開放空間,反思層次的情感投入也就更深入。
這是設計師為產品敘事營造的情感氛圍,是使用戶更好地去感受情節(jié)的助力器。敘事情景也可以進行層次化,即本能情景、行為情景和情感情景[5],這與情感化設計三層次也是一一對應的關系。
設計者通過符號特征來表述產品與敘事主題之間的聯(lián)系,包括產品的材料、色彩、符號元素等,這是整個設計的重要表達,也是讓用戶領會其故事和背后意義的關鍵。
圖3 是由設計師Monica Bhyrappa 為小朋友設計的一系列動物洗發(fā)水瓶,造型上以圓潤可愛的動物為參考,顏色上也較為豐富鮮艷,更能吸引小朋友的注意。設計初衷旨在讓小朋友通過這種形式愛上洗頭發(fā)的過程,與產品建立聯(lián)系,想象自己與小動物洗頭過程的互動情節(jié),產生情感上的互動和改變。
敘事性的設計不單單可以從產品形態(tài)方面來體現(xiàn),同樣的也可以通過產品的行為操作過程來展現(xiàn)所傳達的敘事性情節(jié)。通過行為操作讓用戶有所感受和體驗,這種探究式的操作帶給人思考反思的同時也給產品增加了趣味性效果。
圖4 的這款較為典型的3D 紙雕地球日歷就是在操作使用上帶給用戶反思效果。日歷中央是一個3D 建模的地球模型,隨著時間的流逝,地球外面的紙也被一頁頁撕下,到一年中的最后一天過去時,就得到了一個完整的橢圓形的地球。時光飛逝后,不再是一個普通的光禿禿的日歷架,而是一個完整美麗的地球,更象征著這一年奮斗和努力的總結和褒獎,撕下日歷的每一天也都充滿了儀式感和期待感。
使用功能主要是指產品相較于以往在目的性和感受性方面地創(chuàng)新,這就要求設計師具有較高的創(chuàng)新思維??梢源蚱圃械漠a品形象與材質,通過改變產品的使用與運轉邏輯,賦予產品獨特的使用功能。
德國設計師Susanna Hertrich曾設計過一款空間碎紙日歷,如圖5 將傳統(tǒng)日歷撕下的使用行為變成碎紙機的自動行為,體現(xiàn)了時間無法停時和無法改變的特點。產品將時間可視化,過去的時間變成碎紙條無法恢復,在用戶觀察時間的過程中引起關于時間的思考與反思,告訴人們時間可貴,無法重來,警示人們要珍惜時間。
現(xiàn)代化的快速發(fā)展要求設計師去考慮用戶的情感化需求,那么反過來設計師也可以利用這種用戶想感受到的情感去結合產品進行設計表達。這其實也是現(xiàn)在許多產品設計師設計的一般出發(fā)點。
圖6 所示是由冰島的設計家Brynjat Siguiearson 設計的一款冰川蠟燭,他說:“我想設計一件獨特的產品,我將來自北極冰山一角直接移到人們手中,拿起它時,你會感覺它是一件珍貴的珠寶,一件你想保護的東西”。隨著燭火的燃燒,蠟燭像冰川一樣消融,這種表現(xiàn)形式也啟發(fā)了人對現(xiàn)在社會上全球變暖問題的關注。
喬布斯說過;“如果你能觸動人心,你將無所不能”。這句話同樣也適用于情感化設計當中。當下產品設計行業(yè)的進飽和狀態(tài)不僅使設計師較難擺脫以往的設計模式與框架,同時千篇一律的設計也給用戶帶來了審美疲勞。給使用過程增加趣味、注重產品與用戶之間的感化需求、滿足精神上的愉悅、改變拓展傳統(tǒng)的設計思維,敘事性設計傳達出一種獨特的設計觀念,是產品與用戶的雙向互動。同時,文章對敘事性設計的概念、產品案例分析、及具體設計思路方法等做出了總結分析,為在產品設計中適當添加敘事性提供了一定的方法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