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作芝
左讀范文
喧囂與真實
朋友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喧囂與真實”。
“喧囂與真實”涉及到社會生活,看起來是兩個方面,實際上是很多方面。我想面對喧囂的社會現(xiàn)象,我們必須客觀冷靜地對待。我們作為一個生活在社會生活中的個體,應(yīng)該習(xí)慣喧囂。我們要具備習(xí)慣喧囂,并且發(fā)現(xiàn)正能量的能力,我們也要具備從喧囂中發(fā)現(xiàn)邪惡的清醒,要清醒地認識到,喧囂就是社會生活的一個方面,而使我們社會真正能夠保持穩(wěn)定進步的是真實。因為工人不能只喧囂不做工,農(nóng)民不能只喧囂不種地,教師不能只喧囂不講課,學(xué)生不能只喧囂不上課。我們這個社會中的大多數(shù)人還是要腳踏實地、實事求是,因為光喧囂沒飯吃。
關(guān)于真實。真實不僅僅是一個社會的本來面貌,也是事實的本來面貌,有時候喧囂掩蓋事實,或者說是會掩蓋真相,但是大多數(shù)情況下,喧囂不可能永遠掩蓋真相,或者說不能永遠掩蓋真實。
我有一個親戚,每次見他,他總會義憤填膺地痛罵貪污受賄的人,但是今年他的兒子參加中考,離我們縣最好中學(xué)的錄取分數(shù)線差了5分。他找到我說:“就差了5分,你找一找人,讓他幫幫忙?!蔽艺f:“現(xiàn)在誰還敢?反腐的呼聲這么高!”他說:“我不怕花錢,我有錢?!蔽艺f:“你讓我去送錢,這不是讓我去行賄嗎?你不是痛恨貪污受賄嗎?現(xiàn)在你這樣做不是讓我?guī)椭阒圃煨碌呢澒傥劾魡??”他說:“這是兩碼事,這是我的孩子要上學(xué)了。”這個真實也把親戚反對貪官污吏的喧囂給擊破了。
我對這故事中的主人公沒有任何譏諷嘲弄的意思,我也理解他們,同情他們。假如我是那位親戚,我的孩子今年中考差了幾分,上不了重點中學(xué),也許我也要想辦法去找人。我也會跟我的親戚說:“不怕花錢!”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為什么大家在不涉及自己切身利益和家庭問題的時候,我們都是一個非常正派、非常剛強、非常廉潔、非常正直的人,為什么我們一旦碰到了這樣的事情,尤其是涉及到孩子的事情,我們的腰立刻就軟了,我們的原則立馬就不存在了?
我想這里有人性的弱點,也有社會體制的缺陷,所以我講這個故事沒有譏諷意義,而是要通過故事來反省,讓每個人看待社會問題的時候,在面對社會喧囂的時候,能夠冷靜地想一想喧囂背后的另一面。
我是一個寫小說的,說的好聽點是個小說家。在小說家的眼里,喧囂與真實都是文學(xué)的內(nèi)容,我們可以寫喧囂。但是我認為應(yīng)該把更多的筆墨用到描寫真實上。當然了,小說家筆下的真實,跟我們生活中的真實是有區(qū)別的,是不一樣的,它也可能是夸張的,也可能是變形的,也可能是魔幻的,但是我想,夸張、變形和魔幻實際上是為了更加突出真實的存在和真實的力度。
謝謝大家!
(作者莫言,選自《演講與口才》2020年第2期,有刪節(jié))
亮點借鑒
本文是莫言先生很經(jīng)典的一篇演講稿,直戳人性的軟肋,將“喧囂與真實”這一主題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我們都生活在一個喧囂的時代,怎樣在這種背景下不迷失自我,不嘩眾取寵,不隨波逐流?這篇演講稿給我們指點了迷津,令人受益匪淺。這篇演講稿有以下幾點可以給我們啟迪和借鑒:
1.明確的針對性和鮮明的主題。這篇演講稿針對的是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世俗風(fēng)氣,以及人們內(nèi)心深處針對現(xiàn)實與理想的一種矛盾心態(tài)。作者通過生活中具有典型意義的例子,將“喧囂與真實”演繹得精彩紛呈,讓人心悅誠服。
2.觀點與演講思路和諧統(tǒng)一。任何演講稿都應(yīng)有一個鮮明的主題,比如本文中,作者對“喧囂與真實”這一主題思想進行了深刻剖析,從“喧囂”切入,引出“真實”,最后落腳于對“喧囂與真實”的思考,條分縷析,娓娓道來,給聽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事例的選擇契合聽眾的心理共識,具有典型的社會意義。作者舉了自己一個親戚的事例,反映出社會上有一些盲目喧囂和迷失自我的人,一旦遇到自身問題和家庭問題就會產(chǎn)生一種超越理性的虛偽和矛盾心理,倏忽間又回歸到無可奈何的現(xiàn)實。這樣的事例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我們也在亦莊亦諧的演講中開始反思人性的弱點,并期待一種心靈的救贖,在富含哲理的事例中學(xué)著真誠面對生活中的一切際遇,在喧囂的塵世間不迷失自我。
右寫作文
做一個真實的自己
◎蘇 文
親愛的同學(xué)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做一個真實的自己》。
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生命個體。從呱呱墜地開始,我們就是這個世界上不可復(fù)制的“孤本”。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人也是一樣,從思維方式到性格特點到行為習(xí)慣,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展示著豐富多彩而又與眾不同的自己。
做真實的自己,就要正視自我。歲月可以雕琢我們的樣貌,但不該磨掉我們的率真坦誠。上學(xué)期期末考試結(jié)束,老師統(tǒng)計分數(shù)時在我的總分欄里誤加了十分,我一下子竄到了年級前十的行列。后來,各科試卷發(fā)下來,我將各門成績一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多了十分。我沒有暗自竊喜,而是馬上找到班主任老師,希望把我的分數(shù)更改過來,還原一個真實的我。老師采納了我的意見,于是我的名次又倏地跌落到了三十名之外。但我如釋重負,有一種釋然和輕松的感覺。我不后悔,因為我相信自己會憑借真實實力沖到前面去。
做真實的自己,就要實事求是。記得八歲那年,我同媽媽去趕集,那天風(fēng)很大,早晨的鄉(xiāng)村小道上少有行人。我低著頭,悠閑地在媽媽身后走著。忽然,媽媽彎腰撿起一個帆布小包。我好奇地打量,只見她從包里取出一沓用手絹包著的東西,是一沓零碎的紙幣。糾結(jié)了一陣,她把錢重新包好塞進了自己的口袋里。前面不遠處有一個老人正吃力地拉著一輛板車,車上放著許多廢舊物品。一會兒,老人停下車徑直向我們走來,媽媽有些緊張。老人大約有七十多歲了,他蒼老的臉龐上爬滿了皺紋。他走到我們面前,顫巍巍地說:“大妹子,你在路上有看見一個帆布包嗎?”“沒看到呢,您再找一找吧?!眿寢寷]有直視老人,但話說得很干脆。老人失望地從我們旁邊離開,我回頭看到他在不遠處找到了那只空空蕩蕩的帆布包,不知道媽媽什么時候把那空包扔掉的。我拽了一下媽媽的手:“還給人家吧?!眿寢尠琢宋乙谎?。于是我伸出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媽媽的口袋里掏出那沓用手絹包著的紙幣,大聲呼喊:“爺爺,給——”我看到媽媽漲紅了臉,也能感受她的尷尬,但我不后悔這樣做。后來,我和媽媽聊起這件事,媽媽看起來后悔又慶幸,她說當時真是鬼迷心竅了,還好最后把錢還給了老人,不然她要愧疚一輩子。
做真實的自己,就應(yīng)該保持本真,保持純潔,遠離虛偽,遠離誘惑,明是非,知對錯。
謝謝大家!
(湖北石首市新廠鎮(zhèn)初級中學(xué)八·3班)
點評
一篇好的演講稿并非口號式的高談闊論,它需要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來支撐。這篇演講稿最大的亮點是材料的選擇具有典型意義。小作者選取了兩個真實事例,凸顯了“做一個真實的自己”這一主題,選材精準且富有教育意義。本文具有平實的語言、明確的觀點、清晰的思路,可圈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