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電視劇《人世間》成了熱搜榜上的常客。從人生理想到婚姻家庭,它給人們帶來諸多啟示,特別是周家父子愛恨交織的若干年,似乎狠狠戳中了中國式父子的痛點。
明明心中都很在意對方
在《人世間》中,比起風光的哥哥姐姐,周秉昆沒啥存在感,他很想得到父親的認可,可不懂得如何解釋。作為父親,周志剛也不太懂得如何與周秉昆相處,有時候,他說出的話就像利箭一樣扎心。
在一次爭吵中,周秉昆終于說出了壓抑已久的委屈,“你不安慰我不說,你就撒鹽,什么話難聽你說什么,哪兒疼你摳哪兒……”父親則完全不知道兒子在苦惱什么,“我說什么了?”“是不是事實?”周秉昆再也控制不住情緒,“事實就該說嗎?事實就該說嗎?”
這樣看來,周志剛好像不疼愛周秉昆。而實際上,當?shù)弥鹤拥木秤?,他內心非常難過,卻并未把這種難過表現(xiàn)出來,因為他是一個老父親,他不愿意先低頭。
需要學會“好好說話”
在現(xiàn)實中,有不少家庭親子間的相處模式,與周秉昆父子類似。
有網(wǎng)友說,他和父親的很多次聊天都是以關心開始,以爭執(zhí)結束。有一次,兩人聊到結婚生子的問題,意見不一,開始還能心平氣和交流,沒一會兒父親就激動起來,訓斥他不懂社會?!皯嵟^后,我能理解父親的出發(fā)點是好的,只是不會表達感情,很多時候越是親近的人,越容易‘不好好說話’?!?/p>
確實,在很多家庭中,父母并非不疼愛子女,隔閡往往是由于彼此不會“好好說話”造成的。父母都希望子女有出息,但必須知道,很多孩子最終都會歸于平凡。與其搞些“語言暴力”,不如多點鼓勵、少點暴躁情緒,畢竟融洽的家庭關系,都需要“好好說話”。(據(jù)中新社訊 上官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