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梅
摘 要:幼兒園教育是一個孩子接受啟蒙教育的開端,它能夠極大地解放幼兒的天性,讓孩子開始感知這個世界,但是,在現(xiàn)階段,幼兒園教育也是越來越難做,存在有一定的阻礙。由于每個孩子的發(fā)展不同,因此心理素質(zhì)也不一樣,所以這就要基于幼兒心理學角度來加強對幼兒的德育工作安排,針對幼兒的心理,采取一些合理有效的辦法。接下來,本文將從幼兒心理學角度入手,針對幼兒園幼兒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開展德育工作的方法策略,希望能夠為廣大幼兒教師的幼兒德育工作提供一些參考。
關(guān)鍵詞:幼兒心理學;幼兒園;幼兒心理障礙;德育工作
引言
剛進入幼兒園,對于一些幼兒新生來說,這是他們集體生活的開始,周圍的一切都是比較陌生,能否適應(yīng)這個大集體就要根據(jù)他們每個人的性格,以及心理素質(zhì)來判斷,同時,在這期間需要家長和老師能夠給予幼兒更多耐心和鼓勵。作為教師在學校里要認真照顧好每一位孩子,時刻關(guān)注、留心到她們在學校的動態(tài)。在老師和家長共同的努力下,讓每一位幼兒都能夠愛上幼兒園。
一、基于幼兒心理學視角下幼兒園開展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就目前幼兒園的發(fā)展現(xiàn)狀來看,剛剛步入小班的學生往往存在這或那樣的問題,往往使得幼兒教師在課堂上難以兼顧。有些幼兒性格比較內(nèi)向,害怕見人;有些幼兒嬌生慣養(yǎng),比較任性;有些比較自卑,有些過于敏感。一個小朋友不小心將他碰了一下,他會一直喋喋不休,還有些幼兒依賴性特別強,家長將其送到幼兒園后走開,他就開始大哭,追著跑出去,不愿意一個人上學,意志力比較薄弱,情緒不穩(wěn)等等問題都有。因此,對于幼兒存在的這些心理健康問題,作為老師和家長要高度重視,幫助其提前適應(yīng)幼兒園環(huán)境,讓孩子能夠步入正確良好的發(fā)展軌道上來。
二、基于幼兒心理學視角下,開展幼兒德育工作的方法
(一)提高共情能力,培養(yǎng)幼兒德育意識
根據(jù)幼兒這個年齡階段的特點來看,他們的心智還未完全打開,對于一切都充滿了陌生與好奇,加上大多幼兒現(xiàn)在都是獨生子女,父母的溺愛往往導致幼兒自私自利,沒禮貌和同理心。此時作為幼兒教師來說,就要以恰當?shù)姆椒ㄒI(lǐng)她們學會愛人愛己,尊重彼此,從而形成健全的人格。[1]比如,幼兒園小朋友樂樂經(jīng)常喜歡給小朋友起外號,在別的小朋友書本上亂畫,老師耐心勸導了多次仍未見效,于是想到了一個好辦法,讓樂樂在畫臟的本子上寫字,樂樂不愿意,也意識到覺得那樣不好看,老師問道:讓別人在你的書本上面畫好看嗎?”樂樂低下了頭,好像明白了什么。于是老師鼓勵他,今天給你10張白紙,你可以隨便用,但是前提是保持紙張干凈整潔,不能讓別人破壞了,同時也不能破壞別人的,不然就不是好孩子,沒有小朋友愿意和你玩了。沒想到這個方法挺管用,后來他再也沒有在別人本子上亂搞破壞了。教師根據(jù)孩子自私的心理,耐心地引導,讓幼兒學會共情,學會站在對方的角度認識問題,從而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及時改正,提高了幼兒的道德意識。
(二)滲透傳統(tǒng)文化教育,培養(yǎng)幼兒德育意識
在許多幼兒園小朋友的思想中,中秋節(jié)就是不上學,不僅可以到處游玩,還能吃好多好吃的,其實它真正的含義孩子們并不懂,這也是傳統(tǒng)文化缺失的表現(xiàn)?,F(xiàn)在許多孩子都是家里的寶,所有人都順著他們,往往容易形成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壞習慣,對待他人態(tài)度傲慢、目中無人。所以,作為教師,一定要加強他們的德育知識的培養(yǎng),通過傳統(tǒng)文化來矯正幼兒的這種不良習慣,讓他們學會感恩、學會敬畏。比如,在帶領(lǐng)幼兒們?nèi)⒂^旅游勝地的時候,可以以導游的身份為他們講述這里隱藏的傳統(tǒng)文化故事,為孩子的內(nèi)心埋下德育的種子。在端午節(jié)時,可以告訴孩子包粽子是為了紀念我們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重陽節(jié)讓孩子們明白要崇敬老人和孝順老人等等。
(三)通過活動實踐滲透,培養(yǎng)幼兒的德育意識
在幼兒這個階段,我們的主要任務(wù)不是看他在課堂上學到了多少知識,而是結(jié)合他們這個年齡段的心理發(fā)展特點,讓孩子們對于實踐活動、對于游戲更能從心里樂于接受,要結(jié)合他們的興趣通過實踐活動讓其釋放自己的天性,在活動中給他們滲透德育知識。[2]例如,在升國旗儀式中,教師可以讓這些上課經(jīng)常好動的小朋友輪流升國旗,提升他們的活動參與意識,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愛國情懷,產(chǎn)生對祖國的自豪感。還有,比如在開展德育教學活動時,對于喜歡唱歌、性格又比較內(nèi)向的小朋友,教師可以通過豐富多樣的形式,鼓勵他們跟著大家一起學習唱“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交給人民警察叔叔手里面,叔叔拿著錢,對我把頭點,我開心地說了聲叔叔再見!”還有《找朋友,手拉手》等有趣的蘊含德育知識的兒歌、故事,讓小朋友們在無形之中放開了自我,開心地參與到活動中,同時也通過實踐將德育知識內(nèi)化。
結(jié)語
總之,幼兒園小朋友的心理特點很特殊,我們得針對性地去解決,同時,將德育知識無形中滲透,通過營造良好的氛圍或環(huán)境,幫助他們學習德育知識;通過結(jié)合傳統(tǒng)文化,幫助他們學習德育知識;引導他們參與實踐活動,幫助他們學習德育知識。通過德育知識的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意識將會增強,受挫折能力也會大大提高,德育意識逐漸增強,有利于他們在今后的學習中或者生活中能夠勇敢、自信、善良且有愛。
文獻:
[1]趙亞楠.楊雅清.幼兒心理學視角下的幼兒園德育工作[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8.
[2]陳愛嬋.幼兒心理學視角下的幼兒園德育工作[J].高教探索.20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