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筍印象》參考答案:
1.①高中同學貼竹筍照片,寫座右銘激勵自己。“我們”當年在食堂吃竹筍。②母親教育“我”要像竹筍一樣有沖勁,不招搖。③“我”看父親挖竹筍。 “我”飲竹筍湯,又與自然達成了默契。
2.(1)“猛地”“捅破”“躍”等,形象、準確地寫出了竹筍破土而出的果敢與力量,表達了作者對竹筍的贊美之情。
(2)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一個趕著一個”“拱手”等賦予竹筍人的情態(tài)和動作,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竹筍雨后生機勃勃的特點,贊揚了竹筍不甘人后的精神。
3.說“沒有了默契”是因為“我”長時間生活在高樓上,不能發(fā)現(xiàn)土里的竹筍;說“又和自然達成了默契”是因為“我”看到父親能很快找到竹筍,并在品嘗竹筍湯的時候,喚起了“我”一直以來對竹筍勵志和積極的印象,又重新和竹筍達成了默契。
4.面對學習,要不斷積蓄,厚積薄發(fā);面對困難,要堅忍不拔,頑強拼搏;面對目標,要堅定不移,不改初心;做人既要踏實、謙遜,又要抓住機會,敢為人先。
《空間站為什么只“飛”400公里高》參考答案:
1.選文第①段列舉了“天宮一號”“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國際空間站等例子,用以介紹空間站大都只“飛”約400公里高的情況。
2.第②段承上啟下,以一個問句引出下文對空間站只“飛”400公里高原因的說明,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3.“可能”“左右”是對有擾動時候的南大西洋上方輻射帶高度的推測和估計,用語準確,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嚴密。
4.(1)解決運載火箭的運載能力,可以攜帶更多能量,且成本不會過高。
(2)能夠保障航天員和空間站本身的安全,使他們不受到帶電粒子的傷害。
《也說木桶的短板與長板》參考答案:
1.因為傳統(tǒng)的“木桶理論”認為“短板”非常重要,而作者卻認為“長板”比“短板”更重要,在題目中用“也說”,起強調作用,暗示自己的觀點與眾不同。
2.引用論證和舉例論證。證明史上沒有“短板”的全才不多見,推動歷史發(fā)展的多是那些雖有“短板”但具有特定專長的專才,從而論證了當今“揚長”重于“補短”這一觀點。
3.當前網(wǎng)絡的快速發(fā)展加速了我們前進的步伐,行業(yè)的分化越來越細,相互的協(xié)作越來越方便,每個人既可以依靠組織和協(xié)作去發(fā)揮自身的光與熱,也可以成為自由職業(yè)者揮灑自己的才能,所以說我們更應重視“長板”建設。
4.人必須要努力發(fā)展自己的一技之長。要學會與別人合作。合作可以共贏。
5.不同意。當今世界,我們每個人確實需要“揚長”,但“補短”也不能完全忽視,特別是一些基本素質,需要不斷進行提升。(大致意思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