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菲菲
【摘要】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們不僅需要注重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更要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們需要將心理健康教育進行有效滲透,使得學生們能夠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本文將從“挖掘教材內容,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進行科學評價,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兩個方面談一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滲透教學;策略研究
小學是學生接受系統(tǒng)化教育的初始階段,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并形成良好生活習慣的重要時期。但是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能力是不同的,因此,在面對學習時,許多學生會產生不同的心理。這就要求教師們能夠關注學生日常學習活動中的心理狀況,如果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存在越來越突出,甚至影響他們的學習與生活,就會損害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因此,小學教師應積極嘗試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學質量和培養(yǎng)高質量的人才。在小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進行合理的滲透,并指導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
一、挖掘教材內容,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們應當注重課堂教學氛圍的營造。一個輕松和諧的氛圍時學生積極接受學習內容的重要心理基礎。因此,在教學時,教師們應當不斷挖掘教材中的內容,并通過營造和諧課堂氛圍的方式來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刺激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就感,鼓勵學生以積極的態(tài)度進行學習,并,有效培養(yǎng)學生有良好的個性,解決他們的心理問題,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的發(fā)展。
例如,在《落花生》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們需要對文章中與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內容進行挖掘。比如,《落花生》的教學目標是需要讓學生們能夠在學習課文后明白“不講究外表,而是應當做一個腳踏實地、擁有真才實學的人”。為了使得學生們能夠明白這個道理,教師們就可以為學生們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們能夠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從而獲得心理方面的教育。除了課文以外,教師們要想深入挖掘教材中與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內容,就需要著重從詩歌入手。每一冊課本中的詩歌都包含了作者豐富的情感,這對提高學生思想道德品質以及健康心理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幫助作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們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挖掘,為學生營造一個科學的、和諧的學習氛圍,從而實現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二、進行科學評價,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們除了要關注教材中與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內容以外,還應當注重教學評價對學生健康成長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適當的認知活動非常重要,這可以促進學生在學習中取得真正進展,使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信心,這也是保護學生的心理健康的重要策略。因此,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學習與行為及時進行評價,對每個學生的閃光點進行觀察并對其進行鼓勵,促使學生們能夠認識到自身的有點,使他們逐漸形成強烈而樂觀的學習態(tài)度。
例如,在《植物媽媽有辦法》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們可以觀察整個過程中每一位學生的表現。比如,筆者在教學時,就會讓學生對課文進行誦讀,從而找到學生身上的一些有點。此外,筆者還會要求學生以精確的語言總結課文的思想,并根據文章的內容對各種植物的傳播種子的方式進行分類與統(tǒng)計,從而發(fā)掘一些學生的概括能力與總結歸納的能力。面對學生的動態(tài)表現,我會公開贊賞學生并要求他們提出自己的閱讀想法。在閱讀溝通中,學生還展示了他們的個人知識庫。在這方面,我會及時欣賞學生對各種各樣的好奇心,希望學生能夠繼續(xù)保持探索世界的欲望,也可以繼續(xù)從生活中學習。在小學生進入學習后,由于智力和學習能力的差異,每個學生的學習層面也不同,因此學生會感受到不同的情緒。所以,教師必須充分利用評價機制,以正確的語氣、態(tài)度和語言對學生進行科學評價,不僅要保護學生的自尊,還要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比如,在《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對文章進行閱讀,并要求每個學生對文章中每一個角色的作用進行深入分析。 比如,那顆想飛上太陽的豆子掉進水溝時會有什么樣的想法呢?又如經歷最為曲折的那顆豆和生病的女孩相處時回事什么樣的心態(tài)呢?從書中對這些內容進行探究。隨后,教師們可以讓學生挑選自己所研究的豆進行角色扮演,使得他們能夠與文中的豆產生情感共鳴。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深入學習知識,還能夠使得學生建立正確的生活態(tài)度與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們應當重視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科學評價,促使學生的心理能夠健康發(fā)展。
總而言之,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以及培養(yǎng)良好行為性格的基礎。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夠在知識教學的過程中發(fā)現并及時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促進他們的心理健康發(fā)展,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需要長期努力的工作,尤其是在語文學科的教學中,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接受程度和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和內容,開展高效教學。
參考文獻:
[1]王美君. 小學語文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滲透的策略[J]. 教書育人:教師新概念, 2019(2):1.
[2]張思華. 小學語文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策略[J]. 科普童話:新課堂, 2018(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