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世欣
摘 要:美術是學生藝術教育的重要手段,除了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美、表達美、創(chuàng)造美之外,還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也有重要的推進作用。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小學教學中最重要的課題之一,現(xiàn)在備受教育工作者的關注,而在小學教學當中,美術教學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感情和思維,將心理健康研究與美術的學科特色相結合,能有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質量和效果,所以說小學美術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結合能夠為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打下基礎。
關鍵詞:小學美術;心理健康;美術與心理健康結合
前言
理解客觀世界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用邏輯頭腦認識世界,另一種是通過對藝術的感知。小學六年級階段的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尚欠完善,因此,他們的外在環(huán)境感官和表達能力并不強,而繪畫是公認的上最有效的自我表達方式之一。因此美術教師的教學不僅可以教育學生進一步提高審美素養(yǎng),還可以開展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小學美術中的心理教育的重要性
小學生處于自我發(fā)展的初級階段,沒有形成人生觀、價值觀,即便是小學六年級的學生,思維和認知能力依舊是在初級階段發(fā)展中的,而美術教學是向孩子灌輸正確價值觀、人生觀和社會觀的藝術欣賞。美術教學能促進學生們藝術感的培養(yǎng),并在欣賞藝術美時撼動他們的心靈,使他們對美有更深刻的認識,來提高他們欣賞事物的能力。此外,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互聯(lián)網上“娘化”的審美觀念會嚴重的影響學生的認知觀念和心理健康的成長,小學六年級的學生正是對事物好奇的年級,在此階段,美術教學中的心理教育能夠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審美觀和認知觀,避免學生在發(fā)展的過程當中扭曲自身審美觀念的選擇和身心健康的發(fā)展。
二、小學美術教學與心理教育結合措施
(一)借助繪畫點評提升學生的自信心
學生美術作品評價是美術教學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評價本身就是對學生學習和成長的一種指導、認可,因此,在評價的過程中的教師態(tài)度、教師使用的語言和方式應該要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合理的語言評價將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積極的作用,并且良好的話語可以避免打擊學生的自尊心,提升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的信心。在美術教學當中,教師應該重視和接受評價作為一個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充分發(fā)揮評價的積極作用,例如,在教作品教學當中,學生繪畫了一幅比較簡單的且不符合要求的作品時,教師不能用太過直接的批評語言去指導學生糾正,而是委婉地告訴學生:“你的作品不符合要求,但作品是非常具有美感的,是非常棒的作品,但有時候我們的還是要根據(jù)要求去創(chuàng)作,因為我們要用一種別人能明了的美感讓別人明白自己作品的表達。”;繪畫優(yōu)秀的教師要給予表揚,對于繪畫基本能力差的教師要給予鼓勵和幫助,讓學生能夠對自己的繪畫有信心,對自己的內心有肯定的意識。此外,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在沒絕對要求的前提下,教師要充分肯定學生審美的差異和個性,要充分支持和鼓勵學生的個性化作品,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才能提升學生在學習中的信心。
(二)開展美術活動提升學生心理素質
在應對不斷變化的學習環(huán)境、學業(yè)壓力、師生關系等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的心理素質會逐漸的減弱,如果沒有教師的疏導和培養(yǎng),小學階段的學生會很容易產生各種心理問題和毛病,因此,教師在教學當中要借助美術活動的開展來提升學生的心理素養(yǎng)。例如,教師可以利用開展繪畫比賽的活動去加強學生在心理素養(yǎng)。繪畫比賽活動教師可以設計成“學生根據(jù)環(huán)境為主題繪畫出一幅自己認知的作品”,在比賽活動中會出現(xiàn)各種問題和情況,這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面對困難不氣餒、不畏懼,要信心自己能夠解決問題。此外,活動賽的形式能夠提升學生的好勝心,提升學生在面對難題時的頑強個性和不愿放棄的決心,再加上教師的鼓勵和心理引導,學生能夠在比賽活動當中逐步提升自身的心理素養(yǎng),在面對其其他學習問題和生活問題時,也能保持一顆不放棄、不畏懼的態(tài)度和精神。
(三)采取合作教學方式加強學生的交流能力
在美術教學當中,合作教學的方式是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并且在合作教學當中,能夠提升學生的交流和思考的能力,讓學生愿意敞開心扉去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從而使得學生的心理健康有所發(fā)展。美術教學中的合作教學方式代入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好的提升學生心理健康的教學方式,例如,在教師指導教學《難忘的師生情》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組隊合作繪畫關于教師的模樣,讓3-5個學生組成一個隊,讓學生交流討論自己心目中教師的形象,然后每個學生畫兩幅關于喜歡的教師的畫,一幅是自己想象的、認為的教師形象,另外一幅是小組成員認為的、想象的這個教師的形象。教師在教學當中讓學生合作進行繪畫任務時,會進行思想交流和溝通,通過同學之間的溝通,學生會更愿意與他人交流,更愿意融入到他人的交流當中去,從而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
結語
藝術創(chuàng)作中蘊含著豐富的心理情感和狀態(tài),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著非常積極的作用,并對學生不良心理的治療起到輔助作用。藝術學科的獨特性為其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奠定了基礎。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學科滲透的背景下,教師應充分把握美術學科的優(yōu)勢,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美術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培養(yǎng)學生積極健康的心理素質。
參考文獻:
[1]陸玉芬. 小學美術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 小學時代:教育研究, 2014(24):1.
[2]王淼.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J].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