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實效性的影響因素與提升路徑

      2022-04-17 11:28:44楊勇兵綦玉帥王偉
      教育與職業(yè)(上) 2022年4期
      關鍵詞:基本路徑教學實效性思政課

      楊勇兵 綦玉帥 王偉

      [摘要]教學實效性是發(fā)揮思政課主渠道作用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基礎與前提,提升教學實效性是當前高職院校思政課建設中亟待解決的重要現(xiàn)實問題。思政課教學實效性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外部宏觀社會環(huán)境、校園微觀環(huán)境、教學主客體、教學形式、教學方法等,其中有些因素具有一定的剛性,有些因素則可以做出一定的調整。各高職院校應該立足于自身實際情況,從教師與學生相統(tǒng)一、形式與內容相統(tǒng)一、理論與實踐相統(tǒng)一、課內與課外相統(tǒng)一、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相統(tǒng)一等方面不斷探索與拓展提升思政課教學實效性的基本路徑。

      [關鍵詞]思政課;高職院校;教學實效性;影響因素;基本路徑

      [作者簡介]楊勇兵(1970- ),男,江蘇東海人,南京藝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博士。(江蘇? 南京? 210013)綦玉帥(1976- ),男,山東即墨人,蘇州市職業(yè)大學,副教授,博士。(江蘇? 蘇州? 215104)王偉(1989- ),男,江蘇贛榆人,南京藝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碩士。(江蘇? 南京? 210013)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蘇省2021年度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思政專項“將制度自信貫穿思政理論課教學全過程的多維度研究”(項目編號:2021SJB0151)和南京藝術學院2021年教學改革研究課題“思政課教學實效性的影響因素和提升路徑研究”(項目編號:2021JYYB1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71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4-3985(2022)07-0092-05

      思政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近年來,各高職院校在推進思政課教學改革、改善思政課教學條件、促進思政課發(fā)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雖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如何切實提升教學實效性仍然是思政課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仍需要廣大思政課教學工作者在教學實踐中進一步探索提升思政課教學實效性的基本路徑。

      一、提升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實效性的重要意義

      教學實效性是思政課存在的依據(jù)和前提。只有不斷提升教學實效性,思政課才能真正發(fā)揮其主渠道作用,才能真正成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從而在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過程中起到培根鑄魂的作用。

      1.教學實效性是發(fā)揮思政課主渠道作用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基礎與前提。思政課的教學實效性,一方面表現(xiàn)為學生對思政課教學內容即知識體系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表現(xiàn)為思政課在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yǎng),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不斷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等方面的實際效果。這兩個方面既相互區(qū)別又相互依存。只有具備較高的教學實效性,思政課才能使學生通過系統(tǒng)的理論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立場、觀點、方法,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培養(yǎng)科學的思維方式,增強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使學生深刻領會近代中國歷史發(fā)展的邏輯,全面了解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逐步樹立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斗的信念與信心;才能使學生穩(wěn)固建立起對黨、國家、人民和社會主義制度的熱愛與擁護,成為愛黨、愛國、愛人民、擁護社會主義制度,德才兼?zhèn)?、全面發(fā)展的有用人才。

      2.提升教學實效性是高職院校思政課建設亟待解決的根本性問題。各高職院校為了推進思政課建設做了大量工作,但教學實效性的提升卻并不十分明顯。一是出勤率問題。思政課上學生遲到、早退、無故缺課的情況時有發(fā)生。有些學校為了保證出勤率,要求任課教師嚴格考勤。即便如此,也很難確保學生按時到堂上課。二是“抬頭率”問題。思政課上學生“抬頭率”不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教師可以設法把學生留在課堂,卻無法讓他們認真聽講,更無法保證教學內容入腦入心。這些問題直接造成學生對基本常識、概念、理論、原則掌握不牢,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無從談起。因此,提升教學實效性就成為當前思政課建設亟待解決的根本性問題。

      二、影響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實效性的主要因素

      雖然思政課教學遵循教育教學的一般規(guī)律,但它又不是單純地傳授知識或謀生技能,而是承擔著宣傳黨和國家大政方針、提升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等重要任務。如果要充分發(fā)揮思政課主渠道的作用,必須理清影響其教學實效性提升的主要因素,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地解決問題。

      1.外部環(huán)境。大學雖說有“象牙塔”之謂,但學校、教師、學生、教學活動等并不是孤立于社會之外的,思政課教學整個過程始終處在一定的外部環(huán)境中,受外部環(huán)境的作用和影響。思政課教學的外部環(huán)境在構成上比較復雜,各種條件和因素的作用也不盡相同,有些是有形的、直接的、積極的、建設性的,有些則是隱形的、間接的、消極的、破壞性的。思政課教學的外部環(huán)境大致可以分為宏觀社會環(huán)境和微觀校園環(huán)境兩個部分。宏觀社會環(huán)境所指相對寬泛,包括國家大政方針、經濟社會發(fā)展狀況、社會價值評判、公眾輿論導向等。微觀校園環(huán)境是指每一所學校內由于歷史傳承、文化底蘊、專業(yè)特點、組織管理等方面因素構成的教學微觀環(huán)境。外部環(huán)境中的各種因素一般不直接介入教學過程,而是通過作用于教學活動的參與者即教師與學生,對思政課教學實效性產生影響。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雖然是間接的,但是影響力卻是巨大而深遠的。宏觀社會環(huán)境是學校思政課教學共同面臨的基本條件與現(xiàn)實狀況,具有一定的剛性,無法在短時間內發(fā)生改變;微觀校園環(huán)境對于思政課教學的影響較為直接,通過全體教職工的共同努力,可以營造出一個有利于提升思政課教學實效性的校園環(huán)境與氛圍。

      2.教學主客體。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直接的組織者、實施者,其主體作用的有效發(fā)揮是影響思政課教學實效性的關鍵因素。教師對于思政課教學實效性的影響,既在課內也在課外,既在言傳也在身教。教師的職責是“傳道、授業(yè)、解惑”,雖然未必能“吐辭為經,舉足為法”,但其言談舉止對于學生都有著極強的示范性。作為思政課教師,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思政課教師只有以扎實的學識贏得學生、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以真理的力量感召學生,思政課教學才會有實效性。另外,從思政課教學的全過程來看,學生既是客體又是主體。思政課教學是否具有實效性,最終要由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提升來體現(xiàn)。因此,提升思政課的教學實效性,不能只強調教師的關鍵作用,不談學生的主體能動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使學生在思想上真正重視并以一種開放的心態(tài)對待思政課的學習,思政課教學才有取得實效性的基本前提。

      3.教學形式。高職院校(??疲┠壳耙话汩_設“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與“形勢政策”三門課,通常采用分班集中進行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形式。集中進行理論教學的優(yōu)點在于,通過集中系統(tǒng)的學習,加上教師講授與輔導,學生能比較完整準確地掌握有關的理論知識,有利于正處在“拔節(jié)孕穗”期的大學生逐步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缺點在于,長時間理論宣講較為枯燥,形式單調的理論灌輸可能會使部分學生產生厭學甚至抵觸的情緒。因此,需要學校根據(jù)實際情況,豐富實踐教學方式,采用分散的、由學生獨立或分組進行的實踐活動,實現(xiàn)實踐教學的常態(tài)化。

      4.教學方法。就傳統(tǒng)教學方法而言,在理論教學方面,主要有理論講授、案例分析、教師輔導、學生練習等;在實踐教學方面,主要有現(xiàn)場教學、參觀、實習、調研等。隨著科技的進步,各高職院校應更新教學硬件設施,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互聯(lián)網技術、多媒體技術,多采用一些微課、反轉課堂、演講比賽、辯論賽、情景劇等新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上的創(chuàng)新是提升思政課教學實效性的重要抓手。

      5.考核方式。高職院校思政課理論教學部分的考核一般采用書面考試方式,實踐教學活動通常要求學生提交實踐報告。部分高職院校為減輕學生學業(yè)負擔,避免死記硬背,提升思政課教學的親和力,著重培養(yǎng)學生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考核方式做了一些改革,如把閉卷考試改為開卷考試或考教分離。考試的初衷是檢查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掌握程度,是一種不可或缺的督促與約束學生學習的手段。每一種考核方式都有其適用的條件和范圍,應該按照實際情況來選擇,且都不能以放松要求為代價。思政課的教學實踐反復證明,放松要求最終無一例外地會陷入“越放越糟—越糟越放”的惡性循環(huán),從而嚴重削弱思政課教學的實效性。

      三、提升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實效性的基本路徑

      從影響思政課教學實效性的主要因素以及思政課教學必然要遵循的一般教育教學規(guī)律、政治教育規(guī)律來看,各高職院??梢詮慕處熍c學生相統(tǒng)一、內容與形式相統(tǒng)一、理論與實踐相統(tǒng)一、課內與課外相統(tǒng)一、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相統(tǒng)一等方面,探索適合自身實際的提升思政課教學實效性的基本路徑。

      1.教師與學生相統(tǒng)一,使學生親師信道。教師與學生相統(tǒng)一是指既要發(fā)揮思政課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直接組織者、實施者的關鍵作用,又要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和引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親師信道。一是思政課教師不僅要在教學形式、教學方法上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還要在教學內容的把握上“深”“寬”兼具,更要不斷地充實提高自己。二是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和引導。部分學生學習主動性不強、自覺性不高,思政課教師應耐心細致地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讓學生深刻認識到學習思政課的必要性與重要性,使思政課學習由被動的灌輸轉變?yōu)橹鲃拥膮⑴c。三是嚴肅課堂紀律。教師要嚴格要求,明確紀律,不能讓思政課堂成為教師同手機游戲、網絡綜藝、影視劇等爭奪學生的場所。四是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除了通過組織、指導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促進師生之間的相互了解外,思政課教師還可參與學生的社團活動,為學生社團提供學術指導;也可參與學生的課外興趣小組、體育運動和文藝活動,拉近與學生的距離。

      2.內容與形式相統(tǒng)一,使思政課貼近學生。內容與形式相統(tǒng)一是指思政課的教學內容與教學形式、教學方式方法相統(tǒng)一,既要完整、準確、深刻地掌握教學內容,又要積極探索學生喜聞樂見的、行之有效的教學形式、教學方法,使二者相互促進。一是要加強對理論的研習,站在一定的理論高度把握教學內容。用透徹的學理性話語講政治,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用扎實的學識講價值,寓價值于知識傳授之中,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用真理的強大力量講信仰,引導學生牢固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從而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四個自信”。二是要不斷推進教學形式、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將抽象的理論生動地、具象地呈現(xiàn)出來,為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服務。要在傳統(tǒng)的課堂理論教學與實踐(實訓)教學之外,依托現(xiàn)代信息技術積極探索遠程教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等新型教學形式。在課堂理論教學中,改變過去 “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針對具體的教學內容、重點難點采用案例教學法、情景教學法、合作教學法、問題式教學法、探究式教學法等新穎的教學方法;在實踐教學中,針對不同階段和不同實踐實訓項目,選擇專題演講、互動辯論、講座、問卷調查、知識競賽、技能比武、匯報展演等方法。

      3.理論與實踐相統(tǒng)一,做到以理服人。理論與實踐相統(tǒng)一是指思政課的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專業(yè)實訓相統(tǒng)一,既要重視理論學習,又要通過實踐教學、專業(yè)實訓加深對理論的認識。一是依托當?shù)氐膼蹏髁x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紀念館、紀念日等紅色資源,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教學活動,如現(xiàn)場教學、實地講解等,在學生中傳播科學理論、宣傳先進文化、弘揚社會正氣、倡導科學精神、塑造健康人格。二是邀請勞動模范、行業(yè)企業(yè)技術能手、大國工匠、非遺傳承人等來校做講座,用榜樣的力量深化學生對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的理解,激發(fā)他們對知識學習、技能培養(yǎng)的興趣和意愿,使模范和榜樣的力量內化為學生堅定理想信念、錘煉思想品格、苦練技術本領、汲取勞動智慧、樹立正確勞動觀、提升職業(yè)素養(yǎng)的強大動力。三是在企業(yè)實習時,通過實訓師傅的言傳身教,使學生深刻體悟勞動精神和職業(yè)要求。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等平臺,選拔一些“能教”“愿教”“會教”的師傅,讓他們在向學生傳授精湛技藝的同時,用自身的經驗經歷、專長特長來教育引導學生深刻理解并自覺踐行各行各業(yè)的職業(yè)精神和職業(yè)規(guī)范,培養(yǎng)其遵紀守法、愛崗敬業(yè)、開拓創(chuàng)新的職業(yè)品格和行為習慣。

      4.課內與課外相統(tǒng)一,改善教學微觀環(huán)境。課內與課外相統(tǒng)一是指思政課的課堂教學與大學生課外各項活動聯(lián)系起來,使思想政治教育從由第一課堂全面向第二課堂拓展,改善思政課教學微觀環(huán)境。一是思政課教學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例如,可以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民道德建設、生態(tài)文明、黨史學習教育等為主題,舉辦歌唱比賽、詩歌朗誦比賽、攝影比賽、書畫展覽以及群眾性體育活動。二是思政課教學與學生社團活動相結合??梢砸龑W生以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經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為主題建立社團,也可以指導學生社團圍繞特定主題如黨史學習、時事政治等開展研習活動。嘗試把思政課教學與學生社團活動相結合納入學校教學管理中,并根據(jù)實際需要,有針對性地制定社團管理制度。一方面對思政課教師、輔導員指導社團的數(shù)量以及在社團中的職責做出明確規(guī)定,另一方面將社團活動開展情況與指導教師的工作量、績效考評掛鉤,提高指導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三是利用校園內的宣傳欄介紹重要的會議精神、重大歷史事件、重要歷史人物,通過標語宣講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四是利用校園網絡平臺、公眾號等數(shù)字化技術使思政教育全面向網絡拓展。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作為“網絡原住民”的學生與數(shù)字化技術的“親和力”,借助移動互聯(lián)網強大的功能性與輻射性,建構柔性、敏捷性和共生性的平臺體系,同時利用好原有的宣傳平臺,如校內電視臺、廣播臺、報紙等資源,實現(xiàn)它們與數(shù)字媒體的有機融合。另一方面,要重視數(shù)字技術所呈現(xiàn)的內容建設。充分利用數(shù)字技術如校園App、釘釘?shù)葘W習App、QQ群、微信群等多種終端平臺,系統(tǒng)地向學生推送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中共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大學生心理健康、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等方面的內容。

      5.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相統(tǒng)一,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的合力。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相統(tǒng)一是指發(fā)揮所有課程的育人功能和所有教師的育人職責,使其他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同向同行,建立全員、全方位、全過程“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的合力,改變思政課教學長期孤軍奮戰(zhàn)的困境。推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相統(tǒng)一,一是要在全體教師中樹立協(xié)同育人的教學理念,打破思政課與專業(yè)課之間的學科壁壘。把思政元素融入專業(yè)課教學中,對于思政課教學來說,不是職能重疊,也不是越俎代庖,而是有力的促進和必要的補充;對于專業(yè)課教學來說,是從片面的謀生技能傳授向傳道授業(yè)、教書育人的復歸。在確保思政課程核心引領的前提下,不斷促進專業(yè)課、綜合素質課與思政課的同向同行,將價值觀教育巧妙地“植入”各類課程教學中。二是要推進課程思政育人體系建設,提高專業(yè)課教師的課程思政教學能力。一方面,深入挖掘與提煉專業(yè)課程中的思政元素,不斷豐富課程思政的教學內容,完善課程思政的教學體系;另一方面,對專業(yè)課教師開展有針對性的課程思政教學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專業(yè)教學水平和德育水平,使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yǎng)在實際教學中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三是要抓好課程思政建設的頂層設計,尤其是要完善評價和激勵機制??梢越⒂蓪W校黨委統(tǒng)一領導的課程思政建設工作小組,由教務部門牽頭,結合課程建設、教學評估、專業(yè)認證、職業(yè)教育“雙高計劃”等要求,統(tǒng)籌制定課程思政的建設方案與實施意見,全面構建課程思政育人體系、教學體系與評價體系。采用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如教務評價、校院督導、同行評價、“線上”考評等;設立多維度的考核指標,如教學業(yè)績、科研業(yè)績、公共服務業(yè)績、自我評估等;實現(xiàn)評價主體的多元化,由學校、教師、學生共同對課程思政建設進行綜合評價。通過與科研成果等價認定等形式鼓勵專業(yè)課教師參與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把參與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情況作為教師職稱評定、崗位聘用、考核評優(yōu)、選拔推薦、績效獎勵的重要依據(jù),調動專業(yè)課教師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積極性、主體性、創(chuàng)造性。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會,2020.

      [2]周蔣滸,梅紀萍.對新時代勞模精神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yè),2019(21):89-92.

      [3]劉源,李雪靈.數(shù)字經濟背景下平臺型組織的價值共創(chuàng)[J].人民論壇,2020(6):84-85.

      [4]閭春飛.思想政治教育共同體視域下高職院校課程思政建設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21(15):107-112.

      [5]孫廣俊,李鴻晶,陸偉東,等. 高校課程思政的價值蘊涵、育人優(yōu)勢與實踐路徑[J].江蘇高教,2021(9):115-119.

      [6]石巖,王學儉.新時代課程思政建設的核心問題及實現(xiàn)路徑[J].教學與研究,2021(9):91-99.

      猜你喜歡
      基本路徑教學實效性思政課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中中國故事的創(chuàng)新表達
      ——評《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的打開方式》
      社會科學家(2021年3期)2021-04-30 09:12:04
      淺議高校學生在思政課中的情感認同
      思政課堂這樣“沸騰”——陜師大思政課從“有意思”到“有信仰”
      當代陜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3:02
      基于審計視角下推動國家完善審計治理路徑分析
      學校文化建構的基本路徑與內在機理
      馬克思主義如何緊緊抓住意識形態(tài)話語權
      人民論壇(2017年3期)2017-02-20 18:56:44
      開展青年志愿者活動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
      亞太教育(2016年33期)2016-12-19 04:22:10
      提高中職數(shù)學教學實效性的策略探微
      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創(chuàng)新研究
      初中體育學生體能提升的有效策略探析
      定西市| 荣昌县| 云和县| 揭东县| 锡林郭勒盟| 收藏| 杭锦后旗| 龙山县| 肇源县| 大埔县| 武城县| 沿河| 双鸭山市| 晋江市| 永川市| 长沙县| 通辽市| 越西县| 安国市| 蓬溪县| 康乐县| 新竹市| 沧源| 博客| 嵊州市| 大洼县| 栖霞市| 上饶市| 岳西县| 涡阳县| 博野县| 长岭县| 庆云县| 海兴县| 永和县| 兴和县| 阳东县| 宁陵县| 安义县| 裕民县| 马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