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彤
摘要:人類是視覺動物,當平面一維的視覺空間無法滿足的時候,二維空間出現(xiàn)了,時至今日,我們接觸到1-12維的空間,那么,如果更好的運用維度空間在美術教學上呢?本文重點研究通過三維建模的形式,構建出一系列空間透視效果的幾何體和靜物,運用到素描教學中;并通過調查法、訪談法和經(jīng)驗總結法,對比案例研究的情況。
關鍵詞:三維建模;結構;中職;素描教學
一、中職學素描的學生現(xiàn)狀分析
職業(yè)中學的學生是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在初中時期基本是成績不好或者家庭原因,這一批學生在某個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基礎好的學生基本都去了普通高中,中職學校大部分都是被挑剩下的生源。所以,中職學生普遍性掌握知識的能力比較薄弱是不容置疑的事實,學習熱情也相對來說較低,缺乏鉆研精神和耐性。部分中職學生過早接觸社會,社會的誘惑也是他們無心學習的原因之一。另外,無法正確對己做出正確積極的評價,思想觀念相對弱化,急于求成,對社會回報期望過高等。
二、以傳統(tǒng)方式實施素描教學的實效分析
現(xiàn)如今大部分的素描教學都是固有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以教師示范為主,多媒體為輔的教學方式。
通過訪談加問卷調查與平時、期中、期末的測評成績相結合的方式,我們對傳統(tǒng)教學方法對學生的教學效果有了如下的分析:
調查對象:20平面3班全體學生、19平面2班和3班全體學生,共135人。
對象分析:20級是剛入學一年的學生,從剛入學的第一節(jié)課開始,以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至今已經(jīng)有了1年的素描基礎。19級是三年級的學生,以往也是一直接受著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進行學習,有2年的素描基礎,都是進行了一個半學期的臨摹才進行寫生的。
訪談調查:20級3班一共有45名學生,通過訪談調查,有5名學生表示學習了一年的素描,對大部分的物體結構有一定的理解,平時經(jīng)常接觸到的能掌握,接觸少的物體需要練習才能表現(xiàn),臨摹方便沒有問題,寫生方面覺得物體結構比較難把控。另外有9名學生表示雖然學習了一年素描,但還是摸不透其門道,在臨摹方面依然存在困難。剩余的學生表示在臨摹方面,出現(xiàn)復雜點的組合會覺得有難度,寫生方面還是沒有掌握到物體結構的精髓。
測評成績分析:平時成績表現(xiàn)在平時課堂表現(xiàn)和作業(yè)情況。20級平面3班的學生有80%平時成績是在及格線以上,剩下的20%不及格。而19級平面2班和3班的學生基本都能達到及格線以上,只有5%左右是不及格的。
根據(jù)以上分析總體來說,20級和19級的學生尖子生占的比例比較少,大部分學生都處于中段甚至中下的水平,這些分段的學生從畫面上看很多都是沒有把物體的結構和形體畫準確的。不及格的學生,是由于他們對物體結構理解不了,從而導致畫不好、不會畫的情況,導致學生慢慢缺乏自信心,沒有成就感,這樣惡性循環(huán),他們更加不愿意拿起畫筆,所以更加無法進步。
三、以三維建模構建素描教學的基本概述
目前的中等職業(yè)學校,全息投影技術大多數(shù)體現(xiàn)在展示功能,而用于投入教學的資源少之又少。針對繪畫理論抽象難懂,大部分學生無法理解,只有通過漫長的臨摹或者寫生才能積累經(jīng)驗。
近幾年來,課題學校加大力開展提升教師信息化能力培訓,努力打造信息化教學創(chuàng)新團隊。學校以生為本,注重發(fā)展學生的情感和感悟,為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而努力。但在專業(yè)課素描教學中發(fā)現(xiàn),學生對空間建構理解不足,直接影響課堂效率,妨礙學生掌握技能。因此,結合學校與學生特點,通過教學信息化改革,開發(fā)系統(tǒng)的全息投影資源來促進學生學習素描課程,解決學生掌握素描技能屏障,為學生提供扎實的專業(yè)基礎。
全息投影技術,也稱虛擬成像技術,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記錄并再現(xiàn)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的技術。
全息投影技術資源,針對中職素描課程的教學內容,開發(fā)一系列系統(tǒng)靜物空間建構的三維圖像或視頻教學資源,并運用其資源提高素描課堂效率。
全體投影技術可以把一個物體的通過用結構線以各方位360度完整地表現(xiàn)出來,學會可以通過看投像清楚了解一個物體從不同角度觀察是什么的結構,怎么用結構線表達該物體。
四、以三維建模構建素描教學在中職的運用分析與對比
對一直以傳統(tǒng)方式上課的學生來說,突然要求接受新的方式多少會感覺到不習慣,加上為了更好地更準確地進行對比,我們特意分出幾個實驗班來運用全息投影技術來進行教學——實驗班分別是20級平面1班和2班,19級平面1班,各35人、45人和50人。
為了控制變量,我們還是用同樣的方法來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
調查對象:20級平面1班和2班,19級平面1班,各35人、45人和30人。共110人。
對象分析:20級平面1班和2班在剛入學的第一節(jié)課就運用全息投影技術進行上課。而19級的是從高二第一學期的第一節(jié)課開始運用該技術上課的。
面對面訪談調查:通過訪談了解到,20級平面1班和2班的學生大部分認為用全息投影技術上課可以清晰明了地了解到物體的結構,覺得很新穎很有趣;有一小部分學生還是覺得較抽象,但比看書直觀。
測評成績分析:從平時成績上看,20級平面1班和2班及格率接近100%,兩個班一共有1名學生不及格,原因是不喜歡該專業(yè)所以不愛交作業(yè)。19級平面1班的學生及格率達到100%。期中期末成績,20平面1班和2班及格率在90%左右,期中90分段的有8名,80分段的有45名,70分段的有13名,60分段的有3名,60以下的有1名。與傳統(tǒng)方式的班級對比,80分段的學生有了很大的提升,及格率也有所提高。從卷面上分析,用全息投影技術的班級物體基本造型的準確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大部分學生選擇的是結構素描的繪畫方式,更好的表現(xiàn)了物體的結構。
五、總論:以三維建模構建素描教學的實效
綜上所述,運用了全息投影技術教學的班級從分數(shù)數(shù)據(jù)上看有了明顯的提升,從畫面和上課狀態(tài)上看,學生能提前掌握物體的結構,基本上只需要一個學期,有些理解能力強的學生甚至只需要臨摹半個學期就能進去寫生的練習?;A比較差的學生進度也比傳統(tǒng)班的學生快,學習的積極性也有所提高。按照這樣的推測,能有效的提高美術證考試的通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