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晨曦
2021 年9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強調指出:“年輕干部要牢記,堅定理想信念是終身課題,需要常修常煉,要信一輩子、守一輩子?!盵1]這個理想信念就是馬克思主義信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一些黨員干部對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有不少錯誤認識,認為共產主義作為一種未來事物,既不是被實踐證明了的真理,又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實現(xiàn)。黨員干部要牢固樹立共產主義理想,必須先摒除這種錯誤觀念的影響,從認識邏輯、發(fā)展邏輯和實踐邏輯三個維度的高度統(tǒng)一中去把握。
黨員干部牢固樹立共產主義理想首先要對其有清醒的認知,在“知”的基礎上方能“信”和“行”??茖W認識共產主義理想,就會發(fā)現(xiàn)它并非空中樓閣,而是有著鮮明的現(xiàn)實性和實踐性。部分黨員干部認為共產主義理想是抽象空洞且虛無縹緲的存在,主要有兩方面表現(xiàn):一是認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與現(xiàn)實脫節(jié)。比如,共產主義實行的是單一的公有制,而現(xiàn)實中我們接納市場經濟,以此斷言我們走的不是通往共產主義的道路;共產主義要求實現(xiàn)“按需分配”,而現(xiàn)實中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認為這是一種不合人性的空想。二是認為共產主義是未來事物,未經實踐檢驗,其真理性有待考證。他們認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是虛無的,無法在現(xiàn)實中付諸實踐。這些錯誤認識不僅割裂了共產主義與現(xiàn)實的關系,更割裂了與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關系,不利于黨員干部牢固樹立并積極踐行共產主義理想。因此,黨員干部必須對共產主義理想有清醒的認識,可以從理想與現(xiàn)實、理想與理論、最終理想與階段理想三對關系中予以理解和把握。
首先,理想源于現(xiàn)實。馬克思、恩格斯從不會脫離現(xiàn)實抽象地構想未來社會,馬克思說:“新思潮的優(yōu)點又恰恰在于我們不想教條地預期未來,而只是想通過批判舊世界發(fā)現(xiàn)新世界?!盵2](P64)正是由于看到了資本主義私有制帶有“血和骯臟的東西”,才會憧憬未來社會沒有私有制的殘酷剝削。其次,理想在現(xiàn)實運動中實現(xiàn)。共產主義不僅是一種理想,更是一項“消滅現(xiàn)存狀況的現(xiàn)實的運動”[3](P87),共產主義理想將會在這樣的運動中得以實現(xiàn)。當今中國正闊步走在共產主義康莊大道上,“新時代”這一新的歷史方位使我國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共產主義目標,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正是現(xiàn)階段中國通往共產主義的現(xiàn)實運動。最后,理想高于現(xiàn)實。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存在張力,若與現(xiàn)實等同則毫無意義,理想正是通過消除不合理的現(xiàn)實狀況實現(xiàn)的。因此,理想的最終實現(xiàn)需要依托未來的現(xiàn)實條件,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要在生產力高度發(fā)達的狀態(tài)下才能實現(xiàn),不能以當今的現(xiàn)實去否定未來的理想社會。
首先,理想需要理論基礎。共產主義理想不僅源于實踐,也離不開科學理論的支撐,即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通過研究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發(fā)現(xiàn)了唯物史觀,并用這個理論去探究“未來共產主義的未來的發(fā)展”[4](P186)。同時,又通過批判資本主義社會發(fā)現(xiàn)剩余價值理論,揭示了資本家剝削工人背后深刻的經濟根源,為共產主義必然實現(xiàn)提供了科學依據(jù),也為共產黨人堅持共產主義理想提供了理論支撐。其次,理論在實現(xiàn)理想的運動中印證其科學性。馬克思主義在世界尤其是當代中國散發(fā)著真理的光芒,它的“科學性和真理性在中國得到了充分檢驗”[5]。目前共產主義雖然還未實現(xiàn),但也隨著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成功實踐證明了其科學性。那些認為共產主義沒有經過實踐檢驗的人不僅忽略了共產主義是一項現(xiàn)實運動,也割裂了共產主義理想與馬克思主義的關系。
首先,階段理想必須以最終理想為導引。共產主義的實現(xiàn)以資本主義矛盾不可調和為基礎,但并不是由資本主義直接過渡,還要經歷共產主義低級階段和高級階段。低級階段和高級階段各有對應的理想,共產主義理想是最終理想,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階段理想,不能把二者割裂開來。階段理想的實現(xiàn)要始終堅持最終理想的一般原則,即使在實踐中根據(jù)現(xiàn)實情況有所調整,也不能脫離最終理想的大方向;即使我國在現(xiàn)階段采取與共產主義一般原則稍有差異的做法,也是立足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其實踐也是朝向共產主義的運動,并未放棄最終理想。其次,最終理想是在實現(xiàn)一個個階段理想中實現(xiàn)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xiàn)共產主義理想不是“土豆燒牛肉”那般簡單,需要經歷不同的歷史階段。這些不同歷史階段又會有相應的階段理想和階段目標,共產主義理想正是在一個個階段理想和階段目標的實踐中實現(xiàn)的。
清醒認識共產主義理想,不代表就能身體力行,還會面臨著經不住挫折和誘惑動搖理想的風險。要用發(fā)展的眼光,在真知的基礎上做到篤信。“信”是連接“知”和“行”的中介,光“知”不“信”永遠無法產生行動力。
共產主義運動在蘇聯(lián)解體、蘇東劇變后曾經遭受嚴重挫折。如今,中國高舉共產主義旗幟日益走進世界舞臺的中央,西方敵視共產主義勢力仍在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對中國進行攻擊和滲透,妄圖使中國步蘇聯(lián)后塵。我們在任何時候都要有思想警覺性,始終堅守共產主義理想不動搖,這就涉及到“信”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學史增信”,歷史作為已經發(fā)生的事實最具說服力。黨員干部可以在學史中篤信共產主義理想,不僅能夠從偉大的歷史成就中堅信共產主義理想一定能實現(xiàn),更重要的是通過鮮活的歷史實踐更加堅信其能夠給自己以及從事的事業(yè)帶來重要效用,從而做到真信。
共產主義理想目前沒有清晰的模樣,但卻能為航行者指引方向。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正是有了共產主義理想的光明指引,無數(shù)仁人志士才不懼艱難、不畏生死,最終迎來了革命事業(yè)的勝利。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帶領全國人民走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雖歷經曲折卻也成績斐然,實現(xiàn)了工業(yè)、科技等重大突破。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時期,黨根據(jù)世情國情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始終堅持著共產主義這個大方向。面對“姓資姓社”的爭論,鄧小平明確提出社會主義不是必須限制在“計劃”的圈子里,市場經濟也不是資本主義特有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在共產主義理想指引下,黨帶領人民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zhàn),實現(xiàn)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并向著下一個百年目標努力奮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員干部一旦理想信念堅定,就能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共產主義要實現(xiàn)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歸根到底是實現(xiàn)人的解放。黨員干部只有深刻認識這一價值立場,才能始終堅定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服務的正確方向。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程經歷了諸多挫折,而共產主義理想就是黨面對挫折時最有力的精神武器?!爸袊伯a黨能夠歷經挫折而不斷奮起,歷盡苦難而淬火成鋼,歸根到底在于千千萬萬中國共產黨人心中的遠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終堅定執(zhí)著,始終閃耀著火熱的光芒?!盵6]在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黨面臨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被迫走上了艱苦卓絕的長征之路。紅軍戰(zhàn)士面臨著激烈的戰(zhàn)斗、惡劣的環(huán)境以及匱乏的生活資料,但是由于他們堅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不斷克服困難,最終迎來了勝利的曙光。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各個時期,黨也先后經歷過嚴重的“左”的和右的思想的影響,但之后及時總結經驗糾正錯誤,取得了新的偉大勝利,這正是以堅定理想信念為武器披荊斬棘的結果。進入新時代,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zhàn)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共產黨人依然高舉共產主義旗幟繼續(xù)前行,黨仍然頑強進行偉大斗爭,為的就是最終實現(xiàn)共產主義偉大事業(yè)和偉大夢想。
追求一種理想并相信這種理想一定能實現(xiàn),這種相信就成了堅不可摧的信念。這樣的信念會內化于心,使人們經常不自覺地以此來審視自己的行為。黨員干部成為共產主義理想的忠實追求者就會按照共產主義道德約束自己,不會圖一己私利損害他人利益,真正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艱苦的革命年代,戰(zhàn)士們行軍途中風餐露宿,衣食無著,也不會損害老百姓分毫利益。然而,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深入推進,世界各國的文化碰撞越來越激烈,加之市場經濟的影響,利己主義、享樂主義抬頭,一些黨員干部未能經住誘惑將自己的職位和權力當作謀取私利的工具,違背了“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的誓言。一旦黨員干部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就會時刻檢視自己,絕不動搖奮斗的目標。
“知”與“信”的最終落腳點是“行”。胸懷遠大理想還需要腳踏實地踐行。黨員干部對共產主義理想有了科學認識和堅定信念后,最重要的是將其轉化為行動力,做到忠誠于黨,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想信念堅定”與“對黨忠誠”相互依賴、緊密聯(lián)系。堅定正確理想信念能夠更加忠誠于黨,而衡量理想信念堅定與否也要看對黨是否忠誠。首先,對黨忠誠要忠于黨的信仰。信仰是一種精神力量,具有支柱性作用,個人和政黨都不能沒有信仰。中國共產黨的最高信仰是共產主義,忠于黨的信仰在思想上就能更加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其次,對黨忠誠要忠于黨的價值立場。中國共產黨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應運而生,唯物史觀肯定了人的主體地位和改造世界的能動作用,黨從成立之日起就確立了以人民利益為旨歸的價值立場,共產主義要實現(xiàn)“人的解放”也就是對這一價值立場的堅守。再次,對黨忠誠要忠于黨的方法論。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方法論,忠于黨的方法論能夠在踐行共產主義理想的過程中運用科學思維,防止僵化、片面化和主觀化。最后,對黨忠誠要忠于黨的事業(yè)?!饵h章》明確指出,實現(xiàn)共產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的最終目標。忠于黨的事業(yè)在當前就是忠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這是實現(xiàn)共產主義的必由之路,也是對共產主義理想最好的行動詮釋。在如何對黨忠誠的問題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7]??偟膩碚f,黨員干部忠誠于黨,關鍵是要維護黨的領導核心地位,堅持黨對“東西南北中”的全面領導,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將黨的各項方針政策融入到實際工作中去,更好地踐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
馬克思主義是共產主義理想的理論基礎,黨員干部要想將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內化于心,必須將其“建立在對科學理論的理性認同上”。一些黨員干部讀原著比較少,理論根基不牢是其理想信念不堅定的重要原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產主義虛無論者根本在于“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不牢固”,并強調領導干部“要多讀、精讀一些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著作”[8](P193)。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囊括了革命者的實踐經驗和理論創(chuàng)新,具有典型性、原創(chuàng)性和權威性。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是我們黨始終提倡并踐行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毛澤東手不釋卷將《共產黨宣言》看了不下百遍。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表示即使全部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也不能丟了馬克思、列寧、毛澤東。一方面,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能學習到經典作家堅定的政治信仰和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的政治品格。黨員干部要以老一輩革命家為標桿,接過時代的接力棒,持續(xù)、堅定不移地從事共產主義事業(yè)。另一方面,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蘊含著豐富的科學思想。掌握了馬克思主義發(fā)展觀,才能充分認識到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是必然性、長期性和現(xiàn)實性的統(tǒng)一;掌握了馬克思主義真理觀,才會發(fā)現(xiàn)自己堅定的理想其實是對真理的追求,是對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遵循;掌握了唯物史觀,才能充分認識到人民在歷史發(fā)展中的主體作用,在工作中就能善走群眾路線和善用群眾方法,更加堅定為人民服務的價值立場;掌握了科學社會主義,才能了解通往共產主義道路的階段性,就會認識到當今中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走的道路是通往共產主義的必由之路。
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內化于心之后,更重要的是外化于行。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共產黨人將理想信念付諸行動需要經歷“血雨腥風”“血流成河”的生死考驗,需要發(fā)出“堅持革命繼吾志,誓將真理傳人寰”的豪邁誓言。如今,和平年代的生死考驗少了,對黨員干部理想信念的檢驗就要“看他能否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奮工作、廉潔奉公,能否為理想而奮不顧身去拼搏、去奮斗、去獻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9]?!疤煜麓笫卤刈饔诩?。”對黨員干部來說,踐行共產主義理想就要看是否踏實做好本職工作。首先,要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黨與人民的“魚水關系”要求黨員干部做決策辦事情要為人民、靠人民并接受人民監(jiān)督,要始終將人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以“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為價值立場,既是工作要求也是行動目標。其次,要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唯物論的方法要求,也是黨一貫堅持的思想路線。黨員干部履行職責時切勿因好大喜功而急功近利,要立足現(xiàn)實情況,深入調研,找尋痛點和關鍵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再次,要始終發(fā)揚斗爭精神。革命的勝利、建設和改革的成就從來都不是順順利利得來的,而是黨帶領人民群眾直面風險挑戰(zhàn)、不懈奮斗的結果。黨員干部要不斷學習共產黨人的斗爭精神,不怕斗爭,善于斗爭,以強大的斗爭本領克服工作中的“風風雨雨”。最后,要始終為中國夢不懈奮斗。黨員干部要把實現(xiàn)共產主義理想與實現(xiàn)中國夢聯(lián)系起來,充分認識到自己是共產主義事業(yè)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忠實實踐者”,每一位黨員干部在崗位上的實踐活動都是通往中國夢、通往共產主義必不可少的現(xiàn)實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