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昌榮
摘要:學生求學生涯里,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非常重要,習慣成自然,在人生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體育行為習慣是學生眾多習慣中的一部分,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行為習慣,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本文結合筆者在體育教學中的實踐探索,常見學生有不良體育行為的發(fā)生,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為在體育運動鍛煉中減少不良行為對學生身體健康的消極影響。本文從調研學生體育行為現(xiàn)狀為切入點、分析存在的問題,發(fā)現(xiàn)初中生對良好體育行為習慣相關知識了解不多,缺乏學習良好體育行為的方法與渠道?;诖?,筆者結合學生在體育行為上存在的問題,提出培養(yǎng)良好體育行為習慣的建議,如:加強對學生良好體育行為的引導,促使其相關知識結構得到完善,加強對學生不良體育行為糾正教育,鼓勵學校根據(jù)學生身心特點,舉辦相關體育行為賽事活動,以此達到鞏固良好體育行為的效果。
關鍵詞:新課改;體育行為;習慣;培養(yǎng)
2020年中國向全世界莊嚴宣布脫貧攻堅取得重大成就,小康社會全面建成。2021年起,邁入新時代,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新征程,而基礎教育高質量發(fā)展也必將收到高度重視,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體育教育教學將得到加強。在新課改引領下,體育教育教學取得了突出成績,但存在的問題也不能忽視,如:體育日常教學中,學生的行為習慣是否良好?學生本人是否出于對體育運動知識的渴求而認真參與體育活動?學生在體育課下課之后,是否能獨立完成相應的體育鍛煉,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行為?一個個疑問促使我對學生體育行為問題進行深入探析。
一、學生體育行為現(xiàn)狀
為了了解學生體育行為現(xiàn)狀,筆者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通過統(tǒng)計,結合相關的文獻參考資料,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1.學生對體育行為相關知識了解不多,近三成學生表示不理解。
在問題:“你了解什么是體育行為嗎?”的選項中,不了解占19.08%;比較了解占52.47%;不了解但也不清楚占27.26%;非常不了解占1.19%。原因主要是學生自我感覺總體體育學習基本就是娛樂,至于體育行為則不是自己關心關注的問題。
2.盡管學生對良好體育行為了解較少,但有超過八成的學生對上體育課持滿意態(tài)度。 在問題:“你了解良好的體育行為是什么嗎? ”的選項中, 非常了解占 3.58%;比較了解占20.44%;知道一些占47.02%;一點兒也不知道占28.96%??梢钥闯鰧W生對什么是良好體育行為了解還不夠深入,這個方面應該加強宣傳教育。 在問題:“你對老師上體育課滿意嗎 ” 的選項中,非常滿意占16.52%;比較滿意占 57.07%;不滿意占 8.18%;無所謂占18.23%。不滿意以及無所謂的學生態(tài)度所占比例接近三成,應該引起學校足夠重視。
3.學生對學校體育行為管理滿意度不高。
在問題:“你對學校在體育行為管理上滿意程度”的選項中,非常滿意占16.18%;很滿意占36.63%;一般占42.25%;不滿意占4.94%。說明學校層面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體育行為上相關知識講座、教學管理的動員還不夠深入,學生對學校在體育課程相關教學管理了解不夠,特別是對體育課堂教學管理上需要加強。
二、學生體育行為存在的問題分析
造成學生對體育行為產生不良認知原因,主要是:
1.主觀層面上的原因:教師對培養(yǎng)學生良好體育行為上思想還不夠重視,在日常體育教學中對這方面的引導不夠細致,學校未加強管理。學生對相關的良好體育行為知識把握不多,思想上也不夠重視,在提升體育行為認知上有待加強。
2.客觀層面上的原因:
(1)學校硬件設施不完善。學校運動場地存在不利于開展體育運動的情況,諸如:場地凹凸不平、有障礙物、場地過硬過軟、運動器材老舊脫落等,都可能對學生養(yǎng)成良好體育行為產生不利影響。
(2)學生身體條件不佳。因為自身身體受到疾病影響,身體條件不佳的情況下,進行體育運動過程中,其行為常常受到影響,一些標準的行為發(fā)揮不出來,如:健美操中的基本技能跳躍、轉體、交叉步、劈叉、v字步、后踢腿跑等標準行為。
三、養(yǎng)成良好體育行為的具體做法
1.提高思想認識,豐富學生良好體育行為相關知識。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行為,需要體育教師率先垂范,在學生當中樹立正確的規(guī)范意識,這對部分學生心理會造成一定的心理負擔,尤其是常有不良體育行為的學生或者身體素質不強的學生,因此教師在進行培養(yǎng)學生良好體育行為的思想重視程度上,要做好學生思想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如向學生明確良好體育行為養(yǎng)成的重要意義,以及對每位學生的今后體育運動過程中更應該注重體育標準行為的要求,朝著奮斗目標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運動潛能,不斷提升。站在學生的立場,教師除了體育運動項目理論、知識教學,課后鍛煉方法與技巧教會學生外,還應該注重從學生本人實際情況出發(fā),積極引導學生意志品質以及“健康第一”體育鍛煉意識的培養(yǎng)。
2.明確良好體育行為標準,運用評價機制,增強學生體育鍛煉意識。
體育教師的教學行為,會對學生的體育行為產生影響,因此教師可以通過自身的教學行為,教授學生操練常規(guī)體育運動項目的標準動作,為學生養(yǎng)成標準的行為習慣奠定良好的基礎。對體育行為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合理規(guī)劃,運用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對學生做出的體育行為進行評價。那么教師就要提高自身體育行為教學專業(yè)能力,積極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教法,提高學生興趣。在進行體育行為知識講解時,不僅僅是簡單的復述或者演練動作,還要通過生動的語言、情境和體驗,更是讓學生多次反復操練,使學生有效的理解這樣才是良好的體育行為,在體育課堂教學時,多運用具體的例子、相關知識拓展、現(xiàn)實中的應用等知識內容,使良好的體育行為講解更加直觀立體。教師與學生進行互動時,多讓學生體驗標準行為為主,少些理論說教,多些以身示范。從而達到增強學生體育鍛煉意識,養(yǎng)成良好體育行為,為今后可持續(xù)體育鍛煉做好鋪墊。
3.加強學生不良體育行為糾正教育,不定期開展體育賽事活動。
依據(jù)情境認知學習理論,情境是影響認知過程的主要因素,通過體育行為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對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具有重要作用。在體育教學中,體育行為習慣也是學生在特定的情境刺激下,學生不斷反復操練而成,為了糾正學生體育不良行為,促使學生對良好行為深入理解,形成鮮明對比,就要加強學生不良體育行為的糾正教育,如:就可以讓學生在真實的體育賽事活動情境中獨立的認知體育行為知識,促進學生體育思維上的發(fā)展進步。為了強化良好的體育行為,學校還要不定期開展體育賽事活動,確保體育賽事活動的科學性,能夠激發(fā)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引導學生在賽事活動中運用體育知識,
這樣的體育賽事活動,對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行為習慣具有直接的作用和最有效果的方式,這甚至對學生一生的體育運動都會產生深遠影響。
四、結語
總之,培養(yǎng)良好的體育行為習慣,需要學生在日常體育活動過程中,反復練習鞏固,通過增強體育意識,轉化成良好的體育行為,這樣有利于學生上課注意力更加集中,對于學生身心健康,增強體質、提高體育運動訓練效果都具有重要的意義。那么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體育行為的過程中,建議體育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積極滲透良好體育行為的相關知識,從而有效促進體育課堂效率的提升。建議體育教師充分利用體育課的特點來提升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運動行為習慣,從而養(yǎng)成學生終身體育運動意識。
參考文獻:
[1] 李英. 體育鍛煉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J]. 體育風尚. 2020(11)
[2]王玲. 論教育與習慣的關系[J]. 成才之路. 2017(08)
[3]李四清.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的幾點體會[J]. 黑河教育. 2014(02)
1811500520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