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會
摘 要:高中化學是一門內容十分豐富有趣的學科,但是其學習內容又十分復雜。因此,學生掌握高中化學的內容總有一些困難,遇到一些較為難以理解的內容時,課堂的效率也不高。那么在課堂上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這是一個所有化學教師都應該思考和研究的命題,亟待大家共同分析研究。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實效;策略分析
高中化學課堂實效性的提升不是僅僅從課堂本身出發(fā)就可以完成的,教師除了從課堂本身出發(fā)去考慮外,還需要從課前準備和課后的鞏固策略出發(fā)來提高課堂的效率。同時,教學也不是教師或是學生一方努力就能達成的,需要從師生雙方共同入手,來提升整個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一、課前準備——教師設計、學生預習
想要高效的完成一節(jié)課堂,做好萬全的準備是有必要的。這種準備不僅是教師需要在課前做好的,同樣也需要學生的參與。在課前,教師需要做好一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學生也需要提前預習將要學習的內容。在高中里,每個班級的學習程度是不同的,在同一個班級里學生的學習程度也有層次的劃分,教師的教學設計首先要準備的就是根據不同班級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設計合適的教學目標,盡量做到教學目標的分層次化,讓不同學生都能夠通過課堂有所收獲和進步,這樣就為課堂有效教學提供了基礎。同時,教師在課前也需要做好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哪個環(huán)節(jié)需要哪種教學方法和教學工具等問題,教師在課前都需要準備好,但是這種準備不是死板的、一成不變的,課堂和學生永遠是生動鮮活的,課堂上也會發(fā)生一些不在準備之內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在課余多學習、多提升自己的化學專業(yè)實力和教育教學的理論知識等,讓自己更好的適應教學中的各種問題,用自己的教學機智去面對學生的突發(fā)問題,這樣就不會被打斷教學的節(jié)奏課堂也會變得更有效率。當然,在教師為課堂做準備的同時,學生也不能兩手空空的進入課堂,在課前學生需要提前預習下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對自己感興趣的提前去翻閱資料,提出自己對這節(jié)課的疑問,根據自己的學習程度掌握相應的基礎內容。在這一方面教師可以選擇讓學生提前完成導學案的方式來監(jiān)督學生完成,這樣師生共同做好課前準備工作,課堂的效率就會大有提升。
比如,在帶領學生學習《物質的分類及其轉化》一課前,就要做好課前的準備,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情況,可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分為兩類,基礎版的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掌握物質的幾種不同的分類和物質轉化的基本原理;更進一層就是要求學生掌握物質相互轉化的原理,也能夠寫出不同物質相互轉化的方程式。在教學方式上可以選擇多媒體教學法和實驗法讓課堂更為生動豐富。同時,學生也要在課前進行本課的預習,找出自己對于本課內容的不理解的地方,并且標注出在課堂上重點聽講。
二、課堂新授——教師講解、學生參與
要想提高課堂的實效性,教師還是要將重點放在課堂的授課之上。當然課堂的實效性也不是僅有教師一人決定的,而是師生共同實現(xiàn)的,這就要從兩個方面來入手。首先,教師在課堂上的講授要精彩,能夠吸引學生聽講;要注意自己的語言表達,在講課時要有重點的抑揚頓挫的進行表述,而不是全程一個聲調;更要注意自己的儀態(tài)和表情,要體現(xiàn)對課堂的重視,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誠意。其次,在課堂活動上教師也要花費心思,如果教學方法較為單一,教學就會呈現(xiàn)出枯燥的狀態(tài),學生也不會集中注意力聽講,但是如果將多種教學方法結合使用,并且在不同的課上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就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課堂。另一方面,教師要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狀態(tài),如果看到學生在課堂上打瞌睡、說小話等,要予以適時的提醒,同時也要將課堂交還給學生,鼓勵學生積極提問,在課堂上探究。
比如,在帶領學生學習《環(huán)境保護和綠色化學》一課時,由于這節(jié)課的現(xiàn)實意義比較大,也需要每一個學生重視起來,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法和小組討論合作與探究法,向學生展示當前化學的發(fā)展是如何保護環(huán)境與綠色發(fā)展的,并且讓學生暢想和討論未來要如何發(fā)展綠色化學。通過這樣豐富的教學活動,能夠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之中,教師用心講課,學生積極參與,必然能提高化學課堂的實效性。
三、課后鞏固——教師監(jiān)督、學生完成
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不僅要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情況,也要關注到學生課下的消化與鞏固情況。首先要著重解決學生在課堂上的遺留問題,在課堂的短短四十五分鐘中,學生難免會留下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有些是共性問題,有些是部分學生的個性問題,對于共性問題教師可以收集起來錄制成微課集體解決,對于個性問題教師要鼓勵學生在課下積極找教師請教解決問題。其次是關于學生的知識應用問題,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程度都不甚相同,因此幫助不同程度的學生共同復習勢必要對復習題目進行分層化,題目要有難有易,適合基礎性練習,也有學生的選擇性拔高,題量也要適中,在減輕學生壓力的基礎上讓學生有效學習。
比如,在帶領學生學習完《化學反應與能量》一單元后,針對這一單元的重點問題教師要向學生搜集,有些學生不好意思當面告訴老師自己沒聽懂,教師可以設置一個匿名箱,讓學生把不懂的問題寫成紙條放進去,方便教師了解并幫助學生解決。同時教師還要針對班級學生不同的學習情況因材施教,讓他們進行分層化練習。這樣通過課后的鞏固加強課堂的學習成果,才是真正的實現(xiàn)有效教學。
綜上所述,教師從課前準備和學生預習抓起,再到課中豐富多樣的教學形式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最后到課后的集體答疑和分層鞏固,通過這三部曲來幫助學生高效的掌握知識,能夠實現(xiàn)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錢忠華.淺談高中化學教學如何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J].文理導涵(中旬),2014(3):53.
[2]敖真蓮.錢析如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提高課堂教學時效學性[J].青年時代,2015(13):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