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詩意影像下的荒誕歷史畫卷
      ——《愛爾蘭人》的影像修辭與歷史書寫策略探究

      2022-03-17 03:02:23
      順德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22年2期
      關鍵詞:斯科愛爾蘭人塞斯

      林 偉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 外國語學院,廣東 廣州 510403)

      美國影壇有著“導演中的社會學家”之稱的馬丁·斯科塞斯,在2019 年的新作《愛爾蘭人》中,再次回歸到他最擅長的黑幫題材上。透過一個黑幫人物拋物線式的人生經歷,影片聚焦了一段鮮為人知的往事,在虛實交替的影像中追溯了美國戰(zhàn)后到90 年代的歷史和文化變遷。影片略過了六七十年代耳熟能詳?shù)臍v史事件(民權運動、越戰(zhàn)、反文化運動),而將敘事重心放在戰(zhàn)后美國工會和黑幫的興衰上。

      在《愛爾蘭人》中,斯科塞斯拒絕了單一的敘事時間線,安排了三重敘事套層:主人公謝蘭暮年在療養(yǎng)院回憶起1975 年與好友羅素一家的公路旅行。途中在一家加油站暫停時,兩人回憶起20 多年前在那里初次見面的情形。于是故事主線回到1950年,二戰(zhàn)老兵謝蘭退伍后從事卡車運輸,偶然邂逅黑幫首領羅素,并由其引薦結識了費城一帶的黑幫人物,以及卡車司機工會首領吉米·霍法。后來他成為費城黑幫布法利諾家族最得力的左膀右臂,并得到霍法賞識,成為地方工會領袖。三條敘事時間線在謝蘭的旁白陳述中平行進行著,直到1950 年的時間線和1975 年時間線交匯:公路旅程中謝蘭為求自保,在羅素授意下暗殺霍法。不久謝蘭和羅素雙雙入獄,羅素病死獄中,而謝蘭出獄后寄身養(yǎng)老院,在輪椅上追憶著自己的起落人生。

      1 表現(xiàn)主義下的寫實美學

      斯科塞斯鐘情于用影像來記錄真實,以達到社會研究的目的。相比他的好萊塢前輩和同時代導演,他更鐘情于歐洲表現(xiàn)主義影像風格,而不是連續(xù)性的好萊塢經典敘事策略。斯科塞斯獨特的銀幕美學表現(xiàn)出強烈的元電影特征,他反對將電影這一媒介透明化、平面化,而是通過不斷顛覆連續(xù)性敘事,打破第四堵墻,讓觀眾意識到自身的“觀看”行為,從而得以反思銀幕與觀眾之間的想象性關系。與主流商業(yè)電影中隱去拍攝痕跡,從而達到模擬真實和制造移情效果的敘事策略不同的是,斯科塞斯通過顛覆古典風格的強加性,打破影像營造的幻覺,要求觀眾去質疑自己的觀看方式。《好家伙》就運用了大量主觀慢鏡頭、畫面凍結、人物直視鏡頭、正反向推軌鏡頭等手法,不斷干擾著觀眾的觀影感知結構。影片通過敘述底層黑幫人物的生活經歷,以達到一種社會學式的紀實效果,且在視覺反諷中展現(xiàn)男性幻想世界的荒誕性,以此顛覆黑幫神話。

      斯科塞斯鐘情的表現(xiàn)主義紀實風格在《愛爾蘭人》中得到了延續(xù)和深化。原著《我聽說你刷房子了》是圍繞真實人物弗蘭克·謝蘭的自述式傳記小說。其中涉及了大量的歷史陰謀論:肯尼迪當選得到黑幫與工會的支持;美國發(fā)動豬灣事件實則因黑幫希望奪回古巴賭場;霍法失蹤疑案、肯尼迪遇刺都是在黑幫操控下進行的。對這些引人入勝的素材進行影像化再現(xiàn),最大的誘惑是將歷史事件嵌入電影的連貫敘事時空,在影像幻覺中將歷史戲劇化、娛樂化。謝蘭自述中堅稱自己的確參與了這些事件中,然而他的講述當中有很多疑點。表面看來,電影透過謝蘭的視角和旁白,將他的生命體驗穿插于美國歷史變遷中。實際上斯科塞斯獨特的影像風格指向了歷史真實與銀幕敘述之間的關系。

      影片錯綜復雜的敘事結構強化了時間維度的縱深感,其獨特的視聽語言則給連貫的敘事時空帶來一種不穩(wěn)定性。當謝蘭發(fā)現(xiàn)了羅素的真實身份,并用第一人稱畫外音介紹他時,鏡頭隔著裁縫店的門窗捕捉著羅素與人交談的場景。陡然間鏡頭急劇前推,羅素直面攝像機說道:“當我差人辦事時,我希望他們解決好事情,我可不想事情又回到我這?!贝颂幹苯哟蚱频谒亩聣?,將電影虛構的幻覺空間撕裂。緊接著,伴隨著跳脫的配樂,一家理發(fā)店內有人走出,攝像機跟著他穿過門廊,從樓梯道走出兩名身披風衣的人,鏡頭調轉方向,隨著他們再次進入理發(fā)店,然后轉出門廊,停在花店櫥窗外的鮮花上。這時槍聲和人的尖叫聲響起,鏡頭隨之切到一張陳舊的黑白照片上。此處再現(xiàn)了1957 年美國黑手黨創(chuàng)始人安納斯塔在理發(fā)店被暗殺的場景。暗殺事件后,黑手黨各大家族首領在阿巴拉契會晤,遇到警察突襲,大量黑手黨重要人物被捕,由于電視新聞的普及,美國黑社會的形象首次在公眾露面。這一段組合鏡頭提供了確切的歷史軼事信息,帶著濃厚的紀實色彩,而攝影風格卻破壞著紀實影像的客觀性。鏡頭的非常規(guī)運動軌跡傳達出一種質疑:“是誰在看?我們依賴的是誰的視角?”攝影機快速的推拉變焦釋放出強大的主觀性,這種主觀性顯然不是來自于第一人稱敘述人謝蘭,而是來自于畫面之外。它打破了封閉的敘事時空,使觀眾意識到“電影機器”的拍攝行為。

      斯科塞斯常用慢動作鏡頭來傳達人物情緒的變幻和不確定性。這種攝影手法傳達出豐富的預示意義:“感知是一種流變不可靠且狡猾的事物,電影可以教導我們如何感知,也可以一直對我們進行愚弄”[1]。瘋子喬出場時,影片通過謝蘭的旁白敘述了他派人暗殺敵手的一個場景:伴著舒緩的配樂,我們看到一張隱約被遮住的臉,突然槍聲響起,周邊人臉上寫滿驚恐的表情。緊接著幾雙手抓住了一只持著槍的手,持槍的黑人被警察制服。整段鏡頭極度緩慢,仿佛時間凝固了一般。慢鏡頭暴力畫面與浪漫情調的配樂產生了強烈的違和感,營造出一個異質性影像空間。這段畫面脫離了謝蘭的敘事聲音,呈現(xiàn)出一種時空畸變感,讓觀眾對畫面的視角無所依賴。相似的視聽語言在謝蘭暗殺霍法、逃離現(xiàn)場后再次出現(xiàn)。當謝蘭回到羅素車上,畫面突然切到一個婚禮場景,新娘挽著父親的手在眾人的注視下走向圣壇,畫面在眾人的表情間緩緩切換,眾人臉上的表情似乎凝固了一般。這兩處慢動作段落穿插在影片的連貫穩(wěn)定的敘事時空中,充滿了不和諧的異質性。這種安排看似隨意,實則富有深意。以上三段組合鏡頭都涉及暗殺、血腥和暴力場景。這樣的異質性影像充滿視覺反諷意味,它干擾著觀眾的感知,暗示著電影精心營造的視覺空間的幻覺性。異質性的影像空間放逐了人物視點,從而突出了畫面的人工屬性,迫使觀眾意識到他們的“觀看”行為。

      2 詩化影像下的歷史敘事

      斯科塞斯影片中常常出現(xiàn)一種帕索里尼描述的“自由間接視點”鏡頭。帕索里尼認為詩性是電影的本質,而經典“散文電影”創(chuàng)立的一整套敘事程序遮蔽了攝像機的拍攝行為,其意義和結局都是預先設定好的。而現(xiàn)代電影的“詩化語言”解放了被經典敘事壓抑的表現(xiàn)力,重新發(fā)掘出那種夢幻般的、無秩序的、強悍的和幻覺的特征。他認為,“自由的、間接的主觀化”鏡頭可以深入人物內心,回歸原始的敘事方式,從而解放電影語言,延伸電影的表意空間[2]。而《好家伙》、《愛爾蘭人》等電影中就體現(xiàn)了這種“自由間接視點”。斯科塞斯一方面通過主觀視點呈現(xiàn)人物視域中的現(xiàn)實,一方面又打破敘境的幻覺空間,從而賦予電影一種“反敘事”的詩化語言特征,來對抗傳統(tǒng)的現(xiàn)實主義敘事。羅伯特·考爾克評論道:“斯科塞斯的影片使兩種對立的電影形式——記錄的和虛構的——之間產生一種張力,記錄的一面像是在客觀地觀察人物、地點和事件,另一方面則要求視點的主觀性,這在斯科塞斯的影片里如此強烈,以至于整個世界都成表現(xiàn)主義的了?!保?]

      斯科塞斯的影像風格可謂一個矛盾的綜合體。一方面,他以客觀的社會學觀察視角對底層和街頭世界的人物進行紀實化描寫;另一方面,他獨特的表現(xiàn)主義風格卻不斷地挑戰(zhàn)著影像的客觀性。斯科塞斯對黑幫文化始終懷有一種“批判性頌揚”的態(tài)度,他無法忘情于少年時的街頭生活經歷,卻難以忽視這種文化本身的邪惡。將黑幫生活浪漫化、理想化是男權至上文化的表現(xiàn)。在《好家伙》中,斯科塞斯通過畫面凍結、變焦、推拉鏡頭、人物直面鏡頭等攝影手法,營造出濃厚的主觀性色彩,來挑戰(zhàn)經典電影連貫敘事的穩(wěn)定性、封閉性,在強烈的視覺反諷中展現(xiàn)男性幻想世界的荒誕性,以此顛覆黑幫神話。而《愛爾蘭人》中的詩化電影語言營造出一種異質性影像空間,挑戰(zhàn)了文本內敘事人的話語權威,進而質疑了情節(jié)劇式的歷史講述倫理,構成了一種自覺的歷史書寫策略。

      影片通過謝蘭的陳述來推動敘事,而其影像敘事卻不斷挑戰(zhàn)謝蘭的敘事權威。斯科塞斯擅長利用人物視點鏡頭外空間的暗示意義來挑戰(zhàn)銀幕空間的封閉性。鏡頭外的“不在場”空間猶如電影的潛文本,與鏡內空間構成獨特的張力。影片通過謝蘭的畫外音對其人生經歷和歷史事件進行講述,而鏡頭調度卻暗示著謝蘭敘述的不可靠性。電影開頭的推軌長鏡頭伴著懷舊的音樂,極為舒緩地順著療養(yǎng)院走廊前移并逐漸加速,來到坐在輪椅上的垂暮老人謝蘭身前,第一人稱旁白敘述由此開始。如同紀錄片采訪那樣,謝蘭朝著鏡頭講述他的人生經歷,而鏡頭后的被敘對象始終沒有出現(xiàn)。畫外音陳述結束于謝蘭為自己操辦喪葬事宜的場景中,隨后畫面突然切到謝蘭接受政府官員詢問的場景。面對質詢,他拒絕透露當年的案情。這與之前他的直言不諱形成強烈反差。觀眾不僅要問:影片的敘述人到底是誰?鏡頭外的可靠視點是誰提供的?電影在敘述結構上制造出含混感,顯現(xiàn)出影像文本外的敘事套層,從而賦予了電影以雙重意義上的虛構。

      片中一些配角人物出場時,畫面會暫時凍結,出現(xiàn)對人物的死亡時間和方式的描述,他們大多都不得善終。這種“偽記錄”式的安排頗具詼諧和反諷意味:這些人物無論怎么光鮮也敵不過時間和歷史。而定格鏡頭和特定的間隔也在情節(jié)上制造出斷裂感,展現(xiàn)了一種飽含詩意的停頓。

      《愛爾蘭人》一方面通過謝蘭的主觀視點來審視戰(zhàn)后美國一系列歷史事件,另一方面又暗示著謝蘭敘述的不可靠性和畫面外的支配性敘事人的存在。正是在這種表現(xiàn)主義的紀實風格下,影片避免了情節(jié)劇式的歷史敘事倫理——將歷史事件穿插于普通人的生活經歷中,將之打造為一段銀幕記憶,進而成為一段歷史記憶。正如克里斯蒂安·麥茨所言:“電影傾向于把自己偽裝成歷史,從而把陳述作用的主體分裂成兩半——未納入影片中的‘真正’主體和本文關系中的虛構主體”[4]。于是,經典歷史電影通過連續(xù)性敘事(linearnarrative)在觀影主體和電影敘事人之間建立起一種移情式認同關系,掩蓋了電影敘事代碼,將觀眾的主體位置“縫合”(suture)進對敘事結構的認同中,從而誘導觀眾將敘事誤認為歷史。勞拉·穆爾維也指出:“‘縫合’消除了攝像機干擾性的存在,避免觀眾產生自主意識,填補了鏡頭與圖像之間的空白,制造出一種虛假的連續(xù)性。”[5]經典歷史電影正是通過將觀眾的視線縫合進敘事中,從而形成觀眾認同,通過“將優(yōu)越視點賦予觀眾,成功地將現(xiàn)實的困境縫合于人物的特定命運,并借助真實幻覺成功誘導觀眾認同時,它無疑在設置另一樣主體的陷阱?!保?]這樣的歷史敘事在情節(jié)劇式的移情中取代了對歷史本身的思考。

      作為一個有著強烈媒介自覺意識的電影人,斯科塞斯明白,歷史永遠是被講述的“媒介化”的歷史。歷史電影中再現(xiàn)的并非歷史本身,而只能是歷史中的媒介表象和敘事呈現(xiàn)。通過詩化的電影語言,斯科塞斯對經典歷史講述的“縫合”機制進行挑戰(zhàn),可謂一種對歷史話語的“破壞性重述”[7]。于是,《愛爾蘭人》一面用主觀鏡頭呈現(xiàn)著過往的黑幫風云,一面與之保持著冷靜的距離,并不時地通過視覺反諷將電影的敘事時空揭穿為一種幻象。這種異質化的影像呈現(xiàn)具有自省、自我消解的游戲特征。這種視覺反諷也意味著一種反思與重構,迫使觀影者重新反思影像與現(xiàn)實之間的互動關系。

      3 荒誕歷史畫卷中的個體命運

      從《窮街陋巷》、《出租車司機》到后來的《好家伙》、《賭城風云》,斯科塞斯一直對黑幫混混等底層人物的生活空間進行細致觀察。這些影片基本采用第一人稱旁白帶動敘事,讓人物對自身生活和周邊環(huán)境進行描述,從個體生命體驗中透視社會問題。而從《紐約黑幫》起,斯科塞斯更多地將人物命運直接與歷史的宏大敘事聯(lián)系起來,探討小人物命運如何卷入歷史洪流中,不期然間影響歷史的寫就。在《紐約黑幫》片尾那個極富視覺沖擊力的鏡頭中,主人公們的身影在父輩的墳墓前漸漸隱沒,而在遠景的地平線上,現(xiàn)代都市的樣貌慢慢浮現(xiàn)。歷史是在街頭寫就的,而當歷史翻開新的一頁,卻會冷漠無情地將個體埋葬。在斯科塞斯的電影中,歷史被呈現(xiàn)為一種空間化意象。而《愛爾蘭人》正是通過意蘊深遠的空間修辭,表達出歷史對個體的壓迫和異化作用。

      與《好家伙》一樣,《愛爾蘭人》追溯了戰(zhàn)后幫派文化的興盛到八十年代的衰落。而這段歲月,也見證了美國消費文化從興起走向墮落。斯科塞斯影片中的黑幫人物從另一側面體現(xiàn)了戰(zhàn)后消費文化下的“無因的反叛”。與之相比,謝蘭既不像《出租車司機》中的特拉維爾,在黑暗和孤獨的境遇中尋求自我救贖,也沒有亨利、拉莫塔身上那種矛盾性和自毀沖動。他身上散發(fā)著黑暗的宿命論調。片中他多次提及“it’sasitis”(事已至此),“whatwillbewillbe”(該來的終將會來)。猶如現(xiàn)代的西西弗斯,謝蘭游弋于黑暗而荒誕的歷史畫卷中。他不具備斯科塞斯前作中黑幫人物身上的幻想與抗爭精神。當羅素暗示他必須殺死摯友霍法時,內心備受煎熬的他卻目無表情,連反駁的話也沒有。更為諷刺的是,療養(yǎng)院中他試圖懺悔以尋求寬慰,而內心毫無內疚悔悟之意。當神父問他是否因過去的罪行對死者和其家人感到愧疚時,他回答道:“waterunderthedam(反正事情都過去了)”。在他看來,他的累累暴行和最終的背叛都是命中注定,他就這樣輕易地赦免了自身。

      謝蘭在懷念的口吻中追溯過往的時光。他聲稱親身參與了豬灣事件和工會賄選行動,直接參與到了美國歷史的寫就中。無論是否屬實,一切已是過眼云煙,以前的那些大人物們都已被世人遺忘,被時間所吞噬。極為諷刺的是,謝蘭在法庭被判十八年的罪名居然是炸毀吊車廠房和自己低價買來的林肯汽車。事實上,一眾黑幫大佬幾乎都因一些莫名其妙的罪名入獄,而他們真正的罪惡——賄選、詐騙、綁架、謀殺等行為,都被歷史遺忘了。在謝蘭敘述他被判刑入獄時,影片突然閃回到一個慢動作鏡頭中:一輛林肯汽車在洗車店被風吹動的門簾下緩緩駛出,透過洗車水沖刷的車窗,謝蘭坐在車內的形象若隱若現(xiàn),而從側面注視著汽車駛出的,正是謝蘭自己。畫面隨即切到一眾年邁的黑幫大佬們在獄中放風的場景。羅素病死獄中,而謝蘭出獄后寄身療養(yǎng)院。年邁將故的他孤獨地坐在輪椅上,麻木地看著電視屏幕上科索沃戰(zhàn)爭的新聞畫面。影片敘事時空的跳躍帶來一種斷裂感——“歷史”已然無跡可尋,只有歷史的“講述”在不斷更迭。曾經盛極一時的美國工會和黑幫一樣已然衰落。“和貓王或披頭士一樣著名”的傳奇工會領袖霍法即便生前呼風喚雨,失蹤謎案傳遍全美,也只能在歷史事件的更迭中被人遺忘。年老的謝蘭生活在一個自己無法理解的世界中。所有的故友敵手都已死去,等待他的唯有孤獨的長夜和死神的召喚。無論當年怎么春風得意,都終將敗給時間,被歷史遺忘。雖然霍法謎案的相關人員都已病死,所有利害關系全都煙消云散,他依然拒絕吐露真相?;貞浭撬谶@個異化的世界生活的唯一精神慰籍。

      電影結尾處,做完禱告后,神父起身離開,謝蘭讓他將門虛掩,隔著門的縫隙,我們看到了謝蘭最后一眼,隨后攝像機慢慢后拉,電影在“IntheStilloftheNight”的音樂中結束。片尾場景不但呼應了影片開場,也傳達出豐富的媒介自指意味,暗示著影像世界和觀眾之間的想象性關系:謝蘭被困在了電影的世界中,那道虛掩的門正如銀幕那樣,在影像世界和現(xiàn)實世界之間建立起一座橋梁。

      4 結語

      《愛爾蘭人》上映不久,斯科塞斯在采訪中表示,風靡全球的漫威電影并非“電影”,由此引發(fā)巨大反響。面對媒體和影迷的聲討,他撰文說明了自己對電影藝術的理解:“電影是關于真相的——美學、情感和精神上的真相。它是關于人的——人的復雜性和他們的矛盾,有時是矛盾的本性,他們可以互相傷害、互相愛護,然后突然面對自己的。它是銀幕上的意外,在生活中被戲劇化和被解釋的,并擴大到藝術形式中找到可能的意義?!保?]由此可見,斯科塞斯拒絕將電影媒介的表意結構平面化、商業(yè)化。而是通過對電影中夢的潛質和詩性語言的挖掘,在影像中表述出關于個體命運和社會變遷的思考。而詩性語言帶來的視覺反諷也構成了一種影像本體論的質疑和反思,激發(fā)觀影者去發(fā)現(xiàn)影像媒介和流行文化之間的雙向建構作用。

      猜你喜歡
      斯科愛爾蘭人塞斯
      從《禁閉島》看馬丁·斯科塞斯的創(chuàng)作心理
      視聽(2021年9期)2021-01-30 14:51:19
      馬丁·斯科塞斯蓋章:《憤怒的公牛》片頭是他最具象征意義的作品
      電影(2019年3期)2019-04-04 11:57:32
      醉酒的愛爾蘭人
      醉酒的愛爾蘭人
      喜劇世界(2016年7期)2016-11-26 11:13:39
      我戒酒了
      知識窗(2016年7期)2016-05-14 09:08:26
      “橡皮筋先生”世間罕見
      中老年健康(2016年1期)2016-03-07 01:38:21
      成功密碼是1:125
      幸?!傋x(2012年4期)2012-04-24 01:34:50
      成功密碼是1:125
      幸?!傋x(2009年5期)2009-06-10 05:30:08
      成功密碼是1:125
      小品文選刊(2009年4期)2009-03-27 08:17:44
      特立獨行的美國黑幫片“教父”
      大眾DV(2007年10期)2007-10-26 01:20:44
      邹平县| 万安县| 惠东县| 遵义市| 黄石市| 卢氏县| 安福县| 开江县| 通辽市| 浦城县| 丽水市| 安新县| 红河县| 阜新市| 台中市| 寿阳县| 沂南县| 静海县| 蓬安县| 沂水县| 金坛市| 永仁县| 永安市| 彰化市| 宁国市| 安多县| 城固县| 昌图县| 常德市| 皮山县| 沁源县| 永清县| 邵阳市| 阿瓦提县| 保山市| 渝北区| 正阳县| 望江县| 枣强县| 隆回县| 贺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