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剛
摘 要:語文學科教學是學生在整個學習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門課程,也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設備,保證閱讀理解和閱讀認知,因此,語文學科對于學生學習其他學科而言有著更為重要的價值。在初中語文學科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關注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保證學生在思維能力的支撐之下進行問題的理解分析和解決,這也幫助學生懂得如何將所學習到的語文知識進行綜合運用,強化對于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本文分析研究,初中語文教師應采取多元性的教學方式,針對學生思維能力提供相對應的培養(yǎng)方案,讓學生能夠在思維能力具備之下解決實際的語文學習問題。
關鍵詞:初中語文;培養(yǎng);思維能力
傳統(tǒng)初中語文教學模式的設計和開展之中,語文教師常常喜歡以填鴨式的方式完成語文知識的基本傳輸,而學生很少會從自己的想法來進行語文知識的個性化掌握,雖然能夠短時間內(nèi)提升實際的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水平,但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導致學生對于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不夠了解,難以為學生思維能力發(fā)展提供針對化的培養(yǎng)舉措。為了徹底改變這一教學現(xiàn)狀,初中語文教師則需要懂得如何轉(zhuǎn)化以往的教學思想和教學觀念,在投入更多的教學精力和時間之時,給予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讓學生在全新的學習體驗之中獲得個性化學習需求的滿足。
一、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氛圍呈現(xiàn)輕松愉悅的狀態(tài),能夠進一步滿足學生身心客觀發(fā)展的基本需求,在此基礎之上激發(fā)了學生語文課程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幫助學生將內(nèi)心的學習潛能徹底打開。所以,初中語文教師應懂得如何轉(zhuǎn)化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在尊重學生主體性地位的同時,將課堂主動權重新還給學生,為學生打造一個較為愉悅輕松的學習氛圍。而且教師也需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在引入不同的教學結(jié)構(gòu)之中,打造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之中開發(fā)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其中,激活自身的語文思維,為思維能力發(fā)展提供必要基礎。
例如,在學習《秋天的懷念》這篇文章的時候,首先我會先向同學們拋出一個問題“你們覺得母愛偉大嗎?說一說生活中母親做了哪件事讓你們印象深刻或者感動不已”,之后,學生們紛紛都說出了自己與母親的故事。其實我用到的就是提問式的方法,希望能與學生直接產(chǎn)生交流,激發(fā)他們學習這篇文章的興趣。之后,通過學生默讀與細讀課文,我會讓同學們將課文的中心思想概括出來,緊接著進行小組討論。通過這種方式,鍛煉學生們的表達能力以及概括能力。最后結(jié)合作者如何對待人生中遇到不幸時的態(tài)度,與學生一起探討母愛的內(nèi)涵,感悟母愛的偉大,體會人間的親情,培養(yǎng)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能力。
二、尊重學生主動提問的權利
對于初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而言,其實最主要的方式便是鼓勵和肯定學生在語文課堂中敢于提問、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之中,除了傳授語文基本知識以外,還需要引導學生通過知識積累的方式,在課堂中隨時隨地進行疑惑的提問,來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困境,為學生思維和能力的健康發(fā)展提供必要的思想準備。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盡可能肯定學生在語文課堂中表達觀點和提出問題的狀態(tài),這樣學生能夠從不斷提問之時,積累相關的學習經(jīng)驗,轉(zhuǎn)換自身的思維方式為學生思維能力,發(fā)展奠定相應的基礎。
例如,在學習《偉大的悲劇》這篇課文的時候,首先學生們就主動提出了疑問,“為什么悲劇還能用偉大來形容呢?偉大與悲劇之間到底存在怎樣的聯(lián)系呢?”當學生們提出問題的時候,老師一定不要著急否定,而是給出具體的答案“如果是為了做有意義的事情而最終丟掉了自己的性命,那是不是結(jié)局是悲傷的,但是這個人的精神是非常偉大的,值得我們?nèi)ド钏寄??”通過老師的解釋,相信同學們對這個問題都有了或多或少的理解。接下來,讓我們帶著疑問來走進這篇課文吧。由此,學生不僅對這篇文章提起了興趣,更想找到問題的答案,而且他們的思考問題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可謂兩全其美。
三、教給學生正確的思維方法
初中語文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過程之中,要盡可能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思維方法,這樣學生能夠在掌握方法之時,在開展相關語文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可以變得更加順利,在學習方法和學習思維上也會更上一層樓。對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思維方法而言,比較常用的是對比法、分析法與概括法等等,而具體運用何種方式,則需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不同進行針對化的選擇,進一步優(yōu)化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方案。
例如,在講到《人民紀念碑》這篇文章的時候,可以將這篇文章與《巍巍中山陵》做比較,找到兩者的相同之處與不同之處,相同之處是他們都是按照空間順序?qū)κ挛镞M行描寫的,而不同之處是想要表達的情感與中心思想。通過比較,加深學生對這兩篇文章的印象,也更清晰地了解兩者的主要特征,從而更有效地訓練學生思維能力的深度和廣度,當然對學好這兩篇文章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綜上所述, 從當下初中語文具體教學情況來看,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顯得十分具有價值和作用。初中語文教師在給予學生更多獨立思考、獨立分析的空間和時間之時,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樹立正確的自主學習意識,這樣學生能夠在問題的分析和解決之中,真實發(fā)現(xiàn)語文課程學習的樂趣所在,學生能夠在一個更加輕松愉悅的學習狀態(tài)之中完成思維能力的發(fā)展目標,為自身以后語文課程學習奠定良好基礎,凸顯學生思維能力的價值。
參考文獻:
[1]趙虎年. 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探討[J]. 學周刊,2021(27):133-134.
[2]常柏碧. 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J]. 家長,2021(21):72-73.
[3]王玲. 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分析[J].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1(10):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