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黎晟
摘要:高中地理知識比較深奧而且具有一定抽象性。傳統(tǒng)教學中教學方式比較單一和生硬,高中生學習深度也會受到一定影響。隨著信息技術(shù)的不斷發(fā)展,微課這種新型教學手段走入高中地理課堂,不僅可以使地理知識不再生硬死板,還可以使高中生的求知欲更加強烈,主動進行地理探究。與此同時,會使高中生夯實地理基礎(chǔ),讓其學習能力大幅提高。本文對微課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巧妙應用策略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guān)鍵詞:微課教學;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應用
前言:
微課是信息技術(shù)背景下應運而生的一種新型教學手段,不僅可以為高中地理課堂注入更多新鮮元素,還可以使地理知識通俗易懂、生動、富有活力。教師根據(jù)教學需要將不同地理現(xiàn)象、資料等制作成短小精悍的微課,能夠有效激發(fā)高中生求知欲,幫助高中生扎實地理基礎(chǔ),并促進其學習能力明顯提高。教學中,教師要注重靈活應用微課,可以配合探究式教學、互動式教學等教學模式共同展開教學活動,會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一、巧妙應用微課加強概念理解
高中地理課程是一門比較深奧的課程,同時包含較多的地理概念。倘若高中生對概念性知識不能準確深刻的理解,就會直接影響其后續(xù)知識的學習,以及影響其知識基礎(chǔ)。課堂上,教師通常時直接講解概念性的知識,但部分高中生并不能全面認知。教師需要結(jié)合實際地理現(xiàn)象共同講解,高中生才會深刻掌握地理概念。此時,教師可以巧妙應用微課,同步輸入地理現(xiàn)象及地理概念,在對知識加以講解,就會有效加深高中生對概念的理解,從而幫助其打下良好的知識基礎(chǔ)。
如,《植被》一課,“植物”、“植被”概念是課程中的重要知識點,也是高中生容易混淆的知識點。教師可以課前利用信息技術(shù)將不同類型的單株植物,以及多種植被類型的直觀地理現(xiàn)象制作成生動直觀的微課件。在引入兩個不同概念時,教師可以先利用微課呈現(xiàn)多姿多彩的植物,拓展高中生視野,充分吸引高中生。然后,教師再分別引入“植物”、“植被”的概念,并同步展示不同的微課件,就會使高中生深刻的記憶和區(qū)分兩個概念,并以此打下堅實的地理基礎(chǔ)。
二、巧妙應用微課激發(fā)高中生求知欲
地理知識相對抽象,深奧,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用單一教學方式,生硬引入不同知識點,高中生不僅較難理解,其探究新知識的欲望也容易被埋沒。想要讓高中生深入學習和研究地理,就會有較大的教學難度。教師要注重有效激發(fā)高中生求知欲,才會推動教學高效開展。這就需要教師積極調(diào)整教學思路,豐富教學方式。微課可以生動呈現(xiàn)教材中靜止的文字、圖像知識,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制作生動的微課件,再對高中生加以引導。不僅可以使地理知識大幅降低抽象度,還可以有效激發(fā)高中生求知欲。
如,《土壤》一課,引入新課時教師可以提問:“土地都是什么顏色的呢?”。高中生會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快速回答教師是“黑色”的。此時,教師再說:“其實不然,土地有五種顏色,分別是黑色、紅色、黃色、白色和紫色?!?。就會使高中生產(chǎn)生強烈的好奇心。此時,教師在播放微課,讓高中生真切的觀看到南方低山丘陵區(qū)紅色土壤、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的黃色土壤、四川盆地的紫色土壤等畫面。就會快速吸引高中生的視角。接著,教師再追問:“為何土壤會有這么多種顏色呢?土壤除了顏色不同還有哪些區(qū)別呢?為何一些農(nóng)作物在南方可以種植在北方卻種植不了呢?除了氣候原因是否與土壤也有關(guān)系呢?”。就會有效激發(fā)高中生的求知欲,促使其主動學習和探究。
三、巧妙應用微課開展探究式教學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對高中地理教學的要求也進一步提高,不僅要讓高中生良好掌握地理知識,還要讓其可以不斷提高學習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合理轉(zhuǎn)變教學策略,讓高中生擁有更多獨立學習和探索的空間。高中生在擁有更多鍛煉機會的基礎(chǔ)上,才會有效提高學習能力。另外,考慮到知識的難度,及高中生的實際學習能力,教師可以指導高中生進行合作學習探究,并且應用微課輔助高中生學習、探索、交流,會使高中地理課堂教學達到一舉兩得的雙重教學效果。
如,《如何讓城市不再“看海”》一課,教師可以將城市洪水與土壤蓄水功能缺失的不同圖文資料,以及雨水花園等圖文資料制作成微課。引入新課時,教師可以融入生活背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zhèn)化進程迅速。然而,近些年來,每逢雨季,我國自北向南一些城市內(nèi)澇問題嚴重。每當大雨過后,人們就會在城市中‘看海’。如何才可以使土壤更好發(fā)揮蓄水功能,是當下解決城市‘看?!瘑栴}重要方面之一。如何才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呢?”。然后,再讓高中生四人一組,將微課分享到每個小組,讓其借助微課自主探討:“城市內(nèi)澇產(chǎn)生的原因是什么?雨水花園與海綿城市主要的生態(tài)功能有哪些?我國解決城市內(nèi)澇問題的主要措施有哪些?”。在微課的良好輔助下,高中生的探討深度會明顯增加,而且也會讓其對不同問題形成深刻的理解。教師在此基礎(chǔ)上,引導高中生剖析不同知識點,高中生就會明顯提高學習效率和質(zhì)量,繼而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總結(jié):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微課的應用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固化的教學模式,為地理教學帶來了新的生機。教師巧妙應用微課不僅可以使高中生深刻理解地理概念,還能夠讓其擁有濃厚的求知欲。教師在探究式教學中應用微課,還可以幫助高中生快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對于高中生深入掌握地理知識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壽偉.微課與高中地理教學的有效結(jié)合研究[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0(22):125-126.
[2]劉鳳芹.微課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有效運用研究[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2020(07):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