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曼 王紫菡
摘要: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人工智能技術日益滲透到經濟、社會和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對人們的工作與生活產生了巨大影響。AI虛擬主播作為一項新技術,給整個傳媒領域帶來了新的變化,讓人們看到了人工智能技術在傳媒業(yè)的應用。目前,隨著技術的不斷發(fā)展,AI虛擬主播將會在信息傳遞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文章通過分析AI虛擬主播目前的發(fā)展狀況,結合具體案例探究目前AI虛擬主播的潛力與價值,并對未來的發(fā)展方向提出建議。
關鍵詞:AI;虛擬主播;傳播價值;新聞播報;未來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22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2)03-0010-03
智能化是在互聯網技術不斷發(fā)展壯大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隨著人工智能技術逐漸滲透到人們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機交互、虛擬現實等智能技術不斷成熟,大數據等高科技的普遍運用,從而產生了一種新的發(fā)展趨勢。
在互聯網時代,智能技術已經滲透到整個傳媒行業(yè),信息的內容生產和傳播已經成為媒體深度融合的關鍵著力點。目前,我國對人工智能技術高度重視,人工智能技術已從初期的科研項目上升為“十四五”時期的國家重點戰(zhàn)略,力爭到2030年我國要建成世界主要的人工智能創(chuàng)新中心,而AI虛擬主播作為人工智能中最具代表性和創(chuàng)新性的新技術,已經在媒體行業(yè)中廣泛使用。總結人工智能技術在世界各國的發(fā)展情況,可以看出,在世界人工智能領域,我國已經超越眾多國家,并大踏步地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一、AI虛擬主播在廣播電視應用領域的現狀
2018年是人工智能技術發(fā)展的轉折點,在這一年AI虛擬主播開始陸續(xù)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各大媒體紛紛與研發(fā)機構合作,推出各自的AI虛擬主播。近兩年,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逐漸成熟,AI虛擬主播在人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投入應用,人們獲取新聞的方式也越來越多樣。例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廣西衛(wèi)視AI虛擬主播小晴主持的《戰(zhàn)疫進行時》節(jié)目,在特殊時期能夠快速、精準地播報與疫情相關的新聞,解讀疫情防控政策,普及科學防控知識。節(jié)目一經播出,在各大新媒體平臺的點擊量突破千萬。截至2021年底,各大平臺的AI虛擬主播已經超過6000個。但在AI虛擬主播蓬勃發(fā)展并廣泛服務于廣電行業(yè)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問題,引起人們對目前AI虛擬主播的思考,需要在未來的發(fā)展中引起關注。
二、AI虛擬主播引起廣泛關注的原因
(一)形式上:新穎別致
從20世紀電視作為傳播媒介進入人們的視野起,人們已經習慣于真人主播出鏡播報、發(fā)表言論,并對節(jié)目流程進行把控。目前,雖然有少數AI虛擬主播采用了動畫形象,但整體而言,大部分AI虛擬主播都以高度擬人化的形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其樣貌、神態(tài)與真人無半點偏差,在形象和語言上對于已經習慣真人主播出鏡報道的人們來說有一定的新穎性,使人們眼前一亮,讓枯燥無味的新聞節(jié)目能夠吸引更多人的關注[1]。
例如,在2021年江西兩會期間,江西網絡廣播電視臺AI虛擬主播“小燕”一經上線,就吸引了眾多網友的關注,這個口型、表情還有肢體語言與真人幾乎無異的AI虛擬主播可以快速生成新聞內容,并通過視頻連線采訪代表委員,與新聞現場遠程互動。與此同時,江西網絡電視臺還推出了《小燕“說兩會”》特別節(jié)目,通過AI虛擬主播“小燕”的播報,極大地豐富了兩會的報道形式,使兩會報道充滿科技感。節(jié)目一經上線,受到廣大網友的關注,公眾對兩會的關注度也持續(xù)提高,節(jié)目好評如潮。
(二)時間上:及時迅速
與真人主播相比,AI虛擬主播借助人工智能技術的優(yōu)勢,不但可以全天不間斷地進行播報,而且在播報中不會出現失誤,稿件的處理能力也遠遠高于真人主播[2]。AI虛擬主播擁有龐大的信息處理庫,只要在控制系統(tǒng)中輸入審定好的新聞稿,5分鐘后,AI虛擬主播就能完整地進行新聞播報,基本上不會發(fā)生錯讀、漏讀等情況。并且AI虛擬主播的新聞播報由人工智能系統(tǒng)自動生成,不再需要導播對節(jié)目進行把控,優(yōu)化節(jié)目制作流程的同時,也為后期剪輯工作人員節(jié)省了時間、提供了便利[2]。
例如,每日經濟新聞上線的《每經AI電視》可以做到一周無間斷地播報財經方面的新聞,其AI虛擬主播“N小黑”和“N小白”僅上崗70天,就發(fā)稿上千條,累計播報時長達到1000多分鐘,這樣高效率的內容生產和輸出是傳統(tǒng)媒體無法達到的。在快節(jié)奏的今天,AI虛擬主播可以隨時隨地為人們提供最新發(fā)生的新聞消息,實現信息的精準傳播。
(三)內容上:豐富多樣
新聞內容的選擇是新聞采編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AI虛擬主播的播報內容豐富多樣,涉及人們生活中方方面面的話題,且符合人們的興趣愛好,總體上來說題目的選擇面很廣,人們普遍比較關注的民生新聞、時政新聞、國際新聞等均有涉及。
例如,澎湃新聞的AI虛擬主播“小菲”,其主持的節(jié)目《AI播報》分別在早、晚兩個時間段播出,播報的內容豐富且多樣,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AI虛擬主播“小菲”在節(jié)目中以播報民生新聞為主,其題材的選擇遍布各行各業(yè),也有部分時政新聞和國際新聞,為觀眾普及國家最新方針政策。從總體上來看,新聞內容多樣的同時也沒有脫離現實生活,符合當下人們關注的焦點、熱點問題。
在2022年1月19日的播報中,既介紹了各地疫情防控的情況,報道了冬奧會相關內容,也普及了國家相關政策,對社會熱點現象進行了評論,內容全面且貼近人們生活,尤其是民生新聞數量較多,在內容選擇上符合人們的興趣。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成熟,新聞內容的多樣性是AI虛擬主播的顯著特點,增強了播報內容的貼近性和生活化,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在保證時效性的同時也吸引了觀眾的注意力。
三、智能化時代AI虛擬主播的發(fā)展重點
(一)大型活動廣泛使用
可以說,AI虛擬主播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能全天候不間斷地進行新聞的生產和播出,即使在晚上也可以很快進入高度集中的工作狀態(tài)。所以,AI虛擬主播要充分發(fā)揮這種優(yōu)勢,大量應用于全國兩會、世界互聯網大會、進博會等國內外重要事件、大型活動的新聞播報中,并在此類報道中承擔重要的職責,把需要播報的新聞在最短的時間內傳播給受眾,保證信息播報的時效性,豐富和優(yōu)化用戶體驗[3]。
例如,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有多家媒體使用AI虛擬主播在兩會現場進行新聞報道??梢哉f,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AI虛擬主播會應用到各大重要活動中,展現AI虛擬主播的優(yōu)勢,體現了人類的探索能力,減少了人力成本的支出。
(二)積極傳遞正能量
互聯網技術的發(fā)展,5G等新興科技相繼出現,使人們與互聯網的關系越來越緊密。AI虛擬主播可以充分利用這一趨勢,依托大數據對觀眾進行精準定位,并對他們的需求進行個性化分析。通過AI虛擬主播這種全新的信息傳播形式,可以吸引未成年人的注意力,對他們的思想觀念進行合理塑造,報道積極向上的新聞內容,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傳遞積極向上的正能量。
例如,新華社在2021年推出了AI虛擬記者“小諍”,與神舟十二號三名宇航員一起進入太空,在中國空間站向人們普及有趣的航空航天知識,報道航天員的日常工作,在《我在空間站》節(jié)目中全方位講述航天趣聞,幫助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實現自身價值。AI虛擬主播的這種正能量傳遞,對我國的社會輿論起到了良好的導向作用,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人們的素質。
(三)注重形象美觀語言細膩
科技的高速發(fā)展使藝術的形式更加多樣化,這在AI虛擬主播身上也有所體現。
早期的AI虛擬主播只是對真人進行模仿,往往是對聲音、肢體、表情進行提取與整合,服裝也是簡單的純色西裝,形象比較單一。但隨著技術進步和藝術審美水平的提高,AI虛擬主播在制作上更加注重對聲音藝術、肢體風格、外貌形象等方面的把握,特別是在對聲音藝術的處理上,能夠展現專業(yè)主持人的輕重斷句、情感表達、音色韻律,不再是單純的播報機器[4]。
與此同時,AI虛擬主播也開始擁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創(chuàng)意外形,服飾的變化也逐漸多樣,從正式的西裝到富有傳統(tǒng)文化特色的漢服,多種風格交替呈現牢牢抓住了受眾的眼球。
例如,湖南衛(wèi)視在2021年10月新推出了AI虛擬主播“小漾”,一經推出就吸引了廣大觀眾的關注?!靶⊙钡氖仔愎?jié)目《你好,星期六》于2022年1月1日上線,第一期收視率位列省級衛(wèi)視第一、微博綜藝話題榜第一。
與以往的AI虛擬主播不同,“小漾”是一個青春活潑、充滿朝氣、甜美可愛、聰明伶俐的女孩,她擁有靚麗的外表,時而身穿正式的主播服裝,時而身穿古色古香的漢服,時而身穿白色公主裙,為迎接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在節(jié)目中“小漾”還身穿紅色百褶裙,腰間配有中國傳統(tǒng)配飾中國結,展現了藝術與科技的高度融合。
四、AI虛擬主播的未來創(chuàng)新思考
(一)與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
黨中央高度重視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在大的時代背景下,AI虛擬主播這種保持24小時不間斷連續(xù)報道,多風格、多語種應用等特點,對豐富文化類電視節(jié)目形式以及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具有較高的價值[4]。在未來,AI虛擬主播要從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營養(yǎng),深層挖掘人民大眾內心深處的東西,通過流行語態(tài)的創(chuàng)新表達,重新喚起人們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比如可以與故宮博物院深度合作,將故宮文化以一種新的形式呈現在人們的眼前,不單單依賴慣用的紀錄片形式,應努力尋找新的思路與方向。同時,AI虛擬主播如果能夠識別成語和古代詩歌中的感情色彩,并對其作出反應與解釋,相信將大大提高受眾對傳統(tǒng)文化的喜愛度,這將成為中國電視在新時期的突圍之策。
(二)打造虛擬主持群
節(jié)目主持人的風格是其獨特的個人標簽,與其代表性節(jié)目相輔相成,共同向受眾傳遞節(jié)目品質和內涵,觀眾喜愛的節(jié)目主持人往往具有強大的影響力,風格鮮明的主持人無疑是各大電視臺的法寶,也是電視節(jié)目和電視臺的形象標簽,在社會生活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5]。目前的AI虛擬主播都是以獨立形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就算有部分媒體采用AI虛擬主播和真人主播共同主持的方式,但形式過于單一,難以讓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在未來,可以將AI虛擬主播打造成相關主持群,由多名AI虛擬主播共同主持節(jié)目,打造類似湖南衛(wèi)視“天天兄弟”“快樂家族”的主持群,持續(xù)輸出流量,形成一種品牌效應?,F在從各縣級融媒中心到人民日報、央視等大型傳媒平臺都相繼推出自己的AI虛擬主播,在未來,AI虛擬主播在各傳媒平臺的實際應用中應嘗試打造虛擬主持群,當AI虛擬主播成為所在媒體的形象代言后,也可以更好地發(fā)揮其自身的價值。
(三)呈現多種節(jié)目類型
在融媒體環(huán)境下,傳統(tǒng)媒體與新媒體充分整合,極大地拓展了信息傳播的途徑,同時也讓信息傳播的形式更加多樣。在未來,要充分借助現代化的媒體工具和平臺,讓AI虛擬主播不僅能夠進行演播室內的新聞播報,還可以應用到綜藝節(jié)目、訪談節(jié)目、綜藝晚會等更多的節(jié)目類型中,實現對AI虛擬主播的全方位打造。目前,傳媒行業(yè)進入了人人短視頻的時代,人們對短視頻的接納度在逐漸提升,AI虛擬主播要把握住這一機遇,將不同節(jié)目類型的主持片段整合成幾分鐘以內的小視頻,并及時在微博、微信、抖音等各大媒體平臺發(fā)送,在新聞時效方面搶占先機,向觀眾展現AI虛擬主播的創(chuàng)新意識,符合當前人們碎片化閱讀的習慣,贏得更多受眾的支持與喜愛,助力AI虛擬主播向更快、更智能、更高效的目標發(fā)展[6]。
五、結語
科技作為時代的產物,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巨大的改變,人工智能技術問世至今,已滲透各個領域,對人們的衣食住行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自2018年“新小浩”亮相開始,從重大報道到日常新聞播報,短短幾年間AI虛擬主播在各個領域都展現出了獨特的優(yōu)勢。雖然目前的AI虛擬主播還存在缺乏情感認知,不能播報富有情感的內容,且語言過于生硬、死板,停連、重音、語流音變等播音技巧不能很好地掌握。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技術的發(fā)展,AI虛擬主播會以更智能、更人性化的方式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梢哉f,AI虛擬主播的出現既是一個機遇也是一個挑戰(zhàn),AI虛擬主播在傳媒領域的運用,使人們獲得信息的方式更加多樣,并且也為媒體行業(yè)打開了一個新的發(fā)展窗口,重視AI技術的合理運用,給予其足夠的發(fā)展空間,讓技術更好地為傳媒行業(yè)發(fā)展服務,這是相關人士在智能化時代應該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 李記平.智媒時代下虛擬主播應用于淘寶直播的現狀探究[J].新聞傳播,2021(11):44-45.
[2] 王玥瑩.智媒時代人工智能主持人的發(fā)展態(tài)勢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20(11):141-142.
[3] 萬恒琳.智媒時代下AI合成主播的發(fā)展探析[J].聲屏世界,2020(19):45-46.
[4] 萬海英.新時代AI與播音主持融合創(chuàng)新策略探析[J].中國報業(yè),2021(4):16-17.
[5] 潘穎.智媒時代AI合成主播的進階演化、技術反思與發(fā)展進路探析[J].新聞研究導刊,2021,12(18):15-18.
[6] 王丹.“AI合成主播”的發(fā)展與雙效推進策略[J].傳媒,2019(23):50-52.
作者簡介 徐曼,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影視編導。王紫菡,碩士在讀,研究方向:影視編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