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榮菲
摘要:目的:探討老年性白內障患者實施放松式心理護理對術前焦慮情緒及血壓水平的控制效果。方法:遴選80例老年性白內障患者(2019年9月—2021年9月),以“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2組—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40例)和觀察組(開展放松式心理護理,40例)。比較兩組干預結果:術前焦慮程度、血壓水平。結果:觀察組術前SAS評分、術前收縮壓、舒張壓水平均較對照組明顯低(P<0.05)。結論:放松式心理護理實施于老年性白內障患者,有助于控制術前血壓水平穩(wěn)定,同時減輕患者術前焦慮抑郁程度,降低應激反應,確保手術順利開展,改善患者預后。
關鍵詞:放松式心理護理;老年性白內障;術前焦慮;血壓
白內障屬于常見眼部疾病,具有高發(fā)病率、致盲性等特點,隨著疾病進展病情加重,嚴重者會發(fā)生全盲。老年人因機體免疫力差、代謝減退等,眼部容易老化,導致晶狀體蛋白質發(fā)生變性、渾濁,故發(fā)生白內障的風險較大?,F(xiàn)階段,該病的治療主要采取外科手術方式,但受到患者認知缺乏等因素影響,術前存在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從而引發(fā)不良應激反應,血壓波動,影響手術順利進展。因此,臨床需重視老年性白內障手術患者術前護理干預,通過有效干預措施,維持最佳身心狀態(tài),有效控制血壓水平,確保術后順利進展。為評估放松式心理護理的臨床價值,此次研究取選80例老年性白內障患者(2019年9月—2021年9月)展開對比研究,總結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以80例老年性白內障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有明確手術指征;②精神正常,無血液系統(tǒng)疾病;③臨床資料真實可靠、完整。排除標準:①心肝腎功能障礙;②凝血功能不正常;③并發(fā)傳染性疾病。該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核準,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文件。以“隨機數(shù)字表法”原則將患者分2組:對照組(病例40):男、女各22例、18例,年齡62歲-77歲,均齡(66.42±4.48)歲。觀察組(病例40):男、女各24例、16例,年齡60歲-79歲,均齡(66.69±4.68)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P>0.05)。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包含開展基礎健康宣教,介紹手術及疾病相關知識,并給予患者生活指導,如滴眼藥水、保持眼部衛(wèi)生;術前完善檢查,掌握全身狀況、血壓水平、病史等,用藥予以控制,并檢查患者視力、眼壓、體溫、大便等情況,可進行內科會診;給予患者心理安撫及鼓勵,告知患者術中配合要點,如轉動眼球,避免打噴嚏、咳嗽等。
觀察組:開展放松式心理護理,實施措施如下:1)音樂療法:術前為患者播放輕音樂,選擇歡快、放松的音樂,如民歌、搖籃曲等,幫助患者放松,并結合患者興趣愛好,配合小故事、相聲等,有效分散患者注意力。2)冥想放松:在音樂配合下指導患者冥想,喚起放松反應,轉移轉移力,或提出某件具有特殊意義的問題或詞語,指導重復默念、沉思。3)深呼吸放松:進行深呼吸放松,氣體緩慢從鼻子吸入,屏氣后經(jīng)嘴緩慢吸出,反復呼吸訓練。4)注意力分散:將注意力在軀干某一部位集中,使該部位肌肉放松,或出現(xiàn)溫熱感、沉重感,再集中注意力到另一部位,反復多個部位交替練習,逐步使患者心態(tài)保持穩(wěn)定,規(guī)律心跳,放松呼吸。
1.3觀察指標
①于干預前、術后2個時間段,焦慮自評量表(SAS)評測,均滿分100分,50分為臨界值,分值越高焦慮傾向越重。
②于干預前、術后2個時間段測定患者舒張壓、收縮壓水平。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計量資料用( )表示,分別采用χ2檢驗、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焦慮狀態(tài)比較
觀察組術前SAS評分較對照組顯著低(P<0.05)。詳見表1。
2.2兩組血壓控制情況
觀察組術前收縮壓、舒張壓水平均較對照組明顯低(P<0.05)。詳見表2。
3討論
白內障作為一種常見老年人眼部疾病,其發(fā)生與遺傳、免疫與代謝異常、輻射、局部營養(yǎng)、眼部老化、中毒外傷等因素有關,如治療不及時,會導致患者全盲,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目前對于該病臨床多采取手術方式進行治療,可提高患者視力,但多數(shù)患者對手術安全性、疾病預后等存在顧慮,存在不良心理應激,導致術前血壓波動,從而影響整體治療效果[1]。因此在臨床治療過程中需實施有效護理干預,有助于增強臨床療效,促進患者及早康復。
放松式心理護理是主要是針對老年人術前焦慮、緊張、恐懼等負面情緒,開展心理干預,通過注意力分散、音樂療法、冥想、呼吸鍛煉等手段,提高患者對治療及視力恢復的信心,降低不良心理情緒,減輕應激反應,控制血壓水平穩(wěn)定,進一步提升疾病預后[2]。本次研究結果:觀察組術前SAS評分、及術前收縮壓、舒張壓水平均較對照組明顯低(P<0.05)??梢?,放松式心理護理的實施有利于提高患者心理健康度,降低術前血壓,促進手術順利開展。分析如下:針對術前存在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的老年性白內障患者,指導其通過轉移注意力、深呼吸、聽音樂、自我放松等手段,自我調節(jié)情緒,并以患者認知、文化水平、個性特征等為準,給予有效疏導,促使患者術前放松,緩解焦慮情緒,并激發(fā)機體代償潛能,提高組織血供,增強應激能力,進一步通過對神經(jīng)內分泌系統(tǒng)的調節(jié),維持機體內環(huán)境穩(wěn)定,降低疼痛應激反應。此外,心理放松可以抑制交感神經(jīng)興奮性,降低兒茶酚胺釋放,有效控制患者血壓及眼壓[3]。
綜上,對老年性白內障患者開展放松性心理護理,可顯著緩解術前焦慮情緒,穩(wěn)定控制血壓,維持良好手術效果。
參考文獻:
[1]劉丹. 對老年白內障患者心理情緒及并發(fā)癥的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8, 16(15):2.
[2]賈靜, 蘇磊. 個性化護理對老年白內障患者自我效能、心理狀態(tài)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外醫(yī)學研究, 2018, 16(17):3.
[3]趙香玲, 苗義芹. 心理聯(lián)合互動宣教式訪視對老年白內障患者心理狀態(tài)及睡眠質量的影響[J].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21, 4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