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曰春/文圖
兩個月前,去《冬奧一家人》劇組探班,演員張磊正在拍戲,我喜出望外,心想總算逮住“活”的了。等他閑下來,真正坐到一起,我毫不諱言對他的喜愛。
我們是膠東老鄉(xiāng),一張嘴方言就冒出來了。當然,并非有一層老鄉(xiāng)關系才對演員張磊高看一眼,我喜歡他的作品,比如說他參演的電影《倔強蘿卜》。
那是一部喜劇。眾所周知,喜劇作品是最難演繹的,而演員張磊塑造的形象大多都令人忍俊不禁。我自然好奇他在出演前會做哪些準備工作。
他說,每次拿到劇本的時候,除了反復研究劇本外,會“閉關修煉”一段時間,去揣摩這個本子的用意,然后再請教不同行業(yè)的朋友,從他們那里尋找到不同見解。
后來我才曉得,他說的并不全面。有朋友告知,演員張磊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下,會先給身邊的人演一遍。我忍不住感慨,說磊哥,你也夠較勁的。他意味深長地說,喜劇得讓觀眾真正發(fā)自內(nèi)心地笑,才能算作成功。
毫無疑問,演員張磊在表演上是有“野心”的,他成功塑造過風格迥異的形象,有媒體稱他靠的是扎實的演技和敬業(yè)的態(tài)度。
我問他如何理解“敬業(yè)”?他說敬業(yè)就是拿到劇本后盡快進入到角色,把自己就當作這個角色,把戲中人演活,讓觀眾信服這個角色。
我說也是,拍戲得熬夜吃苦,僅此一點就已經(jīng)夠敬業(yè)的了。演員張磊持不同意見,說那是演員最基本的職業(yè)操守,就像你深更半夜爬格子,就像消防員五冬六夏刻苦訓練。
彼時,我沒被他帶了節(jié)奏,而是八卦心爆棚,讓他聊聊與黃渤的友情。因為黃渤也是我倆的同鄉(xiāng),遺憾的是我至今未曾有過與黃渤謀面的機會。
演員張磊不假思索地說,我跟渤哥是亦師亦友的關系,我的第一部戲就是他給介紹的,我們保持著聯(lián)系,時常共同探討如何把戲中人物給演活,非常感激他能給我一些塑造角色的機會。
這話說得實在,演員張磊顯然是把黃渤尊為師長。實際上,“圈里人”都知道,他倆過去是一起演出的“戰(zhàn)友”,曾經(jīng)一起受過罪,黃渤成名之后始終不忘老朋友,早已傳為佳話,無須贅述。
我心知肚明,演員張磊此言過于謙虛了,他如今也是片約不斷,早已成為觀眾喜愛的演員,還被譽為“國民教導主任”。透露個小秘密吧。很多年前,我學過幾天相聲表演,一直自詡笑點挺高,可回想他塑造的教導主任形象,想不樂呵太難,除非太陽打北邊出來。
沒錯,演員張磊說他樂意做小人物,我總結(jié)出來的規(guī)律是,他把小人物當成“大人物”去鉆研,所以才有了那么多膾炙人口的形象,讓人們過目難忘。
笑過了,也八卦過了,還是得來點與消防有關的“干貨”。
影視行業(yè)是相對神秘的行當,好多觀眾瞄準的是明星大腕,乃至他們的私生活。我也未能脫俗,否則不會問及他與黃渤的關系。
只有行業(yè)人士才清楚,不少影視作品在拍攝現(xiàn)場會與“火”打交道,例如戰(zhàn)爭片里炮火紛飛,幕后需要做大量準備工作。對此,演員張磊態(tài)度非常明確,他認為在劇組里做好預防火災的工作極其重要。
他跟著指了指墻角,說瞧見沒,滅火器就在眼前。其實在劇組里,對于消防工作都十分重視,并且在拍攝與火相關的戲份時,劇組都會事先到消防部門報備,碰到重要的場次還會準備好滅火器材,把專業(yè)人員請到現(xiàn)場指導,確保拍攝工作安全進行。
演員張磊所言較為客觀,我曾在寫《冬奧一家人》導演時提到過,搭出來的場景是老北京的四合院,因為都是木結(jié)構的,劇組擺放的滅火器數(shù)量“嚴重超標”。我未免感到欣慰,這說明各級消防部門宣傳工作扎實到位,至少在影視從業(yè)者這里是起到了作用。
或許這個問題引起了演員張磊的深思,事后他在微信上對我說,預防火災確實應當引起公眾的重視,人們往往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真等災難來臨的時候,就晚三秋了。
但我當時蔫兒壞,說他未遭遇過火災事故,沒有發(fā)言權。演員張磊說此言差矣,有那么多新聞報道,沒吃過那啥總見過那啥跑步吧——原話不是如此說的,他想表達的就是這么個意思。
好像怕我不相信,演員張磊又說,他平常一有機會就參加消防演習。他平常那么忙,我懷疑這是他冠冕堂皇的言辭,故意將了他一軍,讓他說點細節(jié)。
哪知他真說出了不少逃生方法,末了還再三表示,沒有半句謊話,平日里我可沒少教導我家的小朋友,讓他一定要注意防火安全。
那會兒我一臉壞笑,仿佛陰謀詭計得逞了。演員張磊肯定不了解我當時的心態(tài),但愿他見到這篇文字的時候,不會對我“趕盡殺絕”,畢竟我還打算讓他幫個忙呢。
玩笑歸玩笑,起碼讓我看到了他憨厚的一面。試想,演員張磊這種較真的狀態(tài),很容易讓我聯(lián)想到了他作品里萌萌的樣子。
繼續(xù)聊他對消防的認識,他感同身受地說,你不是提到我扮演的那些小人物嗎,說白了,消防指戰(zhàn)員也是咱身邊的小人物,他們是父親、是兒子、是丈夫,是我們對門住著的好兄弟……
擔心演員張磊會扯到消防員的犧牲,我極不禮貌地打斷了他,問了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今后有打算為消防隊伍創(chuàng)作嗎?
筆者認為,刑事立法政策作為刑事政策學科的一部分,它是在對犯罪行為的認識與分析的基礎上做出的有關刑事立法的方針、政策的總和,是刑事立法的依據(jù)。因此,刑事立法政策作為政策的一種,其在制定需有民意的考量;作為刑事法科學的一部分,其過程也必須存在公民監(jiān)督。
演員張磊說,如果有機會,我當然很想出演和消防相關的作品,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創(chuàng)作表演,提高人們的消防意識,也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演繹,讓人們感受到消防人員的辛苦與不易。
我猛然感覺他的潛臺詞是,小初,你那全是廢話。不好意思,搞文學創(chuàng)作的人都相對敏感,否則我不會害怕他談及犧牲,在我以往的作品里,哪怕是虛構的消防員,我也不允許他們在火災中獻身。
好在演員張磊并不知曉我的小心思,我想當然地問他,如果出演消防題材的影視劇,該如何去刻畫人物形象。
演員張磊笑了,說假如真的有幸能夠接到這樣的劇本,我希望能立馬到消防隊去體驗生活,因為我始終認為,必須有真實的感受,才能演出真實的人物和生活。
他想了想又說,對了,真有那么一天的話,你可得幫我聯(lián)系消防隊啊,我得正兒八經(jīng)地去穿穿那身“火焰藍”。
我爽快地應允了,在寫這篇文章時,我總感覺缺了點什么。我左思右想,給他發(fā)了個信息:教導主任,如果在現(xiàn)實生活中,您是一位校領導,有關消防安全方面,您會對學子們提出什么要求或忠告?
時值深夜,本以為他早就休息了,沒想到的是演員張磊還在片場上,他旋即給我發(fā)來語音,說希望孩子們提高消防意識,重視每一次的消防演習,不要認為火災離我們非常遙遠,一定要具備防患于未然的意識!
說句題外話,文學作品忌諱頻繁使用某些標點符號,倘若在文中出現(xiàn)了,必定是帶有濃重的感情色彩。演員張磊語氣很重,我不得不在“意識”之后加上了感嘆號。
行文至此,我仍舊意猶未盡,還想說點什么。哦,差點忘了,我讓他幫忙做做工作,讓另一位演員接受采訪。
不賣關子了,倘若不出意外,下一期的主人公將是演員張磊最親近的人。猜出是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