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倩倩
導讀:在幼兒教育中使用繪本故事能達到較好的教育效果。音樂元素在幼兒繪本教學中的運用不僅能起到較好的引導效果,還能讓繪本教學變得更豐富和多元,有利于幼兒的全面發(fā)展和成長。因此,本文針對幼兒繪本教學中音樂元素的滲透方法進行系統的研究和分析,其主要目標在于提升幼兒繪本教學效果,同時形成幼兒良好的音樂素養(yǎng)。
幼兒教育定位在啟蒙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體現在教育對象上。幼兒的年紀尚小,身心發(fā)展不成熟,同時,其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尚處于形成階段,因此在幼兒教育工作中需要考慮幼兒的學習興趣。
繪本即圖畫書,以圖畫為主,搭配文字,是一種圖文搭配的出版物。繪本因以圖畫為主、故事性強、拓展方式多等特點受到幼兒的喜愛。于是,教師在幼兒教育中試運用繪本進行教學,而幼兒對故事的興趣較大,通過繪本故事的閱讀,能夠引導幼兒認知事物、理解故事,進行口語表達。實踐發(fā)現,將繪本運用在幼兒教學中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當前,包含幼兒父母在內的諸多對象對于繪本教學提出了新要求,例如藝術欣賞與創(chuàng)作能力。繪本中的圖畫富有美感,有助于發(fā)掘幼兒的藝術潛力,同時輔以音樂元素的情況下,可以使繪本內容和價值以多元化方式展現出來,有利于實現文學教學與音樂教學的協同,可以提升幼兒的藝術審美能力。在繪本教學中靈活使用音樂元素值得探究。
一、幼兒繪本教學中音樂元素的滲透意義
孩子精神世界的構建從繪本閱讀開始:豐富多樣的圖案、生動有趣的文字、包羅萬象的主題故事、精彩的故事情節(jié)……繪本閱讀對兒童早期成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在針對幼兒各類教學方式中,繪本教學具有獨到的優(yōu)勢和價值,靈活使用繪本教學有利于促進幼兒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但目前來看,教師在幼兒繪本教學中采取的方式相對單一,片面強調繪本的教育價值、故事的引導意義,而忽略繪本創(chuàng)作中的美學價值,引導幼兒對藝術和美的欣賞不足,導致繪本教學的價值和作用并未完全發(fā)揮出來。
音樂作為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是人類共有的一種情感表達方式和獲取方式。幼兒天生喜歡聽故事,也天生對音樂敏感。藝術欣賞和創(chuàng)作能力也是幼兒需要培養(yǎng)的一種重要能力。在繪本教學中注重滲透音樂元素,不僅對幼兒音樂啟蒙教育有幫助,更能通過音樂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藝術感受能力和創(chuàng)作能力,對幼兒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一)進行音樂啟蒙教育
幼兒的學習認知主要通過視覺、味覺、觸覺等感官的感知,幼兒階段看到的、聞到的、觸摸到的越豐富,建立的感官就越豐富,對幼兒的發(fā)展也就越有利。音樂作為藝術形式,具有抽象的特點。通過在繪本故事中引入音樂元素,能夠引導幼兒建立對音樂的感知。
例如,蔡皋根據民謠創(chuàng)作的繪本《月亮粑粑》:“月亮粑粑,肚里坐個爹爹,爹爹出來買菜,肚里坐個奶奶,奶奶出來繡花,繡雜糍粑?!蔽淖肿x起來朗朗上口,可以通過唱的方式進行展現。幼兒可結合繪本圖畫內容、民謠歌唱的方式來閱讀繪本,能夠豐富幼兒對音樂的感官,建立對音樂的認知。
(二)音樂元素豐富幼兒認知、提升想象力
在對繪本故事的解讀中,有些場景如果配上音樂能更好地理解。在幼兒的認知處理發(fā)展中、在繪本教學中,靈活使用音樂元素能加深幼兒對繪本故事的理解,幫助幼兒進行認知。例如,閱讀《啪嗒啪嗒蝸?!防L本時,如果教師只是勻速朗讀啪嗒啪嗒,幼兒不能體會到蝸牛越來越快的節(jié)奏感,使繪本故事的理解缺少韻味。如果教師的節(jié)奏感很強,通過越來越快的音樂節(jié)奏朗讀啪嗒啪嗒啪嗒,能讓幼兒更好地理解蝸牛跑得越來越快。
音樂作為一種藝術形式,能引起幼兒情感上的共鳴,例如,歡快的音樂、低沉的音樂、不同類型的音樂能夠引發(fā)不同的情感共鳴,教師在繪本教學過程中借用不用類型的音樂來引導不同的繪本故事,能讓幼兒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通過音樂性來聯想故事,提升幼兒的想象力。
二、幼兒園繪本教學中融入音樂元素存在的問題
在幼兒教育工作中,使用繪本教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策略,近年來,在繪本教學中運用音樂元素也逐漸受到重視,例如,用音樂作為開場。教師也意識到將音樂元素運用在繪本教學中的重要性,積極探索以促進二者的結合,但是從目前來看,在幼兒繪本教學融入音樂元素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和不足,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幼兒教師存在教學認知誤區(qū)
將繪本運用在幼兒教學中,是因為繪本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對幼兒專注力、理解力、行為習慣、學習認知等各個方面均有提升作用。教師未能正確認識到音樂元素的作用,簡單地將音樂元素作為背景或引入素材,并未重視音樂元素的運用。
部分幼兒教師在繪本教學過程中只采用現成的音樂元素,不注重結合幼兒體驗進行創(chuàng)新;也沒有依據繪本內容選取合適的音樂元素;在教學過程中,不能科學合理地結合各種音樂、聲音,既影響繪本教學的效果,也無法起到幼兒音樂啟蒙教育的作用。
(二)教學方式相對滯后
教學工作本質上是為了幼兒的學習和成長進行服務的,這是幼兒教育工作服務屬性特征的一種具體表現。教學方式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必須根據實際需要,不斷提升和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更好地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達到較好的教育效果。在繪本教學中運用音樂元素亦是如此,但是當前的音樂元素滲透存在著明顯的滯后性。
教師將繪本教學與音樂融合的主動性不強。教師并未意識到幼兒音樂教育的重要性,沒有意識到音樂教育對幼兒成長的積極作用。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注重知識教育,將音樂、繪畫、剪紙等活動視為達到知識教育目標的手段,沒有積極主動思考將音樂、美術等藝術教育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讓藝術教育與認知教育有機統一。
在繪本教學的過程中,僅將音樂作為背景、引導素材及延伸活動,并不注重對幼兒音樂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繪本教學中,如果設計合理,能達到多元智能培養(yǎng)的目標,而教師沒有注重對幼兒音樂藝術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會造成教學過程中的生成資源浪費。
(三)滲透的音樂內容有待豐富
在現代幼兒繪本教育工作中,倡導幼兒繪本教學過程中滲透音樂元素,其主要目標就是使幼兒園的繪本教學再次展現出重要的“生命力”,但是目前來看,部分幼兒教師在繪本教學過程中雖然會融入一定的音樂元素,但是使用的音樂素材數量少、類型單調,起不到音樂啟蒙的作用。
譬如,幼兒教師在繪本教學滲透音樂元素的過程中,未能根據繪本作品的內容選擇音樂,并且不注重在繪本故事情節(jié)變化過程中選擇音樂,繪本音樂的特色不鮮明,繪本音樂主題創(chuàng)新性較低。
在繪本教學中,如果能將音樂元素有效運用,不僅能夠加深幼兒對故事的理解、豐富幼兒的情感體驗,更能促進幼兒的音樂啟蒙,培養(yǎng)幼兒藝術欣賞的能力。教師需要樹立音樂藝術培養(yǎng)的目標意識,探索和創(chuàng)新音樂元素的運用,促進幼兒多元智能的發(fā)展。
三、幼兒繪本教學中音樂元素的滲透方法策略
幼兒繪本教學的一個主要優(yōu)勢就是圖文并茂,主要依靠視覺特征進行教育教學,除了教師講故事,對幼兒的聽覺并未有效利用起來。相關研究印證,幼兒時期利用幼兒的聽覺進行教育有利于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在幼兒繪本教學過程中,需要重視音樂元素的滲透,具體的滲透教學方式如下。
(一)廣泛汲取音樂素材
幼兒繪本教學中音樂元素的滲透想要達到較好的教育效果,首要的一點就是廣泛、多元的音樂素材,這樣才能確保有足夠的素材支撐。同時,依據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融入和滲透的音樂素材需要保持具有良好的趣味性、創(chuàng)新性和生活化的屬性特征,為此幼兒教師需要積極主動深入幼兒群體中,知曉幼兒的音樂興趣和繪本學習興趣情況,從而確保有針對性的音樂元素融入,這樣才能使幼兒園繪本教學、音樂元素達成1+1大于2的教學效果。
教師可以將當前教學計劃中的繪本列出來,尋找與之相關的音樂素材進行匯集整理。還可以將繪本故事中涉及的動物、故事或其他元素進行組合,收集與之相關的音樂素材。繪本故事的講解中會涉及故事引入、背景環(huán)境、故事情節(jié)變化、結尾等多個部分,教師可以在教學設計的整理相關素材,豐富音樂素材庫,在繪本教學中靈活、廣泛使用。
(二)科學合理進行音樂元素融入
在幼兒繪本教學過程中,不僅需要重視音樂元素的融入,更要注重科學合理地融入,為此幼兒繪本教學過程中需要根據繪本的故事內容,以繪本故事為載體進行對應的音樂元素的融入,可以有效鍛煉幼兒的思維能力,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郵遞員》繪本故事教學過程中,由于繪本中主要講的是關于郵遞員的故事內容,因此,在繪本教學的音樂元素融入過程中,可以在故事開頭采取咚咚咚的敲門音樂聲,在音樂元素融入的同時,正式開展繪本故事。同時通過推進故事情節(jié)輔以不同的趣味性音樂,這使幼兒繪本以一種更全面和多元的形態(tài)展現出來,幼兒在閱讀學習過程中也就更能夠體會郵遞員故事的跌宕起伏和變化,其中科學合理地融入音樂元素,可以使幼兒在繪本學習過程中始終保持學習興趣。
(三)重視幼兒自身的音樂學習需求
幼兒教師需要積極主動深入幼兒群體中,了解、收集和分析幼兒的音樂學習、成長需求,從而實現有針對性的音樂元素滲透。
例如,教師在分析之后發(fā)現許多小班幼兒對唱較高音域的歌曲還有困難,而對于簡單旋律性音樂元素較為感興趣的情況下,在《祖母的動物故事集》繪本教學滲透音樂元素的過程中,就可以主動采取一些旋律較為簡單的曲子進行滲透、融入,其中繪本教學中使用打擊樂器就是一個較好的選擇。教師可以在繪本教學中提供打擊樂器,在講述《祖母的動物故事集》中不同動物的過程中配合以不同的打擊節(jié)奏,其中打擊樂器既可以滿足幼兒敲敲打打的游戲心理,又可以培養(yǎng)他們對樂器的興趣、他們的聽力。同時在打擊樂器的幫助下,還可以提升幼兒音樂學習的興趣和繪本教學效果,這也是幼兒繪本教學滲透音樂元素的主要目標之一。
(四)重視幼兒教師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
要在繪本教學中融入音樂元素,對教師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教師需要深度鉆研繪本、設計在哪些元素和環(huán)節(jié)中插入音樂元素;教師也需要感受音樂,感受不同類型的音樂所帶來的感官差異;同時需要學習探究幼兒音樂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要求及方法。教師需要提升自身的教學方法技巧,滿足教學目標的要求。
例如,在《幻想島系列》繪本中,繪本的整體風格是荒誕不羈的,在日常中滲入一個非常不合邏輯的設定,然后在這個設定下,順著思路向前引領——在大人看來是過于荒謬的,然而在孩子看來,這是正常的故事發(fā)展,因為他們的想法就是如此,就是這么天馬行空。繪本故事的講解、音樂元素的應用、幼兒心理的把握都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新時期的幼兒園繪本的音樂元素融入過程中,需要重視教師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為此,幼兒園需要定期定時做好相關培訓和再教育性質的工作,并且著重培養(yǎng)教師音樂方面的素養(yǎng),使其意識到二者之間的聯系,并且使幼兒園繪本教學中音樂元素的融入形成一個動態(tài)化過程,這一點對主動開展音樂實踐活動都有重要意義,是推動音樂繪本教學深度融合的重要手段。另外,在必要情況下,還可以積極主動從外界引入高質量的幼兒園師資力量,推動幼兒園繪本教學音樂元素融入可以常態(tài)化推進,這對幼兒園教師、幼兒園教育工作和廣大幼兒的學習和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作用。
四、結語
目前國內幼兒教育已經意識到繪本與音樂之間的內在聯系,并且積極開展音樂元素融入繪本教學的探索工作,但是目前來看,這項工作中依舊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和不足。在后續(xù)的幼兒繪本教學工作中,需要重視問題與不足,采取有針對性的對策,在繪本教學中靈活使用音樂素材,在培養(yǎng)幼兒的閱讀理解能力的同時,提升他們的音樂素養(yǎng),達到鞏固繪本教學基礎,提升繪本教學質量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