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麗
摘要:紅色文化作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一部分,在中國共產黨革命、建設和改革發(fā)展的歷史進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對中國全體人民群眾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產生巨大影響。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演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fā)展,我國社會環(huán)境正在發(fā)生著悄然變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創(chuàng)新德育教育模式,使中學德育教育更加適應學生發(fā)展需要已成為一項重要且緊迫的現實課題。
關鍵詞:紅色文化;初中德育;活動策略
引言:從當前中學德育教育現狀來看,德育形式傳統(tǒng)、內容比較枯燥已成為制約德育教育發(fā)展的最大問題。而紅色文化存在形態(tài)多樣,資源類型豐富,且具有與時俱進的發(fā)展性,如果將紅色文化融入中學德育教育,對改善當前中學德育困境,提高中學德育教育實效性將有很大幫助。不僅能夠拓展中學德育教育形式,豐富中學德育教育內容,同時也可以在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過程中實現紅色文化的傳承發(fā)展。因此,本研究從該角度出發(fā),在總結學術界相關研究的基礎上設計本論文構成內容。
一、紅色文化教學的現實困境
1、時空久遠情感隔膜
不用說現在的中職學生,就是是80后和90后對紅色文化也會產生離我們很久遠的感覺?,F代學生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對苦難和殘酷斗爭無法產生共共鳴,沒有深刻體的驗,使紅色文化難以形成情感影響。如何縮短紅色文化與現實的差距,對于教師來說是值得深思的。雖然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會學到紅色文化相關課程,但大多數學生只是閱讀課文,完成習題,并不會對課文所講進行深思,他們更關注于專業(yè)技術課的學習探究。
2、紅色文化資源分布開發(fā)不均
紅色文化資源分布不均,而且由于地理位置差異,不同地區(qū)紅色文化的發(fā)展水平不同。從空間上看,我國各省市都有紅色文化資源,盡管數量眾多,但在一般情形下,它是以相對分散的方式出現的。在一定規(guī)模和體系上產生的紅色文化資源也相對較小?!凹t色文化資源”通常發(fā)生在重要的歷史時代中,但依歷史事件發(fā)生的時間而不同。在一些學?;蚣t色文化資源較匱乏的地方,利用當地紅色文化資源開展系列教育活動難度大。一些地區(qū)紅色資源豐富,但地理位置偏僻,當地優(yōu)秀的學術人員較少,在當地為學生開展紅色文化教學較難,導致挖掘地方紅色文化資源難以深化,無法形成良好的育人紅色文化體系。此外,在一些地區(qū),對紅色文化自然資源的開采已經過度商業(yè)化,例如,“紅色革命”圣地被改造成旅游景點,導致“紅色文化”作用的淡化和忽視。因此,一些學校很難更好地結合當地的紅色文化資源來取得教育成果。
3、紅色文化教育融入效果不佳
雖然紅色文化已逐漸融入學校思想政治教育,與紅色文化相關的內容也被自覺地添加到思想政治課中,但對紅色文化的解讀只是單獨一章。這種整合仍然相對僵化,簡單的整合方法收效甚微。學校思想政治課是紅色文化教育的主渠道,但絕不是唯一的渠道。紅色文化教育不能靠思想政治課來進行。思想政治課和專業(yè)學科課都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目前熱然仍有許多高校不能有效地把紅色知識教育和專業(yè)學科課程相結合,因此無法取得“課程思想政治”的領導地位,也不能形成共同教育。同時,由于學校對紅色文化教育的任務大部分都只落實給老師,而不能實現學生全員都參加的教學狀態(tài),,這也導致紅色文化教育隊伍有點單薄,教育效果差。
二、融入紅色文化資源的初中德育活動策略
1、開發(fā)紅色資源,拓展德育活動內涵
豐富鮮活的本土紅色資源,是開展初中德育工作的“活教材”。學??梢詾榧亦l(xiāng)諸多紅色資源串聯(lián)成線,精心手繪宜興紅色地圖冊,將紅色遺址遺跡、紅色教育場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通過紅色地圖串聯(lián)起來,組成紅色矩陣,人手一冊,并組織學生定期參觀,或利用節(jié)假日訪問學習。通過開發(fā)本土紅色資源,讓家鄉(xiāng)的紅色資源活起來,將家鄉(xiāng)的紅色資源動起來。學生和紅色文化資源親密接觸,身處其中,耳濡目染,不僅能正德修心,更能培養(yǎng)學生對家鄉(xiāng)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從而培育報效祖國,建設家鄉(xiāng)的愛國主義情懷。在德育實踐活動中,學生身處紅色文化資源的熏陶中,“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由內而外培育嚴于律己,求真向善的高貴道德,極大地豐富初中德育活動的內涵。
2、講好紅色故事,構建德育紅色課堂
德育活動的開展是一個持久的過程,家鄉(xiāng)的紅色文化資源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德育寶藏。初中德育工作者或班主任要引導學生不斷學習紅色文化,銘記家鄉(xiāng)紅色人物、傳誦家鄉(xiāng)紅色故事,賡續(xù)社會主義紅色血脈。為此,教師可以將德育活動和課堂教學結合起來,構建德育紅色課堂,讓紅色文化照亮課堂。例如,將家鄉(xiāng)的英雄人物制作成系列短視頻,開展紅色文化主題班會活動,讓學生沿著歷史的車輪,學習家鄉(xiāng)的紅色文化,細數家鄉(xiāng)產生的諸多可歌可泣的紅色經典。再如,在課堂“講紅色故事”小組活動中,選擇典型紅色人物代表,展開聲情并茂的演講。通過制作 PPT,展現出非凡的斗敵智慧和英雄本色。通過深入感受學生從而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努力學習,做一個新時代道德高尚、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從而以自己的方式來回報家鄉(xiāng)、社會和祖國。
3、傳承紅色精神,踐行德育活動目標
初中德育活動的主要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擁有積極向上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成為新時代社會主義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教師要依托鄉(xiāng)土紅色文化資源,寓德育目標于活動中,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抒發(fā)心中對家鄉(xiāng)紅色文化的所思、所感、所想和所悟,從而更加清醒地認識到新時代社會主義的今天來之不易,認清紅色文化對美麗中國影響之深刻,從而倍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并樹立熱愛祖國、建設家鄉(xiāng),傳承紅色精神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
結束語: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大人民群眾在革命斗爭中創(chuàng)造的先進文化,是共產黨人與人民群眾集體智慧的結晶。隨著經濟快速增長帶來的社會環(huán)境改變,為了減少中學生在多元價值沖突的時代背景下受到思想上的沖擊,中學德育工作必須突破原有教育模式,以更加貼近時代要求的德育方法促進中學生道德境界提升,而借助紅色文化的教育優(yōu)勢所在,是提升德育教育實效性的一項不錯選擇。
參考文獻:
[1]李鋒.傳承紅色基因提升育人實效[J].成才之路,2021,28:143-144.
[2]董秀英.融入紅色文化資源,提升中學德育工作實效[J].生活教育,2021,09:126-128.
[3]左靜雅.紅色文化融入中學德育教育的有效路徑研究[D].黃岡師范學院,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