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國良
摘要:我國自古以來就非常重視漢字的書寫,漢字是我國優(yōu)秀文化的重要代表。目前,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手寫不再是唯一記錄文字的方式,打字錄入、電子錄入成為人們較為崇尚的文字記錄方式,這些都不利于我國漢字優(yōu)秀文化的繼承與發(fā)展,由此,在教學工作中,教師需要強化對寫字教學的重視。本文主要是對小學語文寫字教學的策略與方法進行探究,希望對提升學生寫字興趣、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提供一定的指導。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字教學;策略
引言
漢字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符號,正確、規(guī)范地書寫漢字是每個中國公民最基本的素質。然而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人們過多追求功利色彩,目前學生的書寫情況很不樂觀,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本文重點從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解決的方法、取得的效果三個方面進行論述,力求探索出一套操作性好、可復制性強、行之有效的方案,以提升當前學生書寫小學漢字書寫質量提升策略的探究劉東美李延彪教師課堂展示現(xiàn)狀,提高學生的書寫質量。
一、書寫現(xiàn)狀分析
(1)寫字姿勢不正確
據(jù)調查,70%的學生在幼兒園大班階段就有握筆畫畫、書寫數(shù)字的經(jīng)歷,部分學生沒有掌握正確執(zhí)筆姿勢,畫畫、書寫數(shù)字時握筆姿勢很不規(guī)范。最常見到的錯誤握筆姿勢有橫搭型的,即把拇指蓋在食指第一個關節(jié)處,這樣會大大降低拇指和食指的配合度;還有一種是埋頭型的,即拇指藏在食指后面,這樣會抑制手腕的靈活度。此外,坐姿也不盡如人意,經(jīng)??吹綄W生寫字時,要么身子歪歪扭扭的,要么頭埋得低低的。進入小學后,雖然教師也會指導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但由于在入學前已經(jīng)養(yǎng)成不良的書寫習慣,要改正難度很大。
(2)寫字課形同虛設
低年級的課程設置是每周一節(jié)寫字課,但大部分的學校沒有專業(yè)的書法教師,寫字課大多由語文教師兼任。語文教師受學科考試壓力的影響,關注的重點放在學科的知識點是否掌握上,片面追求成績,而忽略了學生規(guī)范書寫的指導。據(jù)調查統(tǒng)計,80%的低年級寫字課被上成閱讀指導課或作業(yè)講評課,《課程標準》對于學生規(guī)范書寫的要求成了一紙空文。
(3)過重的課業(yè)負擔削弱了規(guī)范書寫的精力
雖然教育部明文規(guī)定要切實做好“減負”工作,但在唯分數(shù)論的大環(huán)境下,“題海”戰(zhàn)術還是擠占了學生大量的時間,很多低年級的孩子還未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就要天天應付大量的作業(yè)。為了能按時按量完成作業(yè),學生只能潦草書寫,哪里還有興趣和精力去練字。很多教師關注的是學生寫出來的答案正確與否,對于書寫是否規(guī)范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久而久之就養(yǎng)成了只求速度不講質量的書寫習慣,學生的書寫能力得不到提升。
二、小學語文寫字教學的策略與方法
(一)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活動中,要想提高寫字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與修養(yǎng)。教師可以借助于趣味小故事開展寫字教學活動,以此達到寓教于樂的教育效果。學生的好奇心、好動性較為強烈,他們好動、活潑的天性注定難以把注意力長久停留于語文課堂中,但是趣味小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較為鮮活、情節(jié)起伏比較大、故事內容較為形象與生動,這都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并且每一個小故事中都蘊含著相應的寓意,具備一定的德育功能,由此,借助于趣味小故事的形式來開展寫字教學,能夠讓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情感共鳴,讓學生更專注投入到寫字、練字活動中,取得理想的寫字教學效果。在寫字課堂活動中,如果只是單純練習漢字或者為學生講解結構造型、偏旁部首,這種機械式的寫字模式很容易引發(fā)學生的抵觸心理,因此,教師一定要轉變寫字教學模式,通過講解故事讓學生認識更多的漢字,感知到探究漢字知識的趣味性與快樂,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寫作習慣。同時,教師要借助于競賽活動的形式講解漢字知識,讓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情感體驗。學生的好勝心理比較強,教師完全可以利用這一心理開展寫字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參與寫字活動的內在驅動力。教師可以舉辦寫字競賽活動,把一些優(yōu)秀的硬筆作品展示在校園內、班級內,鼓勵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到寫字活動中去,提升學生的綜合寫字水平。對于一些寫字能力比較強的學生,教師還可以鼓勵這些學生積極參與大型的寫字競賽活動,借助于競賽激發(fā)學生寫字的內在動力,把寫好字作為一種生活習慣。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借助于直觀展示的方式,生動講解漢字知識,對于一些容易寫錯、筆畫較為復雜的漢字,教師可以用簡筆畫或者掛圖的方式展示漢字內容,讓學生更直觀地觀賞漢字筆畫與結構,從中感知到漢字的結構美與韻律美,實現(xiàn)視覺、聽覺的融合,從中掌握寫字的要領,讓學生把字寫得更美觀、勻稱,提升學生的寫字能力。
(二)優(yōu)化書法課堂模式,提升寫字教學效率
1.每天20分鐘的寫字小課
我們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對20分鐘的寫字課進行了規(guī)范,形成了“寫字動畫+個性輔導”的規(guī)范的課堂教學模式,采用“看、描、寫、評、改”五步流程。
2.軟硬筆課堂根據(jù)授課內容的不同形成了七種不同的課型
我們軟硬筆課堂形成的七種課型:書寫技能指導課、臨摹指導課、書法文化與作品欣賞指導課、集字練習指導課、書法實踐活動課、書寫評價反饋交流課、綜合課(綜合各種課型)七種課型。每個年級學習與訓練的內容,體現(xiàn)了“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的特點,探索出了全市小學效仿的課堂教學流程,并組織教學,實現(xiàn)區(qū)域推進。
3.硬筆毛筆一起抓,實用審美相結合
在硬筆方面,編寫“1+N”輕松練字訓練材料,配合語文學習每個年級2冊,共12冊。錄制微課160余節(jié),微視頻500多個。在毛筆方面,錄制視頻課120節(jié),涵蓋了3至6年級學生書法學習的全部內容。
總結
書法藝術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對中小學生進行書法教育,不僅能訓練學生寫得一手好字,更是對學生進行道德素質、意志毅力、智能素質、審美情操的培養(yǎng),讓每個孩子在文化上找到歸屬,在精神上變得豐富,在思想上獲得根基。我們要以“寫方正中國字,做正直中國人”為理念,力圖通過對本課題的研究,更新書法教育觀念,重立書法教育目標,改進書法教育方法,優(yōu)化書法教育資源,最終達到傳承文化、培養(yǎng)習慣、立字立人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朱莉談小學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一以語文社S版教材為例[J].,2013(7).
[2]羅先慧,李云文,孫建龍.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研究的熱點與重點一基于2012年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小學語文教與學》的統(tǒng)語文建設,2013(16).計與分析[J].課程.教材.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