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昕月
隨著國家教育不斷變革,學校音樂培養(yǎng)正在從乏味枯燥向多元化發(fā)展。教師要領會課改理念,內涵形式要不斷豐富,不斷加入新時代的新舉措,在課堂上結合學生的水平和興趣愛好針對性進行音樂教學,突出音樂特點、鼓勵音樂創(chuàng)造,通過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讓課堂更加靈動高效。通過音樂教學活動,可以舒緩學生在其他學科學習上的壓力,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他們每個人的音樂素養(yǎng),使其獲得綜合發(fā)展。現階段,仍有學校只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在音樂教學中也只是讓學生跟唱,這并不易激起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诖耍疚膶⒅饕治鲆魳酚螒蛟谛W音樂課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音樂這一學科和其他學科相比有著明顯的不同,其本身不但具有很強的藝術觀賞性,還可以不斷深化人們的情感。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中,絕對不能一味地進行理論知識的教學。因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的思維還沒有被完全打開,所以他們在聽到理論性強的知識時,非常容易會感到枯燥乏味,嚴重的還會產生抵觸的情緒。而用游戲的形式與教學內容相結合,不僅極大地豐富了音樂教學,還有效地培養(yǎng)了每一名學生的音樂能力。因此,教師要科學應用“音樂游戲”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模式、理念,有效增強小學音樂課堂整體教學成效,全面加速小學生的音樂學習思想與動力,提高學生對音樂知識的探索能力,讓學生的音樂思想、音樂能力全面增強,深化開展高質量、高效率音樂教學活動,增強小學生的音樂學科核心素養(yǎng)。同時,教師要根據小學音樂教學目標任務,有效開展創(chuàng)新性音樂學習與拓展活動,進而全面增強學生對知識點的駕馭能力,更為高效率、高質量開展學習活動,增強小學生的音樂學科核心競爭力。
一、音樂游戲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作用
(一)有利于激發(fā)音樂興趣
音樂游戲可以促使小學生以活潑、愉快的心態(tài)進行實踐學習活動,進而加強小學生對音樂知識的感知與應用成效,為小學生開展實踐性音樂學習做好鋪墊。教師要結合音樂游戲的輔助作用,加強自身音樂學習與探索習慣養(yǎng)成成效,全面建立音樂知識感知與學習意識,強化學生對知識點的探索學習能力,進而加強音樂學科魅力感知與享受,提升小學生音樂自主學習綜合能力,全面增強小學生的音樂自主學習能力,讓小學生逐步開展創(chuàng)新性、實踐性音樂知識學習活動,促使小學生在音樂體驗式課堂學習氛圍中,將情感、思維融入音樂游戲活動,全面增強小學生的音樂核心競爭力。
(二)有利于培養(yǎng)審美思維
音樂游戲的有效應用,可以在不同程度增強學生的感知與創(chuàng)新能力,可以最大限度上彌補小學生的探索學習思想,進而更為深刻、高效地開展實踐學習活動,讓小學生的綜合性學習能力得以有效鍛煉,以高漲、飽滿的熱情探索音樂知識,提升音樂素養(yǎng),增強音樂學習綜合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小學生的音樂藝術審美能力,讓小學生的學科核心競爭力全面提升。與此同時,在音樂游戲的助力下,小學生可以從多個角度、多個層面感受音樂的特性,促使小學生真正掌握音樂學習的方法與成效,加速小學生音樂知識掌握質量,可有效提升音樂審美思維意識培養(yǎng)。高爾基說:游戲是孩子們認識世界的一種方式。這里提到的游戲是一款具有音樂特色的“音樂游戲”。例如,在蝸牛和黃鸝中,讓學生在學習音樂時扮演游戲的角色。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愛好,單獨或合作表演蝸牛、黃鸝鳥等角色,表現黃鸝鳥的時候,可一邊唱一邊用動作表情表現它蔑視、嘲笑、自傲的樣子。教師可啟發(fā)學生說出哪一句最能體現蝸牛堅韌不拔的精神,請他一邊唱一邊用動作表現出來。學生有自己的角色,這會讓孤僻、沉默及脫離群體的學生敢于說話,它還為培養(yǎng)熱愛集體、團結互助的精神提供了強大的動力,鞏固和加強了同學的集體主義精神和學校的集體凝聚力。學生喜歡音樂游戲的互動性和愉悅感,有助于知識性與趣味性的完美結合。因此,面對音樂教育,我們應該關心能讓人產生愉悅的、精神的音樂游戲教學。
二、音樂游戲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合理有效地應用音樂劇
教師要明確,在音樂教學中,不僅僅有關于樂曲的教學,還有音樂劇。對比于其他的樂曲教學,音樂劇的內容更加豐富,其中充滿了故事性,學生在對此進行學習的時候會表現出極高的興趣。因小學生年齡段的特征,會更喜歡聽故事,所以他們常常能夠被音樂劇中的故事情節(jié)所吸引,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音樂劇的學習,如此一來,就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小學生屬于從屬地位的情況。此外,教師也可以在教學中組織學生進行編排音樂劇,采取飾演音樂劇的形式,讓他們每個人都沉浸在劇情當中,深刻感受角色的情感,也只有這樣,他們才會進一步體會到音樂劇帶給他們的樂趣, 并且能逐漸地培養(yǎng)每一個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有些課堂不能很好地呈現出課堂最佳效果。音樂靈感是音樂課堂的靈魂,課堂形式單一,枯燥乏味,既不能保持學生對課堂的熱情,又禁錮了學生的思維,使其思維只能在教師規(guī)定的音樂旋律和課堂形式中活動,沒有自由思維的空間。所以,教師應合理有效地應用音樂劇。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學習《我們的家園》這一章節(jié)時,就需要提前布置好教室的環(huán)境,再準備好關于《我們的家園》相關的動畫課件,緊接著再組織學生傾聽多媒體課件,掌握其中的樂曲旋律,了解故事情節(jié),再開始逐漸編排關于《我們的家園》這一音樂劇,以此使他們能夠在參與音樂劇小活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到《我們的家園》音樂劇中舒適、愉悅的氛圍,更從中體會到游戲中音樂劇故事的趣味性、以及教育性。讓所有的學生都積極主動地投入音樂游戲中,這不僅真正實現了寓教于樂的教學目的,還可以使每個學生在傾聽音樂劇的過程中獲得感悟,指引他們要做到團結友愛,培養(yǎng)其利用自身的生活經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此外,教師在篩選音樂劇的過程中,也要確保它的合理有效性,并將其切實地應用在小學音樂教學活動中,把文本內容進行擴展,采取生動有趣的方式展現在學生的面前,這不僅是對文本內容的進一步詮釋,還是指引學生進行音樂學習的有效手段,能使學生在音樂教學活動中,放松心情,發(fā)自內心地體會音樂劇的魅力,通過音樂要素感受音樂形象。如欣賞《蜜蜂過江》的時候,教師可啟發(fā)、引導學生從節(jié)奏、力度、速度、樂器音色等音樂表現形式,對蜜蜂的音樂形象進行設計,如緊密的節(jié)奏,稍弱力度等,再讓學生認真聆聽蜜蜂主題音樂,體驗音樂家創(chuàng)作的蜜蜂形象,讓他們對比與自己設計的有何異同。例如,在B大調的音樂學習中,小蜜蜂飛的速度越來越快,旋律聲音就逐漸變大,音樂舞蹈動作明顯,感情隨之高漲,三者相輔相成,互相制約,音樂旋律和音量相互滲透,融為一體。
(二)創(chuàng)建游戲情境
教師在實際開展音樂教學活動的時候,可為學生創(chuàng)建出一個舒適、愉悅的游戲情境,一邊播放音樂,一邊進行游戲,這樣就會使他們在進行游戲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音樂的趣味。我們都知道,音樂源于生活,但是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的生活經驗并不是很豐富,所以他們在面對文本知識的時候,常常會出現一知半解的情況,理解并不充分,長此以往,會打擊他們在學習上的積極主動性。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設計教學方案的時候,教師應重視教學內容和每一個學生的具體狀況,在教學中采取創(chuàng)建情境的方法,把文本中一些較抽象化的知識,轉化成游戲的形式表現在學生的面前,從而使他們能夠在做游戲的過程中,充分掌握到其中的知識,以最大限度上激起每一個學生對學習音樂的興趣,在之后的學習中更加積極主動,以提高整體教學效率,全面達成寓教于樂的教學目標。
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學習《森林和小鳥》這一章節(jié)的時候,就可將學生劃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以組為單位分別飾演森林和小鳥。在開始表演前,先讓每個同學用語言表述出自己對此節(jié)教學內容的看法,然后再用歌唱的方式將其中的情感表述出來,這樣就會使每一個學生對歌曲的內容有一個充分的掌握。教師在進行游戲音樂教學活動的時候,可充分借助電子白學生板等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播放出此首歌曲的一些片段,并再積極指引每一個學生用自身的肢體語言進行表述,從而使他們可以在游戲中牢記歌詞,感受情緒變化,慢慢可以自行演繹完整的歌曲。在這種舒適、愉悅的學習氛圍中,學生不但深刻地感受了音樂游戲的趣味,而且可以通過表演歌曲進一步了解音樂的風格趣味,進而更加深刻地掌握歌曲背后的含義,提高他們每個人對學習音樂的興趣,并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實現構建高校課堂教學的目的。
(三)進行角色扮演活動
教師要根據小學音樂教學要求與目標,有效創(chuàng)新音樂教學模式,讓小學生在有效性學習方法中,逐步開展創(chuàng)新音樂學習活動,進而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應用成效,更為詳細、高效地探究音樂學科知識點,提升小學生的音樂學科認知力。因此,教師要通過角色扮演活動,使學生在進行游戲的時候,深刻地體會到各個角色的情感變化,感同身受地理解和認知某一個音樂作品。對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來說,文本中的樂曲本身就有很大的擴展性,教師在實際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就可以按照樂曲本身進行創(chuàng)新性的改善,把游戲環(huán)節(jié)和樂曲合理有效的結合在一起,使課堂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樣,充滿趣味性,進而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音樂游戲活動。
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學習《月亮的故事》這一章節(jié)的時候,就可先讓學生自行體會一下音樂,學習《月亮的故事》,緊接著教師再把這首音樂和《嫦娥奔月》這一故事進行結合,開展創(chuàng)新新編導。因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的思維還沒有被完全的打開,所以他們正是處于對充滿神話色彩的故事的向往和熱愛階段,教師通過把學生熟悉的神話故事和音樂結合在一起,其一可以有效地吸引每一位學生都可以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音樂教學活動中,調動他們每個人對音樂的熱愛,并在一定程度上啟發(fā)他們對音樂作品的創(chuàng)新性理解;其二可以讓學生在感受音樂游戲的過程中,逐漸培養(yǎng)他們的音樂核心素養(yǎng),不斷增強他們每個人對音樂的表演能力。將角色扮演和音樂有效地結合,不但充分地滿足了每一個學生對神話故事的喜愛之情,還可以使他們在演繹故事的過程中,進一步地掌握音樂作品,提高他們對音樂的理解能力,采取身臨其境和聲情并茂的表現方式,提高每一個學生對音樂的理解,使其對神話故事的想象力實質化。生動形象的教學方法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并且可以有效激激發(fā)他們對學習的欲望。
(四)創(chuàng)設競技游戲環(huán)節(jié)
小學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結合新課改教學目標任務,有效開展創(chuàng)新性音樂游戲教學活動,借助“游戲教學”理念和方法,科學開展教學游戲創(chuàng)新活動,促使小學生的綜合性學習思想逐步形成,進而高效開展拓展性學習活動。因此,教師要在音樂游戲教學模式下,有效創(chuàng)設“競技游戲”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的綜合性學習思想逐步形成,更為形象、生動地開展音樂學習與拓展活動,促使小學生的音樂表達意識和感知能力得到充分訓練,全面增強小學生的音樂核心競爭力,彰顯音樂游戲整體教學成效。與此同時,教師要在音樂游戲的指導下,有效創(chuàng)設競技音樂游戲活動,促使小學生間可以通過競技游戲過程,逐步形成學習思想,培養(yǎng)音樂意識,積極開展關于音樂的一切探究學習活動,有效加強競技音樂游戲的學習成效,提高小學生的音樂學習核心競爭力。
例如,在學習音樂教材中的《美麗的夏牧場》這首歌曲時,教師要結合音樂課堂基礎音樂技能教學活動,幫助學生掌握歌曲演唱的方法與技巧,幫助小學生通過趣味性音樂學唱過程了解哈薩克的音樂文化內涵,促使小學生可以洞悉歌詞中所體現的音樂魅力,強化小學生對《美麗的夏牧場》學習能力。因此,教師要結合競技音樂游戲理念,讓小學生分成4~6人組進行競技音樂游戲活動,讓小學生可以在一邊唱歌一邊跳舞一邊完成游戲任務的過程中,強化對音樂知識的學習能力,全面增強小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成效,更為深刻、高效、多樣地開展音樂知識學習活動,從而加強小學生的音樂學習核心競爭力。比如,在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教師要以歌唱《美麗的夏牧場》競技游戲活動加強小學生的音樂學習與探索意識,促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科思想,積極開展創(chuàng)新性學習活動,增強小學音樂品質課堂構建成效,提升小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yǎng)。
三、結語
總的來說,隨著我國在教育事業(yè)上的深入發(fā)展,教師應在實際進行教學活動時,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并把其中的核心理念融入教學活動中。同時,教師還要不斷改善自身的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音樂的興趣,指引其啟蒙音樂知識,并要重視豐富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促使學生綜合發(fā)展。通過音樂游戲,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更加積極,而且他們會在做游戲的過程中,學習音樂知識,加強自身的音樂素養(yǎng)。
(左毓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