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琪 胡蝶 曹景玲 王偉偉
關鍵詞:吞咽功能障礙;早期干預;新生兒;神經行為發(fā)育
【中圖分類號】 ?R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2--01
早產兒因胎齡較短,機體器官發(fā)育尚不健全,外界環(huán)境適應能力較低;加之呼吸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尚未成熟,易導致允吸-吞咽-呼吸協調障礙,影響吞咽功能,不利于新生兒喂養(yǎng),易導致嗆咳、窒息等,危害新生兒機體健康,對新生兒遠期發(fā)育具有較大影響,針對伴有吞咽功能障礙的新生兒開展早期干預對策尤為重要[1]。本研究筆者特針對吞咽功能障礙早期干預對新生兒神經行為發(fā)育的影響,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新生兒科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接收早產兒為觀察對象,共計84例,依據新生兒科接收時間分組,早期42例,男22例,女20例,胎齡27-36(32.16±1.16)周;后期42例,男21例,女21例,胎齡27-36(32.22±1.11)周; 兩組早產兒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早期42例予常規(guī)發(fā)展性照護,調控新生兒室內濕溫度、亮度,營造溫馨環(huán)境,規(guī)范無菌操作,開展袋鼠式護理。
后期42例予吞咽功能障礙早期干預;①吞咽功能訓練:施術者于訓練開展之前,加強新生兒口腔衛(wèi)生管理,加強手部衛(wèi)生管理,進行口周按摩,使用拇指指腹輕輕按壓新生兒嘴唇,以拇指、食指按壓唇周及臉部,可采用食指指腹對新生兒牙齦、舌中、舌側、臉頰內側等部位進行按壓,力度較輕,以免導致新生兒不適,可通過佩戴無菌手套,將手指置入新生兒口中,促使其進行允吸動作,每次訓練10-15分鐘,每日1次[2];②呼吸干預指導:新生兒呈仰臥位,于新生兒接觸之前搓熱雙手,置于新生兒左右肋緣滑動至肩部,重復操作15次;雙手由左右肋緣由內而外、至下而上進行胸廓推舉;施術者單手置于新生兒胸部,按順時針方向按摩前胸;將新生兒雙手抬至頭頂,再緩慢放下,重復上述操作;呼吸鍛煉每次5-10分鐘,于吞咽功能訓練后10分鐘進行,每日1-2次。
1.3評價標準
①記錄比對新生兒初始經口喂養(yǎng)時長、完全經口喂養(yǎng)時長,評估新生兒吞咽功能。②采用神經行為發(fā)育量表(NBNA)對新生兒治療前后神經功能進行量化評分,分數與神經功能呈正相關。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統(tǒng)計校驗采用SPSS24.0軟件分析,將P<0.05設為統(tǒng)計學差異標準值。
2 結果
2.1 兩組新生兒吞咽功能評分
后期組新生兒初始經口喂養(yǎng)時長、完全經口喂養(yǎng)時長顯著短于早期組,P<0.05,見表1。
2.2 治療前后兩組新生兒NBNA評分統(tǒng)計
治療前兩組新生兒NBNA評分存在同質性,治療后,后期組新生兒NBNA評分顯著高于早期組,P<0.05,見表2。
3 討論
新生兒吞咽功能障礙主要是因機體發(fā)育不成熟,主要見于早產兒,因胎齡較小,中樞神經發(fā)育不全,易導致允吸-吞咽-呼吸功能協調異常,影響允吸功能,不利于新生兒生長發(fā)育,若沒有早期給予針對性干預,對其神經發(fā)育具有一定影響。隨著近年臨床針對新生兒娩出質量關注度提高,針對伴有吞咽功能障礙新生兒采用早期干預,了解新生兒吞咽功能情況,并開展吞咽功能訓練,通過采用口腔感覺刺激,以刺激早產兒舌咽、口唇、下頜、面頰肌肉群協調能力,改善允吸-吞咽-呼吸功能,有效改善新生兒允吸能力,有利于早期進口喂養(yǎng);同時開展呼吸功能鍛煉,因早產兒肺部功能發(fā)育不健全,會出現低吮吸情況,在經口喂養(yǎng)時易出現嗆咳,導致新生兒肺炎,通過加強呼吸功能鍛煉,有效避免因呼吸功能障礙對吞咽功能的影響,促進新生兒機體的發(fā)育[3]。研究比對結果顯示,后期組新生兒初始經口喂養(yǎng)時長、完全經口喂養(yǎng)時長顯著短于早期組,P<0.05;治療前兩組新生兒NBNA評分存在同質性,治療后,后期組新生兒NBNA評分顯著高于早期組,P<0.05,吞咽功能障礙早期干預可促進經口進食,保障正常生長所需的營養(yǎng),有利于新生兒神經功能發(fā)育,治療效果顯著。
綜上,吞咽功能障礙早期干預可改善新生兒吞咽功能,促進神經行為發(fā)育,具有可行性。
參考文獻:
[1]章容,陳羽,張蓮玉,等. 口腔運動干預改善早產兒腦功能發(fā)育的隨機對照研究[J]. 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21,23(5):475-481.
[2] 楊春燕,周麗英,韓梅盈,等. 早期口腔運動干預措施對早產兒預后的效果分析[J]. 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9,27(2):133-137.
[3]劉華,胡繼紅,段雅琴,等.吞咽功能訓練聯合呼吸干預對早產兒吞咽功能及早期神經發(fā)育的影響[J].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20,42(10):903-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