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賽,李妍妍
(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神經內科,河南 洛陽 471000)
動脈粥樣硬化是急性腦梗死(ACI)重要病理基礎,及時評估頸動脈斑塊性質對ACI的治療及預后改善有重要意義[1]。溶血磷脂酸(LPA)是磷脂代謝的中間產物,在急性腦血管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血清LPA水平可反映血小板活化程度,同時LPA可通過多種途徑參與血栓和動脈粥樣硬化形成過程[2]。而關于血清LPA水平與ACI患者頸動脈斑塊穩(wěn)定性的關系,臨床相關的研究較少?;诖?,本研究旨在探討血清LPA水平與ACI患者頸動脈斑塊穩(wěn)定性的關系,以期為臨床提供更多參考,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我院2018年8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86例ACI患者的臨床資料。納入標準:①符合ACI診斷標準[3];②經超聲檢查確診為頸動脈粥樣硬化;③臨床資料及影像學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伴惡性腫瘤;②有ACI病史;③伴急慢性感染性疾病。
1.2 方法
1.2.1 ACI患者頸動脈斑塊穩(wěn)定性情況 統(tǒng)計ACI患者入院時的頸動脈斑塊穩(wěn)定性情況,具體檢測方法如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儀(美國GE公司,GE730型)檢查,設置探頭頻率10 MHz,探查受檢者頸動脈。穩(wěn)定斑塊:斑塊表面光滑且呈強回聲。不穩(wěn)定斑塊:①斑塊呈現不規(guī)則回聲或低回聲;②偏心指數>2;③斑塊表面不光滑;④有血流信號;符合以上任意一條即判定為不穩(wěn)定斑塊[4]。將確診為不穩(wěn)定斑塊的患者納入不穩(wěn)定組,確診為穩(wěn)定斑塊的患者納入穩(wěn)定組。
1.2.2 血清LPA水平 統(tǒng)計ACI患者入院時的血清LPA水平,檢測方法如下:采集患者靜脈血2 mL,放置于裝有抗凝劑的離心管內,搖勻后離心分離血清,使用正丁醇抽取磷脂,經過濾層進行純化,以無機磷定量法測定LPA水平。
1.3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3.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血清LPA水平對ACI患者頸動脈斑塊穩(wěn)定性的影響,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檢驗;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分析,得到血清LPA水平評估ACI患者頸動脈斑塊穩(wěn)定性的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the cure,AUC),AUC<0.5:無價值;0.5≤AUC<0.7:評 估 價 值 較 低;0.7≤AUC<0.85:評 估 價 值 中 等;AUC≥0.85:評估價值較高;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ACI患者頸動脈斑塊穩(wěn)定性情況入選的86例ACI患者按頸動脈斑塊穩(wěn)定性情況分組,其中不穩(wěn)定組53例,占比61.63%;穩(wěn)定組33例,占比38.37%。
2.2 兩組的一般資料及血清LPA水平比較兩組的性別、年齡、發(fā)病至入院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穩(wěn)定組的血清LPA水平高于穩(wěn)定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一般資料及血清LPA水平比較[n(%),±s]
表1 兩組的一般資料及血清LPA水平比較[n(%),±s]
?
2.3 血清LPA水平對ACI患者頸動脈斑塊穩(wěn)定性影響的Logistic回歸分析經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血清LPA高表達是ACI患者頸動脈斑塊不穩(wěn)定的影響因素(OR>1,P<0.05)。見表2。
表2 血清LPA水平對ACI患者頸動脈斑塊穩(wěn)定性影響的Logistic回歸分析
2.4 血清LPA水平對ACI患者頸動脈斑塊不穩(wěn)定的預測價值分析繪制ROC曲線圖顯示,血清LPA水平評估ACI患者頸動脈斑塊不穩(wěn)定的AUC值為0.825。見表3、圖1。
表3 血清LPA水平對ACI患者頸動脈斑塊不穩(wěn)定的評估價值分析
圖1 血清LPA水平預測ACI患者頸動脈斑塊不穩(wěn)定的ROC曲線圖
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是ACI主要病理機制,炎性因子也可促進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且斑塊的穩(wěn)定性和ACI的發(fā)展及預后密切相關,因此早期掌握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穩(wěn)定性情況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結果顯示,86例ACI患者按頸動脈斑塊穩(wěn)定性情況分為不穩(wěn)定組(n=53)和穩(wěn)定組(n=33),且不穩(wěn)定組血清LPA水平高于穩(wěn)定組,表明血清LPA水平可能與ACI患者頸動脈斑塊穩(wěn)定性有關。進一步經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血清LPA高表達是ACI患者頸動脈斑塊不穩(wěn)定的影響因素,分析原因為,LPA是脂質代謝的一種中間產物,可通過G蛋白偶聯受體對靶細胞功能產生影響,從而發(fā)揮廣泛的生物學效應,具體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機制如下:①LPA可通過活化RhoA Rhom酶信號通路,引起細胞肌動蛋白重組和細胞骨架改變,從而引起內皮細胞屏障結構及功能改變,為單核細胞遷移及低密度脂蛋白(LDL)于內皮下沉積創(chuàng)造了條件[5];同時LPA還可對內皮細胞及白細胞粘附起到促進作用,加重血管壁的炎性反應。動脈血管壁損傷后,炎性反應可促進皮下LDL氧化,加重內皮細胞損傷,形成惡性循環(huán),加速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②LPA也是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絲裂素原之一,可通過G12/13和Gq/11兩條通路激活Ras基因家族成員A,加速平滑肌細胞遷移及增殖,改變斑塊穩(wěn)定性[6]。③粥樣硬化斑塊中脂質成分主要是氧化修飾LDL,LPA是主要成分,可對T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平滑肌細胞產生化學趨化性,當粥樣硬化斑塊中的LPA逐漸累積增加,最終可導致平滑肌細胞及巨噬細胞凋亡或壞死,分解細胞外基質,使斑塊破裂[7]。本研究通過繪制ROC曲線顯示,血清LPA評估ACI患者頸動脈斑塊不穩(wěn)定的AUC值為0.825,具有一定診斷價值,臨床應針對血清LPA水平較高的ACI患者,盡早制定相關預防措施。
綜上所述,血清LPA高表達與ACI患者頸動脈斑塊不穩(wěn)定密切相關,臨床可早期檢測ACI患者的血清LPA水平,針對水平異常升高患者可應用他汀類藥物,以預防斑塊脫落加重腦梗死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