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奕彤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對于小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率,幫助小學生更好地掌握語文知識。本文從淺談提高小學低年級學生語文預習能力路徑的角度出發(fā),旨在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幫助小學生全面掌握語文這門學科。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語文;預習能力
自進入現(xiàn)代社會以來,小學語文教學體系經(jīng)歷了數(shù)次變革。現(xiàn)代小學語文十分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長期以來,小學語文在教學上都忽視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能動性,許多語文教師并不重視學生預習能力的提升,這一點在小學低年級尤為突出,導致這種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是學生未形成預習語文的意識,在現(xiàn)代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下,需要提高小學生的預習能力,進而提高小學生的自習能力。
一、給予資源支持,提高預習的目的
小學低年級學生進入小學學習的時間很短,這就導致他們還未適應小學的學習節(jié)奏,也沒有掌握住小學語文的學習方法。這種現(xiàn)象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講是正常的,學生需要經(jīng)歷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來適應小學階段的學習生活,找到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在這個過程當中,小學語文教師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需要不斷引導學生,教會學生正確的語文學習方法。其中就包括小學語文的預習學習方法。為了提高小學生的預習能力,幫助學生解決預習過程當中遇到的難題,小學語文教師不僅需要給予學生資源支持,還要教會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現(xiàn)代社會正處于信息化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小學語文的學習也會運用到信息技術。小學語文教師可以使用信息技術幫助學生查找資料,提高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認知和了解,這種學習方式也更容易幫助學生理解復雜的語文知識。同時,小學語文教師也要合理地利用社交軟件與學生建立網(wǎng)絡聯(lián)系,這樣便于教師將更多的學習資源給學生,同時也便于教師將預習任務發(fā)送給學生。在傳統(tǒng)的語文預習教學當中,教師都是將預習任務抄寫在黑板上面,對于學生而言,黑板上除了教師布置的預習任務,沒有任何可供參考、學習和利用的資源,學生只有一些輔助性的參考書。這種預習教學并不利于學生了解整個文章內容。因此,為了達成預習教學的目標,教師必須在傳統(tǒng)預習教學基礎上改進預習教學方式,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借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時解決學生在預習過程當中所遇到的問題,從而達到提高預習的目的。
二、發(fā)揮評價作用,提高預習的有效性
為了發(fā)揮預習教學的作用,小學語文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說出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課前質疑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思維。合理地質疑的同時,教師也要注重教學評價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的作用。為了給予學生正確的學習指導,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構建正確且科學的學習思維,教學評價的形式就有助于學生學習思維的建立。為了實現(xiàn)這個教學目標,小學語文教師應當重視小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當中的主體地位,在教學當中要注重學生主動性和能動性的發(fā)揮,通過讓學生自主評價課文,發(fā)表自己看法的方式,形成不同思維的碰撞。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也要加強學生課前預習反思能力的培養(yǎng)。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發(fā)揮小組合作的優(yōu)勢。最后,在小學語文預習過程當中,小學語文教師需要肯定學生預習當中的優(yōu)點,鼓勵和認可學生,這樣能夠培養(yǎng)學生對于小學語文的學習興趣。
三、與家長有效溝通,激活預習內生力
學校并不是唯一的學習場所,在離開學校之后,學生也要在家中完成作業(yè)。為了提高教學的效率。小學語文教師需要了解在放假期間,學生在家庭當中的學習情況。為此,教師可以通過上門拜訪和電話拜訪等多種方式,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同時教師也可以開通網(wǎng)上學習平臺,借助多媒體將一些優(yōu)秀學生的預習成果展現(xiàn)出來,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預習的積極性。同時,教師也不能忽視家長在預習當中發(fā)揮的作用,與家長溝通學生自主預習的方式方法,幫助學生改正預習當中的錯誤,提高學生預習的效率。
總的來說,預習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并不是單純的抄寫書本內容,而是想要通過引導學生思考,鼓勵學生自主學習來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韋衛(wèi)利. 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學生預習習慣的培養(yǎng)[J].語文課內外,2019(12):308. DOI:10.3969/j.issn.1672-1896.2019.12.303.
[2]殷秀軍.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學生預習習慣的培養(yǎng)探討[J].中外交流,2021,28(4):1495.
[3]覃鳳員. 試論如何培養(yǎng)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語文預習習慣[J].新課程導學,2016(7):88.DOI:10.3969/j.issn.1673-9582.2016.07.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