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燕燕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積極的課堂氛圍可以有效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契合核心素養(yǎng)需求,同時進一步優(yōu)化課堂。在具體教學中,為學生營造積極的課堂氛圍,可以立足教學內(nèi)容做以積極預設,增加課堂與學生的溝通互動,創(chuàng)設積極的課堂活動,并且充分借助多媒體設備以實現(xiàn)對課堂的設置,以此達成積極課堂氛圍的營造。
關鍵詞:小學語文;積極課堂氛圍;積極情境建設
前言:
在小學階段語文學習中,不僅要指導學生語文學習的知識,也要指導學生學習的思路和方法,同時也要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盡管新課標下學生作為課堂主體地位日漸彰顯,但在實際教學實踐中,教師依然處于主導地位,強勢輸出教學內(nèi)容,主導著學生的學習。嘗試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及時指導學生自覺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具有積極意義。本文即針對小學語文教學實踐,探尋如何營造積極的課堂氛圍。
一、積極課堂氛圍創(chuàng)設的意義
(一)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營造積極的課堂氛圍,可以進一步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契合于核心素養(yǎng)指導下對學生主體教學的思路。反思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會發(fā)現(xiàn)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弱,對一些常規(guī)教學內(nèi)容逐漸失去學習興趣;加之語文學科需要關注語言的邏輯性,較強的理解能力和學生的記憶能力等,這些都可能成為學生學習的阻力所在[1]。也由此,營造積極的氛圍,可以順利將主動權交給學生,引到學生自覺地參與到日常的學習中。打破學生長時間在相似教學思路影響下所漸漸失去的課堂探索樂趣,找到語文學習的趣味性。
(二)實現(xiàn)語文課堂的革新
積極課堂氛圍的營造,可以全面實現(xiàn)語文課堂的革新。一方面,積極的課堂氛圍,是以學生為主體所設置的,符合新課標下對當代教學的要求;另一方面,在積極課堂氛圍的構造中,已然意味著教師圍繞學生的需求,不斷做以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課堂,能夠為課堂帶來新意,客觀上推進語文課堂的革新發(fā)展。
二、積極課堂氛圍營造策略
(一)課堂教學為學生留白
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做以必要的留白,嘗試將主動權逐漸讓度給學生,是積極課堂氛圍營造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反思以往語文教學實踐,通常由教師作為主要的講解,學生處于一個被動接收的狀態(tài)[2]。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生往往忙于接收,疏于思考,缺乏參與感與積極性。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留白,如課堂中巧妙的提問環(huán)節(jié),必要的探究問題等,以此引導學生積極進入到課堂學習中,在探究、思考以及互動中把握學習內(nèi)容,以此完成探究,參與課堂,逐漸激活自身的學習積極性。有效的課堂留白,應當是能夠啟發(fā)學生做以獨立思考與探究的,使學生盡可能參與其中,找到課堂學習的樂趣和互動,逐漸將課堂的主體讓度給學生,以此完成知識的學習,實現(xiàn)高效課堂建設。
(二)開展豐富的學習活動
營造積極課堂氛圍,也可以借以豐富的學習活動,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閱讀課及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中,以往教師往往會要求學生做以閱讀規(guī)劃、給定的閱讀理解素材等,幫助學生完成閱讀能力的提升。但此時可以借以閱讀活動,如每周讀書卡制作、好書推薦活動、讀書月活動等,抑或是對于某位著名作家的生平簡介、作品分享等。類似的活動,由學生獨立參與或小組共同完成某項內(nèi)容,能夠幫助學生由被動閱讀轉變?yōu)橹鲃娱喿x,以此完成自覺地閱讀轉化,減少對閱讀素材的理解和互動,達成教學工作的深度開展,逐漸激活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地去思考與探究。這也是契合于小學生年齡特征的教學設定。
(三)巧妙運用多媒體教學
巧妙運用多媒體展開教學,時營造積極課堂氛圍的策略。隨著核心素養(yǎng)作為當前的教學主導思想,當前教學工作的展開,已經(jīng)不再局限于單向的輸出,而是更多的關注到多模態(tài)教學,即通過視覺、觸覺、聽覺等多種形式的展開,幫助學生去理解和思考[3]。例如,在學習《楊桃》一課時,教師真正帶一顆楊桃到課堂,并在課程開始之前帶學生一起觀察楊桃,提問學生“楊桃是什么形狀的?如果讓你畫一畫楊桃,會是什么樣呢?”類似于這樣的課堂設置,真正使學生去觸摸和感知到楊桃的存在,進而去思考和學習。然而現(xiàn)實教學中,很多事物是不能直接在課堂呈現(xiàn)的,此時就需要多媒體設備的運用,借以聲、光、電、影、文字等多種形式展現(xiàn)出來 ,以此實現(xiàn)多模態(tài)教學,從不同角度激活課堂,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不同角度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
(四)打造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積極課堂氛圍營造中,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各項工作開展的人文基礎。在我國古代教育思想中就有“親其師,重其道”的觀念,和諧的師生關系是課堂開展的重要基礎。作為當代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互動者,當定位準確,此時正應當陪伴學生,及時做以思考及判斷,做以展開教學。積極的課堂氛圍下,教師應當作為學生學習合作者,積極地與學生形成互動,參與到學習中,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伙伴,積極做以互動與交流。作為教師,也要與學生及時溝通,給予學生鼓勵,減少對學生的干預,創(chuàng)設扎實的教學情境,可以與學生做以積極的溝通與交流。
結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營造積極的課堂氛圍,有效帶動課堂教學的展開,將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以此鼓勵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以此達成日常教學工作的深度開展,逐漸實現(xiàn)以學生為本的課堂教學思路,契合新課標發(fā)展要求。
參考文獻
[1]李文斌.小學語文教學中營造積極課堂氛圍的策略研究[J].學周刊,2020,13(2):63-64.
[2]楊桂齊.小學語文教學中良好課堂氛圍的營造策略[J].中華辭賦,2019,12(6):195-196.
[3]徐艷.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氛圍的營造策略的研究[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 年“區(qū)域優(yōu)質(zhì)教育資源的整合研究”研討會論文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365.